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騎兵的大軍

bookmark

若是一般經驗,大概是要細辨一下怎麼回事的。請大家搜索(@¥)看最全!

但是,恰巧,在記憶尚算清晰的之前,六大派於那天魔山外,恰巧就遭遇過那類似的一遭!

所以,林如正等人瞬間色變,大叫道:“是騎兵的大軍,快撤!”

哪想到,想撤離的百姓們往一個方向移到沒幾步,又被最前方的潮流給逼回來,而轉向另一個方向,很快也是同樣的境遇,因爲,不論在哪個方向,他們最終都會觀察到“敵蹤”。

於是,不久後,無數百姓只得停留在原地,惶惑不安。

而那四面八方的未知“敵人”的鐵騎也在距離百姓邊緣一段距離外戛然駐蹄,一時之間,寒光鐵甲,馬嘶人齊,氣勢壓人。

由此,整體上形成多層的分佈,最內是陵蔭城,中間是百姓,最外圍則是突然冒出來的騎兵大軍。

百姓羣中,林如正一眼看到這些騎軍旗幟上的番號爲“蕭”,直覺上聯想起某個人,卻又自我搖了頭。

總之,城外的這兩方人在對望,暫時都沒什麼動作。

而城內,則鬧翻了天。

突然之間冒出的騎兵大軍不僅震住了城頭陵蔭城守軍,還使得城民們暗中相告,恐懼中議論。

而城主府內,聞聽敵人抵達的消息,陵蔭城主剎那間又驚又怒,忽然一把扯住報信人袖子,質問道:“不是說蕭家軍兩天後纔到嗎!怎麼倏忽而至?”

那人慌忙地回道:“大人,經推斷,他們應該是趁夜急行軍,以求迅速抵達幷包圍住陵蔭城,騎兵主部先行了,後續部隊應該後面纔到……加上幾天前咱們就關閉了四方城門,又被流民堵城,訊息內外傳遞出現誤差,且無法親自派人驗證,就這樣了。”

說到後面,陵蔭城主放下了手下的脖領,沒說話了。

畢竟,他奉死命令扼守陵蔭城,自己又沒打過什麼仗,可謂驚弓之鳥,在不少日前聞聽“流民”大軍即將經過就封死了陵蔭城,準進不準出,目的竟然是防止流民的奸細。

但如此一來,造成了城內民衆人心惶惶,在訊息的探察上也出現失誤,算是自作自受。

這樣的話,陵蔭城就必須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不致淪陷,好拖住蕭家軍數天,以待後面的南陵城周大都督領兵前來。

揮走了送信的人,陵蔭城主轉向身旁師爺,求助般道:“師爺,你看怎麼辦?”

師爺心想我也就出出小主意,這統兵打仗的事哪裡有辦法啊,當然,他口上是不好這麼說的,只是道:“想來咱這陵蔭城還算堅固,他們的後援步兵攻城部隊沒有抵達前,騎兵也不會動手,而且,即便動手,一時也是攻不下來的,大人稍安心。”

只是,陵蔭城主哪裡真安得下心,失神坐在後面椅子上,忽然想到什麼,眼一亮,大聲道:“對,對了,還有那些賤民在的,他們正好阻在城池跟蕭家軍之前,利用他們!”

說實話,師爺並不認爲那些百姓會起到什麼作用,不過也不好推翻上官,而是道:“大人想如何做?”

陵蔭城主一招手,師爺馬上附耳過去,邊聽邊點頭。

不久後,師爺出門去依照吩咐辦理,不過心中卻道:“這真的行嗎?且做來試試吧!”

城外,突然出現的軍隊,正是蕭家軍。

在先前,夕照城主歸順之後,白雲侯勢力算是一下統一了東面地域,由此,開始向其他地域進行擴張。

而研究大地圖之後,決定先將突破點放在南面。

一則,白雲侯原勢力就比較偏南,往南攻,有地利之便,二來,江南向爲魚米之鄉,物產豐饒,攻擊力卻不突出,打下來的話,對以後可能的僵持大有利處,三來,是聽聞作爲南陵城城主且自封“總領兵馬數十萬之大都督”的周凌正在更南方征剿敵對者,此刻出擊,可攻其不備,打破其逐級防守,最終佔據不敗之地,另外的,盟友幽燕山的蠻王軍隊嵌入位置也有些居中偏南利於結成一片。

於是,蕭家軍作爲一股,由蕭雲親自帶領,往陵蔭城這邊進攻,白雲侯率白雲軍則攻向其他關鍵性地域。

而樑無憂、綵鳳宮主等蕭家軍方,以及白雲軍的一些人也有的留防在北面,以作防禦。

大的戰略由此形成。

而這陵蔭城,就是通往南陵城不可或缺的。

旗幡張揚下,是蕭雲、趙舍、任九重、太陰真人等。

剩下將領,包括諸葛治等謀士,則在後續的步兵部隊之中。

蕭雲一看,陵蔭城前,竟然圍着無數的百姓,災民?不像,依照自己先前所見過的那些散碎流民來比照,要衣衫完整、也有血色得多,但說是完全無威脅的,卻又不盡然,不少外緣比較壯實的百姓手中,都握着正規的兵器,雖然有的鏽掉了,也以及可增加武力。

