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

站在青翠山谷之前,看着莽荒雪山,隆慶皇子沉默無語,知道白己又一次面臨選擇,選擇的結果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選擇時所展現出親的精神,有了書院登山那次的經驗,所以這一次他沒有絲毫猶豫,轉身向青翠山谷裡走去:

靴底離開殘雪,便是一擡足那剎,雪崖之上以及後方的山峰間風雪驟停,他擡頭向上望去,只見厚沉的鉛雲不知何時消失,露出後方的湛湛晴空。

碧藍寧靜的天空是客觀真實的存在,然而映照在他道心之上,出現在他識海里的天空卻是另一番模樣,半邊是澄靜的黑,另一半則是繁星似錦燦爛奪目。

再一次站在光明與黑暗之間,他略一沉默後笑着搖了搖頭,踩着雪崖上臨近青翠山谷的那邊繼續行走,每一步落下,靴旁便會生出幾摟青草,草勢神奇的越採越茂盛,漸漸要鋪滿整道雪崖。

雪崖盡頭那道讓他自困多日的樊籬早已散落在地面,其中一根柴木的頂端,隱隱可以看到星點般的綠。那道綠意雖然微弱卻極爲凝純,他走近之後纔看清楚,原來是片約半指甲蓋大小的葉子,泛着幽幽的綠。

這根柴木全無生機,然而此時卻生出新芽採,尤其是看這新芽的生長速度,或許過不了多久,便會生出更多的綠葉,甚至最後有可能會結出一朵美聰的花。

隆慶皇子靜靜看着柴木頂端那片嫩綠的青芽,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情,內心深處卻已然溫潤一片極爲感動,所謂知天命便走了解世界的本原,掌握天地元氣的規律甚至是生命的規律,只有這樣的修行者才能算做是真正得道,此時的他距離知命境界只有一線之差,而且再也沒有什麼道心上的障礙能阻止他。

只待青葉全生、花瓣盡吐時,便能破境。

然而他臉上的神情漸趨凝重,因爲破境時刻,最忌被人干擾。

若他是在西陵桃山逾知命門狂,裁決大神官應該會親自替他護,然而此時深在荒原雪山之中,所有的危險與可能出現的障礙都必須由他自己撐過去。

便在這時,衣袂振風之聲響起。

一身紅衣的道癡葉紅魚出現在雪崖上,烏黑的道髻有些微微凌亂,美麗的容顏略顯疲憊,應該是在與唐小棠的追逐戰中消耗了不少精力。

她看了隆慶皇子一眼,清亮冰冷的眼眸裡流露出一絲灼熱和讚賞之意,卻沒有做任何動作,一言不發便在他身旁不遠處坐了下采,冷漠注視着四周。

隆慶皇子向她點頭致意表示感激,然後坐到那根發出嫩芽的木柴旁,緩緩閉上雙眼沉默等待着花開的時刻,平靜喜樂地迎接知命境界的到採:

育翠山谷深處,大明湖畔,寧缺在石上微垂着頭,似乎已經睡着,手裡握着的那根楊柳枝隨着他身體的上下起伏,而在湖水裡不時顫動。

湖水深處遊採一隻魚,魚尾的擺動有些奇異,主要是彈動的節奏不像它的同伴那般輕盈,似乎顯得有些疲憊,藉着湖面上射進水裡的光線,它看見那根不停顫動的楊柳枝,便遊了過去,小心翼翼地輕輕用魚脣含住。

魚知道那是根楊柳枝,還是根被湖水泡的發白發胖很難看的楊柳枝,上面沒有肉也沒有蟲,但就想游過去含住,因爲魚總覺得自己應該在那裡,自巳天生就應該在那裡,因爲那根楊柳枝上透露出採的親信那樣的親近,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寧缺在夢裡撐開大黑傘,然後便醒了過來,發現自己手裡緊緊握着的還是那根楊柳枝,他用左手揉了揉眼睛,才發現這根已經好長時間無魚問津的楊柳枝又動了起採,手指間隱隱約約還能感受到枝頭傳採的垂垂墜感。

