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由文入武

bookmark

蕭雲稍訝異。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

諸葛治道:“不錯,半年多以前,正道盟勢力被大軍衝散,近乎解體,諸葛可謂無職一身輕,就流落各地,訪察世情……當然,這只是表面的話,諸葛早年屬於由文入武,最喜的是兵法謀略,但是江湖中事,這些並不太適合,所以諸葛心底一直是覺得纔不得用,而戰事一開,天下亂生,諸葛卻忽然覺得自己埋藏起來的志向遇到了一絲曙光,何不就趁着這亂世,這即將兵劫四起的時刻,由江湖入軍伍,真正讓一身所學得到施展的餘地呢?”

一個有所專學的人,最怕的,就是明珠暗投,才智空落,不過,這畢竟是私心裡的東西,諸葛治此刻卻向蕭雲傾吐了出來。

蕭雲未有插言,等待諸葛治繼續道:“所以,諸葛就與秦、項、關三位,去到各方勢力的地盤內考察,看看有哪一個可堪投靠,換句話說,想尋找到一個將來可以一統天下,結束亂局的人。”

“說實話,倒也有幾位進入了候選名單,不過,不久前到了這東海地面,探知到了蕭公子所在,聞聽了公子的一些壯舉後,就決定了一件事!”

蕭雲道:“請說。”

諸葛治忽然起身離開桌面,雙拳執鐵扇成禮狀,向蕭雲躬身道:“諸葛治於江湖之中,遇到蕭公子,是幸,當時顧忌多多,未能成‘君臣’,是憾,而現今,機會終於到來,諸葛願拋開一切,追隨蕭公子,認作主公,傾心侍奉,鞠躬盡瘁!”

蕭雲一怔,無奈道:“蕭雲並無心爭霸天下,也不會去考慮君王的那類野心和抱負,先生大概找錯人了,不過,你若想尋找用武之地、一展所學,我可以代爲引薦。”

諸葛治彷彿預見到他會這麼說,道:“不想走君王之道麼……那麼,諸葛可否問公子幾個具體問題?”

蕭雲點頭。

諸葛治道:“第一,公子因何而來東海,是否爲了給令姐尋藥之事?”

蕭雲不想這種事諸葛已探聽到,沒有否認。

諸葛治道:“那麼,東海之中,公子到底有沒有去尋藥?”

蕭雲一回想,還真的半分沒有,雖然由倭島之中獲贈許多藥材,歸來之時龍隊的人也各有保證,但是,相似的結果不代表相同的性質,自己並沒有往這方面努力。

“其二,此刻公子上岸,身無餘物,想必不會是得藥離去,是否是來探聽消息,助東海人重新奪回城池的?”

蕭雲知道瞞不過這位諸葛客卿,只好道:“是。”

“第三問,東海之事完美解決之後,公子是否依舊打算前往各地尋藥?”

蕭雲馬上道:“不錯。”

“最後一問,若在其他地方,再次遭遇到此類事件時,公子是否會過而不問,獨善其身?”

自己會麼?

蕭雲回想離開五峰山,入世這數年來的諸般經歷,無以回答。

有些秉性,似乎是骨子裡一早就定下來的,無可更改。

諸葛治總結道:“依諸葛猜測,公子那時候還是會自動捲入是非的,就像今番遭遇東海城子民的困擾,去整整花費半年時間解決問題,至此未終,但是諸葛想說,此後,這類事件只會越來越多,無窮無盡!”

蕭雲道:“怎麼講?”

諸葛治嘆道:“公子先聽一首詩吧。”

“場殺顱落尤戀回,

盼門總有人不歸,

萬里烽煙千層骨,

不過王侯一皺眉。”

“公子一去海中數月,大概還不知道,這祖龍大地、內陸之中,亂象已經演化到了什麼地步。”

“各路諸侯羣起動兵,四方百姓流離失所,困苦不堪,可謂狼煙遍地,白骨累累,豺狼橫行……亂世的各種特徵,表現無遺。”

“當看到這類景象後,公子可做到無動於衷嗎?”

“不,肯定不會!公子的性格,註定了無法放過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但依公子的個人之力,獨行之俠,能做到的極其有限。”

“公子可能會去施捨一名乞丐,但難以應對其後千萬討要的手!公子可以去拯救一個弱者,但拯救不了漫山遍野隨處可見的流民!公子可以去除掉一個惡人,但是除卻不掉亂世之中屢屢冒出的一批批惡人!自己的一人之善,也填補不了那無窮無盡的罪惡淵藪!”

“廣大的塵世不是有限的江湖,一人的一舉就可起到關鍵作用,更變時局,公子是無力的,不但需要同伴,還需要真正的實力,諸侯般的實力,能自保、能守護,能救援!這纔是公子真正需要去達成的目標,是一開始就該考慮的,而不是在遭遇很多挫折後才生出意識,重新開頭!”