小侯爺趙舍開玩笑道:“看上去,莫非是在圍城攻擊?哈哈,倒幫大忙,跟咱們一方了。”

其他將領也隨聲應和,不太放於心上的樣子。

蕭雲沒接這茬,忽然,眺望到另一方向上,有不少衣飾統一,帶刀帶劍的人,雖說大概經過了長途的跋涉,衣着不再鮮豔,甚至臉上的塵土,以及那份疲倦感都可感知到。

這些明顯是江湖人。

只是,大股的江湖人怎麼會混跡於百姓羣中,而且看上去,渾然一體,就像作爲一方行動了很久似的,他們,到底是什麼身份?

細辨那些服飾的款式,似曾相識,蕭雲心中一動,似乎明白了些什麼,吩咐士兵道:“去問問百姓們從哪裡來,因何在此。”

一士兵應命縱騎而去,不久迴歸,道:“回元帥,百姓們說主要是從洛城而來,想遠途遷徙到沒有戰亂的地方,不過,行經這陵蔭城地域時,糧食已經所餘不多了,所以他們計量着,想從城內買到些糧食,不過,城主似乎不太願意。”

遷徙麼?

值此兵荒馬亂之際,這倒是個有勇氣的決定。

而陵蔭城不願交易,倒也正常,畢竟糧食是戰略物資,不會說賣就賣的,而且是賣給“流民”。

一時間,蕭雲也不做不出什麼有價值的判斷。

忽然,許多人指着陵蔭城方向,叫道:“有情況,元帥請看!”

蕭雲忙縱目看去,就是一怔。

只見那陵蔭城城頭上,竟有士兵垂掛起一個巨大的字幅,上面寫着:萬惡的蕭家軍,不要傷害我城外百姓,放他們離開!

看這內容,再結合方纔聽到的百姓方解釋,蕭雲等人不由好笑。

看來,這個陵蔭城主是想動用反計之類計策,引發己方軍隊對於這些百姓的忌諱猜疑,從而可能採取某些激起矛盾的行爲,不過,想到這個不着調的招數,看來,城內人也是急到家了。

而那廂,推斷後發現陵蔭城竟出如此陰毒計策,生怕被那“蕭”字大旗的軍隊生出敵意甚至攻擊的林如正等人大急,但是,由於方位所在,又不好有太明顯行動,一時無法做什麼。

不過,蕭家軍倒並沒有擔心中的做出什麼,士兵們依然停立馬上,軍紀嚴整。

任九重看向蕭雲,道:“公子,如何應對,將計就計,讓這些百姓離開,好讓出場地嗎?”

蕭雲靜了片刻,忽伸手向後面的馬背上,摘下了一個沉甸甸的袋子,遞於任九重手上,道:“任大哥,將這個交給百姓,算是支援他們往後的行程。”

任九重一驚,道:“公子?”

原來蕭雲所遞來的,是袋糧食,騎兵隊伍由於要先行,糧食補給跟不上,所以出發前,蕭雲就命每個人在馬背上駝一袋糧食,以夠數天之用,將領也不例外,且不可輕易互相贈予,以生成節約之心,而沒有了這個,就意味着剩下的時間蕭雲就要餓肚子。

蕭雲再次點了點頭,道:“比起咱們,他們更不容易,當此亂世,總要保存些善心人性。”

任九重還是意會了,也取下自己那袋,道:“那麼我老任也隨着了。”

這種“熱鬧”,趙舍怎願放棄,也嘻嘻笑道:“那就採取自願原則,我也捐一袋!”

說着,也將一袋糧食拋給任九重。

一下子,任九重接到好幾袋糧食,苦笑一聲,下了馬到了百姓之前,將糧食交付,並轉贈了蕭雲在他臨走前的話:“心盡至此,好好保重,就莫參與別的是非了。”

而看到上將們如此做,下面的士兵也開始出現自願者,上前去贈糧。

這種做法蔓延傳遞開來,漸漸的,贈糧者絡繹不絕,很多都是由後方向前傳遞糧食,而最前方的士兵則成了往返不停的送糧兵。

至於接到手糧食的百姓們,想將身上財物當返禮給對方,根本沒人去接。

所以,除了激動落淚,口出謝語,百姓們就不知道做些什麼好了。

到最後,乾脆很多人喊着善人義軍下跪了。

於是,天地之間就出現了這一遭看似奇特的場面。

另一個方向上,靠前的林如正等首腦也輾轉接到過糧食,一打開掂量,都是實實在在的食物,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一路以來所遭遇的官家人,從來都是對逃難的百姓不留情面的,自己這些人之所以還能堅持下來不被衝擊,不過人數多,且有六大派弟子保護而已,但如此善待興許是敵人的百姓的,這“蕭家軍”是何等聖人?

