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昊天留給人間的禮物(中)

bookmark

在西陵神殿春日大比裡,一位出身天諭院柴房的籍籍無名的小道僮,奪得了頭名,並且展現出了極人難以想象的境界。

在遙遠的草原裡,一名揀牛糞爲生的少年奴隸,奪得了大會的優勝,被金帳單于當場解除奴籍,成爲一名榮耀的勇士。

在這場草原大會上,有兩名年輕的侍者,被國師收爲親傳弟子,金帳擁有了十三名境界深厚祭司,國師本人似乎也變得更加強大。

這樣的情況在世間各地發生,宋國道觀裡一位中年道人,在井畔進入知命境,還有很多道觀裡,也出現了相同的畫面。

西陵神國深山裡那座樸素的道觀,卻還是那樣的安靜。

自從觀主離開之後,知守觀裡已經荒廢了幾年時間,枯黃的落葉積在那幾級石階上,被風酥化的很是薄脆。

野觀無人門自開。

觀中的陣法還在持續運轉,沒有人能夠進去,只有風能夠進去,清風拂過湖面,牽着檐下金白色的稻草,然後從窗口滲入,依樑貼壁繚繞不去,最終來到窗前桌上,像雙無形的手般翻開那本大書。

清風不識字,也要亂翻書,那本大書被翻的簌簌亂響,雪白的紙張不停掀起落下,上面的那些墨字變成模糊的線條。

春風漸緩,字漸清晰。

這本記載着修行界強者姓名的日字卷,和幾年前相比少了很多名字,比如曾經寫在最高處的柳白,比如葉蘇,比如陳皮皮,卻多了更多的名字,新出現的那些名字以往從來沒有出現過。有些陌生感,比如橫木立人。

昊天是公平的,她春風化雨,讓自己的信徒得到各種好處。也沒有忘記讓長安城裡的某些塵緣相牽者得到永生。但同時,她也是不公平的。因爲西陵神殿是那般的涼爽,長安城的夏天還是這樣的酷熱。

深夏時節,好些天沒有下雨,長安城的街道被烈日曬的快要生煙。巷口井裡的井水清澈微涼,井上冒着的熱氣卻令人生畏,乾燥的世界裡,到處都是煙薰火燎的味道,彷彿只需要一粒小火星,這座城市便會燃燒起來。

長安城的局勢也是如此,看似平靜的氣氛裡。隱藏着無窮的壓力與燥意,帝國已經全面啓動,準備馬上便有可能到來的戰爭,部衙裡的官員書吏哪怕傳遞文書。都在奔跑,糧草輜重的轉運已經進入最重要的階段,軍方更是嚴陣以待,無數道軍令從這座城市發往各州郡和前線。

朱雀大道向北,過了建神坊,有一大片樹林,林後是青色的草甸,草甸裡散佈着數十座明瓦烏檐的樓閣,這裡便是軍部。

最中間的那座樓閣,便是軍部的正衙,數名執事軍官,神情肅然站在樓外石階下,渾身都已經被汗水打溼,只是不知道是因爲令人窒息的熱浪,而是身後傳來的那些聲音所代表的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氛。

“戰局的重點,必然是南晉,如果我們能夠在半個月之內出青峽,打通清河郡,便有希望幫助劍閣把南晉穩住。”

說話的人是舒成,他數年前便已經調回長安城,負責全面處理唐軍佈防,不再擔任鎮西大將軍,徐遲大將軍則是留在鎮北營,負責直面強大的金帳王庭,如今軍部便以他爲首,他的意見自然重要。

樓閣裡很安靜,數位將軍還有十餘名參謀軍官,都保持着沉默,沒有對這句話表示贊同,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能夠與南晉聯盟,那麼大唐便必然處於不敗之地,然而這卻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首先唐軍沒有把握能夠在半個月之內打通清河郡,就算能,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重建水師,大澤如何渡?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大唐與南晉乃是多年世仇,劍閣現在雖然站到了道門的對立面,但從南晉皇族到軍隊再到普通的百姓,都不可能選擇與唐國聯盟。

“我以爲,決戰還是在北方。”

有位將軍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在數年前那場舉世伐唐之戰裡,對唐國造成最大威脅、最大損傷,戰後獲得最大好處的,便是金帳王庭,毫無疑問,那些草原上的狼騎纔是唐軍最強大的敵人,也是唐軍最想要戰勝的敵人。