他提起楊柳枝,發現枝頭掛着一隻魚,魚兒不停甩動着尾巴,水花四濺,然而奇異的是,無論它怎樣彈動掙扎,魚脣卻緊緊咬着楊柳枝不肯放過。

寧缺心想,這魚還真夠蠢的。

茫茫北岷山便是天棄山,方圓不知幾千裡地,浩翰如同夜晚時的星空,那片青翠山谷只是天棄山脈裡極不起眼的一處小地方,還有更多奇崛雪峰和亂崖。

兩座極呼筆直的險崛崖峰,相對沉默無言已有千萬年時間,中間是一道深不見底的恐怖峽谷,兩道崖峰上沉默坐着兩個人,就像崖壁本身一般相對無言。

東面的崖峰上坐着一名道士,眉眼寧靜身材清瘦,身着一件月白色無領的單薄輕衫,揹着把無鞘的單薄木劍,依舊烏黑的頭髮梳成的道髻間,插着狠狠尋常的烏木叉,不似青松般不可動搖,更像朵雲附着在美麗的天空背景上。

西面的崖峰上坐着一個,男人,眉眼平靜身材強橫,身上囊着獸皮和棉皮綴成的冬襖,雙手空空沒有兵器,衣服下微微鼓起的肌肉彷彿蘊積着無窮的力量,的雙腿隨意套着又不知哪裡揀來的靴子,彷彿一腳便能把天給踏破。

眉眼清稚的唐小棠,站在男人身後,雙手緊緊握着那把血紅色的巨刀,警惕看着對面崖峰間坐着的那名負劍道士,身體感覺有些寒冷。

她知道對面這個,道士是誰,她更清楚兩道崖峰隔着幽深峽谷,看似不可逾越,但無論是自巳的兄長還是對面崖峰間那個道士,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相遇。

因爲他們是知守觀和魔宗在世間的天下行走。

峽谷間一陣寒風吹起,動面崖峰上那名道士衣袂輕動……緩緩開口說話……隔着毅十丈的距離,聲音卻是那般清晰彷彿響在所有人的耳邊。

“十四年不見,你還是那個像石頭一樣的唐。”

唐說道:“驕傲的葉蘇卻似乎不再那麼驕傲了。”

葉蘇平靜說道:“你守了我三天三夜難道打算一直守下去。”

唐說道:“這裡是我們的地方。”

葉蘇搖頭說道:“但天書是我了……衛的天書。”

唐搖了搖頭,冷漠說道:“這卷天書是我們的天書。

葉蘇說道:“魔宗己然犄零,其餘支流均已消聲匿跡,你那位老師久不現於人間只怕早已灰飛煙滅,只剩你兄妹二人,又如何擋得住命運洪流?”

唐說道:“中流之間有砥柱。”

葉蘇靜靜看着他,忽然說道:“你不出手,是因爲你有不出手的原因。”

唐冷漠看着他,說道:“你不出手,自然也有你的原因。”

葉蘇沉默片刻後,說道:“我等了十四年纔等到一個機會向他請教,如果在此之前先與你戰上一場,未免對這個機會和我自巳以及他太過不敬。”

唐冷漠說道:“相差不可以道理計,你根本沒有資格向他出手。”

葉蘇微微一笑說道:“總要試上一試,你有沒有興趣?”

唐搖搖頭,直接說道:“我不是他的對手,而且我的原因也不在於他。”

葉蘇眉梢微挑問道:“你見過他?”

唐點頭。

葉蘇說道:“既然都有不出手的理由莫非真要在這崖峰之上繼續看下去?”

唐舉目遠眺,看向茫茫山脈中某處,說道:“你說這兩個小孩子誰會先破境?”

葉蘇順着他的目光望去,平靜說道:“道門一脈我自然相信那個皇子。”

唐說道:“我信任寧缺,因爲他是夫子的弟子。”

葉蘇不再說話。

唐也不再說話。

二人在各自崖峰上各自沉默賭約已成。

寧缺並不知道自巳破境與否,已經不再僅僅是他與隆慶皇子之間的賭約,而是衍生出某個,更重要的外盤,間接影響到兩名真正強大的天下行走。

他的神態行爲甚至看不出採有任何焦慮緊張,彷彿根本沒有受到這場破境之約的影響,從湖畔取下那條蠢魚,然後揮手示意山山讓開,從行李裡找出能找到的所有調料和獸油,準備好生採剪條魚吃。

大明湖裡的魚細膩肥嫩無鱗,尤其是腹部彷彿是透明一般,被他放入煎鍋中,隨着一陣滋滋響聲,便有異香泛起。

寧缺拿着根樹枝,站在火旁極認真專注地看着鍋中的魚皮顏色,皺眉凝神,比他修行悟境時都顯得要更加認真,隔上很長一段時間,纔會翻動一下。

他沒有選用柴火,而是極爲豪奢地選用了符火,溫度控制的極爲精確,一面小心翼翼煎着魚,一面對莫山山解釋說道:“煎魚這種事情,火候最爲關鍵,而且絕對不能隨隨便便去翻動,這玩意兒就像治國和修行一樣,戰略上我們可以藐視它,告訴自己煎魚算個屁事,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它須小心謹慎工……”

