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往世雷書(五更,求訂閱)

bookmark

“好一個天命神鬼,但是用西方崑崙的火浣布,還是不夠給趙王野心增添些許亮光吧!”

冰冷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司馬夝與程知遠同時站起身,看到姚先生負着手,從外面的門檻處踏了進來。

“司馬夝,你這個娃娃,我很久沒有見過你了,怎麼,被稷下學宮趕出來了?”

姚先生眯着眼睛,說話很不客氣,司馬夝卻半點不惱,站起來拱拱手,笑道:“承蒙姚先生掛念,夝不勝惶恐,這些年在學宮過得尚還算好,未曾失言,遭大賢摒棄。”

“哼!”

老頭子走過來,一手拍在那銅匣上,沉悶的聲音蕩起青石上的漣漪,細密的裂紋向着四周緩緩擴散,發出如炒豆子般的砰砰聲。

“回去告訴你家的家主,告訴司馬名,就說....三日之後,前來取布吧!”

司馬夝一拱手,行大禮:“敢問姚先生此番所作之布,有什麼名堂?”

姚先生轉頭:“是司馬名的意思,還是趙家小兒的意思?”

司馬夝:“先生可能不喜,但既非家主,也非趙王,而是在下自己所問。”

姚先生擺擺手:“春耕了。”

司馬夝目光一動,恭敬彎腰再行一禮。

春耕了,春耕時節,萬物復甦,百姓下地,杜鵑飛舞,此時....不宜興刀兵之事,會導致來年無糧,意味着盈不可久。但如今春耕已過,夏日初臨,仲夏龍星西移,諸多麥苗青秧已然生長茁壯,但是尚且未到收穫之時,故而可漲氣焰,卻依舊不可以狂妄。

不建議此時僭主嗎,司馬夝其實也是這麼想的,此番從稷下學宮回來,便也有勸說司馬名的一定意思在內,獻布諫言,奉千里駒再談國事,循循善誘,總歸不能讓趙王瘋了一樣挑出來當那出頭鳥,不然六國有兵可下,稱一聲奉天子之命討伐趙國,身爲四戰之地的趙,豈能面對如虎狼般的六國軍隊?

而且,當下最重要,最需要防備的是北面的匈奴人,鬼方人,還有西面的秦國人,白帝少昊金天氏地處青玄,隔九河七江三海而相望南世,此方神土,若是天子失位,恐金天氏東來,取南世昊天而代之。

秦軍乃六國之冠,爲青玄前鋒,不可在此時給予他們出兵南世中原的藉口。而且歷代僭主,不臣之人,遵照四時之禮,亦或是天干之計,譬如商朝爲春,周朝爲夏,那麼下一個必然就是秋,不僅僅是趙國對應,秦國其實更爲對應。

秋日天收,降龍在野!日月轉動,主客易位。

“春耕已過,秋收未來。”

司馬夝再行第三禮而退,同時目光看到姚先生按着那銅匣的手並不曾鬆開,於是心中一笑,便對姚先生道:

“先生既然喜歡這神鬼銅匣,夝便把此物留下,贈與我這本家兄弟。”

司馬夝告退離去,與程知遠道別,後者同樣還禮,不敢怠慢。

姚先生卻不看他的離開,只是獨自用手指敲打着銅匣子,其實也不需要三天,望帝布已經弄好了,只不過姚先生覺得趙王的野心太大,太過於貪婪,野心這種東西是會膨脹的,到最後,很可能就把自己給撐死了。

藺卿從來都是膽大包天,不然當年也不會有完璧歸趙的事情,只可惜,這一次他的膽子不是包天了,而是要把這整個天下都掀過來。

天子氣數日益衰敗,怎麼看也不太可能繼續綿延,但僅僅是因爲這一點就決定對洛陽城進行試探,當真不怕那位天子用上最瘋狂與凌厲的手段?

虎死還有三分餘威,何況是活生生的一位天子?趙王之王如何能與天子之王相比,藺相如想要搶佔的先機,很可能是自掘墳墓,這些人終究不懂周王室究竟有什麼手段,就好比當年武王伐紂,真的以爲帝辛是束手就擒的,兵敗自焚而死的嗎?

如果真的都算上亡國的君主,當今的天子,又怎麼可能比得上那位商朝的帝君呢。

姚先生心中計較,同時盯着程知遠,把那銅匣放開,向着裡面的晦暗處摸了摸,那符圖的痕跡清晰的被他所掌握。

他皺了皺眉頭,心中思量,這裡面刻的居然不是大梁浮圖的記載?

