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

bookmark

尺撿到了一個活人,只是當他把這個人揹回家裡的時候,他家的女人發了一通脾氣,還以爲他在外面又找了一個賊婆。

穿着嫁衣的男人?

尺不知道這個人有什麼癖好,只是從城池回家的路途中,正好遇到神情慌張的嫂。

嫂向他說明了發生的事情,言她家的田埂上摔倒了一個年輕男人,恐怕是國內的士。

寡婦的家中不能收留這種來路不明的人,正好尺回來了,所看到這男人摔倒在田埂邊上,臉色慘白,邊上還有嘔血的痕跡,有些可憐,尺去看了看,發現他的頭很燙,出於好心,便把他帶了回來。

尺是一個木匠,他的哥哥豐是老實巴交的農夫,然而前幾年秦楚戰爭的時候,他的哥哥被楚國軍隊徵調離開,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尺知道,楚國的野人們從軍之後,很少有活着回來的,他們一般被作爲主力戰場上的炮灰,而如今這裡的野民,國人,其實也多數是當年逃亡到這裡的。

春秋戰國的時代,國人與野人要分清楚,野人多數從事農業,遠離城池,而國人則是居住在大邑內的人,多數從事手工業與服務業,也指代士人與貴族。

國人可以參與政治,或者說,此時代背景中,不論是周朝還是希臘,國人(公民)似乎都具有投票權,但相比起西方,東方的國人比起公民來說,更具有政治權利,他們甚至可以驅逐國君,羣毆到打死相邦,甚至參與國都遷移,這都是在春秋時候發生過的事情。

《周禮·秋宮·小司寇》中言:職詢萬民三政,即“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一曰詢國危,二曰詢國遷,三曰詢立君”,絕非虛構。

“國人”在當時政治上所以有着這般重要作用,是與他們所依附的公社組織密切相關的。

“國”中的“國人”基本上是周族商族貴族的後裔及其平民,他們雖然也受當時統治階級中“百畝而徹”的剝削,但在政治上卻與統治階級有利害一致的地方。

所以,晉國史蘇說:“昔者之伐也,興百姓以爲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故莫不盡忠極勞以致死也。”

氏族共同體的公社農民各有其權利義務,各人的生命權也不會隨便遭到統治者的剝奪和危害,但是這樣的公社農民,也就是居住在城池外部的野人們,地位很低,故而對於故國也就沒有所謂的忠誠度。

因爲不論是誰,都只是在頭頂上換了一個人收稅納糧而已。

周代諸國稱野人爲庶人,或者野人,而山野之民則是根本不服王化的那一批,他們的居住地比起城池輻射圈來說更遠,基本上和城裡的君王沒有任何交集。

當年晉幽公出城,據說是找點樂子,結果被強盜一擁而上亂刀砍死,這件事情也成爲加速三家分晉的轉折點。

而那些強盜,其實就是山野之民。

而在秦國,稱野人爲黔首。

早在春秋時,打仗這種事情還是輪不到野人的,國人們會帶頭衝鋒,野人最多隻是徵調一部分用來運轉物資輜重,而由於那時候打仗講禮儀,所以也基本上不會發生後勤部隊被攻擊的事情。

而到了戰國時代,國人們不再站在前面,野人們成爲作戰的主力炮灰,尤其在楚國,大貴族主義盛行的前提下,野人的社會地位進一步壓縮。

尺的哥哥豐毫無疑問是從事農業之人,所以他被徵調,然後死了,而尺作爲木匠,他偶爾會來往於郊野與城池,所以他居然被視作半個國人而不予以徵調。

尺對於楚國沒有半點留戀,他的妻子挺着一個肚子在弄菜,而嫂子就住在他們家的不遠處,一個人耕作着他哥哥豐所留下來的稻田。

而那片田,就是庚桑楚摔倒的田。

“今日旦時,嫂找到我,言兄的田野中,摔倒了一個男人,急急忙忙找我去幫.....”

尺對他的妻子解釋這個事情,他的妻子很不高興,又去怪他多管閒事,但是尺說道:“這個人來路不明,額頭髮燙,若是死在嫂的田裡,回頭裡尹來問,怎麼說呢?”

他的妻子臉色一下就有些白,吶吶道:“嫂的事情,你去管這閒事......”

