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其時也!
【公元403年十一月,桓玄威逼晉安帝禪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
桓玄當了皇帝后,就要求自己一定要當一個親民、仁慈的明君。
因此他下令,從今往後,他都要到華林園主持案件的審理工作,親自審理案件。他爲了讓人家說他寬大,不管罪犯的罪有多重,他都是紅筆一揮釋放!
這些罪犯開始知道皇帝要親自審理時,都怕得要命,哪知原來殺人越貨全是白乾的,一點不用怕。
很多人知道他的這個特點之後,常常在半路上攔住御駕,向他叫窮叫苦,也往往能得到些錢財,又可以上賭場博一博了。
桓玄以爲這樣一來,全國黎民百姓就會擁護他了,他就可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了"。】
“.”
“臥槽,還有這麼當皇帝的???”
“要是這麼簡單就能成爲‘明君’,那明君會不會太不值錢了。”
“笑死我了,這傢伙腦子不大對勁兒吧?!”
【桓玄是個才子,寫得一手好文章,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可壞就壞在,他性情很苛刻,又愛賣弄才幹,什麼事都要插上一腳,表現一下自己的水平。
人家送過來的奏章,他不看內容只看文字,如果發現一個錯字或者某個地方表述不清楚,當場就興奮起來,提筆就改,一直改到自己高興爲止。
有一次,尚書省的文件中誤把"春搜"寫成"春菟",他一看就突然火爆起來,下令嚴格查處,最後,左丞王納以下、凡是經手簽過字的人都受到行政處分,有的人被降職,有的還被他貶回老家。
而且這傢伙後來越來越變本加厲,總覺得別人做事都不細心,於是乾脆自己安排宮廷的值守人員。
有時他還直接向基層下達詔書,搞得全體員工的腦袋都暈乎乎的。大家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應付他的詔書,居然還得加班加點,工作效率越來越低,等待處理的文件堆積如山。
桓玄還有個愛好,就是大興土木。本來,這幾年羣體事件發生的次數已經很多了,又加上天災,大家的生活已經很苦了。可他仍重新修建宮殿,工程規模很大,而要求的時間很短,使得恨他的人越來越多。
而劉裕,就是其中之一。】
“哦原來是個白面書生,難怪了。”
“一無是處是書生,說的就是這種人吧?”
“我華夏曆史,有李靖、郭子儀、文天祥這種文武兼備,國士無雙的讀書人;但也有屁事不懂,只會瞎指揮的桓玄、趙佶之流。”
【劉裕本身乃是一員虎將,佔領京口之後,面對複雜的政務工作顯得有些力所不能及,長時間陷在其中,自然沒有時間思考如何應對來自建康內桓玄的威脅。
於是,劉裕急需要一個主簿替他打理一切繁雜的政務瑣事,他纔好制定如何抵禦桓玄的策略。
這時候,一句影響劉裕和劉穆之一生的一句話,從何無忌處脫口而出:“無過劉道民。”
然後,劉裕連夜召見了劉穆之,兩人相見恨晚,自此互相成就,成爲了歷史上的最佳拍檔之一。
劉穆之博纔多學,對於政務經驗豐富,大多數急事在他手下都井井有條,再加上劉穆之多謀善斷,劉裕許多大事基本都由劉穆之拍板,自此,劉裕在京口發展迅速。】
【有了劉穆之的協助,劉裕便有了信心與桓玄展開宿命的對決。
這時候,外部的倒桓聯盟已經形成,大家也一致推舉劉裕爲第一把手。孟昶作爲長史,帶着北府兵一千七百多人駐紮在竹裡,天天向外界發佈公告,號召大家團結起來,打倒桓玄集團。
桓玄才聽到劉裕喊出打倒桓玄的口號就坐不住了,從太子宮裡搬回皇宮,趕緊任命桓謙爲征討都督。
桓謙請求馬上向劉裕展開軍事行動,可桓玄卻不同意,他認爲:“劉裕是一條好漢,他的部隊也是精銳部隊,戰鬥力很強,現在他們是造反,打起來只會更猛。所以,咱們只需要守住覆舟山,佈置好防線,等劉裕主動過來進攻。
等到劉裕大軍到的時候,他們已經狂奔了二百多裡,還什麼也沒有得到,肯定銳氣全失。
咱們的大軍以逸待勞,等到他們到的時候再突然殺出去,他們一定驚慌失措、不戰自亂,咱們獲勝也將不費吹灰之力!”
不得不說,桓玄想得很美,按照他這麼幹的話,死的可能會更快一些。】
【劉裕與桓玄的戰鬥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反正劉裕以少勝多,逼近建康,而桓玄則因爲久居建康,四面反叛者衆,心生膽怯。
在劉裕逼近之時,非但沒有率領精銳前去剿滅人數極爲劣勢的劉裕,反而決定將帝都建康拱手相讓,帶着大軍和東晉帝后撤回了荊州腹地。
劉裕隨即入主建康,而劉穆之則從京口民兵辦事處主任,一下躍升爲京城市長。
而隨着劉裕掌控東晉朝廷之後,劉穆之更是升任了東晉帝國實際政務的唯一辦事處負責人。
不過這時候的劉裕根基很不穩,爲了幫助劉裕鞏固統治,劉穆之採用了以下幾條重要舉措:
一、重塑司馬氏的正統地位,以顯示京口起兵的合法性。燒掉了桓玄所立的桓溫牌位,重新爲晉帝立廟,並且派人迎接東晉皇帝司馬德宗。
二、對於桓楚政權的官員,只誅首惡,脅從不問。劉穆之將打擊目標鎖定爲桓氏家族,對其他人則赦免其罪行。
三、協調各派系各階層的關係。由於當時劉裕的威望還不高,劉穆之任命來自高等士族的王謐爲侍中,作爲劉裕在朝廷的代理人。
劉穆之頒佈的法令重在約束貴族門閥,施恩平民百姓,同時着力恢復江南地區的生產生活,使得劉裕轉迅速收攏了民心。
隨後,劉裕派大軍西進,在劉毅等人的指揮下,西征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大破桓玄,攻取江夏等地,桓玄西逃,被逼無奈,試圖入蜀,被益州督護馮遷殺死,時年三十六歲。】
【義熙三年(公元407年),劉裕在朝中的代理人王謐病逝,劉毅等士族希望藉機排擠劉裕,因此提出由士族出身的謝混出任揚州刺史,僕射孟昶任司徒、錄尚書事,企圖對劉裕奪權。
朝廷派出尚書右丞皮沈前往徵詢劉裕的意見。
劉毅和孟昶等人都是京口起兵時劉裕的戰友,這次他們聯合起來奪權,便表明了京口起兵時的功臣已經分化爲兩個陣營,以劉毅爲首的士族,顯然不甘心朝政被出身寒門的劉裕把持。】
【劉穆之對劉毅等人的意圖洞若觀火,他建議劉裕以宰相的職位非常重要爲由,親自前往京城,朝中的人必定不敢將這麼重要的職位授予別人。
劉裕採納了劉穆之的計策,朝廷果然授予劉裕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錄尚書事、兼任徐州、兗州刺史,從而牢牢把持朝政大權。
之後,劉穆之和劉裕商議,“古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今其時也”,建議劉裕效仿魏武帝曹操,尊奉晉安帝,以號令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