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庚子與程子(中)

bookmark

程知遠站起身來,隻手拂袖背在身後:“庚先生?庚氏,有意思啊,在下是程氏,你我兩人,祖上倒是極有淵源的。”

“上古帝堯時代,掌管糧倉的人叫做庚,掌管運糧的人,叫做程,這個一直延續到了商代末年。”

庚桑楚笑道:“正是因爲極有淵源,故而我才特意前來,幫助程夫子補全這個計劃,你是運轉糧草的官員,而我,則是掌管糧倉的主簿。”

他上前一步,同時道:“程夫子入楚,正是楚國幸事,幸得夫子來此,否則楚國,此番危難深重。”

話說到此,不少臣子都面色茫然,有人更是皺眉,尤其是玉尹,他神色悽惶,又憤怒,又似痛恨:“一個縱橫家,也能被稱爲夫子二字?”

“你這門客,屈獻麾下,原來也都是蠅營狗苟之流,阿諛奉承之輩!”

他怒斥庚桑楚,並且又似乎有驅逐他的意思,邊上臣子便有起鬨的,人多勢衆,而此時,庚桑楚不緊不慢,只是道:“汝等通讀禮樂,熟曉詩書,更知天下名士,卻怎麼認不得這位程夫子呢!”

“是我楚國地處偏僻,實在是不通中原消息?還是各位根本沒有把上一次三宮開卷的事情放在心上?”

“上一次三宮開卷,我楚國入學士子,有幾人也?”

庚桑楚大笑:“偏居一隅,藐視中土,然而禮樂詩歌,能助爾等強國強軍否?!”

“中土不要的東西,我楚國卻要撿起來,如獲至寶一般,這是中原的計,各位卻還沉迷其中,仍不自知!”

他一通開腔,聲音洪亮:“三宮開卷,一題困天下士人;稷下十日,窮盡天地之數!中原大地,赤縣神州,凡三宮卷宗可抵之處,凡有士子游學之土,何人不知程夫子之名?”

“何人不知,連山重出,震驚天下之事!”

他這番話鏗鏘有力,諸臣眼神驚訝,三宮開卷,那難倒天下人的試題,原來就是這個年輕縱橫家所做的?

而稷下十日,他們確實是不太清楚,如庚桑楚所言,稷下學宮通過考試的楚國士子,還真的不多,主要是因爲楚人士子不太願意去考,自視甚高的緣故,當然還有一點,那就是楚將曾經殺過齊王,齊人恨楚,遠勝於秦。

這樣看起來,秦人與楚人,在齊國,反而像是一對難兄難弟,只是區別在於,攻擊秦人的,多數是列國士子,如清均這類魏國人,而攻擊楚人的,都是齊國本地人。

楚國人也看得很開,一所破爛大學而已,不上就不上了,你不想收老子,老子還不樂意去呢,誰和秦國一樣,沒有禮樂,沒有德學,故而還要眼巴巴的不遠萬里跑過去。老子自己關上門自己玩,不帶我玩拉倒。

不過稷下十日也不是重點,重點是“連山重出”!

“那真是連山易?!”

卷宗流於楚地時,也被有些大夫拿去看過,如陽陵君莊辛等人都已說過,那捲宗中使用的數字陣列,似乎是《連山易》!

但是誰能肯定?

權威如莊辛也不敢肯定,畢竟他也沒見過,只是聽說連山易之學並非是文字之變,而是數字之變,不與世間諸易混同。

所以此時,庚桑楚言之鑿鑿,聲音震震,便立刻就有人站出來,發聲質疑。

庚桑楚大笑:“程夫子在此,何不直接問他?”

程知遠眯了眯眼睛:“《連山易》還能作假?自然是真的。”

這下,就連楚王都眼睛放光,世間看過連山易的,恐怕只有西周公,但是那老頭子根本不在意這種易學書籍,因爲在他看來治國無用,爭權也無用,而且還看不懂。

說實在話,整個周代數學最好的是元聖周公旦,其次恐怕就是墨子與荀子了。

而楚國雖然很多人也看不懂,但是.....

但是這個東西代表一種逼格啊!