兩軍交戰,首重其勢,如果能夠將敵人的最強力量擊潰,自然很多困難便將迎刃而解,唐軍選擇金帳王庭做爲決戰的對手,沒有任何錯誤,然而問題在於,因爲向晚原被割讓的緣故,數年後的唐軍嚴重缺乏戰馬,單憑鎮北軍遠遠不足以戰勝金帳王庭,甚至都沒有辦法把敵人驅逐出七城寨。

“當年與西陵神殿籤和約的時候,書院曾經向朝廷承諾過,即便割讓了向晚原,也不會出問題,那麼,我想便不應該有問題,徐遲大將軍在來信裡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與書院做好配合。”

舒成大將軍的神情顯得有些疲憊,說道:“問題在於,如果我們一開始就選擇與金帳決戰,就算能夠集全國之力而勝之,其餘幾個方向怎麼辦?西陵神殿一旦重新控制南晉,清河郡還如何收回?”

清河郡必須要收回,因爲諸閥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天,大唐便會多承受一天的羞辱,金帳王庭必須被血洗,因爲邊塞裡有無數唐軍的英魂等着被同袍救贖,燕國必須被攻克,因爲那處代表着背叛與不可忍受的屠殺。

相對應的,唐國四周到處都是危險,月輪國的暫時安靜,不能說明任何問題,遙遠西荒深處,那些唐軍從未戰對過的蠻人已經開始集結騎兵,或者就在數月後,便會加入到金帳王庭的南侵軍隊裡,同樣,燕國在崇明皇帝的統治下,在西陵神殿的幫助下,正在快速恢復元氣,擁有東荒騎兵幫助的燕國,必然不會再像當年那般孱弱,至於南方的清河郡和南晉更是如此。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唐國的敵人,那麼便沒有平靜的邊疆,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唐國必須戰勝的敵人,那麼便沒有主攻的方向。

“上次讓劍閣弟子入大河國暫避,有沒有消息回來?”舒成問道。

當前的局勢很清楚,西陵神殿北上,南晉必然不可能保住,在唐人看來,劍閣弟子曾經幫助過他們,那麼他們便有保護對方的義務。

便在這時,樓外傳來一份來自南晉的軍報。

劍閣告訴唐人,他們不願意撤離,決意死守臨康城。

爲什麼不願意撤離?

柳亦青在信中的答覆很簡單:因爲不願意。()

第137章 無題第38章 渭城醉第127章 血饅頭第71章 偉大與渺小的石洞第39章 她的信仰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55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96章 戰鬥,勝佛第95章 永字八法第72章 三件小事之二第116章 我們只是路人(上)第216章 朱雀認主第45章 御史張貽琦之死亡第147章 書院之直第120章 兩個秋天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3章 青衫紅花溼第132章 何時第90章 滅佛(上)第170章 看見那幾座峰便要敬畏嗎?第52章 有人在山裡第190章 府中燈如豆,扶拐笑披風第180章 山崖之上望長安第269章 授業第122章 車廂裡的兩個字第69章 輾轉反側第4章 我家桑桑不可能這麼可愛第113章 佛的手掌心第152章 修佛(中)第172章 幾年之後神符師?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141章 來自燕國的兩個人彙報三件事情第124章 西陵之夕(下)第94章 通往那個世界的第一扇門第98章 娘娘萬歲!第64章 問天(上)第71章 書院第10章 去接她第89章 敗在一時第16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上)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18章 月缺第38章 然後,沒有第156章 觀主無量第238章 破甲第38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中)第159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下)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41章 南海神官第92章 我想我是海第142章 鴿子湯(上)第152章 修佛(中)第42章 痛飲第3章 一個人掀幕第57章 破境之約第135章 當頭一棒第164章 宮門宅的夜話第220章 三年後,西陵見第9章 一聲嘆第50章 書院算天(上)第114章 西方世界,寧缺極樂第51章 歌以送箭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56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中)第87章 一塊石頭第176章 君子國的不甘(下)第23章 我以爲你知道我的異稟……第163章 御宴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28章 將軍府外第205章 不借春雨洗我血第59章 深淵底,潭水畔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80章 在青天上寫字第154章 霧隱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113章 都怪你第182章 爲人間所破(上)第121章 天書現世,日後之事第72章 夫子的故事(中)第45章 風在吹第68章 不起眼的葉子有很多種顏色第55章 蚍蜉撼樹談何易,我於人間全無敵!(上)第124章 誰的賭坊?第198章 那人飲酒第33章 書院的當然第144章 木已成舟第112章 世間對寧缺的歡迎是……第129章 闢地(下)第4章 我愛世人(上)第121章 明月出青山第112章 塔上論動靜第296章 掃墓第92章 世間哪裡有閒人第150章 入世之人(中)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17章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