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燕雀聒噪

bookmark

“人不能見道,並非是道不喜人。”

子夏搖頭,荊軻慚愧的拱手:“敢問先生,您從跟隨仲尼學習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您會有如今的高度了嗎?”

子夏道:“當然沒有,名師可出高徒,但亦有不成材者。”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仲尼有弟子三千,然而其中很多人,其實我也不記得他們是誰了。”

子夏嘆息:“我不能記得所有人的名字,導致他們被世間遺忘,但世間萬物,萬象,石頭,風雨,君王,史書,刀筆,都沒有記下他們的名字。”

“他們就好比古時候山行者所說的一樣,無用之木不成材。”

荊軻苦笑,程知遠在側,此時異人站起,忽然言道:“然山行者亦說過,巨木不成材者,不受刀斧之戮,大而無用,不礙逍遙。”

子夏笑了:“是,他確實說過,公造石曾經去齊國,看到一顆大櫟樹,很多人在觀賞,但公造石看也不看一眼,他的徒弟很疑惑,說自從他拿起刀斧之後,不曾看到過如此壯美的樹木,爲何師父卻不看一眼?”

“公造石說:這是一棵什麼用處也沒有的樹,用它做成船會沉沒,用它做成棺材會很快朽爛,用它做成器皿會很快毀壞,用它做成屋門會流脂而不合縫,用它做成屋柱會被蟲蛀蝕,沒有什麼用處!”

“因無用而壯美,成爲世間的奇景。”

子夏道:“無用之道,亦爲有道,無用之用,便是最大的有用。”

異人詫然,他本來以爲,子夏是在說那些弟子是不成器的木材,而誇讚自己是參天的松柏,卻沒想到,子夏事實上根本沒有貶低他曾經那些無名同窗的意思。

在子夏看來,任何事物都有存續的必要,有用者必然有用,無用者用處不在此間而已。

“天下沒有無用的人,只有不合適的環境。”

程知遠的聲音插入進來,並不是對着子夏說的。

但是子夏先生聽到了,他道:“說的很對,是誰有如此見地?”

程知遠道:“雨放在澇區,便是山洪,然而若放在旱地,便是甘霖,一來一去,洪霖之間意思相差天地之別,然而它們都只是雨而已。”

子夏慨嘆:“仲尼有三千弟子,成名者七十二人,但真正厲害的就只有這七十二人嗎?”

“再傳世者,孟軻,仲樑,樂正春,萬章,荀況,陳良,林放,琴牢,公晳哀,穀梁赤,公羊高.....”

“我們不過是佔了先機,而我所說的這些人中,也有與仲尼一個時代的人物。”

“我們追隨仲尼,是修行了禮樂道德之道,然而一道,十個人來看,又怎麼能解出相同的道理呢,道是不同的,不存在喜歡某人,不喜歡某人。”

子夏微微側頭,雖然看不見,但他依舊準確的面向了荊軻,言道:“你是荊軻,我也聽過你的薄名,你之前說你在練一口劍氣,既然這樣,那口劍氣就是你的道。”

“道在何方,道在堅持......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能恆持常人所不能持。”

“君子漸於飢寒,而志不僻;銙於五兵,而辭不懾;臨大事,不忘昔席之言。”

荊軻愣了半響,頓時涕零起來。

嬴異人對程知遠道:“子夏先生的道理淺顯易懂,又處處直擊要害。”

周圍聽講的士人們紛紛應和起來,他們把子夏先生的那句話記於腦海之中,而緊跟着,陸陸續續,依舊有人站起來,向子夏,以及向這裡的所有人傾訴他自己所認爲的“道”。

尉丹開口,眼神不住的瞄向荊軻,同時朗聲道:“在下的道便是劍宗之道,天下劍宗一百位,拋開第一位者,其餘,彼皆可取而代之也!”

他口氣極大,邊上士人們在稍稍安靜之後,不少人沒有掩飾,直接就笑了出來。

尉丹則是不覺得這有什麼可笑的,冷然且帶着一絲傲氣道:“我可不是某個沒有膽氣的廢物,遇人羞辱連劍都不敢拔出!”

