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第249章 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

第249章 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

【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視頻:盤點華夏曆史十大軍神!】

【製作者:蘇遷】

【華夏曆史十大軍神第四位:戰必勝,攻必取,開國六王之首,徐達!】

“終於來了!”朱元璋神情極爲振奮的揮了揮拳頭,說道:“我大明要揚眉吐氣,還得靠咱和老徐啊!”

前面的排行榜,不管是名相、猛將還是才女,雖然都有入榜,但卻都在後幾名徘徊,獎勵得到的也不算太好,無形中就被其它皇朝給拉開了距離。

尤其是唐朝,麻蛋的各個榜單都有上榜,而且還都不低。到了這一期的軍神榜,更是有四人上榜,簡直不給其他皇朝活路啊!

現在明朝終於有一個徐達殺入排行榜前五了,朱元璋能不開心,能不興奮麼。

【明史有載:達言簡慮精。

在軍,令出不二。

諸將奉持凜凜,而帝前恭謹如不能言。

善拊循,與下同甘苦,士無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尤嚴戢部伍,所平大都二,省會三,郡邑百數,閭井宴然,民不苦兵。

歸朝之日,單車就舍,延禮儒生,談議終日,雍雍如也。

帝嘗稱之曰:“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從記載上來看,徐達堪稱千古無一,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完美統帥。

當然,這些記錄是在永樂帝朱棣時期完成的,朱棣是徐達的第一腦殘粉,又是好女婿,捧一捧泰山大人無可厚非。】

朱棣一看,頓時不樂意了,他嚷嚷道:“什麼叫捧?俺那可是實話實說的好嗎!”

徐達自己卻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誒,燕王殿下還是這般實誠,這不好。”

【但徐達沒有顯赫家世,也沒有萬貫家財,從軍前就是一個最普通不過的農民。

他從大頭兵開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爲了一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大將軍。

從江南打到漠北,步兵,騎兵,水軍都帶過,能攻善守,戰績斐然,穩居明朝第一名將。

而且他爲人忠厚善良,不居功自傲,也不飛揚跋扈,最後還是善終,幾乎全方位無死角,這樣的人很難評價不高。】

“這徐達,這麼厲害的嗎?”

劉徹看得口水都快留下來了,當然,李世民、趙匡胤等人也沒好到哪兒去。

就連朱棣都在暗自盤算着,看有沒有機會把自己的老丈人拉到自己的時空裡來,老朱麾下還有湯和、藍玉、沐英之類的,能人無數,少一個徐達不打緊

【徐達,字天德,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軍事統帥,被朱元璋成爲明朝的“萬里長城”,出將入相,舉世無雙。

但他的出聲,確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提到徐達的出身,就不得不提一提他的發小,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老朱和老徐二人都是農民出身,家裡世世代代都是農民,而且極其貧窮,主要靠給地主放牛和種田生活。

雖然徐達和朱元璋他們出生於農民,卻從來沒有被身份束縛了自己思想。

他們努力學習和鍛鍊,心中懷揣着夢想和抱負,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一生。】

【徐達和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非常牢固的兄弟感情,畢竟那可是從小一起玩泥巴長大的兄弟,而且還有一起參加義軍的過命交情。

衆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個極具猜忌之心的帝王,被他一個念頭就給砍了的人不在少數。

然而對自己這個發小,徐達從來沒有猜忌之心,一直將大明朝所有的軍隊都交給他,絕對的信任着他!】

徐達揉了揉鼻子,嘿嘿一笑道:“跟着大哥混,不愁沒有榮華富貴!那羣鱉崽子自己手腳不乾淨,還不懂得審時度勢,如何能有好下場?”

【元朝末年,原本就殘暴的統治變得更加窒息,漢人百姓已經沒有了生存空間。

既然沒有了活路,那就只能走上起義的道路,百姓們紛紛揭竿而起,誓死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

就是這個時候,濠州的郭子興首先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和朱元璋是同鄉的湯和率先投靠了郭子興。

隨後不久,在同鄉湯和的邀請下,朱元璋也投身了郭子興的起義軍。

徐達自幼習武,練得一身好功夫,他長得面貌清癯,顴骨稍高,身材魁偉。

朱元彰返鄉募兵的時候,時年二十二歲的徐達,作爲他的好兄弟自然欣然應召,加入了義軍,至此走上漢人歷史上那最爲蕩氣迴腸的光復之路!】

【郭子興能在元末羣雄中佔有一席之地,自有其過人之處。

他賞識朱元璋的才能,並且委以重任,還把自己的養女嫁給朱元璋。

朱元璋的事業起步於郭子興的紅巾軍中,曾爲郭子興出謀劃策、衝鋒陷陣,被賞識,受器重;曾備受猜疑、曾被無端指責,但始終表現得忠心耿耿,毫無怨言。】

【後,郭子興與一同舉事的孫德崖等人不合,佔據徐州的趙均用、彭大兵敗,投奔濠州而來。

不久,趙、彭稱王,郭子興受制於下,並險遭殺害。

朱元璋見在濠州難成大事,於是在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秋,率領徐達、湯和等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南進定遠,攻下滁州。徐達在此戰中衝鋒陷陣,威勇初露。】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二月,滁州糧草不繼,徐達和朱元璋攻取和州。

