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雲誰之思

荀子說的是龍素。

程知遠並不知道這一點,當然即使是龍素,也沒有什麼特殊的。

只是龍素對自己有救命之恩。

這個人情是可以還的。

只是程知遠萬萬沒有想到。

蘇己就是龍素。

“當時便有那種感覺,似乎蘇己也並不是商代的人,但是商代中確實是有蘇妲己,一切的歷史都能對上,我本以爲是另外一種平行的理想世界,但卻未曾想到,有人能夠代替歷史中的人。”

這句話程知遠沒有說出來。

他當時確實是有點感覺,只是並不能相信,也不確定。

百骸幻境,夢幻的進入方法,只有用田子方的咒語才能開啓,而也只有仙人才有夢蝶這種東西。

五十二隻夢蝶,五十二位仙人,這是世間定數,一位仙人逝去或是“飛昇”,夢蝶就會尋找新的仙人,所以如徐無鬼所說的一樣,一仙死則一仙生,世間仙家生滅循環,永遠保持在五十二位。

程知遠也知道,因爲他在修行的途中,曾經看到過白璧黃泉,那白璧上,黃泉內,全都是困鎖不能進上的山君們,他們差了一個人字,就是一個人字就能化爲仙。

山君曾經呵斥他,但最後也被他痛罵。

龍素不會山君,但她有可能是被山君選中的人麼?

程知遠不知道山君們能不能進入百骸幻境,當然,這也可能是儒門的手段。

但最要緊的問題,程知遠此時有些不知道該怎麼開口。

毫無疑問,現在確定了。

蘇己就是龍素的化身。

程知遠深吸一口氣,按壓下心中的悸動與追憶。

他是來這裡辦正事的。

當然這一瞬間,也不僅僅是程知遠陷入沉默與愣神,龍素同樣如此。

前一日,荀子來到這裡,告訴她,有一個今年太學卷宗試題,所得答案與她相同的人會來這裡,他覺得龍素與那人會有很多可以交談的地方。

荀子是儒門八脈之一,荀氏之儒的派主,與其餘七脈關係都不錯,龍素出身白鹿宮,是仲良氏之儒,雖然與荀子同屬儒門,但是脈別不同,不過來了學宮,荀子是長輩,更是一脈之主,有這種學習的好機會,她當然是樂於接受的。

只是她也沒想到,來的居然會是程知遠。

這玩笑開的未免有些大了。

當然,到此爲止,龍素還不知道,太學的卷宗試題,就是程知遠依照《連山》所出。

“甘棠說程知遠還沒有到來,而且他來這裡應該是先行考試,去提取卷宗,怎麼會被荀子大人引薦給我?”

龍素此時眼中的人影重疊,她深吸了一口氣,此時程知遠已從水面上走到岸邊,他徑直來到屋內,龍素不敢怠慢,便行禮儀招待。

“我是來談連山的。”

出乎龍素的意料,程知遠居然先行開口,而沒有她預想中的沉默。

於是龍素便點了點頭。

這樣最好。

夢境中的事情可以當做是虛幻的。

縱然她的體內,青丘稷的氣息也在和對面起反應。

這世上有青丘稷的人只有兩個。

這不能否認,也沒有辦法掩飾。

但百骸幻境如同一場大夢,不過是未曾行房的名義上的夫妻,一切都當做未曾發生過,這樣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龍素開始擺正心思,注意力也逐漸集中到連山捲上。

只是下一刻,程知遠所說出的話,讓她生出巨大的驚愕。

“今年太學卷宗是我出的,而你得出答案之後,爲什麼要說君子三思而後行?”

程知遠此時心靈也已經安定下來,但他卻做出和龍素不同的舉動。

“何天之衢,道大行也,你的道爲何不行?”

龍素沒有直接回應他,而是用那雙極好看的眸子道:“這是你出的卷子?”

程知遠看着她:“你怎麼不稱君了?”

龍素愣了一下,似是在斟酌,而後便失笑:“因爲....你已不是陌生人,對第一次見面的人,稱呼要用君,這是禮儀,而對於....不太喜歡的人,出於禮貌....你的話.....”

她這麼說着,卻又感覺不對,於是加上了一句:“因爲...因爲我們認識了。”

程知遠也沒有什麼表情,這段時間不能喜怒,讓他顯得越發“沉穩”,常人表示自己深沉,尤其是那些君王,都是喜怒不形於色,言辭之間打機鋒,並且要很有城府與閱歷,但程知遠這個“喜怒不形於色”,則是一種被動與強加的狀態了。

“是的,我們認識了。”

程知遠向她行禮:“多謝大士救命之恩。”

龍素還禮:“不必言謝,此事已了。”

程知遠禮畢:“還請大士迴應我的問題。”

龍素沉吟一會,卻是道:“你認識甘棠麼?”

“她和你什麼關係?”

程知遠的眼神沒有波瀾:“你又是怎麼認識甘棠的?”

