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往世雷書(五更,求訂閱)

“好一個天命神鬼,但是用西方崑崙的火浣布,還是不夠給趙王野心增添些許亮光吧!”

冰冷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司馬夝與程知遠同時站起身,看到姚先生負着手,從外面的門檻處踏了進來。

“司馬夝,你這個娃娃,我很久沒有見過你了,怎麼,被稷下學宮趕出來了?”

姚先生眯着眼睛,說話很不客氣,司馬夝卻半點不惱,站起來拱拱手,笑道:“承蒙姚先生掛念,夝不勝惶恐,這些年在學宮過得尚還算好,未曾失言,遭大賢摒棄。”

“哼!”

老頭子走過來,一手拍在那銅匣上,沉悶的聲音蕩起青石上的漣漪,細密的裂紋向着四周緩緩擴散,發出如炒豆子般的砰砰聲。

“回去告訴你家的家主,告訴司馬名,就說....三日之後,前來取布吧!”

司馬夝一拱手,行大禮:“敢問姚先生此番所作之布,有什麼名堂?”

姚先生轉頭:“是司馬名的意思,還是趙家小兒的意思?”

司馬夝:“先生可能不喜,但既非家主,也非趙王,而是在下自己所問。”

姚先生擺擺手:“春耕了。”

司馬夝目光一動,恭敬彎腰再行一禮。

春耕了,春耕時節,萬物復甦,百姓下地,杜鵑飛舞,此時....不宜興刀兵之事,會導致來年無糧,意味着盈不可久。但如今春耕已過,夏日初臨,仲夏龍星西移,諸多麥苗青秧已然生長茁壯,但是尚且未到收穫之時,故而可漲氣焰,卻依舊不可以狂妄。

不建議此時僭主嗎,司馬夝其實也是這麼想的,此番從稷下學宮回來,便也有勸說司馬名的一定意思在內,獻布諫言,奉千里駒再談國事,循循善誘,總歸不能讓趙王瘋了一樣挑出來當那出頭鳥,不然六國有兵可下,稱一聲奉天子之命討伐趙國,身爲四戰之地的趙,豈能面對如虎狼般的六國軍隊?

而且,當下最重要,最需要防備的是北面的匈奴人,鬼方人,還有西面的秦國人,白帝少昊金天氏地處青玄,隔九河七江三海而相望南世,此方神土,若是天子失位,恐金天氏東來,取南世昊天而代之。

秦軍乃六國之冠,爲青玄前鋒,不可在此時給予他們出兵南世中原的藉口。而且歷代僭主,不臣之人,遵照四時之禮,亦或是天干之計,譬如商朝爲春,周朝爲夏,那麼下一個必然就是秋,不僅僅是趙國對應,秦國其實更爲對應。

秋日天收,降龍在野!日月轉動,主客易位。

“春耕已過,秋收未來。”

司馬夝再行第三禮而退,同時目光看到姚先生按着那銅匣的手並不曾鬆開,於是心中一笑,便對姚先生道:

“先生既然喜歡這神鬼銅匣,夝便把此物留下,贈與我這本家兄弟。”

司馬夝告退離去,與程知遠道別,後者同樣還禮,不敢怠慢。

姚先生卻不看他的離開,只是獨自用手指敲打着銅匣子,其實也不需要三天,望帝布已經弄好了,只不過姚先生覺得趙王的野心太大,太過於貪婪,野心這種東西是會膨脹的,到最後,很可能就把自己給撐死了。

藺卿從來都是膽大包天,不然當年也不會有完璧歸趙的事情,只可惜,這一次他的膽子不是包天了,而是要把這整個天下都掀過來。

天子氣數日益衰敗,怎麼看也不太可能繼續綿延,但僅僅是因爲這一點就決定對洛陽城進行試探,當真不怕那位天子用上最瘋狂與凌厲的手段?

虎死還有三分餘威,何況是活生生的一位天子?趙王之王如何能與天子之王相比,藺相如想要搶佔的先機,很可能是自掘墳墓,這些人終究不懂周王室究竟有什麼手段,就好比當年武王伐紂,真的以爲帝辛是束手就擒的,兵敗自焚而死的嗎?

如果真的都算上亡國的君主,當今的天子,又怎麼可能比得上那位商朝的帝君呢。

姚先生心中計較,同時盯着程知遠,把那銅匣放開,向着裡面的晦暗處摸了摸,那符圖的痕跡清晰的被他所掌握。

他皺了皺眉頭,心中思量,這裡面刻的居然不是大梁浮圖的記載?

