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關鍵時刻總有他的身影

第137章 關鍵時刻總有他的身影

【爲了還位於李唐,張柬之等人準備發動政變。

這個時候,本來一直在外地做官的姚崇,從張柬之那兒得到了消息,也得知了武則天的身體不太好,於是他嗅到了一種風雨欲來的味道!

姚崇這個時候果斷回到了京城,正好遇到了正打算髮動政變的張柬之等人,於是姚崇也就順勢參加了這場政變,史稱——神龍政變!

在姚崇、張柬之這幫人的努力和施壓之下,武則天只好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顯,也正是因爲李顯登基,這才保全了李唐的江山。

武則天爲此自己撤銷了皇帝的封號,也將大周王朝的名字從歷史上抹去,還政給李唐子孫。】

【《資治通鑑》有記載:九月,壬子,以姚元之充靈武道行軍大總管;辛酉,以元之爲靈武道安撫大使。

元之將行,太后令舉外司堪爲宰相者。

對曰:“張柬之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冬,十月,甲戌,以秋官侍郎張柬之同平章事,時年且八十矣。

晚年的武則天是真的想開了,其實誰來做皇帝還不是一樣呢?不過沒有張柬之和姚崇在最後關頭推一把,武則天還真的難以抉擇。

能夠趕在如此關鍵的時候回來,並起到關鍵的作用,可見姚崇那“救時宰相”的稱號真不是吹的。

因擁立李顯登基有功,姚崇也被封爲侯爵。

不過這個時候的姚崇還並沒有進入唐中宗李顯的核心圈子,而是被外放到了很多地方做刺史。

唐中宗時代的內政實在是太亂了,再加上他有自己的一幫親信,所以姚崇自然是無法插手他的內政治。

不過這也恰恰是件好事,正因爲姚崇的外放,反而使得他成功躲過了另外一場風險極高的政變。】

李世民第一個給姚崇點了個贊,道:“姚崇確實不錯,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關鍵作用!”

“那可是開創了華夏巔峰‘開元盛世’的宰相啊!朕的宰相!哈哈哈哈!!!”李隆基得意的大笑了起來。

“姚崇是不錯,可惜唐玄宗晚年時把前期的老本敗光了.要不然以當時唐朝的雄厚實力,再怎麼也還能多輝煌個百來年吧?”趙匡胤有所遺憾的說道。

看着別人家的宰相,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現在的左右丞相李善長和徐達,頓時驕傲的自言自語道:“呵呵,你有姚崇,咱也有李善長和徐達,不比你唐朝差!”

然而,歷史上那些朱元璋的丞相們可都沒有什麼好下場,除了老兄弟徐達.

比如被朱元璋稱爲“在世蕭何”的左丞相李善長,,他在朱元璋最勢微的時候投奔而來,一直負責軍隊的糧餉供應,成爲前線將士風掃殘雲的“發動機”。

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韓國公,四年致仕,晚年被殺,滅族.

又比如右丞相汪廣洋,元末進士,洪武四年到六年,遷廣東參,洪武十二年賜死。

再比如楊憲,因李善長彈劾他“放肆爲奸事”,被殺死。

最後是右丞相胡惟庸,洪武六年到十年,遷左丞相,到十三年賜死,因胡惟庸案受到牽連而死的人,多達三萬餘人!

而且,胡惟庸應該算是華夏曆史上最後的一個宰相了,他死後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除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設內閣供皇帝做爲顧問,剝奪了他們的決定權。

可見,老朱這個時期的宰相是個高風險的職業,但值得慶幸的是,這位“有幸”被系統選中的朱元璋改變了許多,沒有再出現那種大規模的殺戮了。李善長也因此還好端端的在左丞相的位置上工作着,這會兒估摸着正在忙着籌備銀行和新紙幣的工作。

視頻繼續播放着。

再見姚崇時,他已經準備再次入朝了。

【神龍政變過後,李顯登基稱帝,恢復了李唐王朝。】

【不過李顯這爲短命皇帝顯然沒有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老婆、女兒是什麼樣的狠角色,結果被她倆下毒給毒死了

這兩人在毒死了唐中宗以後,就改立了小孩兒李重茂做皇帝,而韋后學起了武則天臨朝聽政,這就是篡位的前奏。】

【不過她們兩個的手段和威望顯然比不過武則天。

朝中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爲首的力量再次發動了政變,韋后等人被殺,逼迫少帝讓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爲帝,是爲唐睿宗。】

“每次想到這段高光時刻,朕還忍不住熱血沸騰呢!”李隆基顯然對這次政變頗感自豪。

光柱裡的姚崇也是頗爲感慨,“回想老夫這一聲,雖然變革未堅持下去,但每逢關鍵時刻都有不錯的發揮能榮登歷史十大名相排行榜青史留名,也算是可以含笑九泉了。就是不知道這位蘇先生,究竟是何方神聖。”

【李旦是武則天最小的兒子,也是太平公主的哥哥,以及李隆基的父親。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將李旦扶上皇位,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唐睿宗的妹妹太平公主,因爲幫助李隆基發動宮廷政變而權勢大增,因爲睿宗過於聽從妹妹,使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產生了矛盾。