這當然不是什麼抓小三現場,事實上,要讓龍素現在接受程知遠倒是有些困難,做夢的事情沒有人會當真,雖然那個夢從某些方面就相當於真實。

但是對於龍素來說,那只是爲了完成任務,而她知道,程知遠入夢也是爲了完成任務。

包括自己後來救他,他救自己,一個是出於義,一個是出於仁。

所以龍素坦然道:“甘棠來找我,幫我解今年的題目,而且還特地與我說了,要爲你留一份卷宗。”

程知遠點了點頭,忽然道:“你應該稱她公子召南。”

龍素的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一下。

被旁人挑禮節的錯誤,這是龍素不能容忍的事情,但是她卻也有感覺,自己方纔說話,爲何感到隨意?

或許還是夢境中遺留的影響。

她有些複雜,那種記憶暫時看來還無法擺脫。不過現在正主上來了,看起來便更難擺脫了。

她對程知遠的印象並不壞,甚至對於夢境中的那個程,還有些許的喜歡。

但夢境之所以荒誕,令人愉悅,究其根本,就是因爲那不是真實的。

龍素是儒士,她的理想不是和凡人女子一樣,成爲一個物件,或者是獻給君王的美人,亦或是成爲農婦,她想要傳播儒的道理,她甚至覺得自己就是爲了儒這個字而生的。

所以她極重禮節。

像是夢境中那種事情,她在真實中是不可以做的,譬如那個所謂的虛假夫妻。

這個時代最重視的就是清譽與名節。

生死是小,失節是大。

程知遠說了之後,他的觀察力何等敏銳,果斷抓住了龍素的小動作,但他也沒有繼續說什麼,而是如實相告道:

“甘棠,或者說程召南,算是我妹妹。”

龍素:“東極來人,居然在塗山氏有親族麼?”

程知遠道:“我與塗山氏沒有直接的親族關係,但是有間接的,甘棠曾爲石碑神怪,是我的血爲她造化了軀殼,這才讓她得以駐世。”

“她是塗山二十二代王的摹刻之影,擁有二十二代王的全部記憶。”

程知遠撩起袖子,另一隻手用指尖按壓臂彎:

“這是仙人的血。”

仙人的血不假,但其中還有黃帝柏汁液的功勞。

也是程知遠運氣好,出門遇到貴樹,黃帝柏就在大門口,那歪脖老樹多少人都尋找不到,程知遠倒是下了車就見到了。

不過,畢竟那是周穆王的車,黃帝柏也是周穆王移來的,所以被當成一個站臺,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龍素這才明白了緣由。

程知遠在看她,龍素被他盯着,便忽然沒來由的有些不快。

“你在看什麼?”

她如小女兒般的嗔怒,但這種聲音只出現在這句話的前兩個字。

在第三個看字還未出口時,龍素立刻就調整了她的音調,於是這句話說出來,腔調前時微羞後時平淡,便顯得有些怪異莫名。

程知遠的眉頭倒是皺了一下。

“我的問題,我的答案,哪裡有不對的地方?”

程知遠在問之前的事情,龍素這纔回神,她這時候心中一驚,暗道自己居然在之前短短兩三句話之後就走神了。

甚至有些恍惚,這是不應該的,也是極其失禮的事情。

於是她調整了自己的心境,強制讓自己安寧下來。

“君子言談舉止,皆當三思而後行。”

龍素開始認真回答程知遠的問題,而程知遠突然來了一句:“你沒有繼續心猿意馬?”

“你!”

龍素這下真的惱了,之前她腦袋裡在想那些事情,卻被程知遠的認真態度牽扯來去,結果現在自己開始認真,他一下又開始扯別的事情!

這下倒好了,心中所想一下子全亂了!

龍素瞪着眼睛,程知遠則是面無表情,其實按照這時候應該笑一下,但是他不能笑,於是便微微低頭。

“你的眼睛很好看,燦若星辰。”

龍素一怔,程知遠則立刻轉口:“你現在三思了嗎?”

龍素怔住,隨後一個呼吸間就反應了過來。

程知遠在攪亂她的心境,因爲自己不滿足於“何天之衢,道大行也”的答案,從而做出了否認這個答案的判斷,然而程知遠恰恰就是選的這個答案,而他也正是此次卷宗的出題人。

自己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中了他的套,從開始時,程知遠就一直在問自己這個題目的答案爲何,而自己因爲開始時的心動而有些分神,等到集中的時候,程知遠又和自己問禮儀的事情,而自己也做出了迴應。

後面分分合合.....直到現在。

程知遠等的就是自己那句話,即“君子言談舉止,皆當三思而後行”。

簡而言之,君子的行爲與談吐要注意社會影響。

那麼從開始他走進來到現在,自己的一切是出於第一反應,還是三思之後的行爲呢?

龍素當然知道,之前的一切都是自己的第一反應,根本就沒有三思。

“你這是詭辯!”

龍素很生氣:“你在套我!”