定閒師太一聲佛號,道:“如此善心人士,咱們該親自前去參見一下才好。”

不料,他們還沒采取行動,整個百姓羣就移動了,原來,是“蕭家軍”將封鎖讓開了一道口子,以讓百姓出去,好清空還原成戰場。

看看方向,進向上正經過蕭家軍首腦旗幡處所在,林如正便道:“不若經過那裡時再去攀談答謝。”

不過,他們註定要失望了。

在那贈送糧食源頭處的隊伍前,定閒親自上前道出身份並提出參見之意,將領竟然不現身相見,也不接受道謝,而是派人傳話道:“諸位出身江湖,且敢將性命付長途以助不相干之民衆,是爲無私,我等軍人,生而有使命,爲民爭一片天地以安身,是分內事,因之寄糧不過錦上添花,不敢居功……旅途漫漫,就不送了,諸位還是儘早趕路去吧。”

而騎兵相擁,旗幡遮擋,定閒等人無奈,只得最後拜了一下,隨着百姓的大軍徐徐行去。

不知爲何,林如正聽到不會見的傳話後,鬆了口氣。

假如他們真的見到了蕭雲這個曾經的江湖敵人的話,想起往昔之種種,會不會慨嘆當初之幼稚可笑,熱血徒耗,義氣偏錯呢?

這些,就不可能知道了。

而發現六大派等人離遠後,被刻意擁圍中的蕭雲也鬆了口氣。

不與六大派相見,是自己的意思,天魔山下那一幕,猶未忘卻,自己的姐姐,也正躺在劍靈山禁地冰天雪洞中,自己怎可能做到在此情況下與六派首腦安然相見而不心緒震動?

所以,不相見反而是最好的。

而若六派人知道自己身份,大約也會有逃避心理吧。

不過,蕭雲還是暗暗囑咐那些百姓:希望你們能真的找到一方沒有戰爭的淨土。

而百姓那一方,即便遠遠離開了場地,還是在林如正等的統一指揮下,回身,再次喊:出“蕭家軍大恩,永世不忘!”

之後,才真正離去。

於是,在這戰亂之中,雙方唯一一次可能見面的機會消失了。

百姓羣離開後,中間可能的戰場也空了出來。

蕭雲長聲道:“是時候,考慮攻城了……”

而城內,聞聽蕭家軍鐵騎竟然將餬口的糧食無償送給了那些差不多是乞討的“流民”,陵蔭城主歡喜得哈哈大笑,拍椅子道:“這姓蕭的,如此婦人之仁,必然失敗!”

師爺也只得陪着笑稱是,心中卻嘀咕:“果然不愧是糧商出身的,一粒不讓奉爲圭臬,即便先前那幾車糧食,上層是好的,下層也都是劣等糧……”

第165章 煙花女第153章 因小失大第312章 留下了底牌第173章 定了勝局第55章 轉移視角第283章 新的軌道第130章 成就非凡第250章 我們錯了第203章 局勢難斷第42章 盟主留情第421章 意念第157章 擁護者第141章 裝神弄鬼第26章 決斷第127章 弟子愚鈍第7章 好酒好菜招待第88章 亡者已逝,節哀啊第318章 最基本的原則第405章 雙劍屍怪第272章 首腦第366章 必勝第140章 魔爪第252章 面面相覷第323章 不好的預感第254章 心懷天下第219章 崑崙弟子第277章 來自於江湖第131章 毀了這古剎第324章 思索第290章 嗜血的殺氣第383章 黒巫士第421章 意念第165章 煙花女第38章 放肆第40章 花廳飲酒第414章 贈藥第399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273章 八百亡魂第313章 匪類第154章 千軍萬馬第319章 猶豫第152章 此生無望了第368章 裂變第91章 鋤強扶弱第11章 防不勝防第312章 留下了底牌第7章 好酒好菜招待第216章 發揮的餘地第362章 尋機突襲第192章 矇騙第151章 習慣了安逸第277章 來自於江湖第82章 好生之德第117章 綵鳳宮第187章 武功如此高強第85章 公之於衆第182章 五峰原爲一體第255章 赤炎復活第21章 長期募用第223章 安息之地第86章 一次性消化第317章 決出勝負第201章 和平之約……第390章 盜竊者第247章 降生第51章 一招傷敵第403章 更勝一籌第198章 防備第397章 一如初見第281章 藥丸第293章 籌謀佈局第19章 不得安寧第408章 突圍第139章 崑崙山第70章 結交江湖人第52章 斷魂崖第230章 商機無限第303章 嚷叫傳遍四處第430章 不可思議第81章 三角令旗第281章 藥丸第200章 罪惡纏身第113章 流沙幫第352章 視覺感受第421章 意念第178章 偷偷下山第119章 日日擔憂第245章 報仇第39章 交情第430章 不可思議第329章 八陣第184章 福廕鄉民第182章 五峰原爲一體第362章 尋機突襲第268章 妖怪第399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90章 聖壇第328章 不可辨識第45章 匆匆走了第195章 有何計,不妨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