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竹下見故人

bookmark

在秋雨中,寧缺看似虔誠祈禱,實則極爲冷靜地威脅了一番瓦山頂的佛祖石像,但他其實很清楚,佛祖早已經死了,真正能夠治病的,是瓦山裡的歧山大師,所以第二天他帶着桑桑坐着黑色馬車,順着山道往瓦山裡去。

寺後的山道依然幽靜,道旁的棵樹殘有溼意,緩平的道面上隱隱可以看到一些馬車車輪留下的痕跡。

寧缺坐在窗邊,看着山道上的道道痕跡,眉頭微微皺起,心想盂蘭大會還有數日纔會在爛柯寺前舉行,即便各國使團或修行界想要提前討論荒人南下或冥界入侵的傳聞,也應該是在爛柯寺中,爲什麼今日會有這麼多輛馬車進入瓦山?

他很自然地想起昨日清晨在爛柯寺遇到的那位南晉貴公子,當時他便已經猜到對方身份,能夠讓一名劍閣知命境強者隨侍在旁,除了南晉皇帝便只能是那位太子殿下,只是這些南晉人入瓦山想做什麼?“觀海僧人,再次出現在大槐樹下,對着馬車單掌合什行禮,微笑說道:“小僧本以爲十三師兄會到的更早些。”

寧缺下車回禮,似隨意說道:“難道已經有很多人已經到了?”

觀海說道:“正是如此。”

寧缺問道:“我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

觀海微微一怔,這才知道寧缺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老師開廬意味着什麼,認真解釋道,歧山長老每次開廬時,都會選擇一位有緣之人,解答對方心中的困惑,或是幫助那人指明人生的某個方向。

佛宗大師點化信徒,這種事情並不罕見,在月輪國便有很多這樣的傳說,但在世人眼中,歧山大師卻不是普通佛宗大師,而且數十年前,大師數度開廬替有緣人解惑時說的話,事後都被證明變成了現實。

能夠如此,似乎證明歧山大師能夠預知未來之事,這可比西陵神殿的天諭神座還要神奇,甚至有些近乎傳說中佛祖有求必應的能耐,自然令得世間萬姓爲之狂熱。

當年爛柯寺血案之後,歧山大師大概是心傷故友蓮生之惡,又慟於寺前那些鮮血,閉廬不出已有多年,今年傳聞大師會開廬一日,自然變成了修行界的一椿威事,那些參加盂蘭節威會的修行者以及各國的達官貴人,都毫不猶豫地選擇進瓦山,看看自己有沒有運氣成爲大師眼中的有緣人。

寧缺這才知道爛柯寺長老這五字,對於世間諸人來說還有這樣的意義,正準備說些什麼時候,忽然聽着山前爛柯寺內響起了悠揚的鐘聲。

晨鐘暮鼓,在佛寺裡乃是常寺,不過今日清晨召集早課的鐘聲早已敲響,不知爲何此時會再次響起,他不由微感詫異。

觀海僧本就是寺中僧人,從鐘聲裡聽出了更多的訊息,神情微變。

寧缺問道:“出了什麼事?”

觀海僧說道:“有遠客至,住持師兄用鐘聲宣我前去一道迎接。”

寧缺說道:“那你趕緊去吧。”

觀海僧大爲感激,向寧缺誠懇致歉,又隔着車窗對桑桑行了一禮,匆匆離去。

看着在山道上飄然而去的年輕僧人背影,寧缺眉頭微挑,沒有說什麼,坐到車前的軟墊上,輕踢大黑馬的翹臀,說道:“走。”

大黑馬昨夜在寺裡捉秋螞蚱玩的晚了,今日有些犯困,被寧缺踢了一腳才醒過神來,打起精神,昂首闊步便往瓦山深處駛去。

轆轆聲裡,響起桑桑有些憂慮的聲音:“來的人肯定是大人物。”

能夠讓爛柯寺響起隆重鐘聲,讓觀海僧親自去寺前接的人物,自然來歷非凡,寧缺早就想明白了這一點,只不過就算他再如何自卑自賤自憐之人,也不得不帶着幾分自戀、欣喜又無奈地承認一個事實:如今世上根本找不到比他的師門背景更強大的人,簡單來說便是,不管驚起爛柯寺鐘聲的人們來自何方,都不可能比他的來頭更大。

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有些疑惑寺前那些客人的身份,爲什麼觀海僧會不陪自己這個書院弟子,而去陪對方,而聽出桑桑擔憂,又讓他覺得好笑復又疑惑,桑桑向來是個不理會這些事情的人,她在擔憂什麼?