“所以,公子此刻應該做的,不是去當俠客,行小善,而是去行大善,鑄造一切!”

行大善,鑄就一切,就是所謂的君王之道麼?

但是,這些,離自己感覺還是好遙遠。

蕭雲回味良久,一杯茶之後,還是道:“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只不過,蕭雲畢竟只是一介草莽,沒有諸侯城主的那種實力與資格,恐怕要讓先生失望了。”

諸葛治笑道:“公子何必忙着拒絕,何必妄自菲薄呢,其實,您目前已經擁有巨大的機遇了!”

蕭雲道:“願聞其詳!”

諸葛治道:“我曾聽說,這東海之事,公子一開始就是推動者,更在衆目睽睽之下收服海獸,公子的勇武已在那一刻可進了東海子民的心中,而若我所料不錯的話,先前一路前往徵倭,公子應該也是起着關鍵作用的,是默認的首腦,至於那東海大將樑無憂,依照其性情,想來也是對公子萬分欽服信任的,若再加上此番重奪東海可能的功勞,公子隨時可以將一座城池納入自己旗下,成爲亂世稱霸的第一手籌碼!而即便公子不考慮自身,爲着寄人籬下的月魔教,身爲最高首領,也應該建立一股可供參與的勢力吧?”

蕭雲不再想繼續這種反映謀士志向的對話,便道:“其他的先便不說吧,對於此次奪回東海,先生何以教我?”

諸葛治也知曉一時半刻不可能讓蕭雲觀念更改,就又坐回桌畔,笑言:“早已爲公子思量好了。”

蕭雲鄭重道:“願聽先生詳解,感激不盡!”

諸葛治道:“這就要先分析一下了,內陸中原之地的諸侯爲何要遠來奪東海這樣一個小城?畢竟,這裡地位偏遠,人口不多,地勢平緩,也沒天險,更沒有堅厚寬廣的城牆。”

“若在和平之時,這類座城池確實不重要,但現在是戰爭時期,最講究先手佈局、未雨綢繆!”

“東海城之外,就是廣袤海域,海之中,則是無數的島嶼,敗者可以離開陸上,退避其間避禍,勝者,則可扼守爲戰略要地,讓陸上敵人逃無可逃,讓海上來敵無以進犯!甚至說,這裡可稱爲敗者反敗爲勝的跳板,通過避到海中養精蓄銳積蓄的實力,尋到機會則反攻過來!”

“泰嶽城主,即是這樣一個無路可走的敗者,所以,才奪下了東海城!”

“但是,東海城並不是價值所在,真正有意義的,是東海之外的諸島,只不過,東海子民們比較明智,一早撤退回海上,控制了所有島嶼與船隻,讓泰嶽城主的兵力無法更進一步抵達,即便他想造船,也要考慮有沒有足夠這方面的人才,以及充裕且不受打擾的時機!”

“所以,泰嶽城主此刻最想做到的,就是在其他勢力還未有打過來之前,獲得船隻,擊潰海中東海城勢力,他耽擱不得!但是,他又無法入海,最渴盼的,大概是東海人能主動由海中登岸,被迫陸戰。”

“既然明曉了這層心理,計略上就好辦了。”

諸葛治忽然道:“敢問公子,由遠征歸來的那隻艦隊,實力如何?”

蕭雲尋思了一下,道:“出發時,有一萬五千之衆,戰鬥傷亡的有小部分,留在倭島之上的有數千,現在隨同艦船的,大概有一萬之數,這一萬人,基本可謂能水能陸的精兵了,裝備也較精良,至於那十五條大艦,在水上大概還沒有敵人能撼動。”

諸葛治一合掌,道:“既如此,就好辦了!東海海師乍歸來,海面又被東海方封鎖,所以,泰嶽城主知曉這一消息的可能很小,而這一萬人,就是奇兵、是關鍵所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製造一個幌子,誘使泰嶽城主主動入套,具體則是……”

“這條計策,如果沒有差池,當有八成機率成功!”

聽諸葛治低聲詳述了計略之後,蕭雲決斷道:“好!就賭此一把!”

此後,蕭雲就起身,迴向了海中……

不幾日,東海城中,開始流傳一種消息,一時間,人心惶惶。

城主府內,新主人泰嶽城主將一干手下召集,道:“各位,本城主今日收集到一條消息,流傳自城內,說是濮陽城主很快就要打來了,你們怎麼看?”

這一提,將領謀士議成了一團。

事實上,他們也聞聽了這消息,內心震動。

濮陽城主,是在中原與泰嶽城主爭霸的另一大勢力,最終險勝,泰嶽城主纔不得不遠征至此,奪下東海城以謀退路。

而衆人當然擔憂對方會繼續攻打過來,所以纔對這消息萬分看重。

不過,看重是一回事,相信是另一回事,一個將領道:“大人不必過分擔憂,這消息我等也自街頭巷尾聽到過,在軍中也風傳很快,但在屬下看來,乃是謠傳!上一場與濮陽城主的戰鬥,結果咱們都明白,對方僅是稍勝一籌,同樣的大傷筋骨,沒有一段時間恢復不過來,怎可能如此短的工夫內就再次舉兵呢?”

