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句麗終究還是被滅了!

第106章 高句麗終究還是被滅了!

【唐高宗龍朔元年,親近唐朝的回鶻首領婆閏去世,繼任的比粟與唐朝爲敵,鼓動鐵勒諸部反叛唐朝,唐高宗命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爲主將,薛仁貴爲副將,率軍平叛。】

【鐵勒有思結、多覽葛等九個部落,每部一姓,故稱九姓鐵勒。

在得知唐軍到來後,九姓鐵勒集結十餘萬人對抗,並仗着弓馬嫺熟,派出十餘人到唐軍營前挑戰。

薛仁貴毫不含糊,躍馬出陣,彎弓連發三箭,三人應聲落馬,其餘人嚇得趕緊下馬投降,鐵勒軍心大亂,唐軍趁勢大舉壓上,大敗鐵勒。】

【戰後薛仁貴等人坑殺降卒,依《唐會要》記載,被殺鐵勒部衆達到九十餘萬!九姓鐵勒自此衰落,再也無法威脅唐朝邊境。

也因爲殺降,薛仁貴等人回朝後受到彈劾,但是唐高宗選擇了寬恕。

此戰過後,唐軍中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要我說,殺得好!對付這些異族人,就不應該心慈手軟!”朱元璋是第一時間表達了贊同。

在華夏遭受異族人肆虐的年代,死去的華夏人民何止百萬?

趙佶也立馬錶示了支持,他臉色有些猙獰的說道:“朕不會再做那窩囊的皇帝!朕有錢,有人,有名將!朕要殺光這羣草原蠻子!!!”

【唐高宗永淳元年,單于都護府阿史德元珍背叛唐朝,投奔自稱突厥可汗的阿史那骨篤祿,隨後率軍侵犯幷州、雲州等地,唐高宗命薛仁貴討伐。】

【兩軍對壘,突厥將領大聲喝問唐軍領兵者是誰?

唐軍回覆:“薛仁貴!”

突厥將領不信,說道:“薛仁貴早已流放象州而死,人死怎能復生!”

薛仁貴聽後撥馬上前,摘掉頭盔。

突厥人一看果然是薛仁貴,士氣頓時矮了一截,甚至有了退兵的想法。

薛仁貴看準時機,趁機催兵掩殺,斬首萬餘,俘虜兩萬,取得雲州大捷,這便是著名的“脫帽退萬敵”。】

“牛皮!!!”有百姓向着薛仁貴豎起了大拇指。

“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薛仁貴,無敵!!!”

“可惜,此時的大唐已經名將凋零,再也不復太宗時期的鼎盛武功了”

【自隋煬帝開始,一直到唐太宗貞觀末年,中原王朝數次征討高句麗,卻均未能滅其國。】

【唐高宗顯慶三年,爲解新羅之危,高宗命程名振和蘇定方討伐高句麗,薛仁貴爲副,得勝回朝。

顯慶五年,再次命蘇定方等討伐高句麗,因北方鐵勒造反和天氣原因,已經打到平壤城下的蘇定方不得不班師回朝。】

【說實話,能夠在隋唐兩朝的猛攻下堅持數十年,高句麗還是有些資本的,只不過這次他們的運氣用光了,而且又遇到了李𪟝、薛仁貴這等名將。】

【不過這次唐高宗是鐵了心要收拾高句麗,因此一出現機會,唐高宗便立刻再次發兵東征。】

【幹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病死,其子泉男生繼掌國事。

泉男生的兄弟泉男建、泉男產趁機發難,驅逐泉男生,泉男生投奔唐朝,懇求唐朝發兵相助。

高宗李治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送上門的機會,於是他先遣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爲遼東道安撫大使,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爲行軍總管,以泉男生之子泉獻誠爲鄉導,一同進討高句麗。

同年十二月,高宗李治又任命李𪟝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出任遼東前線最高指揮官,薛仁貴也隨軍出征,參與了此次徵高句麗之役。】

【幹封二年九月,李𪟝率先攻下被稱爲“高麗西邊要害”的新城,並趁勢揮軍進擊,連陷十六座城。

泉男建派兵襲擊尚在新城的龐同善、高侃,薛仁貴聞訊後,率軍及時救援,擊敗高句麗軍,斬首數百級。】

【後,李𪟝命高侃進逼金山,被高句麗擊敗。

這時,薛仁貴領兵趕到,衝入敵陣,將高句麗軍隊攔腰斷爲兩截,大破敵軍,斬首五萬餘人,高句麗元氣大傷。唐軍乘勝攻陷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順利會師。】

【幹封三年,薛仁貴所部繼續前進,以僅僅三千餘人進攻高句麗重鎮扶余城,再次斬殺萬餘人,扶余川四十餘城紛紛望風而降!

之後薛仁貴一路高歌猛進,與李𪟝順利會師平壤城下,完成對平壤的合圍。

僧人信誠開城投降,高句麗滅亡,權臣泉男生被擒押送長安。】

【在滅了高句麗後,唐高宗興奮得在唐太宗的昭陵舉辦了一次獻俘儀式,似乎要告訴他老爹李世民:“你沒辦到的事情,我辦到了!”】

【高句麗滅亡後,唐朝設立安東都護府管理,因爲安東都護魏哲在任上去世,唐高宗命李𪟝率大軍回朝,而薛仁貴任檢校安東都護,率2萬駐軍負責“維穩”,同時晉封其爲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

據史書記載,薛仁貴代理安東都護期間,出了不少安民舉措,高句麗舊地日漸平復,融入大唐。】

“嘿!朕這個外孫還是有點東西的啊!