魏國大梁城曾經一度歸屬於楚國,晉國,但最早時候乃是鄭國所有,這裡的大梁指的自然就是鄭國的時代,樑之一字,有“津渡”的含義,而出大梁一路行去,便可見到滔滔黃河。

大梁浮圖,又稱白窟浮圖,乃是記錄,且可以收服天下江河湖海之中所含鎮靈的寶圖,當然,這捲圖錄早已經消失在世上,所以遺留下來的不過是圖錄中的部分文字,之前姚先生聽司馬家的小子,講這獨目銅匣每逢大雨日便自生風吼,明顯是封存了鎮靈纔有的神異。

但如今看來,卻是自己猜錯了,這符圖確實是自己沒有見過的,也並非是白窟浮圖,因爲相似的鎮靈物在很久以前自己也見過不止一個,這種玩意,往往稱呼爲風水獸。

銅匣被關上,姚先生從小院離開,直接就把這東西丟給了程知遠,後者這般才上前去,看到那被詭異紋理包裹在中央的“閉目”,這東西單單說這個眼睛,還真有點不可名狀的克總風格。

銅匣子空蕩,程知遠在觸碰到這匣子的一瞬間,心裡微微一震,就好像冥冥之中建立了什麼聯繫一般,但仔細查看卻一無所獲,他正覺得奇怪,要把銅匣關上,可正是此時,那銅匣子上的獨眼豁然睜了開來!

銅目開,如生血肉性命,那隻眼睛瞬間盯着程知遠,後者腦袋中頓時如遭雷擊,亂七八糟的絲線與紛亂都向着魂魄深處匯聚糾纏,那隻眼睛之中的詭異之芒越來越旺盛,而就是此時,賠錢貨突然游出來,對着那隻銅眼嘶了一聲。

咚——

從心靈深處響起的關閉聲,那隻銅眼閉上,銅匣子再度回到最初的平靜模樣。

只是程知遠此時雙手壓在銅匣上,腦海中卻並不是那麼平靜!

他呆愣了好半響,隨後把這銅匣扛起,放到了自己的破屋內。

.......

“天降仙道,以理萬民,南華傳世,青丘龍隱。”

“仲春雷起,仲秋雷落,陰陽相薄,是爲天綱之道,天子開言,天下應之如雷霆,徐方震驚,常武鴻靈,風雨落於山阿,生羊脂白玉,水流於澗土,隱地而成黃泉.....”

“吾乃姬寤生,作《往世雷書》,常人見之常惑,癲迷而走,不爲世人道,駁斥爲邪靈,權因此書根本面目,來源於仙典《人間世》.....”

第五百三十六章 太阿倒持(上)第九十六章 夢 · 飛龍在天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過站的感覺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劫劍法(下)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推杯換盞(下)第六章 我認可你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七百一十六章 恆山武士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四百四十七章 飛昇之謎第七百六十二章 劍蕩祁連(三)第一百五十章 陸地劍仙(下)第四十九章 我不姓張!第六百五十七章 鬼帝臨塵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一百九十八章 妒火中燒第十八章 天子之爭,金蛇曼舞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無恙否?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曾遊於雲夢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一百三十章 顏如玉(三)第二百六十三章 解出來的是什麼?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靈槐第五十八章 我乃南華真君座下說劍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六百四十三章 虛藏之相第二十六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儒家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命在長生第五百二十四章 聖人分析研討會第四百零三章 子夏荊軻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地游龍(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半壁江山與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和光之上(上)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七百三十七章 死仙第六百零一章 程子的道理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龍蟄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沒有睡醒第二百四十七章 甘棠見龍素?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五百二十二章 吾師當爲堯舜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一百八十二章 擇碑記(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二百九十章 夢 ? 磨世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道誰握,天命所歸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六百九十九章 摧天劍!第五百零七章 必修課第七百六十章 劍蕩祁連!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三百零二章 三連環,侯人漪第五百二十一章 天下最大的威脅!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第六百六十四章 古老的人兒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五百二十四章 聖人分析研討會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世 · 天移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與鬼(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七百八十章 穆天子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二百五十章 只爭朝夕第五百三十六章 太阿倒持(上)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下,以後你和他就是同事了第六百三十八章 誅聖(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地之參化!第六百零三章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七百三十三章 天門大開!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須有也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一百八十九章 雷崩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山》!第一百六十二章 仙與鬼(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項氏夜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壁黃泉(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