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

bookmark

正如曲妮瑪娣先前問出這句話後的安靜一樣,不是沒有人不相信寧缺說的話,而是沒有人敢不相信寧缺說的話。道理也是同樣的簡單,不是因爲寧缺擁有多麼崇高聖潔的名聲,而是因爲他在書院後山排行十三,有一個叫夫子的先生。

對世間人而言,西陵神殿自然是最神聖莊嚴的地方,而大唐都城長安南郊的那座書院則是最崇高之地。大唐帝國鐵騎雄窺天下,國內政通人和,有很大原因是因爲朝堂及各郡主官,大部分都有書院教育背景,普通書院便已然是個龐然大物,更何況是傳說中的書院二層樓?

二層樓裡生活着夫子的親傳弟子,那些人很少在世間行走,漸漸都成了傳說中的人物,但偶一露面都可以輕王侯,弱公卿,即便是對着各宗派領袖甚至神殿大人物都可分庭抗禮,像這樣的人物,又有誰有勇氣跳出來質疑?

莫山山在碧藍海畔的溫泉處曾經對同門說過,虛名是最沒有力量的東西,力量永遠只在於力量本身,就像筆墨永遠只在於筆墨本身,所以今日議事帳內爭論草甸馬賊一事,衆人心中真實情緒偏向於墨池苑弟子,她亦名聞天下,但站在她對面的是神殿是月輪國,於是便沒有人相信,不敢相信。

此時說出相同話語的人是寧缺,他身後站着夫子和大唐帝國這兩座高不可攀的山峰,那麼此時帳內,說話最有力量的人便是他。

驚呼聲終於暴發了出來,議事帳內的人們看着寧缺,震驚的不知如何言語,只有發出聲聲強行壓抑卻抑不住的感慨驚歎,緊接着,所有的聲音再次消失,帳內重新回到先前寂靜無聲的狀態,除了變得有些急促的呼吸聲。

對於各宗派的修行者來說,寧缺絕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雖然對方似乎在今年春天才以一種誰都意想不到的姿態,直接闖入了元氣橫流溢美的修行世界之中。

在裁決司大神官授意下,神殿一直在宣揚他的名字,所以全天下的昊天信徒都很快知道了有一個叫寧缺的人,曾經在長安城春風亭一夜中,幫助另一個極富傳奇性的強者,斬殺了一名月輪國僧人和一名南晉劍師。全天下的人知道這個叫寧缺的人,在書院二層樓的比試中,戰勝了光彩奪目,完美若神子的隆慶皇子。

更令世間震撼的是,所有人知道這個叫寧缺的名字,出現在了七卷天書的日字捲上,雖然沒有人看過那捲天書,雖然很多人都對此存有疑惑,但既然這個消息是經過西陵神殿同意才傳入世間,那麼想來不會有所虛假。

剛進書院二層樓,又成神符師傳人,更有資格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天書上,如此令人心神搖晃之遭遇,怎能不令帳內各宗派的年輕修行者們震驚、敬畏且羨之?

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春風亭一夜的舊事,以及舊事中的那些死者,南晉劍閣弟子和月輪國白塔寺僧人們的目光,在敬畏羨慕之餘,還隱藏着幾分敵意。

最震驚的人其實是墨池苑的弟子,天貓女小臉微紅,怔怔看着寧缺,明亮的眼眸裡滿是喜悅和不可置信的神情,少女們緊緊捂着嘴脣,纔沒有因爲震驚發出尖叫。

她們本以爲寧缺只是一名書院的普通學生,哪裡想到竟會是夫子的親傳弟子,聯想着溫泉相遇,荒原同行並肩浴血殺敵的時光,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莫山山聽到那個名字後,看着寧缺的目光微微一滯,袖中那雙慣持筆桿,穩定如秀山的手顫抖了一絲,她木訥微圓的臉頰上依然沒能任何表情,只是眉眼間忽然多出了幾分疲憊之色。把手中的那把小佩刀插回酌之華腰間,她沉默坐回椅中,散漫無神的目光顯得有些惘然,再也沒有看寧缺一眼。

寧缺沒有注意到少女此時情緒上的細微變化,在舒成將軍身旁坐下後,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靜靜看着天諭司司座大人。

因爲他沒有再看曲妮瑪娣,所以那位身份尊貴的姑姑表情愈發陰沉難看。

天諭司司座也沒有看曲妮瑪娣,他看着眼前飄落的那絲雪白銀髮,忽然微微一笑,迅速做了決斷,看着寧缺說道:“十三先生,你看這事如何處理?”