“我是年輕不假,劍術也確實是不到家,但天下的劍宗們,有哪一個是年紀輕輕就登臨高位的?”

“最年輕的那位,排在天下劍宗最末,秦國安國君的次子嬴漸,我倒是不覺得我會輸給他!聽聞近年消息,他練劍不精,在燕地被東極一個女子劍客大敗,使天下劍宗蒙羞,讓那東極女子覺得,我中土赤縣,南世神州,劍者手段不過如此。”

“這是大羞辱!”

尉丹揚言:“給我十年時間,定讓這劍宗之位天翻地覆!”

“予我二十年,刻舟之劍公虛懷,六國宰相蘇秦之流,皆爲我手中劍所敗矣!”

“若給我三十年.....”

尉丹忽然覺得眼前天地寬廣,精神都高漲了一截!

“越王之位,並非窺不得也!”

“好!”

衆遭都無聲息,士人們神情各異,但都沒有說話,然一個頃刻間,卻有人高聲叫好,再仔細一看,卻是那個坐在荊軻身邊,攜三劍與其交談的年輕人。

楊樂在子夏身邊,也不免詫異,隨後感到好笑:這人怎麼叫好不看時機,尉丹與荊軻有嫌隙,他這頭和荊軻剛剛說完話,轉頭就給敵人喝彩,這叫什麼人啊!

然而讓楊樂感到無語不僅僅是喝彩,只看程知遠不單叫好,甚至還鼓起掌來。

啪啪啪,聲音清脆,但是隻有他一人鼓脹,在此時顯得有些孤寂。

尉丹同樣感到很詫異,他眉頭一挑,心道這人不是荊軻舊友,此時給自己喝彩是幾個意思?

怕不是喝倒彩吧!

當年秦魏交戰,公子卬率魏軍戰於河西,當時就被他老朋友商鞅捉了,商鞅請公子卬赴宴會,說這個土地問題喝酒解決比打仗好,於是公子卬就去了,結果商鞅訂立盟約之後說“彩”(同善,諾),公子卬被大力士烏獲生擒,中計敗北,大爲羞愧,後來不知爲何降秦。

尉丹向程知遠拱手,邊上有人開腔:“足下爲荊軻舊友,然卻爲敵人喝彩,是何道理啊?”程知遠則是很坦然道:“讚揚他的心志,否定他的作爲,在立場上敵對,但在這大松樹下,人人皆暢所欲言,尉丹敢自言鴻鵠之志,如何不能贊?”

他說着,又指着那出聲的士子道:“燕雀不能懂鴻鵠之志,何以在此聒噪啊?!”

第四百六十七章 仙威無上第七十六章 正劍(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四百四十章 俯仰無愧於天地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覺得你是個妖第六百六十九章 絕望(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劍叩天門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子嘉第六百五十二章 存在於前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天象之境!第四百五十七章 豺狼在邑第七十七章 正劍(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七千年前的對撞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四百六十九章 白雲之宴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無情第三百一十二章 齊國的打神鞭第四百一十六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夢 · 聖皇遺留的邀請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見法家第四百四十三章 仙藏於山林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五百八十一章 聖人滅於秦(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曾遊於雲夢第四百一十一章 斬蛟劍下斬蛟龍第五百一十一章 莊生是誰?第一百九十五章 甘棠(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棠(下)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禮第一百八十二章 擇碑記(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七百二十章 大道廢第二百九十四章 夢 · 封山之策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劍解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火之謎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一百九十章 和光同塵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劍仙第四百一十八章 程跑跑跑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無情第七百三十六章 十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霜女“鬿”(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白飛熊第二百七十章 數字的“陰陽變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木秀於林(風摧霆)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失天威,其德猶在第七十六章 正劍(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宮入世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六十七章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第六百一十二章 九重樂土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十七章 獨劍術乃是往教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事了(上)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四十一章 山花爛漫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口吞五方風雨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戰羣法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問鬼神何存焉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山鳥飛絕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玉(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地之迫,聚於罡爐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三百八十四章 廬山震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七百一十六章 恆山武士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旦一劍!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四百零二章 泰山不復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極地乃海外神山第七百零七章 消亡的花朵第五百五十四章 萬法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