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

bookmark

赤着腳站在田野裡,四周的桑葉已經逐漸由翠綠向深綠轉變。

春深夏初,洛邑的天子租田裡,粟米的長勢一片大好。

李斯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同樣,自從那次程知遠在田埂上和他們講過道理之後,許多的學子也不再抱怨自己做的是黔首的工作,反而對程知遠的話極爲推崇。

天下是一塊大田,但這田裡卻不僅僅只能種植粟米,而是很多,很多。

“天不憐萬民,何以生百穀?”

程知遠是如此說的,並且盡到了作爲老師的義務,如果僅僅連一塊田裡的粟米,以及各種問題都解決不了,那將來即使是出仕於君王前,最多也只能當一個幕僚,久而久之,湮滅在青史之中,連名字都不會留下。

想法有很多,關鍵是怎麼把它們變成實踐?

李斯發現,自己的便宜師弟韓非,他的田地從來沒有遭到任何“不定期天災”的襲擾,而這都源自於那次越王和他的談話。

韓非不知道說了什麼,雖然磕磕絆絆,結結巴巴,但是素來以可怕著稱的越王勾踐卻出奇的聽從了他的建議,從那次之後,越王每次經過韓非的田地,都會鄭重的收起手裡的劍,其他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紛紛效法,然而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歸。

這是一種巧合,不可複製,當然,李斯同樣感覺到,自己這個便宜師弟的不一般。

他是法家的弟子,當然李斯自己是齊法家,而韓非,似乎哪一邊都不粘,他更像是以前商鞅那一脈的傳承,據說是來自於屍子。

後來李斯問了韓非,而他也得到了答案,其中意味,不免讓他深思。

“不寒隙穴而勞力於赭堊,暴雨疾風必壞。不去眉睫之涸而慕天、雨之報,不謹蕭牆之患草而固高埂於遠境,飄風旦起,人不及救,田無糧收,禍莫大於此。”

“不堵塞田野邊緣的內部縫隙而去粉飾外表,暴風雨來臨之後必然垮塌;不解決眼下的乾涸而去寄託天與風雨的援助,不謹防內部的雜草而去遠處築高田埂,一旦出現問題,看似固若金湯的田野立刻崩塌,人沒有辦法挽救導致顆粒無收,沒有比這更大的災禍了。”

韓非在這春深之時說出了流傳千古的話語,當然在這裡,蝴蝶扇動翅膀,使得國家成爲田野,城牆成爲田埂,內部的禍患成爲雜草,然而真正的治國核心卻並沒有變。

“育糧如育民。”

李斯整理着自己的莊稼,春深夏初,要謹防蟲子啃噬莊稼,這也是可怕的負面力量,李斯對這種力量的感觸很深,蟲子啃噬糧食,就好比老鼠在倉中偷糧,性質都是一樣的,真正種糧,取糧,用糧的人卻沒有辦法拿到糧食。

李斯也曾經說過,自己要當倉中鼠而不是廁中鼠,在他看來,倉中鼠有本事才能鑽入糧倉,而廁中鼠沒有本事故而只能在廁土中刨食,人所處的環境決定他的高度。

但如今,他更發現,與其去借助旁人的糧食充盈自己,不如自己多種一些糧食,自己握着的糧食,自己心裡有底,這才能夠放心。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卒必發於行伍。

他對此話深以爲然。

田埂邊上已經多出了許多的水利灌溉機械,這些由墨家的部分學子作爲主要人才製作,不過可惜的是,能在稷下帶來的,甚至進入稷下讀書的,基本上都是東方相夫氏之墨,而這一脈的墨者,動手能力是最差的。

所以他們做不出高等級的水利機構,其中很多的連接技術,他們並不會,有些抓瞎。

相夫氏之墨既然選擇了東方,那自然不會讓其他兩派的人進來,而其他兩派的人也並不想扒着相夫氏的屁股向齊國擠,南方之墨用手中的劍與弩迴應東方之墨的軟弱,而西方的秦墨,則是用一場又一場的勝利,用一件又一件的攻城器械來告訴東方之墨,他們手中的那些機關,不過是西方之墨腳下的玩具而已。

