第835章 京軍

(碼字到深夜,)

三月末,大地回春。

公主府外桃林,落英繽紛。

踩着這一地落紅,太子李全壽帶着三五從人,穿林而過,來到公主府前。

他是剛剛上到西山拜祭母后,又在山上住了幾日纔回來,順便來拜訪一下,靖佳長公主殿下,也就是他的姑姑。

太子李全壽瘦的多了,一雙皇家特有的丹鳳眼顯得又細又長,閃爍着不可預測的光芒,一場大病,又加心情抑鬱難舒,在宮裡養了一個多月,纔算有所恢復,但以往堪稱健壯的體魄卻是單薄的好像一陣風來了都能颳走似的。

他身後跟着的從人一個個都是小心翼翼,自上次的事情鬧過之後,東宮從上到下換了一茬,以往的太子心腹們外放的外放,貶斥的貶斥,他們都是東宮新人,進東宮任事之前,也被人囑咐了千百遍,其實都差不多,就是一句話,少說多做,不要觸怒太子殿下。

其實不用囑咐什麼,就太子殿下那張陰沉的臉,瞧上幾眼都讓人有些悚然,別說在太子面前肆無忌憚的說話了。

這是太子被禁宮中之後,頭一次出來,直接奔了西山皇陵,在皇陵中皇后娘娘的墳墓之前,太子失聲痛哭,悽慘的讓人多有不忍。

太子殿下也沒避着什麼人,在墓前呆了大半日,纔回到宿處休息,第二日再去,直到臨下山之前,最後一次去墓前拜祭,當着衆人的面,冷森森的道了一句,這裡風水如此差勁,改日,孩兒定當爲母后選一處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居。

想那皇陵所在,千挑萬選出來的地方,風水能差了。日後當今陛下大行之後,也將葬在此處,誰不要腦袋了,敢選一處窮山惡水的所在出來?若是皇后娘娘以後遷陵,那皇帝陛下呢?

這話裡的意思簡直是讓人不寒而慄。無論是他們這些從人。還是那些守陵的太監軍士,一個個面無人色,恨不能捂上自己的耳朵,就當沒聽見這話。有些人心裡更是絕望的在想,也許就這麼一句話,自己一家老小的命就都沒了。

太子殿下下山了,留下了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話,還有許多人在今後的日子裡心驚膽戰。

由是。也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情是多麼的糟糕,有些人甚至在想,莫非前些日子有人說太子瘋了的傳言是真的?

李全壽瘋沒瘋其他人不曉得,只有他自己明白。

在桃林裡碰到許多公主府的宮女,都是來採摘桃花的,據說公主想多制些桃花釀來款待府中的客人。

李全壽讓人問了問,才知道公主府來了位異域美人兒,但卻是有主的。乃是定軍侯府,大將軍趙石的小妾。

這個小妾多數人都聽聞過,經常與公主殿下結伴出遊,據說來自北方草原,身份也曾尊貴非常。按照中原漢人的說法,也是位公主來的,聽說藍眸雪膚,豔麗絕塵。出自韃靼人的王族,雖說乃是胡人。但人家也是公主不假。

有許多人都在背後羨慕大將軍趙石的豔福,也聽說折家的那位二公子就曾爲這位異域美人茶飯不思過。

但這些畢竟是傳言,也只能背後說說罷了,因爲名花已然有主,還是那般顯赫的一個人,估計即便是皇帝老子,想要橫刀奪愛都得思量再三,何況是其他人了。

聽到是這位名傳長安的美人在,太子殿下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些,但也沒人會以爲太子殿下色心動了,因爲誰都知道,大將軍趙石與太子的關係,想來是愛屋及烏罷了。

來到公主府前,早有人等在了那裡,顯然之前已經有人傳話了過來。

引着一行人徑自入府,其他人留在了前面,太子殿下則讓一位女官引着,去了內宅。

來到內宅正廳,靖佳長公主殿下已經帶着幾個侍女迎候在了外面,見太子李全壽來到,那些宮女皆是跪倒在地,口稱見過太子殿下。

然後太子殿下給長公主施禮問安,靖佳長公主殿下看上去也清減了一些,眼角眉梢都帶着愁思,不過精神可要比李全壽好的多了。

拉着李全壽的手,心疼的一陣噓寒問暖,其實兩個人也不差多少,但作爲長輩,靖佳長公主殿下的母性是一點也不少的,看着蔫蔫的太子李全壽,加之念及皇后娘娘對自己的諸般好處,說着說着,眼眶就紅了,差點掉下淚來。

太子李全壽終於也有了點活氣兒,拉着靖佳長公主的手不放,眼睛微紅,聽着靖佳長公主的話,不住的點頭,一副受教模樣,看上去就像個委屈的孩子。

若是趙石見到這個情景,肯定就要想,這小子定是有戀母情結,不然哪裡會如此乖巧。

太子李全壽在公主府中呆了多半日,與長公主殿下很是說了一陣子話,婉拒了長公主殿下的挽留,帶着三五從人,趁着天光還亮,回了長安。

而就在第二天,公主府迎來了又一位客人。

自王虎起復,晉爲左右宮門御衛指揮使,駙馬韓文魁副之,於皇家內苑編練新軍,駐防宮禁,也就形成了左右宮門御衛在內,左右羽林衛以及左右屯衛,雄武軍在外的京軍格局。

京縻重地,駐軍比之往年,不降反升,這是讓許多人沒有想到的,不過京軍格局雖有了變化,但編練新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的很,當年大將軍趙石整編羽林左衛,用了兩年,編練猛虎武勝軍新軍用了足有三四年時光。

由此,大將軍趙石練兵之能廣爲朝野稱道,即便是與趙石有隙的兵部尚書李承乾也曾感嘆過,趙石練兵之能,在大秦不做第二人想。

而新軍的指揮使還是遇赦回京的王虎,許多人都對此頗有微詞,此人之才具也同樣廣爲人所知。

不過皇帝陛下諭旨親封,誰還能說什麼?反對的話,有人早就說了,說的人還是同門下平章事李圃,樞密使汪道存這樣的人物,但皇帝陛下還是下了旨意,旁人又有什麼可說的?