魏國大梁城曾經一度歸屬於楚國,晉國,但最早時候乃是鄭國所有,這裡的大梁指的自然就是鄭國的時代,樑之一字,有“津渡”的含義,而出大梁一路行去,便可見到滔滔黃河。

大梁浮圖,又稱白窟浮圖,乃是記錄,且可以收服天下江河湖海之中所含鎮靈的寶圖,當然,這捲圖錄早已經消失在世上,所以遺留下來的不過是圖錄中的部分文字,之前姚先生聽司馬家的小子,講這獨目銅匣每逢大雨日便自生風吼,明顯是封存了鎮靈纔有的神異。

但如今看來,卻是自己猜錯了,這符圖確實是自己沒有見過的,也並非是白窟浮圖,因爲相似的鎮靈物在很久以前自己也見過不止一個,這種玩意,往往稱呼爲風水獸。

銅匣被關上,姚先生從小院離開,直接就把這東西丟給了程知遠,後者這般才上前去,看到那被詭異紋理包裹在中央的“閉目”,這東西單單說這個眼睛,還真有點不可名狀的克總風格。

銅匣子空蕩,程知遠在觸碰到這匣子的一瞬間,心裡微微一震,就好像冥冥之中建立了什麼聯繫一般,但仔細查看卻一無所獲,他正覺得奇怪,要把銅匣關上,可正是此時,那銅匣子上的獨眼豁然睜了開來!

銅目開,如生血肉性命,那隻眼睛瞬間盯着程知遠,後者腦袋中頓時如遭雷擊,亂七八糟的絲線與紛亂都向着魂魄深處匯聚糾纏,那隻眼睛之中的詭異之芒越來越旺盛,而就是此時,賠錢貨突然游出來,對着那隻銅眼嘶了一聲。

咚——

從心靈深處響起的關閉聲,那隻銅眼閉上,銅匣子再度回到最初的平靜模樣。

只是程知遠此時雙手壓在銅匣上,腦海中卻並不是那麼平靜!

他呆愣了好半響,隨後把這銅匣扛起,放到了自己的破屋內。

.......

“天降仙道,以理萬民,南華傳世,青丘龍隱。”

“仲春雷起,仲秋雷落,陰陽相薄,是爲天綱之道,天子開言,天下應之如雷霆,徐方震驚,常武鴻靈,風雨落於山阿,生羊脂白玉,水流於澗土,隱地而成黃泉.....”

“吾乃姬寤生,作《往世雷書》,常人見之常惑,癲迷而走,不爲世人道,駁斥爲邪靈,權因此書根本面目,來源於仙典《人間世》.....”

第四百八十二章 安期生的真正目的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生天殺,其道理焉?第三百七十七章 方士與大化學家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甘十,雉兔同籠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六百七十一章 邱山毫黍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半壁江山與死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二百八十九章 夢 · 稻花香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與鬼(三)第七百零一章 東皇與太乙第七百三十七章 死仙第四百九十五章 武丁帝劍!第五百九十二章 衝突之始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下)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一百四十章 祭天金人予我第二百九十三章 夢 · 百獸還糧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二百七十七章 我的巫女第四十七章 乾了這碗瓊漿玉液!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六百六十六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下)第八十四章 夢 · 同牀異夢?第二百八十八章 夢 · 我母雞啊第六十七章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第四百九十章 夢· 諸侯之劍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五百三十四章 你怎麼罵人啊你第七百二十三章 趙之變第四十二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說劍第六百四十二章 斗轉星移,天下爲公第九章 七千年春秋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粟米好吃啊?我也嚐嚐?第五百一十章 復活儀式第九十五章 夢 · 鉞,天子之怒也第三百九十九章 殷其雷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三百零五章 六氣轉,王爲生第七百二十三章 趙之變第五百二十四章 聖人分析研討會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地游龍(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燭火(下)第一百七十章 木秀於林(生翅蟻)第二百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第一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爲風師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子嘉第一百四十三章 孽生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須有也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雪山神廟第七百六十八章 鈞天之宴(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人間頂峰之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周天子(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原人的開窗藝術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三百八十四章 廬山震第六百三十章 進一步,海闊天空!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見法家第四百三十四章 庚子與程子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二十五章 獅子蓮華,白虎拔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六十五章 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第三百三十九章 君子如向矣(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彈指入雷鳴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道誰握,天命所歸第三百五十八章 風雪山神廟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雨起咸陽第三百八十一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卒必發於行伍第三十六章 籠中之獸,兇而暴戾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劍風雨,倒卷人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二百八十四章 夢 · 禺稿山(上)第二百三十章 放匣(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聖人滅於秦(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劍聖駕臨!第三百五十七章 怨靈第六百九十九章 摧天劍!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律之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三十九章 山河鼓劍(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數梨花開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