朱元璋建議攻取和州,郭子興欣然採納,並派張天佑、湯和、徐達帶兵出發,助朱元璋一舉攻克和州。

幾天後,郭子興任命朱元璋爲總兵官,鎮守和州。】

【不久,孫德崖因爲缺糧帶着大隊兵馬來和州求助,朱元璋以大局爲重,讓他們進了城。

然而在濠州時,郭子興曾被孫德崖囚禁,還差點兒遇害。

郭子興聽說死對頭到了自己的地盤,還被朱元璋收留了,頓時氣的火冒三丈,連夜趕到和州,興師問罪。

朱元璋連忙向岳父解釋,而孫德崖聽說郭子興到了和州,擔心自己的安危,立刻起身告辭。】

【爲了避免生亂,朱元璋親自送隊伍出城,孫德崖斷後。

誰成想,剛走到城外三十里左右的時候,突然有人縱馬疾馳來報,說是孫德崖與郭子興起了衝突,現在已經被扣押在了城內。

朱元璋一聽十分吃驚,想策馬回城一探究竟,勸郭子興放了孫德崖。

但是孫德崖的部衆卻認爲這是朱元璋的陰謀詭計,眼下事情敗露,想抽身逃走。

於是他們截住朱元璋的去路,將他五花大綁,揚言爲孫德崖報仇。】

(本章完)

第146章 說來話長,我們都是皇帝第52章 大型認親現場218.第218章 跳的越高,摔得越慘第48章 被皇帝耽擱的才子第99章 文武雙全,智勇兼備227.第227章 將門虎子,生子當如嶽(雲)應213.第213章 月黑風高夜,正是殺胡時!210.第210章 爭雄!第93章 爲臣死忠,爲子死孝,死得其所哉第90章 突然就被穿越了?202.第202章 史筆千秋,班昭第137章 關鍵時刻總有他的身影第69章 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劉驁第87章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第93章 爲臣死忠,爲子死孝,死得其所哉第42章 萬古一帝,秦始皇!第100章 他生生爲大明打下了半個江山!190.第190章 獎勵:文化繁榮光環,才女變神第156章 功蓋諸葛第一人,王猛!184.第184章 殺豬盤?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188.第188章 璇璣絕唱,夫妻和解286.第285章 黃袍加身,陳橋兵變247.第247章 傾舉國之力,滅心腹之患!207.第207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208.第208章 李隆基也開始蠢蠢欲動了226.第226章 趙構帶教你什麼叫做“慫”2.第2章 盤點歷史十大功勳皇帝274.第273章 自比張良的張賓第138章 三次入相,開創開元盛世第149章 此事還得從臣被選入《歷史十大名相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隊員,李沁190.第190章 獎勵:文化繁榮光環,才女變神190.第190章 獎勵:文化繁榮光環,才女變神270.第269章 滅東突厥,就跟切豆腐一樣容易159.第159章 金刀計,無解的陽謀第97章 橫行天下常遇春!第85章 朕的決斷依舊英明(感謝【人在江湖E160.第160章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83章 以自己的歷史爲鏡235.第235章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第93章 爲臣死忠,爲子死孝,死得其所哉292.第291章 太平盛世231.第231章 驅逐匈奴168.第168章 不負江山,不負君第49章 靖康之辱!286.第285章 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第128章 帝王之師,救時宰相第88章 反覆橫跳,改革失敗237.第237章 收復長安,光復洛陽,雖吾之家第124章 搶人大戰!第16章 讓我們成全彼此吧!(感謝【秦九指】第139章 千古諍臣,人鏡魏徵245.第245章 原來你是這樣的李二226.第226章 趙構帶教你什麼叫做“慫”第81章 出現了,岳飛!211.第211章 沒關係,我會出手第45章 浴火重生的秦始皇289.第288章 唐朝的救火隊員,李沁191.第191章 警告!金軍來襲!!!227.第227章 將門虎子,生子當如嶽(雲)應第32章 改着改着,好像有點改歪了197.第197章 全殲金軍!182.第182章 左手抱娃,右手提刀!第74章 自號“十全老人”的皇帝第55章 迥然不同的抉擇第8章 奮發圖強的皇帝們第100章 他生生爲大明打下了半個江山!第81章 出現了,岳飛!第123章 神勇霸王,烏江自刎219.第219章 老天助句不助唐第98章 被社會教育的年輕人2.第2章 盤點歷史十大功勳皇帝第139章 千古諍臣,人鏡魏徵191.第191章 警告!金軍來襲!!!275.第274章 計勝鮮卑第58章 開始煥發新生的大明239.第239章 單騎退吐蕃171.第171章 掃滅六國,一統華夏 (加更,求第95章 單騎闖關第134章 臨敵不亂,鎮定自若第108章 項羽見劉邦 (月底了,求個月票啊)第50章 天要滅我大明?第36章 曾經顯赫一時的大唐王朝!第99章 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第20章 對自己狠,對別人更狠!285.第284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168.第168章 不負江山,不負君285.第284章 半部論語治天下趙普第157章 苻堅得王猛如劉備得孔明第104章 暴斃的呂蒙,被嚇懵的孫權195.第195章 汴京保衛戰,開始!第103章 威震華夏!272.第271章 我走了,順便帶走了一羣人198.第198章 一入風塵深似海第58章 開始煥發新生的大明第138章 三次入相,開創開元盛世第71章 煤山上的老槐樹236.第236章 李隆基:我怎麼突然就成了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