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

bookmark

一場血腥慘烈的戰鬥結束,活下來的人望向寧缺的目光,對他的態度默然間發生了一些極微妙的變化。離開渭城這些天的旅途中,他們或者尊重寧缺做嚮導的本事,真要遇着某些大事件、重要決斷時,寧缺在侍衛們的眼中也不過就是塊大些的石頭而已,但現在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下意識裡去徵詢他的意見。

稟報公主殿下批准,侍衛首領聽從了寧缺的意見,沒有立即撤出北山道口,而是決定全體傷員就地休養待命,希望北山道南麓的接應部隊能夠在天亮時趕到。

虛弱的老人呂清臣靜靜望着火堆旁的少年,臉上泛起一絲笑意,右手拇指輕輕在食指腹紋上緩緩摩娑,然而最後也只是搖了搖頭。

車廂旁點燃了兩個火堆,雖然密林風厲,好在腐葉上承着夜露,倒不擔心會引起麻煩的火災。侍衛首領和傷員們聚攏在一個火堆旁,將另一個位置更好的火堆留給殿下、老人和小男孩兒,即便是現在這種狼狽狀況,依然沒有忘記尊卑之分。

綁紮用藥進食,草原上的蠻子忍不住戰後的飢渴,小口地飲起酒來,火堆旁的人們傳遞着酒囊,遞到桑桑處時,小侍女輕輕搖了搖頭,然後那名叫做都木的蠻子表情異常恭敬地走到寧缺身旁,雙手將酒囊遞了過去。

某人看着這幕畫面,清秀的眉梢微微蹙了起來,她很清楚這批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草原蠻子,在被收服之前是縱橫草原桀傲不馴的馬賊,極少會對除了自己以外的旁人表示尊敬,更何況此時他們的尊敬裡帶着明顯的懼意——就算那位少年在先前的戰鬥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讓他們感激,但是懼從何來?

寧缺接過酒囊喝了口,被烈酒灼的眉頭皺了皺。他看着火堆旁的老人,心頭微動,用雙手撐起疲憊的身體,向那邊走了過去,然而沒等他或鞠躬或拱手甚至如小時候想像中那般雙膝跪地行個大禮請求賜教,便被一道淡淡的聲音攔截。

“坐吧。”

寧缺轉頭看着火堆旁的婢女,看着她臉上被火光照耀的愈發清麗的容顏,在心裡輕嘆一聲,極爲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規規矩矩坐到離她不遠不近的地方。

雖然他堅持認爲和世人傳頌不同,她就是個白癡。但就算是白癡,雙方的身份地位相差就像是繁星與稻田裡的泥鰍,所以他必須注意自己的禮儀,必須恭敬。

因爲她不是婢女,她是大唐四公主李漁。

李漁靜靜看着少年的側臉,那張青稚面容看上去十分普通尋常,除了偶爾笑時綻開的小酒窩和那幾點火光下並不難看的雀斑外,找不出來任何特殊的地方。

然而就是這樣一名普通的少年軍卒,在戰鬥中的表現,讓她不止一次聯想到草原上那頭冷漠躍過灌木的猛虎,不知爲何,剛剛經歷一場驚險的刺殺餘悸未消的她,只要看着離自己不遠的寧缺,便覺得心情變得放鬆平靜了很多。

或許是因爲少年如猛虎守在自己身旁。

可問題在於她並不喜歡這個少年。從渭城划拳馭侍再至一路所見,無論僞裝成婢女,而是現在回覆公主身份,她都極爲不喜這個邊城軍卒的做派。

更令她感到不悅的是,她總覺得寧缺對自己的恭敬只是表明功夫,看不到任何誠意,甚至總覺得他應該會在某些陰暗角落裡暗自嘲笑自己——不得不說女人的直覺永遠是很可怕的武器,無論是鄉村裡的農婦還是深宮裡的怨婦。

大唐帝國最尊貴的公主殿下,只要認爲某個底層軍卒在嘲笑自己,她都應該憤怒,然而現在這位公主殿下的感受是,和對方坐在一起,坐在火堆旁,便會感受到放鬆的安全感,感受到被保護着的感覺。

她喜歡這種感覺,卻不喜歡這種感覺是因爲寧缺而出現的。所以反而有些莫名其妙的羞惱,微微眯着眼睛看着他的側臉,說話的語調刻意變得冷淡很多。

“剛纔敵襲時,看你動作似乎是想去馬車裡救本宮?”