李二這大侄子不僅自己有能力,生的兒子也頗爲不凡。

朕和李二都沒幹成的事情,竟然被這小子做到了.唉,羨慕啊!”楊廣盯着屏幕裡,頗有些羨慕的說道。

李世民見高句麗終究還是亡在了大唐的手上,而且還是自己兒子李治乾的好事,頓時忍不住誇獎道:

“雉奴,乾的漂亮!!我大唐就該這樣百折不撓,迎難而上!

爲父這一輩的名將雖然老去了,但你還有李𪟝,還有蘇定方和薛仁貴。

希望你能秉持本心,好好對待百姓,對待功臣。

我大唐,當興!!!”

“唐朝,果然厲害啊!”劉秀讚歎了一聲。

劉徹有些嚮往李世民和李治的功績了,但他還是覺得唐朝有一點做的不太好,“唐朝名將輩出,揍得周邊蠻夷個個五體投地就是太大方了一些,送了許多技術和知識給蠻夷,使得後世深受蠻族的荼毒。”

視頻還在繼續播放,

【薛仁貴有光輝時刻,但也有罕見的慘敗教訓,例如:“大非川慘敗”!】

看到這兒,薛仁貴本人忍不住深深嘆息了一口氣,“唉薛某還是大意了,竟然中了敵人的疑兵之計而不自知。”

“陛下沒有殺我已是仁至義盡,若有來生,薛某定要再次報答陛下和先皇的知遇之恩!”

(本章完)

第1章 萬朝視頻共享平臺第117章 生的偉大,死的憋屈第53章 不是皇帝卻行使皇帝權利的人第28章 秦皇漢武第88章 反覆橫跳,改革失敗第154章 脣亡齒寒,老兄弟也會害怕啊220.第220章 叔祖父和老爹都沒做到的事情,第100章 他生生爲大明打下了半個江山!第15章 堪稱完美的皇帝,劉秀第8章 奮發圖強的皇帝們196.第196章 香噴噴的誘餌,你咬不咬?第66章 羣像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280.第279章 算無遺策,清河崔浩第145章 羣星捧月月隱平,治世夜空燦月明274.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259.請假一天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第157章 苻堅得王猛如劉備得孔明232.第232章 力挽狂瀾再造大唐者郭子儀163.第163章 白帝託孤,五伐中原264.第263章 四面楚歌,霸王末路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202.第202章 史筆千秋,班昭160.第160章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241.第241章 強大的獎勵第88章 反覆橫跳,改革失敗161.第161章 非惟天時,抑亦人謀第133章 文武雙全寇老西第61章 昏君,暴君,能君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144章 又是唐朝的宰相?260.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第143章 君臣相知,千古美談196.第196章 香噴噴的誘餌,你咬不咬?223.第223章 岳飛,字鵬舉第49章 靖康之辱!第12章 兩極分化的朱棣第8章 奮發圖強的皇帝們第46章 捨不得181.第181章 豪門才女謝道韞第54章 先祖降臨?233.第233章 安史之亂,安祿山第147章 逐漸瘋狂起來的交流會266.第265章 相愛相殺的君臣第29章 開局一個碗,誰能比他慘?第5章 自由交流環節,老爹還有30秒抵達戰場第86章 葉赫那拉氏的詛咒!169.第169章 攤牌了!我李斯就是要做人上人第112章 相愛相殺的“門神”第121章 猛將第一,霸王項羽!第54章 先祖降臨?第1章 萬朝視頻共享平臺第44章 李世民的獎勵180.第180章 另一個大秘境,官渡之戰!260.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第155章 審時度勢,明哲保身第133章 文武雙全寇老西233.第233章 安史之亂,安祿山260.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第143章 君臣相知,千古美談第38章 貞觀四年,唐滅東突厥第130章 張居正,一個複雜的人第140章 只做良臣,不做忠臣第153章 最早的漢奸?第142章 李承乾爲何會造反?250.第250章 鄱陽湖,曠世大戰!180.第180章 另一個大秘境,官渡之戰!第91章 歷史十大猛將!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隊員,李沁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第4章 大型社死現場277.第276章 劉裕與劉穆之271.第270章 用人照疑,疑人照用285.第284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第125章 項羽的抉擇第70章 牡丹花下死中風也風流173.第173章 歸處,亦是新的開始第44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135章 禍從天降,晚景淒涼第37章 玄武門事變,痛苦崩潰的李世民260.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217.第217章 突厥人,蘇定方成名的踏腳石194.第194章 金軍來襲,兵臨城下!第151章 人窮志遠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225.第225章 岳家軍,不鳴則已一鳴動九天!292.第291章 太平盛世第97章 橫行天下常遇春!272.第271章 我走了,順便帶走了一羣人161.第161章 非惟天時,抑亦人謀第8章 奮發圖強的皇帝們第117章 生的偉大,死的憋屈248.第248章 唐朝很強,就是有點費老頭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152章 賈某覺得陳平沒問題252.第252章 從南殺到北,如犁庭掃穴,所向195.第195章 汴京保衛戰,開始!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