有沒有和會不會,這是兩個概念!我有你沒有,我就牛皮。

當然是開個玩笑,楚國人看不懂,但程知遠懂啊!這是一個知識至上的時代,你能看懂人家都看不懂的東西,人家就都要對你豎起大拇指,並且稱呼你一聲“世之良才”!

這東西是名聲啊,君王請人,都是要看這個名聲的。

此時熙熙攘攘,不少人對程知遠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他們甚至用一種很驚訝與羨慕的語氣在交談,而一直反對程知遠的玉尹,則是臉漲成了豬肝色。

玉尹嘴脣發抖,此時強行駁斥道:“無用之學,要來何用!你說禮樂不能強國,那數學莫非就能?不過是簡單的計算倉稟糧食之法而已,有什麼可學的!”

庚桑楚還沒說話,程知遠倒是先開腔了:“一石之糧可計,耗費一個時辰,十石之糧可計,耗費十二個時辰,百石之糧尤可計,耗費數十天,然天下之糧如何計較?”

“敢問玉尹,你如果是掌糧官,如何計算你楚國如今各城的糧食?按照上報的數額逐步遞加嗎?”

玉尹沒有說話,只是臉色很難看,猶是不服。

程知遠一擺手,似乎很不耐煩:“我今日來,不是來教你算術的,故而也沒有必要和你細細分說,只是,若懂得算術之道,天下之糧,不過數日便可計較出結果,收入,納入,消耗,儲備,這些哪一個不需要計算?”

“單單一個糧食你都弄不好,還當什麼官?”

他這通話聲音並不大,但卻擲地有力,玉尹咬牙,卻說不出反對的言辭,如果辯解說自己不是掌糧官,不懂這些,那不是自己送臉上去給打麼?

那估計自己的前途就斷了,這可是當着楚王面啊,官員不能說自己不行。

庚桑楚此時對程知遠見禮道:“不愧是上古程氏後裔,專門負責運轉糧食,這算學之經,在下聽聞已久,只是抽不開身,一直無緣得見程夫子,難以請教。”

程知遠看他:“庚先生來此,不是爲了在朝堂上,請教算學之道的吧!”

庚桑楚嘆息,點了點頭,與程知遠擦肩而過,面對楚王,再拜見,而後朗聲道:

“稟告我王,在下前來,已經聽完程夫子所言對神之策,深以爲然,但其中還有三點疏漏...”

“請我王靜聽!”

第四百五十二章 請程夫子出來一見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甘十,雉兔同籠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後裔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劍蕩祁連(四)第六十一章 蟲聲第四百章 天叫之哀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件大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四百七十二章 沒有睡醒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六百八十章 熒惑與夫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樂土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律之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物皆備於我矣第六百零五章 三儒第三百三十二章 程者,物之準也第六十七章 不要在意那些細節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小時候還見過你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庭之主第二百七十章 數字的“陰陽變化”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第二百九十三章 夢 · 百獸還糧第二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前兆第十章 人資如玉,各有本根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第一百二十八章 顏如玉(一)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獻青魚第二百七十三章 夢 · 南三次經(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二百零七章 奎!第一百五十一章 列宿第四百四十六章 羋者何人?第四十一章 山花爛漫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六百二十四章 柳樹與杯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曾遊於雲夢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第七十三章 子張之儒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間仙人們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山鳥飛絕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五百零九章 哪條野狗是趙高?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壁黃泉(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夫子的手,昊天的劍第七百零三章 藉口第五百零一章 歸來歸去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六百四十七章 姬發第二十七章 醉駕不可取第六百六十章 人間大亂第七百二十三章 趙之變第二百八十四章 夢 · 禺稿山(上)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四百九十六章 從天而誅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光之上(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夢 · 死人與將死之人第三十二章 予我烽火,還你人間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數梨花開長空第二百一十章 龍淵相虺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宮入世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 ? 銅鐵之始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一百二十章 書中自有千鍾粟第四十一章 山花爛漫第四百四十章 俯仰無愧於天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誰來捨生?第三百三十七章 國法之中無此律第六百五十二章 存在於前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阿倒持(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第二百零三章 劍心(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一百四十章 祭天金人予我第五百七十一章 聖戰(中)第五百四十章 萬妖之主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陵之約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