墨家的分裂比起儒家要更爲嚴重,子墨子消失於人間,行蹤不明後,常有傳言是子墨子已死,禽滑釐鎮不住三派墨者,而不像是儒家,仲尼雖然也快死了,但是還有半口氣在,沒事還能走兩步,故而八脈雖分,內鬥嚴重,但還沒有到墨者這般可怕的地步。

最讓人毛骨悚然的是,墨者們都在做着認爲“利”天下的舉措,是“大義”,故而他們不會放棄自己的信仰,故而即使面對同門,下手也絲毫不軟弱。

秦墨欲使秦國統一天下,使得天下再無戰事,是大義。

楚墨欲以身殉道,希望用一己之力,完成兼愛非攻,故而屢屢幫助弱者守城,是大義。

齊墨欲以思想去同化衆生,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希望世界和平,也是思想最幻想的一派,這也是大義。

開鑿水渠,學子們是主力,墨者只是給出設計,而後來的各種機構,也確實是讓學子們紛紛驚歎,直至此時,他們才發現,這些東西之精巧,之完善,所帶來的收益之大,遠遠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微不足道。

雖然聖人可以製作高等的寶物,甚至很快就可以完成一件,但是墨者的這些機械很簡單,只要有一份圖紙,有一雙手,按照上面的尺寸進行切割,拼裝,那哪怕是一個黔首都能得到堪比法寶的力量。

“法寶需要精氣神明的催動,乃有窮盡之物。”

“機械不需要精氣神明的催動,只需要藉助天地自然之力便可運轉,此乃無窮盡之物!”

李斯面對這些東西,十分的吃驚,他甚至驚訝於自己變得如此善於接受新鮮事物,而他也確確實實,在這短短的兩個多月內,感覺到了一些說不出來的變化。

這種感覺,隨着時間的推移,越發明顯了。

李斯望着田地的極遠處,起起伏伏的丘陵遠方,是一座新壘砌的高臺。

程知遠帶着墨者們用石頭蓋起了一個高大的爐窯,那上面有一個長長的煙囪,從蓋起的第二天,便不斷有濃厚的煙火灰燼從其中洶涌飄出,厚重若垂天之雲。

直至第三個月。

驚雷震動,大雨傾盆,就是在這一天中,爐窯內的墨家子弟,有人拿出了一桶灰色的“泥沙”。

他們說這個東西,可以築城。

五月末,風與雨愈發劇烈。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七國皆爲商賈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二十三章 天下之物,何物不爭第四百九十一章 夢 · 虛假的“逍遙遊”!第六百零五章 三儒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 ? 銅鐵之始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五百二十六章 平素裡談笑風生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平素裡談笑風生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會高陵君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四百零九章 鷹擊長空第二百八十二章 夢 · 聚散如流沙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生天殺,其道理焉?第三十四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下)【求收藏求推薦啦!】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天下最大的威脅!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六百八十六章 白龍馬,蹄朝西第三十章 慈悲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鉤上吊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甘十,雉兔同籠第七百二十章 大道廢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棠(下)第一百零九章 相馬記(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羋者何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君子如向矣(二)第三百三十章 強制道歉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禮第六百六十四章 古老的人兒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夢 · 南禺山山神第十九章 人,蛇,神第五百二十章 越王一劍!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一百六十四章 仙與鬼(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六百二十章 攪局者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實驗田第二百六十六章 稷下後山塗山王第八十四章 夢 · 同牀異夢?第二百三十章 放匣(上)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問之秘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劍解第四百二十九章 湯鼎之沸第二百四十一章 劍天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華山將倒第三百五十五章 強買強賣第二十四章 一口吃了整個人間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地游龍(下)第三十七章 仙人失去了什麼第二百六十八章 吳越舊事與仙聖之戰第二百零一章 劍心(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天之下!第八十九章 夢 · 徵三夷(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夢 · 稻花香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勇者無懼(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五百五十章 少年,讓我當你媽吧第七百二十章 大道廢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與鬼(三)第一百零四章 紅袍劍仙第五百六十四 大浪滔天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件大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戲開始(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龍素的指尖第九十二章 夢 ? 穆天子劍第七百二十七章 暫代天下之主第五十章 薪骸雖燼,火種仍傳第五百六十七章 荀子入秦,與狼共舞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六百六十五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會高陵君第六百六十九章 絕望(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珠沉淵而山媚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三百六十八章 天下劍宗第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三百八十四章 廬山震第三百一十五章 嬴異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