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燕事續

崇明太子的臉色很蒼白,籠在袖中的雙手微微顫抖,他看着半爲廢墟半爲焦土的皇宮,想要說些什麼,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這場伏擊戰,完全按照他與隆慶的想法和佈置在進行。事前他們便預計到,陷入絕境的唐軍必然會發起搏命反擊,然而無論怎樣想,都沒有人能夠想到唐軍的反擊竟是如此恐怖,燕國爲之付出的代價竟是如此慘重。

父皇駕崩,皇宮被焚,積蓄多年的精銳戰力,幾乎在這場戰爭中消耗一空,結果只換來了唐國的東北邊軍,敵人六分之一的實力,這樣真的值得嗎?

“我沒有騙冼植朗,左帳王庭半數的騎兵,現在正在東方諸州郡裡準備捕殺唐軍的殘餘,西陵神殿的護教騎兵確實過萬。”

隆慶沉默片刻後說道:“我承認自已終究還是低估了唐軍的戰鬥力,如果指揮這批重騎的不是冼植朗,而是原來的夏侯,或者我們現在已經成了階下囚。但我依然相信唐國會滅亡,我們做的這些事情是值得的。”

崇明太子看着他說道:“你爲什麼這麼有信心?”

隆慶說道:“因爲這不是我燕國一家一國之事,而是天下之事。奉天伐唐,這是昊天要讓唐國滅亡,有誰能夠阻止?”

…………冼植朗把除了重騎之外的大量部隊,都留在了東歸的道路上。

相對應的,隆慶皇子也把很大的力量,投入到了這片區域。除了他麾下的草原騎兵,宋齊諸國的聯軍,還有燕國州郡廂軍,更重要的是,又有一千多名西陵神殿護教騎兵,加入到這場戰爭中。

西陵神殿護教騎兵和草原騎兵聯手,成功地把大唐東北邊軍分割打散,唐軍沒有重騎掩護,決定打散編制,穿過封鎖線回到唐國境內。

如果說是在普通的戰場上,唐軍當前的將領所做的應對,並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問題在於這不是普通的戰場,而是在燕國的土地上。

唐燕之間宿怨極深,如今唐國東北三郡的土地,便是多年前硬生生從燕國搶去的,兩國之間,隔上一段時間便會暴發戰爭。

最近這些年,夏侯大將軍坐鎮土陽城,行事風格愈發暴戾冷酷,東北邊軍在燕境殺戮的太過血腥,在燕人的眼裡,唐人都是萬惡的侵略者;而在燕東的百姓眼中,每個唐人都是應該被打入冥界的惡魔。

於是追逐戰演變成了一場慘烈的全民戰爭。

燕東所有的民衆都被動員起來,哪怕明知道遇着唐軍最可能的後果便是死亡,依然有很多青壯年拿着棍棒和農具,上山入田尋找唐軍的蹤跡,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報告給官府,再轉給西陵神殿騎兵和草原騎兵。

數萬唐軍,在被分割包圍之後,自行打散,然後再被包圍,漸漸變成無數的小隊,在燕東的山林裡艱難地向唐境穿行。

有唐軍墜入燕國獵戶設置的陷坑,然後被冷酷地棄之不理。有唐軍尋找食物被莊上的壯丁發現,被數百人活生生用棍棒打死。

崑山郡某處峰頂。

數名唐軍看着逐漸向峰頂搜來的燕國百姓,臉上的神情由最初的憤怒和惘然,漸漸變成平靜,然後開始整理裝備。

有燕人隔着數十丈的距離,對着他們憤怒地喊道:“當年你們殺我燕人婦孺時,可曾想到,你們唐人也有像喪家狗一樣的今天!”

一枝羽箭飛來,準確地射中那名燕人的咽喉。

一名唐軍面無表情收弓,冷漠說道:“兩國交戰,不是你殺我便是我殺你,我這輩子殺了十七個燕軍,你怎麼把這筆帳找回來?”

圍山的燕國百姓一陣騷動,然後是更加高漲的憤怒與仇恨,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厲聲喝道:“大家不要怕,他們的箭數有限,宋家莊昨夜打死了三個唐國騎兵,難道我們陳家村上百男兒,還奈何不了這幾個沒馬的唐賊?”