聽着十三先生這個稱呼,寧缺微微一怔,本以爲這位神殿大人物早已知曉自己在燕北邊塞處的身份,轉念間想起另一件事情,才明白是何道理。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書院,書院裡有個夫子,他是最高的那個人……這段話對於塵世中人而言或許只是道順口溜,但對於修行世界裡的大人物,尤其是像神殿司座大人這等知曉很多歷史秘密的的人而言,卻是根本不需懷疑的真理。

夫子高,當然不是說他長的高,雖然他長的確實高,也不僅僅是指他的道德文章思想境界高,還指他的輩份高。

根據昊天掌教大人和爛柯寺長老童年時的記憶推算,夫子至少已經活了一百多歲,而按照夫子自嘲的話語說,活的時間長總會佔些便宜,比如說輩份什麼的,所以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到與夫子同輩的人了。

即便與夫子弟子同輩的人相信也已經死光了,所以顏瑟大師當日在書院後山與二師兄君陌說話時,纔會有那一番輩份之爭,所以無論神殿還是佛宗裡真正的大人物們,提及書院後山那些人們時,從來不按照正道宗門輩份稱呼。

書院自身也有這種問題,前院後山的輩份差距太大,爲了避免那種難以言喻的尷尬,便形成了一種稱呼習慣,前院的教習們稱呼後山那幾位,按照長幼之序稱爲幾先生,比如大先生及二先生。這種習慣漸漸流傳到了書院外,只是因爲後山裡的人們基本上不怎麼現世,大概也只有神殿裡的大人物們還記得這種規矩。

所以,寧缺便是十三先生。

無論在軍營,還是在修行強者的世界裡。

…………寧缺不是典型唐人,但他自幼從軍,如今雖然早不是那個邊城小卒,依然保留了很多這方面的氣息,這一生最爲厭憎的便是不援同袍的雜碎和搶奪軍功。在東勝寨處便知道神殿騎兵曾經搶過碧水營的軍功,入荒原更是經歷了那場血戰,對神殿騎兵沒有絲毫好感,加上既然是十三先生,難免有些十三之氣,所以明知道天諭司司座想聽到什麼答案,卻依然沒有順着對方的意思走。

天諭司司座陷入沉默。

身爲神殿重要人物,他理所當然應該維護神殿中人,但近些年來,裁決司連出道癡和隆慶兩大名人,實力迅速擴張,加上光明司因爲那椿隱秘事必須低調,所以裁決司從上到小的氣焰都極爲囂張,他身爲天諭司司座早已有所不滿,今日之事寧缺敢拿書院聲譽做保,他順勢而行,也算是維護神殿光明公平的名聲,不懼被人非議有損神殿尊嚴,更不在意被道癡等人事後責難。

心意既定,他看着寧缺微笑說道:“神殿騎兵統領陳八尺領四十棘杖,報請裁決司神座免去一應職務,所屬騎兵歸桃山後罰苦役半年,你看如何?”

這番處罰意見裡,並沒有包括曲妮瑪娣,更沒有花癡和天諭院諸生,不過也是理所當然,即便是天諭司司座,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決斷。

寧缺知道不可能再要求更多,神情溫和點頭,自然沒有忘了把神殿光明正義的一面好生讚揚一番,這種時候他可沒有什麼夫子弟子的矜持勁兒。

舒成將軍輕捋鬍鬚,也表示贊同,於是這件事情便得出了最終的結論,而在商議之時,竟是根本沒有一個人去問曲妮瑪娣的意見。

坐在天諭司座身旁的曲妮瑪娣老臉黑沉,緊握着椅手的枯手顫抖不停,她自然不是恐懼什麼,只是快要壓抑不住心頭的憤怒。

聽着棘杖四十,神殿騎兵統領陳八尺的臉瞬間變得蒼白無比。

棘杖乃是神殿內部的專門司罰用具,烏松木爲柱,上面纏着雜鋼細刺,據傳無數年前首任裁決大神官,便是揹負此棘二十年,才明悟昊天真義。他身爲裁決司下屬,當然清楚這個傳說,更清楚這種棘杖會給人帶來多大的痛苦。