程知遠搖搖頭,不說話。

龍素向前靠近:“季文子說三思而後行,是指的遇到大事情......”

程知遠:“言談舉止,一舉一動要符合禮儀。”

龍素眨眼,張了張口,似乎被噎了一下,但也很快反應過來:“你又在詭辯,至聖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補了一句再,斯可矣,意思是要多思考幾次,但這些依舊是指的大事情。”

“我說言談舉止.....你.....君子三思,小人卻捉弄君子.....”

程知遠:“荀老師自稱小人。”

龍素不說話了,她思考了兩秒之後:“小人亦有不同解,是百姓還是真小人,是入世者還是險惡徒,都要加以區分。”

程知遠點了點頭:“君子沒有不同解,但小人有不同解,這也足以,那麼三思是否有不同解呢?”

龍素道:“少而不學,長無能;老而不教,死無思;有而不施,窮無與。是故君子少思長,則學,老思死,則教,有思窮,則施。”

君子年少的時候想到年長無用,就會去學習;年老的時候想到臨死將至,就會起施教,富有的時候想到以前的貧窮,就去會佈施。

這是狹義上的三思,不適用於普羅大衆,因爲大部分人都沒有富裕過,而富裕過的人也不會去佈施。而大部分的人也沒有知識,擁有知識的人也不會輕易傳授。

程知遠:“荀子大人記錄了孔子的話,但是三思還可以繼續延伸,我們轉回話題,你看這大三思,說的都是想到一件事情,立刻就回去付諸實踐,所行皆是本意,那你爲什麼又要否定你自己的道呢?”

“難道說,你不喜歡你現在自己走的道路嗎?”

龍素好看的眼睛微微瞪了起來。

程知遠:“大士爲何不言?還請做出答案,既然你三思已過,那你現在的答案又是什麼?”

龍素深吸了一口氣,心裡還有些混亂,重新梳理之後,剛要開口,卻被程知遠又是一句話打斷。

“所行所作不符合於道,謀定而後動,知止而有行,若不知則如何談道,故而不知‘道’也,既不知道便不合道,所言皆是虛假,便又做不得真,那麼第一次談論的難道不是真心嗎,否定了自己的道.....”

程知遠有些面無表情,但這時候龍素突然起身了,她的頭低下去,就像是一個犯錯的小女生。

“不聽。”

龍素用極低的聲音唸了一句,又補了一句。

“太失禮了,記己有恥。”

她擡起手,上面有一道光芒突然聚起。

“蘇己,不三思,未後行,雲誰之思?”

程知遠直接開口。

龍素擡起的手忽然僵了一下,隨後程知遠閉上了眼睛,嘆息了一聲。

“小人之言......詭辯!白馬!不聽!”

一陣清風轉過,程知遠睜開眼睛,出現在水地小築的外面。

越王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這裡,有些奇怪的看着程知遠。

程知遠沒有什麼表情,反而有些自然一般。

“老師啊,我給我妻子趕出來了。”

越王滿頭霧水。

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旦一劍!第二百九十四章 夢 · 封山之策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二百六十三章 解出來的是什麼?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六百二十五章 仲尼第三百八十六章 仙人 · 庚桑楚第七百六十八章 鈞天之宴(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鉤上吊第六百九十四章 葬土(終)第三百五十二章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第七百三十一章 問仁第八十章 夢·惡來耀武第六百四十五章 一氣破天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稷下之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夢 · 我母雞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存在於前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口吞五方風雨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八十三章 夢 · 不按套路出牌的紂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生起始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七百零一章 東皇與太乙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二百九十三章 夢 · 百獸還糧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雲之宴第六百六十九章 絕望(上)第七百零六章 世間最大的詭辯第五百一十八章 主動權歸誰?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律之下!第四十五章 賠錢貨的高傲(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下,以後你和他就是同事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守道之屍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四百四十三章 仙藏於山林第二百九十九章 偏執之人第七十一章 幫我關一下燈謝謝第一百二十六章 最早的刺客無雙第五百一十七章 《雨無正》(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臥滄江驚歲晚第一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鄭聲淫,佞人殆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會高陵君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捧地獄第五十六章 認識一下,以後你和他就是同事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荀子入秦,與狼共舞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之初,性本_?第九十九章 狂浪生(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雨無正》(中)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道誰握,天命所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三十一章 人間無趣,不如不來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七百六十四章 萬里騰空一踊身第一百四十九章 陸地劍仙(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口吞五方風雨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來捨生?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件大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死於地獄之下(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四百一十一章 斬蛟劍下斬蛟龍第五百零二章 老朽步五丈第六百九十章 時代的道標第二百五十四章 伏羲竊仙法於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借我一次,謝謝!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雨起咸陽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五百八十九章 終究還是躲不過!第五百七十二章 聖戰(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九十三章 夢 · 忽有非常(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四十章 山河鼓劍(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殺生起始第一百七十章 木秀於林(生翅蟻)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昔年山下,夢裡童世第二十八章 沖天血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