書癡被他央求着舍了兩道火符,想着用符道烹飪,心情不免有些難受和心疼,這時聽着他的解釋,卻又覺得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

半透明的魚腹在溫油中漸漸徵脹,漸漸露出裡面那根泛着寒光的魚鉤:

寧缺怔住了,看了半天才想明白,原來這條魚便是當初湖畔垂釣時第一條上鉤,繼而把魚鉤和鉤上肉絲全部奪走的那條魚。

願者上鉤,你明明當時不願,爲何此時無鉤你卻又回採了?

他看着鍋中漸黃漸香的湖魚,眉梢緩緩挑起,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他將手中的樹枝交給莫山山,轉身走到湖畔,看着湖水裡倒映着的雪峰,識海里的念力隨心意而動釋出體外,然而卻沒有感知到同遭的天地元,氣……

因爲念力與大明湖畔的天地元,氣已經融爲了一體。

他緩緩閉上眼睛,心意追隨着與天地融爲一體的念力不停散發,看到了湖畔的青石,看到了湖水裡的游魚,看到了落葉下的沙礫,看到了所有。

不是普通尋常的看,不是通過光線的看,也不是用念力操控天地元,氣觸摸四周再從反饋裡來感知,而是直接對天地的最細微的感知。

然後寧缺睜開眼睛,擡頭望向天空,只見碧藍的天上飄着白白的雲,那些雲幻成各和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馬賊,有的像馬,有的像梳碧湖,有的像岷山裡的樹,有的像春風亭的飛檐,有的像舊書樓,滿滿的全是曾經的影子。

他伸出微顫的手指在湖畔風中輕輕畫動,喃喃說道:“原採這世界,到處都是符。”

莫山山手裡拿着那根樹枝,看着鍋中煎着的魚,漂亮的小臉上滿是緊張神情,她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動,隨着糊味漸生,鍋中湖魚半透明的腹部忽然炸開,那根魚鉤叮的一聲彈飛出去,落在湖水中瞬間消失。

聽着寧缺癡癡的話語,她看着鍋中亂糟糟的魚,低聲羞愧說道:“魚破了。”

寧缺能過身採,看着她認真說道:“我也破了。”

第114章 天生一對(上)第41章 南海神官第152章 修佛(中)第171章 罪惡之城(上)第8章 一人死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第117章 世間最美妙的聲音第58章 天人交戰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171章 罪惡之城(上)第39章 她的信仰第67章 天算第108章 撕了舊紙,歸京第40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上)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283章 向來不是一人戰第5章 睹無月思懷第75章 蓮生三十二(下)第161章 親愛的,你怎麼不明白呢?第47章 光明的藥(上)第129章 攜手第41章 火燒紅蓮寺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119章 被遺忘的期考第131章 滿載而回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28章 並肩第190章 新東西,新學生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172章 罪惡之城(下)第82章 符與樹與橋及上面繫着的人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8章 上馬爲賊(二)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201章 那人說了一句話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220章 三年後,西陵見第31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上)第28章 馬車上第85章 一杯花茶第34章 老筆齋的第一位客人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202章 關於憤怒和勇氣的抉擇第100章 盛宴(中)第8章 一人死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第40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第59章 竹下見故人第44章 那年冬天第29章 我可以沉淪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187章 看西邊第10章 佛至人間,我正在與人間戰第54章 漫天黃沙裡的告別第75章 棋枰之間說黑白第12章 魔宗斷指與邊軍閃箭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1章 假如光明來臨第29章 紅薯易冷第80章 學佛第59章 昊天在懷,我觀人間如滄海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52章 斬塵緣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49章 睽違千年的裁決第133章 西陵來信第75章 棋枰之間說黑白第202章 不肯登場的書院之恥第139章 何事秋風落黃葉第3章 春天的故事(下)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15章 後事第90章 入魔(十五)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56章 墓上青痕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61章 牆角那株花樹第154章 長安,落雪如幕第87章 一塊石頭第29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上)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27章 花前月下(下)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28章 開賭,擺人頭(下)第200章 有人來到人間第85章 樓外風波起第22章 史書的開端第21章 問道無矩第35章 黑驢,無人敢騎第153章 一紙,一帖,雲後的兩記雷您好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6章 此去長安混人樣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67 冰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