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

bookmark

站在青翠山谷之前,看着莽荒雪山,隆慶皇子沉默無語,知道白己又一次面臨選擇,選擇的結果並不重要,關鍵在於選擇時所展現出親的精神,有了書院登山那次的經驗,所以這一次他沒有絲毫猶豫,轉身向青翠山谷裡走去:

靴底離開殘雪,便是一擡足那剎,雪崖之上以及後方的山峰間風雪驟停,他擡頭向上望去,只見厚沉的鉛雲不知何時消失,露出後方的湛湛晴空。

碧藍寧靜的天空是客觀真實的存在,然而映照在他道心之上,出現在他識海里的天空卻是另一番模樣,半邊是澄靜的黑,另一半則是繁星似錦燦爛奪目。

再一次站在光明與黑暗之間,他略一沉默後笑着搖了搖頭,踩着雪崖上臨近青翠山谷的那邊繼續行走,每一步落下,靴旁便會生出幾摟青草,草勢神奇的越採越茂盛,漸漸要鋪滿整道雪崖。

雪崖盡頭那道讓他自困多日的樊籬早已散落在地面,其中一根柴木的頂端,隱隱可以看到星點般的綠。那道綠意雖然微弱卻極爲凝純,他走近之後纔看清楚,原來是片約半指甲蓋大小的葉子,泛着幽幽的綠。

這根柴木全無生機,然而此時卻生出新芽採,尤其是看這新芽的生長速度,或許過不了多久,便會生出更多的綠葉,甚至最後有可能會結出一朵美聰的花。

隆慶皇子靜靜看着柴木頂端那片嫩綠的青芽,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情,內心深處卻已然溫潤一片極爲感動,所謂知天命便走了解世界的本原,掌握天地元氣的規律甚至是生命的規律,只有這樣的修行者才能算做是真正得道,此時的他距離知命境界只有一線之差,而且再也沒有什麼道心上的障礙能阻止他。

只待青葉全生、花瓣盡吐時,便能破境。

然而他臉上的神情漸趨凝重,因爲破境時刻,最忌被人干擾。

若他是在西陵桃山逾知命門狂,裁決大神官應該會親自替他護,然而此時深在荒原雪山之中,所有的危險與可能出現的障礙都必須由他自己撐過去。

便在這時,衣袂振風之聲響起。

一身紅衣的道癡葉紅魚出現在雪崖上,烏黑的道髻有些微微凌亂,美麗的容顏略顯疲憊,應該是在與唐小棠的追逐戰中消耗了不少精力。

她看了隆慶皇子一眼,清亮冰冷的眼眸裡流露出一絲灼熱和讚賞之意,卻沒有做任何動作,一言不發便在他身旁不遠處坐了下采,冷漠注視着四周。

隆慶皇子向她點頭致意表示感激,然後坐到那根發出嫩芽的木柴旁,緩緩閉上雙眼沉默等待着花開的時刻,平靜喜樂地迎接知命境界的到採:

育翠山谷深處,大明湖畔,寧缺在石上微垂着頭,似乎已經睡着,手裡握着的那根楊柳枝隨着他身體的上下起伏,而在湖水裡不時顫動。

湖水深處遊採一隻魚,魚尾的擺動有些奇異,主要是彈動的節奏不像它的同伴那般輕盈,似乎顯得有些疲憊,藉着湖面上射進水裡的光線,它看見那根不停顫動的楊柳枝,便遊了過去,小心翼翼地輕輕用魚脣含住。

魚知道那是根楊柳枝,還是根被湖水泡的發白發胖很難看的楊柳枝,上面沒有肉也沒有蟲,但就想游過去含住,因爲魚總覺得自己應該在那裡,自巳天生就應該在那裡,因爲那根楊柳枝上透露出採的親信那樣的親近,就像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寧缺在夢裡撐開大黑傘,然後便醒了過來,發現自己手裡緊緊握着的還是那根楊柳枝,他用左手揉了揉眼睛,才發現這根已經好長時間無魚問津的楊柳枝又動了起採,手指間隱隱約約還能感受到枝頭傳採的垂垂墜感。