桑桑低聲說道:“歧山大師出關,每次只會選中一個有緣之人,回答對方的問題,解答對方的困惑,今天瓦山來了這麼多人,而且肯定有很多大人物,也不知道大師會不會選我做有緣之人,替我看病。”

寧缺笑着說道:“你和我有緣就夠了,和活了一百歲的老和尚要有什麼緣份?至於其餘那些人,你更不用擔心。”

桑桑推開馬車前門,看着他的的臉,說道:“我就是擔心又要像小時候,又或是進書院二層樓那樣,少爺你要和很多人搶。”

“我們身份在這裡,誰敢和我們搶?就算有不怕牙」的瘋子真把我們搶贏了,那老和尚難道還敢不給你治病?莫說他曾經問學於夫子,和書院有些舊誼,就算他不念舊情,如今我倆左書院右神殿,浩然氣和吳天神輝在胸中,袖裡藏着老師的親筆信,真可稱得上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到時他想治得治,不想治還是得治。”

馬車行駛在幽靜山道間,碾壓微溼道面的聲音很小寧缺對瓦山很不恭敬的聲音,飄蕩在槐樹和別和秋樹的枝葉間,久久盤桓不去。

山勢平緩,馬車行駛在山道上非常輕鬆,只不過兩地之間的距離也變得稍微長了些,晨霧散盡,秋日浮出林梢時,黑色馬車才駛抵虎躍澗前。

虎躍澗是當年瓦山很出名的風景,只不過這些年來,隨着越來越多的老僧選擇在此隱居,爛柯寺裡的僧人對瓦山的進出管理的嚴格了很多,每年只會擇機開放一段時間,最近這些天自然是封閉的,所以澗旁沒有遊客。

沒有遊客,不代表沒有訪客。

虎躍澗上有座石橋,石橋對面是重重秋林,橋的這面這片極大的石坪,石坪上有一株葉冠面積極大的青樹,青樹下有個小石桌。

大青樹下已經彙集了數十人,那些人或站或立,或低聲交談,或沉默不語,從人羣的縫隙中,隱約能夠看到一位身着黃色僧衣的老僧,正在與人對弈。

黑色馬車離大青樹還有很遠便停下,寧缺遠遠看了一眼,感知到那些人身土或濃或淡的氣息,確認都是些修行者,想必來自很多不同的修行宗派。

大青樹下圍着石桌的人們,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對弈上,有些人則是圍着一名衣着華貴的年輕公子在神態恭謹地說着些什麼。

正是昨日清晨在爛柯寺裡遇到的那位南晉公子,寧缺既然猜到他的身份,當然不會對這幕畫面感到吃驚,只是想着世間那些大道無望的普通修行者,苦修半生,最終還是要把一身本事賣於帝王家,不由有些感慨。

而看到離大青樹數十丈遠外,一排翠綠青竹下的那個熟悉的少女身影時,他的感慨無法阻止地從這些修行者的身上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很明顯看出,有很多修行者試圖接近青竹下的那位少女,卻又因爲敬畏或是別的原團不敢上前,只敢遠遠地隔空行禮問安。

於是那位少女只是一個人靜靜站在那排翠綠的青竹下。就像青竹一樣孤單而堅強。

但展寧缺的眼裡,地更像那些青竹一般不禁風。

一年多沒見,她清減了不少。

(情緒不寧,思路受了些影響,到這時候這章只來及寫出兩千五,怕大家等,先更出來,那麼下一章會寫到四千以上,爭取一點鐘之前寫出來,這***的是在和自己拼命。)

第219章 走吧,走吧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153章 一紙,一帖,雲後的兩記雷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136章 河底的魔與鬼第113章 楊二喜和他的同伴們第148章 比刀更重,比箭更快第150章 入世之人(中)第69章 花開彼岸天(下)第58章 伸向天空的一隻手第5章 看與不看您好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53章 我要看見太陽第243章 移樹第165章 饅頭第8章 腰牌與調令第10章 只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295章 論劍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76章 有求必應今天還是沒有更新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65章 我以長安戰無敵(上)第190章 府中燈如豆,扶拐笑披風第147章 書院之直第128章 並肩第24章 去念第50章 一刀破樊籠第69章 輾轉反側第47章 血鳳鳴桃山(中)第62章 桑桑的笑第52章 真實地活着第82章 夜觀石尊者像有感第11章 困獸第142章 登場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73章 一顆青梨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第152章 十四年,去年夏天,今日拾階第189章 舊崖生新綠第124章 反正,都是劍(上)第64章 問天(上)第207章 生死之間有大物第89章 小鎮、肉鋪和刀第168章 紅月與雪狼第97章 南歸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119章 七天第186章 歸來(上)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273章 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第219章 走吧,走吧第124章 誰的賭坊?第32章 一文錢難死主僕倆(下)第192章 這裡是人世間第185章 石在溪中走第134章 影子與鐘聲第25章 燃燒的馬車第83章 入魔(八)第180章 吃的是米,流出來的是蛋第237章 斬草第90章 入魔(十五)第39章 樂天的祭品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141章 無來由第144章 善飲者無赫赫之言第49章 蒼鷹第145章 新友故舊,重逢初看第40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第266章 小道觀,真自在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25章 海雨天風,往來不獨第38章 桃花雨裡等人來第259章 終歸,已老第153章 修佛第15章 後事第33章 荒原的夜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25章 一念殺之,一符破之第71章 欲擇何色?第121章 燎原第135章 天要劈你第65章 魚躍此時海(上)第184章 放着我來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277章 這不是書上寫的故事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245章 舉傘第85章 闖宮第167章 此間的師兄師姐們(下)第95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117章 我們只是路人(下)第179章 盛夏的一場雨第43章 戰爭,始於一張腰牌第78章 暮色中的“學術討論”第41章 彼之道,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