過去數年,他曾經跟隨隆慶皇子四處巡視,緝捕魔宗餘孽及叛教邪人,曾經親手用棘杖把那些惡人抽打的生不如死,看過那些背上綻開的血花,筋絡纏繞成的麻藤,哪裡想到這種遭遇,竟會有日發生在自己身上。

他是洞玄境的高手,在裁決司地位重要,然而神殿階層森嚴,天諭司司座大人既然做出了決定,他非但不敢反抗,就連辯駁抗議之聲都不敢發出來,只有緊緊咬着牙,老老實實任由神殿管事把他拖了出去。

洞玄境修行者很強大,但他們的身體和普通人的身體並沒有什麼區別,當帳外響起沉重的悶擊聲後不久,神殿騎兵統領陳八尺,終於忍不住發出了悽慘的痛嚎聲。他想咬緊牙關不喊出聲,不想讓裁決司丟臉,但在裁決司的棘杖之下,即便是咬碎滿口牙齒,卻無法抵抗那種劇痛。

聽着棘杖重重落在肉背上的悶響,聽着聲聲慘嚎,甚至隱隱能聽見棘杖細鋼絲勾出肉筋絲的嘶嘶聲,議事帳內的人們不由感到有些身體發寒。

聽着這些聲音,大河國少女們緊緊抿着嘴脣,想起死在草甸下的師弟,覺得鬱結多日的胸懷,終於算是舒暢了幾分,不由望向不遠處的寧缺,眼中滿是感激。

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142章 二師兄的規矩(上)第176章 不聽話的小東西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45章 小停頓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156章 山頂的青樹,壓爛的糕點,一切都是幻覺第38章 桃花雨裡等人來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104章 藥酒傳人土豆灰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213章 不好糊弄的男人們第57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下)第216章 借劍(下)第2章 碧藍如腰(上)第111章 紅了眼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00章 圍巷第21章 傳話者(上)第163章 御宴第123章 西陵之夕(上)第131章 心灰意不冷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12章 長安亂(上)第9章 日後夜臨誰來罩?第53章 亭畔誰人青衫溼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134章 那顆頭暴了開來第39章 她的信仰第28章 能當祭品的廢物都不是廢物第30章 我見朱雀多肅殺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188章 歸來(下)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08章 人生第一戰第66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上)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48章 光明的藥(中)第140章 不曾疑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33章 筆落臨四十七巷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132章 此事無關慷慨第297章 新生、落石以及崖畔的春遊第36章 碧湖近了第97章 河的兩岸(上)第243章 移樹第25章 海雨天風,往來不獨第127章 齊至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第105章 泥沼裡問天,玉樹下拾物第126章 王子與乞丐第206章 坐困愁城第31章 大黑與小雪(上)第14章 談情分,說是非第55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上)第142章 登場第63章 鴉雀無聲第7章 夜飲,夢了一片海第43章 御史張貽琦之入港第152章 修佛(中)第195章 窮舉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78章 入魔(三)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第127章 齊至第111章 去打仗哩第164章 彼岸第151章 修佛(上)第205章 因爲認得,所以拔刀第186章 三本書(下)第6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上)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275章 那些被遺忘的名字第4章 又一個夢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76章 她送出去的,我拿回來第120章 癡第93章 救人殺人皆佛心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67章 雪海拾魚及遺第30章 最精彩的一次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78章 入魔(三)第113章 落入阡陌間的馬車第128章 闢地(上)第59章 大明湖之釣第66章 魚躍此時海(下)第69章 桑桑說第43章 那些放不下的事第82章 黯然銷魂者,過河與棉花糖第123章 癡於花者,默然隨之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27章 灰眼的幼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