本宮是什麼宮?大明宮?離下宮?反正那時候真正的本宮並不在馬車中,現在本宮說你當時想要救本宮,自是諷刺你心中只想着立功。

“其實……從在渭城的時候我就知道殿下是殿下了。”

寧缺看着她認真解釋道,殿下是殿下,那車裡的本宮自然就不是公主,在誘敵方面或許會有些用處的小手段,其實在真正聰明人的眼中只能是些低級障眼法。

李漁微微皺眉,她沒有追問寧缺何時以及爲何能夠看穿自己的身份,大概還是先前的戰鬥以及隨後的安全感,讓她對少年的能力有些極不錯的判斷。

她忽然冷冷問道:“先前你說一身殺人技都是在軍中所學,可你今年不過十五六歲,當年渭城募軍時只怕還是個小孩兒,邊軍又憑什麼要收你入營?”

寧缺心想你丫也就是個十六歲的丫頭,還不一樣遠嫁草原,正準備隨意唬弄幾句時,桑桑不知何時悄無聲息走了過來,坐到了他的身旁。

看着靜靜依在身邊的真正的小丫頭,他心情微柔,看着身前飄起的火苗,回憶說道:“殿下應該知道桑桑這丫頭是我小時候在路邊揀的,那時候我們都還很小,誤打誤撞闖進了茫茫岷山,就在快要餓死渴死的時候,我們碰到了一個老獵戶。”

他擡起頭來,看着公主清麗的容顏,說道:“老獵戶不是什麼世外高人,他救我們兩個也不見得是起了什麼好念頭,但總之他教會我打獵,我的箭法就是那時候學會的,後來……老獵戶死了,我就帶着桑桑在岷山裡打獵爲生。”

很簡單的講述,公主殿下眼中卻浮現出極生動的幅幅畫面,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兒揹着五六歲的小女孩兒,在滿是兇獸懸崖密林的茫茫岷山間艱難前行,他的手裡提着一把小小的黃楊硬木弓,小女孩兒身後揹着一筒簡陋的木箭。

有時候會幾天都射不到獵物,有時候會被豹子追趕的摔落山坡,偶爾射中一隻灰兔兩個小孩兒便歡欣雀躍,有時他們遠遠看着亮着燈火的山寨卻沉默離開。

在李漁眼中,寧缺的那張臉再也沒有先前那般可惡了,她蹙眉問道:“山裡如此兇險,你們爲什麼不去找官府?我大唐對於孤寡的憮恤應該做的極好。”

寧缺低下頭揀起一根焦柴,低聲說道:“活着,其實在人少的地方反而更容易些。”

很簡單的一句話,卻不知道隱藏着多少生存艱辛與血淚,李漁怔怔看着火堆旁的主僕二人,忽然蹙眉問道:“那個老獵戶……怎麼死的?”

寧缺擡起頭來,平靜回答道:“我殺的,用刀殺的。”

至於爲什麼要殺死那名老獵戶,他沒有解釋,不會向這位身份尊貴並不曾體會世界底層最陰暗污穢部分的公主殿下解釋,以後這輩子大概也不會向任何人解釋,他只是溺愛地揉了揉桑桑的小腦袋,把她攬進了懷裡。

……

……

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79章 入魔(四)第101章 最快的劍,最慢的人第181章 崖洞囚徒的第一次越獄第52章 射與不射之間第218章 榕樹下,池塘邊第22章 策反(上)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87章 入魔(十二)第112章 世間對寧缺的歡迎是……第114章 一步殺一人第30章 駐營地的選擇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77章 甲書院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178章 千萬人第41章 彼之道,好久不見第98章 兩岸第191章 公主府裡的賣藝者第8章 一人死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18章 影隨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261章 清河郡諸姓第247章 織柳第232章 真跡第6章 斬雪(上)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142章 二師兄的規矩(上)第113章 一個無法停下的拳頭第122章 敲骨第228章 有閣無牆第132章 當年你若不曾舞第24章 當逍遙遊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32章 擅戰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129章 汝雖未老,但請歸老第19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中)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195章 窮舉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184 放聲而笑(上)第144章 善飲者無赫赫之言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第23章 策反(下)第53章 風景第61章 兩次強硬的發言第193章 元十三箭第81章 佛祖的筆記第43章 希望在人間(下)第258章 秋歸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20章 兩個秋天第264章 看長安,別有法第153章 長安城的敵人第77章 登天(上)第73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中)第129章 攜手第127章 開天(下)第137章 看破天,佛掩面第46章 有人闖山第91章 滅佛中第296章 掃墓第211章 跪在神座前的少女第59章 長安亂第228章 有閣無牆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89章 小鎮、肉鋪和刀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19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中)第17章 上馬爲賊(一)第239章 炸溪第140章 不曾疑第37章 尋尋覓覓青樓何在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244章 種荷第267章 秋意濃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165章 後山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48章 你想戰,那便戰(上)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6章 此去長安混人樣第94章 通往那個世界的第一扇門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44章 朕在城樓道未來第9章 一聲嘆第229章 你又在哪裡?第27章 血腥歸座之路的開端第168章 佛首與肉包第147章 青峽論劍(上)第270章 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