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皇???
【安祿山叛亂時,李隆基本想讓太子李亨接替皇位,但實際上此次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正是幕後主謀,這便使得唐玄宗大受打擊。
李隆基與李亨於馬嵬驛分道之後,李隆基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此後不久李亨就在靈武繼皇帝位,尊玄宗李隆基爲太上皇。】
看到幕後主謀不是自己而是太子李亨之後,陳玄禮頓時鬆了口氣,而李亨則的臉色卻在這一刻變得煞白起來。
“完了.”李亨喃喃自語道。
這下可好,原本李隆基就一直防着李亨,現在又被爆出將來李亨會謀劃兵變,那李隆基豈肯放過他?
【或許是因爲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開創了先河,縱觀整個李唐王朝,君王的父子關係總是十分微妙。
皇子們一旦成了儲君,自己就要過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而君王總是害怕孩子篡奪了自己的大位,對他們總是萬分提防。】
“怪我咯!”李世民臉色不太好看,他也知道自己貌似確實起了個壞頭。
【馬嵬驛兵變平息下來後,唐玄宗李隆基繼續向西南逃難。
百姓在路上攔駕,試圖請求李隆基留下來率領人民討伐叛賊。
李隆基無奈,最終只得分出兩千人馬給太子李亨,讓他留下來主持軍事,平定叛亂。
朔方鎮的留守官員勸李亨稱帝,以便號令全國,於是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爲唐肅宗。】
“臥槽!朕就這麼成太上皇了???”李隆基傻眼兒了,他只是想躲避兵禍,怎麼就稀裡糊塗的把皇位給丟了?
看視頻的意思,他只是想讓李亨留下來墊後,李亨怎麼就突然稱帝了?他怎麼敢稱帝的,“朕回去就要廢了這個大逆不道的太子!”
李亨苦笑着說道:“父皇回來肯定饒不了我.蘇上神啊,您這回可把我害慘了!”
【唐朝稱長安爲西京,洛陽爲東京,首都則設在西京長安。
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很快攻佔了東都洛陽。
安祿山看到洛陽宮闕尊雄,心情急切的想要稱帝。
第二年正月,安祿山僭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他封自己的兒子安慶緒爲晉王,安慶和爲鄭王。
任達奚殉爲左相,張通儒爲右相,嚴莊爲御史大夫,還設置了百官。
潼關失守後,安祿山還沒有到長安,百姓和留守的宮中人員就開始,哭喊着散匿逃亡。
將相府第之家委棄的寶貨不可計數,不逞之徒成羣結隊爭搶財物,整個長安城化爲了一片人間煉獄。
【安祿山到達長安後,因爲怨恨他留在長安的兒子安慶宗被殺,於是便取皇帝的近屬霍國長公主、諸王的妃妾、子孫姻婿等一百多人,全部處死,用來祭祀安慶宗。
朝中羣臣隨從天子走的,也都被誅滅其宗族。】
【唐肅宗李亨即位後,試圖收復兩京,於是詔令唯一還能對抗叛軍的朝廷大軍郭子儀所部班師。
八月,郭子儀與李光弼率領步兵騎兵五萬餘人從河北來到靈武。
這時,新的朝廷剛剛建立,兵微將寡,毫無戰力和鬥志。
等到郭子儀、李光弼全軍與李亨匯合後,朝廷的軍聲這才重新振作起來,興復之勢才形成,百姓和官員才覺得有了復國的希望。】
“emmm皇帝身邊人少,郭子儀又有五萬大軍”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
“這恰恰正是郭子儀與你們差別最大的地方!“
【郭子儀趕到後,唐肅宗李亨當即便任命郭子儀爲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相當於宰相),依舊兼任着靈州大都督府長史、朔方軍節度使,可以給與了他軍政兩方面的大權。】
【李亨檢閱六軍,看到盛大的軍容,他的信心又起來了不少。
後來,宰相房珀也想趁機撈點戰功,於是便請求領兵一萬人,自己任統帥去討伐賊兵收復長安。
皇帝平常就對房珀非常信任,見他主動請纓,於是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然而房珀率領的軍隊開到陳濤時,卻被賊兵打敗,士兵損失殆盡。
朝廷纔剛剛升起討伐叛軍收復失地的鬥志,卻不想第一仗就打了個大敗仗,朝廷中央軍隊直接就損失了一半。
這下好了,朝廷軍隊實力更弱了,但凡朔方軍有什麼別的想法,李亨等人組成的新朝廷恐怕就危險了。】
【好在郭子儀不是那種狼子野心的人物,他不僅沒有起異心,而且依然主動肩負起了保家衛國,光復大唐的重任。】
【李亨求勝心切,他深知僅憑自己和朔方軍這幾萬兵馬想要收復長安、潼關、洛陽等地難如登天,於是他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金吊、女子皆歸回紇”的無恥條件,向回紇借兵十五萬。
並且,李亨還任命自己的兒子李俶爲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爲副元帥。
不過李亨也深知李俶的斤兩,他知道李俶最多隻配當個掛名元帥。於是他言辭懇切地囑託郭子儀要全力以赴,不但要收復失地消滅叛軍,還要保他兒子性命順便賺點戰功
郭子儀並沒有心生不滿,他回答道:“臣當破釜沉舟,不滅叛軍,以死謝罪!”】
“我怎麼感覺這李亨也不是個好東西?”
“唐肅宗能收復大唐,完全靠的就是郭子儀,他自己充其量就是個混子罷了。”
“唐肅宗在後世的名聲不太好,不過那只是能力問題,並不是他心壞”
【大軍出發後,郭子儀從房官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認爲要收復兩京,必須先奪取要地潼關。接着再攻入陝州,擊潰潼、陝之間的叛軍,截斷叛軍的後路,然後才能直取長安。
唐肅宗李亨同意了郭子儀的這個建議,他命令唐軍按照郭子儀的軍事部署去奮勇戰鬥。】
【當時的潼關守將是崔幹柘。
郭子儀來到潼關後大破賊兵,崔幹柘退到蒲州據守。
這時,永樂尉趙復、河東司戶韓曼、司土徐炅、宗子李藏鋒等人,被賊兵關押在蒲州,四人密謀等王師來到時爲內應。
及郭子儀進攻蒲州,趙復等人殺死守城的賊兵,打開城門迎郭子儀進城。
崔幹祜又逃到安邑,安邑的百姓們假裝投降,等到崔乾枯的軍隊進城門快一半時,城上的懸門落下,截斷了賊兵。
崔幹柘運氣好,他當時還沒有進入城門,這才得以脫身東逃。
郭子儀大軍一路摧枯拉朽,很快便收復了陝郡的永豐倉,至此潼、陝之間不再有賊寇抄掠,叛軍的支援通道也徹底被截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