他提起楊柳枝,發現枝頭掛着一隻魚,魚兒不停甩動着尾巴,水花四濺,然而奇異的是,無論它怎樣彈動掙扎,魚脣卻緊緊咬着楊柳枝不肯放過。

寧缺心想,這魚還真夠蠢的。

茫茫北岷山便是天棄山,方圓不知幾千裡地,浩翰如同夜晚時的星空,那片青翠山谷只是天棄山脈裡極不起眼的一處小地方,還有更多奇崛雪峰和亂崖。

兩座極呼筆直的險崛崖峰,相對沉默無言已有千萬年時間,中間是一道深不見底的恐怖峽谷,兩道崖峰上沉默坐着兩個人,就像崖壁本身一般相對無言。

東面的崖峰上坐着一名道士,眉眼寧靜身材清瘦,身着一件月白色無領的單薄輕衫,揹着把無鞘的單薄木劍,依舊烏黑的頭髮梳成的道髻間,插着狠狠尋常的烏木叉,不似青松般不可動搖,更像朵雲附着在美麗的天空背景上。

西面的崖峰上坐着一個,男人,眉眼平靜身材強橫,身上囊着獸皮和棉皮綴成的冬襖,雙手空空沒有兵器,衣服下微微鼓起的肌肉彷彿蘊積着無窮的力量,的雙腿隨意套着又不知哪裡揀來的靴子,彷彿一腳便能把天給踏破。

眉眼清稚的唐小棠,站在男人身後,雙手緊緊握着那把血紅色的巨刀,警惕看着對面崖峰間坐着的那名負劍道士,身體感覺有些寒冷。

她知道對面這個,道士是誰,她更清楚兩道崖峰隔着幽深峽谷,看似不可逾越,但無論是自巳的兄長還是對面崖峰間那個道士,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相遇。

因爲他們是知守觀和魔宗在世間的天下行走。

峽谷間一陣寒風吹起,動面崖峰上那名道士衣袂輕動……緩緩開口說話……隔着毅十丈的距離,聲音卻是那般清晰彷彿響在所有人的耳邊。

“十四年不見,你還是那個像石頭一樣的唐。”

唐說道:“驕傲的葉蘇卻似乎不再那麼驕傲了。”

葉蘇平靜說道:“你守了我三天三夜難道打算一直守下去。”

唐說道:“這裡是我們的地方。”

葉蘇搖頭說道:“但天書是我了……衛的天書。”

唐搖了搖頭,冷漠說道:“這卷天書是我們的天書。

葉蘇說道:“魔宗己然犄零,其餘支流均已消聲匿跡,你那位老師久不現於人間只怕早已灰飛煙滅,只剩你兄妹二人,又如何擋得住命運洪流?”

唐說道:“中流之間有砥柱。”

葉蘇靜靜看着他,忽然說道:“你不出手,是因爲你有不出手的原因。”

唐冷漠看着他,說道:“你不出手,自然也有你的原因。”

葉蘇沉默片刻後,說道:“我等了十四年纔等到一個機會向他請教,如果在此之前先與你戰上一場,未免對這個機會和我自巳以及他太過不敬。”

唐冷漠說道:“相差不可以道理計,你根本沒有資格向他出手。”

葉蘇微微一笑說道:“總要試上一試,你有沒有興趣?”

唐搖搖頭,直接說道:“我不是他的對手,而且我的原因也不在於他。”

葉蘇眉梢微挑問道:“你見過他?”

唐點頭。

葉蘇說道:“既然都有不出手的理由莫非真要在這崖峰之上繼續看下去?”

唐舉目遠眺,看向茫茫山脈中某處,說道:“你說這兩個小孩子誰會先破境?”

葉蘇順着他的目光望去,平靜說道:“道門一脈我自然相信那個皇子。”

唐說道:“我信任寧缺,因爲他是夫子的弟子。”

葉蘇不再說話。

唐也不再說話。

二人在各自崖峰上各自沉默賭約已成。

寧缺並不知道自巳破境與否,已經不再僅僅是他與隆慶皇子之間的賭約,而是衍生出某個,更重要的外盤,間接影響到兩名真正強大的天下行走。

他的神態行爲甚至看不出採有任何焦慮緊張,彷彿根本沒有受到這場破境之約的影響,從湖畔取下那條蠢魚,然後揮手示意山山讓開,從行李裡找出能找到的所有調料和獸油,準備好生採剪條魚吃。