再者,當年王虎被貶出京,旨意裡可是有遇赦不赦,永世不得回京之言,這才幾年,陛下就改了初衷,旁人又能怎麼說?

而皇家內苑練兵,一個不慎,就能捅出天大的簍子來,像王虎這樣曾經激起過兵變的將領,領兵能夠服衆?

皇帝陛下是怎麼想的,沒人知道,無論是羽林左右衛,還是左右屯衛,雄武軍都是默不作聲,但不滿也就在這默不作聲當中表達了出來,因爲皇帝陛下此舉,卻將對京軍諸部的忌憚清晰明白的擺到了桌面上,這又怎能不讓京軍諸部將領不滿。

而新軍抽調的竟然是殿前司禁軍,這讓京軍各部上下更加的沉默,這樣的沉默已經到了讓羽林左右衛指揮使趙布宗心驚的地步。

於是趙布宗入宮覲見太后的機會,到勤政殿見駕,一番敘談無人知曉細節,但趙布宗頹然出宮,顯然捱了訓責。

之後樞密院,兵部調令頻發,從軍中諸部開始抽調人馬到河洛,到潼關,去西北,調走的將領都是軍中那些經過戰陣,有一身才乾的,國武監生員出身的將士更是一個不留,全部調往了外間。

這分明就是一場清洗,矛頭的指向,所有人都有些明白了過來,京軍各部的不滿漸漸消失,只剩下了惶恐,這樣的京軍諸部,人心惶惶之下,已無多少戰力可言,京師長安在這個時候,簡直空虛的一塌糊塗。

但還好的是,沒有人在這個時候打長安的主意,不然的話,只有天知道會發生什麼了,當然,也沒有人知道,這次風波到底會以什麼樣的結果結束。

而王虎起復,卻還發生了一件趣事,有人傳言,王虎那個駙馬兒子趁着老爹起復的當口,趾高氣揚的欲要搬回公主府,但惹惱了長公主殿下,據說當日府中的一羣娘子軍棍棒在手,將駙馬爺,來帶着家裡的豪奴打的鼻青臉腫,連滾帶爬的逃出了公主府。

這一次,靖佳長公主殿下也沒入宮哭訴什麼的,就在公主府門前,拿着把刀,指着駙馬道了一句,“你我再次相見,便是你死我亡。”

公主殿下如此剛烈,自然出人意料,之後王家那邊便偃旗息鼓,王虎更是將這個兒子送回了金州,姿態做了個十足,皇帝陛下正是用人之際,自不能寒了他的心,隨後下旨斥責長公主行事孟浪,不顧皇家體面云云。

但也就是如此罷了,卻使得長公主殿下之名更上層樓,要知道,這位公主殿下名聲本就不錯,如今又添了一層巾幗不讓鬚眉的光環在身上,讓本就尚武成風的秦川男兒更是欽慕不已,長安大街小巷的書生們,多有作詩以賦的,名聲直接蓋過了那位歌舞雙絕的沈才人。

而就在京軍連番變動,快要成爲外表光鮮,內裡虛弱的空殼的時候,定軍侯,冠軍大將軍趙石卻來到了承恩湖畔的公主府門前。

(月票,兄弟們。)

,!

第995章 一夜第554章 解圍第1408章 商人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818章 南宮第322章 兩軍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1362章 變更第788章 驚異第311章 邸報第281章 歸來(二)第568章 恩威第1133章 壓服第412章 李府第1317章 孩子第1018章 說服第678章 相遇(一)第1521章 長亭(三)第196章 音境(二)第37章 開拔第950章 思慮第629章 人來(二)第701章 亂子(二)第1429章 提議第553章 奪關第1383章 談商第1149章 國策(五)第1087章 瘋狂第1397章 戰爭第1422章 黃四第337章 遇敵(二)第200章 嚴苛(二)第728章 變故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1106章 盟約(一)第963章 突襲(二)第1441章 文樓第773章 鏖兵(六)第213章 年關(六)第1266章 韋州(十二)第567章 混亂第1365章 滑頭第417章 家事第1192章 忙碌第1499章 暴烈第1076章 分封(二)第37章 開拔第295章 解州第501章 雲涌(一)第116章 對策第367章 狂戰(三)第221章 校場(二)第163章 明斷第241章 天明第1073章 獻策(二)第109章 茶飲第1423章 校場第376章 蒙古第53章 心思第1234章 山匪(二)第383章 兇險(一)第791章 歸家第1256章 韋州(二)第1054章 宴請(二)第十一卷張弓北望射天狼九百二十二章 血腥第725章 過河第1528章 大勢第383章 商人第380章 豪傑(四)第1272章 兩軍第471章 激鬥第907章 大同第1558章 攻防第389章 絕頂第440章 演武(二)第326章 盜匪第1252章 峽口第644章 瑰寶(二)第336章 遇敵第334章 山匪(四)第451章 因由第148章 計議第819章 天妖第200章 嚴苛(二)第473章 打聽第1560章 狹路第526章 賊窩第1354章 放權第389章 絕頂第1361章 結果第324章 大戰(二)第1277章 右路第1546章 挑撥第130章 先生(一)第779章 議和(一)第1172章 聯姻第1399章 戰爭(三)第1384章 向西第489章 勞軍第137章 密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