尺手裡的刨子停了下來,他之前在做木凳子:“嫂一個人,她嫁給兄沒有多久,兄就死了,我作爲弟弟,不能照顧好嫂,是失去了孝與義,也是沒有了道德。”

“嫂被人說了閒話,被人栽贓,若是說那個男人和她有苟且,你是想看着嫂被生生吊死?然後我們家也不得不離開這裡?”

“嫂的事情,就是我們家的事情,兄的田,也是我們的田。”

“你去熬湯,我在回來的時候,恰好找了些草藥,給他喝下去,不要再多說胡話。”

尺的妻子低着頭,有些委屈的去煮湯,很快,一碗黑乎乎的不明湯藥被端來,大着肚子的妻把湯藥餵給庚桑楚,那很多都流了出來,落到了地上。

庚桑楚醒了,也不知道是被嗆的,還是真的因爲藥起了效果。

他咳嗽着做起來,這時候距離喂藥已經過了有一個時辰,他從昏迷中清醒,而天色已經到了正午。

尺出去耕地了,他的家裡同樣有田需要打理,而大着肚子的妻子不敢和這年輕人待在一個屋子裡,即使他很好看。

庚桑楚發着呆,小屋子裡空無一人,他勉強從邊上的破窗向外看,這裡稀稀疏疏的坐落着七八個小屋,而更遠的地方,還有同樣的一片屋子,在這些屋子的中間,夾雜的,是一片又一片廣闊的田野。

他沒有說話,也沒有開腔,只是在牀榻上坐着,這樣一坐就是半個下午,他的眼睛直勾勾盯着外面的田,因爲已經到了秋季,所以很多田地都呈現出金燦燦的美麗樣子。

日落的餘暉灑在田野上,從狹窄的窗戶內照進窗口,落在庚桑楚的身上。

“你看到了什麼?”

沒有人和他說話,是他在自言自語,在自己問自己。

他看到了彎腰躬耕的尺,看到了在收攏稻穀的尺嫂,不僅僅是他們兩個人,更遠的地方,每一塊田上,都有一兩個彎腰的黑點。

我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天下。”

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漸離第三百二十章 二問劍經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三百四十九章 世生良才,未敢用也第四百九十二 血海劍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劍叩天門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五十章 薪骸雖燼,火種仍傳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四十八章 七色鎏華,灰霞濺血第二百二十章 大難臨頭第七百五十七章 作繭自縛第四百二十五章 項氏夜來第四百五十九章 冥厄之會第二百四十一章 劍天子!第三十六章 籠中之獸,兇而暴戾第二百五十五章 皓首窮經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一百八十三章 擇碑記(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和光之上(上)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乃最佳第六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道火之謎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三百一十七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爲上策第三百五十七章 怨靈第四百三十二章 庚子與程子(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鬼穀道人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八十章 夢·惡來耀武第四百三十四章 庚子與程子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秦趙之間第五百一十五章 《雨無正》(上)第五十章 薪骸雖燼,火種仍傳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二百九十一章 夢 ? 銅鐵之始第四百九十九章 程夫子欲見天律!第七十六章 正劍(上)第六百零七章 車輪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見第七十八章 望帝布,甘丹刀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三百三十一章 我認你當大哥第六百三十三章 諸侯劍第二境!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六十四章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砍死的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子嘉第五百四十九章 伐天者將替天行惡第四百四十四章 雍容華貴第七百一十章 傳說中的儒者第三百二十三章 姬止接劍第二百五十五章 皓首窮經第二百七十二章 夢 · 南次三經(上)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八章 緣起緣滅第二百二十三章 感染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五百一十三章 逃避不了的嬴異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三百八十九章 荊棘從中荊棘刺第五百七十二章 聖戰(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壁黃泉(下)第六百零八章 神者,聖者?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青史與夢第四百六十二章 萬里秦風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來自仲良氏的阻力第一百四十一章 伏日窮兇第四百六十章 躲到茅廁的人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七十五章 察晦塵於微第六百三十八章 斬仙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自稷下學宮的鄙視第一百九十八章 妒火中燒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一章 天子西征第六百二十章 攪局者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七百零七章 消亡的花朵第二百零八章 憶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