另一人道:“不錯,說不定這是東海中那些殘黨敗寇的詭計,是想造成城內以及我軍中將士人心浮動,他們要藉機會反攻上來!”

對兩人的話,點頭者衆。

泰嶽城主看向一個謀士打扮的人,道:“王軍師,你對東海的事情比較熟悉,你來判斷一下吧?”

“王軍師”就是王最,是建言自己等遠征而來並且利用對東海的熟悉順利攻下城池的功臣,當然就被泰嶽城主所仰仗。

王最沉思了片刻,道:“兩位將軍的分析不無道理,被迫退居海中的東海軍民心有不甘,時刻想着反攻回陸地,這訊息確實可能是他們所散發的,不過,這也是指出了我軍目前最大的困局,隨時可能在未回覆元氣之前,被濮陽城主或者其他勢力攻擊。”

“所以,相比海中人想攻上來,我們攻進海中,奪取諸島嶼和船隻才更具有急迫性。”

泰嶽城主嘆道:“本府如何不知道,但是,想攻進海里,需要船隻,但是先前東海餘黨撤退時,將僅剩的十多條戰艦甚至所有漁舟都開走了,咱們倒是控制了岸邊的船塢船廠,但是根本沒有造艦船的人才,更防不住他們時不時的海炮騷擾攻擊,至於製造小舟,又有什麼戰鬥力?”

衆屬下皆附和道:“不錯,那些戰艦的存在就是最大障礙,要是能奪取來就好了!”

這話之下,王最眼一亮,忽道:“城主大人,諸位將軍、同僚,王某想到了一個主意,正是反過來利用他們的焦躁心理,此計策若是成功,不將他們的艦船奪過來,也能大大消耗他們的人力!”

“噢?!”

泰嶽城主馬上急迫地道:“軍師快快講來!”

王最道:“首先,對於對方刻意製造的謠言,咱們不能闢謠,反而應該順水推舟,添柴加火,最好讓全城人都知道,都議論,讓海中人知道,他們的謠言成功了,而且,大大成功!”

看書網小說首發本書

第43章 安全和支持第311章 對抗第254章 心懷天下第327章 挑戰要求第82章 好生之德第434章 復活了第316章 絕無欺騙第174章 有何不對麼?第408章 突圍第194章 熱血豪情第234章 除滅盜匪第215章 第章 天牢第12章 母劍所在第64章 迷藥第106章 一場好戲第212章 魔功大成第294章 催霧之法第163章 神聖第245章 報仇第104章 抑制功力第66章 武林中人才濟濟第380章 卿爲何人第135章 毒蜂第227章 恕罪第43章 安全和支持第102章 誰出價誰是競得者第197章 雙俠相爭第373章 萬分重要第338章 問題重大第390章 盜竊者第371章 平等相處第186章 絕跡於江湖第232章 爭辯無果第381章 非同一般第302章 奪去性命第229章 天南地北第30章 跟蹤第414章 贈藥第335章 任性胡鬧第421章 意念第100章 氣怒與嫉妒第44章 守靈第303章 嚷叫傳遍四處第366章 必勝第257章 對抗之意升級第204章 逐出師門第164章 敲山震虎第341章 祖龍大地第34章 無可挽回第72章 淵源第311章 對抗第270章 繼續衝殺第197章 雙俠相爭第344章 雙贏第121章 藏經閣第93章 施毒第405章 雙劍屍怪第307章 順水順風第304章 寶物第246章 邪之逆勢第217章 新局第193章 暢通無阻第90章 聖壇第311章 對抗第77章 龐大無與倫比的魔息第172章 四面八方第149章 諸位出手吧第406章 雲野屍骨第401章 不知平等爲何物第215章 第章 天牢第186章 絕跡於江湖第225章 進城第425章 劍閣多加防備第267章 主動恭請第379章 打擊報復第227章 恕罪第317章 決出勝負第360章 不忍再看第298章 尋藥之旅第409章 內部亂了起來第148章 傳說的暢想第7章 好酒好菜招待第264章 七大坐陣祖師第406章 雲野屍骨第34章 無可挽回第84章 兄臺論武第200章 罪惡纏身第139章 崑崙山第386章 骨魔第22章 輕功不錯第402章 第有魔氣第354章 換種活法第221章 武當團結起來了第232章 爭辯無果第424章 軍隊狙擊第186章 絕跡於江湖第241章 並非刀劍第121章 藏經閣第139章 崑崙山第92章 緝月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