由於唐睿宗對太平公主十分信任,也讓太平公主的野心日漸膨脹,開始漸漸升起了謀朝篡位的心思。】

【姚崇就是這個時候被調回了京城,他也自然而然的發現了這個問題。

朝中幾個宰相全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唐睿宗這個皇帝甚至連話都說不上了。

姚崇在成爲宰相以後,也得到了太平公主的拉攏。可是姚崇嚴詞拒絕了太平公主,並且表示會效忠唐睿宗,這下便將太平公主給的最狠了。】

【得罪了公主的下場總是不好的,爲了自保,也是爲了保全李唐王朝,姚崇與李隆基、宋璟等人走在了一起,合力剷除掉了太平公主的力量,從而穩定了朝政,徹底殲滅了武則天的餘黨。】

【不過在太平公主被徹底扳倒之前,李旦爲了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和解,只得將姚崇和宋璟貶出了京城。

不過姚崇和宋璟被貶了,不過李隆基最終還是成爲了最大的贏家,而且贏得漂亮至極。他不僅贏得很多大臣的支持,掌握了更多的權力,還留下了孝順、謙讓的美名,贏得了李旦徹底的信任,從打壓變成了逐漸讓權。

姚崇、宋璟也因此在李隆基登基後,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巔峰時刻!】

(本章完)

231.第231章 驅逐匈奴第23章 厚黑學鼻祖,劉邦第37章 玄武門事變,痛苦崩潰的李世民第140章 只做良臣,不做忠臣第67章 兒皇帝石敬瑭!第38章 貞觀四年,唐滅東突厥第56章 先祖降臨!(月末了,求個月票啊!)第150章 六出奇計定社稷,毒士陳平!第60章 盛極而衰,但也不用衰的這麼徹底啊217.第217章 突厥人,蘇定方成名的踏腳石233.第233章 安史之亂,安祿山172.第172章 神武秘境令,著名戰場漠北之站第141章 愚忠與精忠第57章 宋太祖之憂238.第238章 聲東擊西 虛張聲勢,玩計謀,老第152章 賈某覺得陳平沒問題247.第247章 傾舉國之力,滅心腹之患!第81章 出現了,岳飛!第138章 三次入相,開創開元盛世第138章 三次入相,開創開元盛世233.第233章 安史之亂,安祿山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第73章 回來第一件事:招攬忠臣,點殺奸臣!第19章 隋文帝,楊堅第112章 相愛相殺的“門神”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210.第210章 爭雄!第142章 李承乾爲何會造反?第144章 又是唐朝的宰相?第47章 歷史十大昏庸皇帝!第91章 歷史十大猛將!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第125章 項羽的抉擇259.請假一天第60章 盛極而衰,但也不用衰的這麼徹底啊第64章 還有這種獎勵?254.第254章 戰國四名將之一,王翦第118章 五胡亂華,漢族的至暗時刻第29章 開局一個碗,誰能比他慘?第71章 煤山上的老槐樹227.第227章 將門虎子,生子當如嶽(雲)應161.第161章 非惟天時,抑亦人謀203.第203章 《女戒》的創始者第125章 項羽的抉擇第103章 威震華夏!277.第276章 劉裕與劉穆之第130章 張居正,一個複雜的人第60章 盛極而衰,但也不用衰的這麼徹底啊第58章 開始煥發新生的大明290.第289章 有謀,有勇,有擔當216.第216章 被黑化的戰神,大唐蘇定方第105章 白衣神將薛仁貴256.第256章 啃完一根還有一根191.第191章 警告!金軍來襲!!!第140章 只做良臣,不做忠臣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第111章 被低估的名將,秦瓊秦叔寶第84章 自毀長城秦二世第76章 大金千古名臣完顏構267.第266章 料敵先機第49章 靖康之辱!第53章 不是皇帝卻行使皇帝權利的人第22章 劉邦成功的秘訣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第14章 都是我劉邦的手足兄弟,至愛親朋(感202.第202章 史筆千秋,班昭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第142章 李承乾爲何會造反?229.第229章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第157章 苻堅得王猛如劉備得孔明第83章 以自己的歷史爲鏡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第153章 最早的漢奸?274.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237.第237章 收復長安,光復洛陽,雖吾之家第62章 急功近利,窮兵黷武的楊廣第4章 大型社死現場第25章 被改造的楊廣,以及自我改造的劉邦第102章 他成了忠 義 仁 勇 禮 智 信的代名244.第244章 初戰薛延陀,六千破八萬!257.第257章 王翦老矣,尚能滅國!第98章 被社會教育的年輕人292.第291章 太平盛世187.第187章 月明中天,羣星失燦第95章 單騎闖關180.第180章 另一個大秘境,官渡之戰!第54章 先祖降臨?276.第275章 寒門天才謀士劉穆之第15章 堪稱完美的皇帝,劉秀第73章 回來第一件事:招攬忠臣,點殺奸臣!第146章 說來話長,我們都是皇帝第31章 改革制度,老朱也是一把好手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146章 說來話長,我們都是皇帝第136章 救時宰相,姚崇第36章 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唐王朝!第66章 羣像第154章 脣亡齒寒,老兄弟也會害怕啊第60章 盛極而衰,但也不用衰的這麼徹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