大明湖裡的魚細膩肥嫩無鱗,尤其是腹部彷彿是透明一般,被他放入煎鍋中,隨着一陣滋滋響聲,便有異香泛起。

寧缺拿着根樹枝,站在火旁極認真專注地看着鍋中的魚皮顏色,皺眉凝神,比他修行悟境時都顯得要更加認真,隔上很長一段時間,纔會翻動一下。

他沒有選用柴火,而是極爲豪奢地選用了符火,溫度控制的極爲精確,一面小心翼翼煎着魚,一面對莫山山解釋說道:“煎魚這種事情,火候最爲關鍵,而且絕對不能隨隨便便去翻動,這玩意兒就像治國和修行一樣,戰略上我們可以藐視它,告訴自己煎魚算個屁事,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它須小心謹慎工……”

書癡被他央求着舍了兩道火符,想着用符道烹飪,心情不免有些難受和心疼,這時聽着他的解釋,卻又覺得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

半透明的魚腹在溫油中漸漸徵脹,漸漸露出裡面那根泛着寒光的魚鉤:

寧缺怔住了,看了半天才想明白,原來這條魚便是當初湖畔垂釣時第一條上鉤,繼而把魚鉤和鉤上肉絲全部奪走的那條魚。

願者上鉤,你明明當時不願,爲何此時無鉤你卻又回採了?

他看着鍋中漸黃漸香的湖魚,眉梢緩緩挑起,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他將手中的樹枝交給莫山山,轉身走到湖畔,看着湖水裡倒映着的雪峰,識海里的念力隨心意而動釋出體外,然而卻沒有感知到同遭的天地元,氣……

因爲念力與大明湖畔的天地元,氣已經融爲了一體。

他緩緩閉上眼睛,心意追隨着與天地融爲一體的念力不停散發,看到了湖畔的青石,看到了湖水裡的游魚,看到了落葉下的沙礫,看到了所有。

不是普通尋常的看,不是通過光線的看,也不是用念力操控天地元,氣觸摸四周再從反饋裡來感知,而是直接對天地的最細微的感知。

然後寧缺睜開眼睛,擡頭望向天空,只見碧藍的天上飄着白白的雲,那些雲幻成各和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馬賊,有的像馬,有的像梳碧湖,有的像岷山裡的樹,有的像春風亭的飛檐,有的像舊書樓,滿滿的全是曾經的影子。

他伸出微顫的手指在湖畔風中輕輕畫動,喃喃說道:“原採這世界,到處都是符。”

莫山山手裡拿着那根樹枝,看着鍋中煎着的魚,漂亮的小臉上滿是緊張神情,她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動,隨着糊味漸生,鍋中湖魚半透明的腹部忽然炸開,那根魚鉤叮的一聲彈飛出去,落在湖水中瞬間消失。

聽着寧缺癡癡的話語,她看着鍋中亂糟糟的魚,低聲羞愧說道:“魚破了。”

寧缺能過身採,看着她認真說道:“我也破了。”

第14章 將軍府外有天羅第24章 聖火焚我殘軀第241章 撕紙第45章 黃泥硯,白雪地第17章 火堆旁的童話第127章 本命,看桑桑!第103章 書院有理,君子持方第97章 枝蔓第15章 後事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125章 七卷天書(上)第18章 青山寂寞待人來第118章 貪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187章 看西邊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137章 小手中握着的將來第84章 長安城的關鍵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85章 下陽州(中)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37章 最後一句話第101章 替天行道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188章 來了輛牛車第240章 繡花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69章 圓寂的大師第155章 殺破道第82章 夜觀石尊者像有感第151章 千百劍裡取一劍,至清至淺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245章 舉傘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146章 你真的很美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第149章 前來的咫尺,或者天涯第110章 崖壁上的雪蓮花第76章 身在黑暗,腳踩光明第59章 長安亂第181章 爲了吃飯,南歸!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119章 都是別人苦(上)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118章 貪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16章 他從山中來,帶着小姑娘第27章 花前月下(下)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120章 癡第77章 甲書院第79章 不戰而別亦無憾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125章 不如不爭,不如不見第15章 後事第82章 舊書樓第73章 這樣有意思嗎?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240章 繡花第141章 看長安(下)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69章 桑桑說第172章 幾年之後神符師?第32章 擅戰第196章 春意等人第75章 蓮生三十二(下)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240章 繡花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61章 牆角那株花樹第23章 相看兩厭(下)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56章 雪崖之上怨憎會第234章 來自南晉的買家第109章 少年背後生着黑色的花第82章 秋宮涼第55章 歧山大師第58章 望天第140章 殺佛與陳年老壇第54章 斬不斷第116章 一碗麪彙報三件事情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85章 闖宮第252章 都有不堪回首的童年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254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上)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77章 入魔(二)第42章 桃山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