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

bookmark

那經文真的很短,只有一句,農奴們唸經的方式也很特別,把一字當成一句,前字斷然喝出,然後靜默,待以爲再無下文時,又是齊聲一喝!

天上的雷霆,亦是如此。

百餘僧兵,頌着我佛慈悲四字,僧衣飄飄而來,禪心堅定,眼眸裡卻毫無慈悲意,盡是金剛怒,威勢何其威猛。

數千農奴齊喝經文,竟然抵抗住了佛號之威,重新生出無盡的勇氣,揮舞着手中的簡陋武器,向着僧兵便攻了過去!

佛號聲聲,僧兵如佛降人間。

斷字如雷,凡人如鬼出地獄。

原野被血染遍,戰鬥異常激烈,觀戰的貴人臉色蒼白,哪裡想到這些賤民,居然能和神山來的活佛打的如此激烈,

戒律院長老們想不明白,這些罪民哪裡來的勇氣,居然能夠抵抗百餘僧兵借來的佛言之力,看着眼前的血海世界,彷彿見着無數厲鬼修羅!

七念神情凝重至極,他一直在聽那些農奴斷喝出來的經文,聽了很長時間,終於聽清楚,那根本不是經文,只是一句話。

“士!不!可!以!不!弘!毅!”

這句話很簡單,只有七個字,這句話的意思很深遠,足以品味七百年,這句話的威力很大,輕鬆地把佛言碾成碎片。

貴人們想不明白,戒律院的長老們想不明白,七念也想不明白,但他想到了一件事情,他曾經聽已死的七枚說過,當年在白塔寺前,書院大先生臨戰悟道,只用了一句話便破了講經首座的佛言。

當時大先生說的那句話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此時七念很自然地想到這件往事。難道此時罪民們正在喊的這句話……也是夫子說的?就算如此,那個人的道怎麼可能到了這一步?

他想錯了,此時迴盪在原野間,爲農奴們帶來無數勇氣與堅毅氣質的話,並不是夫子說的,而是那個人說的。

這句話不是子曰,只是那個人對自我的要求,對衆生的期許,裡面飽含着他這一生的精神與氣魄。千人同喝便是雷霆。

士不可以不弘毅。

此時在戰場間廝殺的那些普通人,祖祖輩輩都是奴隸,他們不是士,但當他們說出這句話後,他們就變是士。他們是高貴的人。

於是,他們就有士氣。

農奴們向着殘兵與曾經心中的活佛殺去,其聲如雷。

在佛經裡,佛祖曾經這樣解釋天穹上的雷聲,說那是雲與天空的摩擦或者撞擊,而在今天的戰場上,雷聲是鐵與鐵的撞擊。

煙塵在草甸間飄拂。一道鐵劍忽然現身。

這道鐵劍很直,世間再也找不到更直的存在。

這道鐵劍很厚,厚的不像是劍,更像是塊頑固的鐵塊。

鐵劍呼嘯破空斬落。

一名僧兵舉起鐵棍相迎。只聽得一聲雷響,鐵棍驟然粉碎,僧兵跌落於地,口吐鮮血。身發無數清脆裂響,就此身碎而死。

十根鐵棍破空而至。如羣山壓向那道鐵劍。

鐵劍傲然上挑,仍然只是一劍,也只有一道雷聲,十根鐵棍就像是十根稻草,頹然變形,散落在四處,沒入野草不見。

手握鐵棍的那十名僧兵,更是不知被震飛去了何處。

草甸間只聞一聲暴喝,僧兵首領張嘴露牙瞪目,似佛前雄獅子狀,凝無數天地元氣於鐵棍之上,砸向那道鐵劍!