先前射箭那名唐軍,是這支小隊的低級軍官,隊伍裡其餘的人,都已經死在西歸的道路上,如今只剩下了他們四個人。

他看着那些面帶激動之色,手持農械逐步逼來的燕人,微微皺眉,帶着下屬,開始射箭,箭射完後,拔刀。

直至力竭,他看着那些燕人說道:“蠢貨。”

然後他帶着下屬,衝崖而死。

…………成京一戰,大唐東北邊軍最精銳的玄甲重騎覆滅。

這是世間很多人記憶中,唐國第一次遭受如此慘痛的重創,更是號稱永世不敗的大唐玄甲重騎,第一次成規模被殲滅。

整個世界都被震驚了。

本來應該更加令人震撼的燕皇駕崩、燕國皇宮被焚,則完全被人們遺忘。在世人看來,毀掉大唐的玄甲重騎,付出再大的代價都值得。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西陵神殿。

那座莊嚴肅殺的黑色裁決神殿裡,迴盪着一種極爲詭異而壓抑的氣氛,紅衣神官和裁決司黑衣執事們,跪在地面上,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唐軍覆滅,對於西陵神殿來,當然是件極好的消息,重歸道門的隆慶皇子,替西陵神殿立下如此大的功勳,也令裁決司裡很多人感到精神振奮。

然而如今裁決神殿的主人是葉紅魚。

裁決神殿裡的人們,不知道裁決神座對於這件事情,尤其是對於隆慶皇子立下赫赫戰功一事,會持怎樣的看法。

葉紅魚坐在墨玉神座上,就像是一顆鑲嵌在墨硯裡的珍珠,她身上那件血紅色的裁決神袍,就像是珍珠外裹着的紅布。

她確實沒有想到,隆慶居然會做出這麼大的事情來。

她更沒有想到,成京一戰從開始到結束,自己都沒有收到任何風聲,這說明自己對裁決司的掌控依然有漏洞,而掌教大人還是不信任自己。

此時回想起兩年前,她應寧缺的請求,千里北上追殺隆慶,當時崇明太子統帥燕國軍方,卻沒有做出及時的應對和反應,令她很是不悅。如今想來,那兄弟二人在世人面前演了這樣一出好戲,那便是自然之事。

看着跪在殿內的紅衣神官和黑衣執事們,葉紅魚的脣角微微揚起,她知道這些人的心裡在想什麼,也知道他們畏懼自己動怒。

然而何怒之有?

葉紅魚從墨玉神座裡站起身來,看着衆人說道:“都準備一下。看來用不了太長時間,神殿的騎兵,便會出現在唐國境內了。”

()

第45章 夏天將要到來第195章 窮舉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98章 陋巷第97章 月有圓缺,人有老病第21章 問道無矩第73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中)第64章 問天(上)第156章 觀主無量第129章 平靜的來源(下)第68章 花開彼岸天(中)第85章 一杯花茶第22章 佛言第120章 都是別人苦(下)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89章 舊崖生新綠第262章 漁翁與邀約第143章 鴿子湯(下)第133章 見便是殺第81章 入魔(六)第182 洗菜與挑擔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63章 鴉雀無聲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無窮的歡樂將夜後記上尋書吧第132章 何時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1章 富春江也洗不盡第115章 那是你我想不明白的事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第23章 策反(下)第5章 看與不看第237章 斬草第51章 書院算天(下)第148章 殺菩薩第43章 戰爭,始於一張腰牌第149章 開樓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124章 誰的賭坊?第219章 走吧,走吧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32章 大黑與小雪(下)第98章 陋巷第74章 箭,以及歸來第268章 傳道第281章 霜降第135章 初一,巷有雪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100章 好久不見第109章 少年背後生着黑色的花第9章 心如磐石的侍衛們第149章 前來的咫尺,或者天涯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第175章 君子國的不甘(中)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48章 受傷的衙役以及壇旁的老道人第28章 馬車上第96章 今夜無人入睡第五 卷神來之筆慈航的船無理的佛第165章 後山第15章 殺生的石頭第26章 雄城,好久不見第78章 你想白,就能白第150章 登山第122章 來戰!第55章 歧山大師第237章 斬草第109章 爲君分憂,與君共勉第134章 影子與鐘聲第210章 如何證明第44章 暮光下,拖着車,牽着馬第164章 罵湖第272章 觀雪悵然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2章 光的琉璃,黑的疆域,誰在看着你?今天還是沒有更新第112章 來來去去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203章 大熱鬧第54章 漫天黃沙裡的告別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164章 罵湖第59章 長安亂第116章 二十三年聽蟬聲第68章 何以澆塊壘(上)第154章 長安,落雪如幕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79章 懸空寺的因果第20章 不要有想法第113章 都怪你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93章 誰動了朕的御書房?第138章 一夜不眠(下)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49章 你想戰,那便戰(下)第36章 與小人物的最終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