便在這時,一隻手從煙塵裡伸了出來,握住了鐵劍劍柄,這隻手的手指很修長,手掌很寬厚,握着鐵劍,有一種說不出的和諧感。

如果非要形容這種和諧感,大概便是渾然天成四字。

煙塵裡隱隱現出一道身影,那人握着鐵劍,隨意一揮,便格住了僧兵首領挾無數天地元氣砸落的那一棍。

鐵劍鐵棍相格,其間有火光四濺,有春雷暴綻,有瞬間靜默。

僧兵首領只覺一道恐怖的力量從鐵棍傳來,那道力量給人的第一感覺非常狂暴,但更深的層次裡,卻是那樣的冷靜而有秩序。

他知道自己不是這種層次力量的對手,必然落敗,但身爲懸空寺戒律院頂尖的強者,心想總要阻鐵劍一瞬,斷不能墮了佛宗威嚴。

所以他不肯鬆手,死死握着鐵棍。

在旁觀者眼裡,那道鐵劍只是在僧人鐵棍上一觸便離,煙塵裡那道身影,再也沒有理僧兵首領,在旁平靜走過。

轟轟轟轟,真正的雷聲直到此時才炸響,在僧兵首領的身體裡炸響,他的手指盡數碎成骨渣,手腕斷成兩截,緊接着是手臂……

僧兵首領緊握鐵棍的兩隻手臂,被那道鐵劍直接震成了兩道血肉混成的亂絮,被原野上的風輕拂,便隨煙塵淡去不見。

一聲悽慘的厲喝,僧兵首領痛地跪到地上,臉色蒼白至極,想要敲擊自己的腦袋來止痛,卻已經沒有了那種可能。

煙塵漸靜,那道身影漸漸顯露在衆人眼前。

他的頭髮很短,鋒利的發茬就像書院某處的劍林,對着高遠冷漠的天穹,他的右臂已斷,輕擺的袖管上卻沒有一絲皺紋。

他穿着件土黃色的僧衣,僧衣一年未洗,滿是塵埃,此時又染着鮮血,很是骯髒,但他的神情,卻像是穿着華服參加古禮祭祀。

他的神情還是那樣平靜而驕傲,臉上塗滿了血,僧衣上染滿了血,左手握着的鐵劍不停在淌血,他渾身都是血。

看容顏,他就是個普通僧人,但這般渾身染血,自血海般的戰場裡走出,就像是自地獄裡走出的一座血佛。

原野間一片死寂。

七念和戒律院長老們,看着書院後山最驕傲、最恐怖的二先生,想着他這一年裡在地底世界的所殺的人,嘆息說道:“我佛慈悲。”

他說道:“佛祖可悲。”

七念合什說道:“那年在青峽前,你力敵千軍,然而此地不是青峽,是佛土,你沒有書院同門相助,便是戰至時間盡頭,也無取勝之可能。”

他說道:“士者,君子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矣,不亦遠乎?”

七念說道:“汝道不通,何如?”

他看着身前這些僧人,面無表情說道:“我叫君陌,得先生教誨,唯願此生行君子之道,敢攔道者,必死無葬身之地。”

……

……

第63章 夫子的惱第96章 崤山夜雨,清河水紅第224章 將軍(上)第77章 入魔(二)第13章 黑色烏鴉,紅衣神官第110章 車落荒原赴土丘第51章 歌以送箭第8章 曾經的同窗第129章 汝雖未老,但請歸老第17章 不殺第58章 谷中之湖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56章 聖賢從來不寂寞第107章 書院的教育第178章 千萬人第11章 困獸第7章 我們都看見了路盡頭的夜色(下)第5章 我愛世人(下)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98章 第三本書第93章 胸口碎大石(一)第92章 渭,我心憂第10章 只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6章 第一劍第125章 窮人乍富豈能安?第122章 敲骨第146章 你真的很美第57章 兩個人的戰鬥第65章 盤中窺天第27章 我與長安相見歡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94章 舉世伐唐第172章 罪惡之城(下)第49章 你想戰,那便戰(下)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34章 書癡世界觀改造的第一次驗收及花癡的傷慟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106章 在潭邊(上)第122章 來戰!第6章 山倒瀑亂,堤毀河溢第38章 桃花雨裡等人來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94章 刀石箭,新一代的強者第4章 又一個夢第2章 它第42章 希望在人間(上)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40章 看長安(上)第72章 三件小事之二第12章 小藥丸第130章 每個人的頸間都有一根鏈子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164章 彼岸第20章 上馬爲賊(四)您好第39章 秋雨殺人,秋風笑人第15章 照看(下)第85章 入魔(十)第159章 嶄新的一筆第85章 一杯花茶第287章 明槍第2章 雲集朝陽城(下)第80章 書院的力量,金帳的滅亡第284章 鐵花鐵箭相見歡第99章 偷偷的,在一起第30章 和這個世界談話的方式(中)第21章 大師兄與小師弟第154章 銀道與柴門,入霧第163章 我不想你走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50章 荒人的吶喊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220章 三年後,西陵見第11章 那劍悲鳴讚歎第44章 御史張貽琦之絕望第32章 清靜的廢人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161章 苦孩子第165章 後山第129章 攜手第126章 重音第27章 開賭,擺人頭(上)第102章 那些經脈不通或者盡碎的傢伙們第112章 世間對寧缺的歡迎是……第76章 黑色閃電以及弓弦的奏鳴第60章 人間之劍(下)第102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19章 上馬爲賊(三)第147章 希望在人間第221章 小樓傳說(上)第76章 入魔(一)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111章 去打仗哩今天還是沒有更新第98章 風落爛柯寺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