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先生可爲少良造!

bookmark

荀子入秦的原因,已經變成了自願,而秦王也不再像原本歷史中那般,對荀況不太感冒,反而是頗爲期待這位儒門聖賢的到來。

程知遠的推脫合情合理,而且如果荀況作爲程知遠老師前來,那麼,自己那名爲異人的孫子,是不是也要和荀況稱一聲師祖公?

這倒是有意思了,秦王心中自有計較,安國君的二十幾個子嗣內,嬴異人是哪個,說實話,秦王都沒有印象,本來麼抱孫子是很開心的一件事情,但是當你有二十幾個孫子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無所謂了。

愛從來都不是均等的,一個孫子或者孫女,自然受到獨寵,但二十幾個.....誰看得上眼,誰有本事,誰才能受到一國之君的青睞。

這是有代價的,被受到青睞者,如果有了小君子的稱呼,基本上....便是公孫了。

因爲嬴異人他老媽地位並不尊崇,所以外面的人稱他一聲秦王孫是給面子,但實際上內部人員不能這麼叫,他老媽夏姬的地位在那些嬪妃內比較卑賤,所以纔有了原本歷史中,嬴異人爲了取得真正王孫地位,而拜華陽夫人爲義母的事情。

如今,這個不得寵愛的孫子,居然陰差陽錯爲自己拿來了夢寐以求的淮西十六城,秦王當真是感慨,世事無常,楚國剛把自己的太子送到秦國爲質子,這頭東皇太一就綁了送信的秦王孫,然而一個不得寵愛的王孫,和楚國的太子,這地位孰輕孰重,還用說嗎。

倒也是風水輪流,滄海更替,當年秦國何其卑弱,而如今,經孝公,惠文王,武王,加上自己,四世秦王之力,把秦國打造成當今超世之強國,也正是如此,秦國四代而不衰,越發強盛,反觀列國越發卑弱。

也正是如此,秦王纔有底氣坐在這裡奚落楚王,也正是如此,秦王纔有本錢開口,言兵甲之雄堅,法律之嚴正,人民之安樂,士大夫之公明,也正是如此,秦王纔有膽魄,在程知遠這位“天子使者”面前直接發問“此般國度,可王天下否!”。

嬴稷一隻是一個很狂妄的秦王,而他也確實是爲秦國做出了絕無法磨滅的貢獻,可以說,原本歷史中,嬴稷發動的戰爭,打下的版圖,奠定的天下格局,至少讓嬴政少奮鬥了二十年。

“一個不得寵愛的王孫,換取淮西十六城,以此道伐中原,終入吾掌中矣,只是沒想到這個異人還有不小關係,程,荀等人引爲其師......”

“回去,安國君要好好培養一下這個孩子,當然,前提是他要完好無損的回來....我相信他必然會回來。”

秦王的心中在呢喃,而在這裡,也是當場簽訂了盟約,不過秦王本人,還多要一個條件。

“不要你這武勝關了,本王要程夫子一個承諾。”

程知遠有些意外,而秦王笑道:“如之前所言,望夫子可以來秦一遊,不管多久之後。”

入秦?入的進去,只怕是不好出去,只好效力了吧。

徐庶入曹營,有去無回麼。

程知遠也不遮掩:“秦王要我的承諾,讓天下人看看,秦王愛才,三年五年,七年十年,都等得起,如此,千金買骨?”

秦王哈哈一笑。

程知遠卻是坦然道:“那行,承蒙秦王看得起在下,當三宮合併,事務漸息之後,在下必然入秦一遊,既然秦王拿出千金誠心,在下做一回馬骨,又何妨呢?”

秦王眼睛微亮,這老人笑的開心:“好,那本王先招待荀祭酒,再靜候夫子來秦。”

“若夫子有意,少良造之位,虛席以待!”

他這話說的也敞亮了,國家風範向這裡一擺,荀子看完秦之強盛,回去之後還不死力推薦?正好三宮合併,秦王這是不費一兵一卒,直接收攏了天下士人,而當那些人真正入秦之後,恐怕就不會走了。

而直接許個少良造,這就不得了了。

二十等功勳之中第十五等,大良造的副手!

程知遠卻不推辭,言道:“既然如此,秦王也請記得此言!”

秦王大手一揮:“桐葉封叔虞,君無戲言也!”

這是周成王的典故,當年周成王即位之時,年紀尚幼。有一次在和叔虞嬉戲時,周成王將一片桐葉削成珪狀,並且煞有介事地說:我以桐葉冊封你。後來成王親政,周公以記此事,成王允諾,以一片桐葉爲信物,封叔虞百里唐土!故而在此世之中,周成王的天子信物,就是這片桐葉!

這也是歷史中“君無戲言”的開端!

反倒是楚王,此時心中沒來由一股鬱結之氣,有些憂心忡忡,雖然程知遠並非是他楚國之人,而是天子使者,但是楚王之前還在猶豫要不要請程,庚二人行上大夫事,結果封賞未定,人家秦國就表示他那待遇好,想跳槽只管說,來了高官厚祿等着。

這讓楚王手裡捏的官職一下有些寒酸了起來。

當然楚王也很震驚,秦王一個少良造的重職,說甩出來就甩出來,眼皮都不帶眨一下!而他楚國,若是說要甩個令尹,那楚王肯定要被老貴族的唾沫星子淹沒了。

楚國割讓淮西十六城,秦國收下割讓書,於是問道:“文書已收,章璽已下,楚王何時完成交割?”

楚王道:“待我回見東皇太一之後,讓他放人,方可交割。”

秦王眉頭一挑,這時候,範睢又說話了。

“若是東皇不放人如何?楚王又要撕毀協定嗎?如上一次秦楚戰爭一樣?”

楚王一窒,胸口起伏兩下,忽然怒道:“本王承諾,一定盡力而爲,況且這文書已籤,章璽已下,便已經是定了論的事情,這土地之事,不比兵法詭計,我楚國若是背此割地之約,秦王大可堂堂正正來伐楚國,言明楚國割地,又言而無信之事。”

他被說到現在,卻也是動了點火氣,突然對範睢罵道:“我以誠心待秦王,你這小人卻百般饒舌,我楚國速來以禮樂拜交而聞於列國,承諾守信,當年秦國騙楚,張儀以商於六裡地,謊稱六百里,欺騙懷王,懷王相信,不曾聽屈原,陳軫之勸,卻是直接派人與齊國斷交!”

“一次斷交不成,張儀謊稱抱病不能來見,懷王以爲是自己態度不夠誠懇,這又派人去喝嗎齊王,直罵的齊王三魂昇天,七魄亂起,暴跳如雷,徹底絕交。”

“我楚國素來信守承諾!可不比你等外邦秦客,詭詐多端!”

所以秦王一笑,定了論調道:“好了,就這樣了,老秦人從不饒舌,不搞那些彎彎繞繞的,而且我也想看看,東皇太一,是真的鐵了心,要和我秦國作對嗎。”

“如我們之前所言,望楚王回去速速轉告東皇太一,不要等到秦軍拆了他的廟宇,他才反應過來要放人換他的城池香火,那時候,可就不作數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興於師,修我戈矛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五章 人間喧囂第七十六章 正劍(上)第五百五十章 少年,讓我當你媽吧第五百一十九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三百三十章 強制道歉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見第四百二十九章 湯鼎之沸第七百三十四章 無功之世第四百零三章 子夏荊軻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光之上(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四章 它山之劍第七百一十三章 葉公好龍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七百七十六章 三問之秘第一百三十二章 顏如玉(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惠施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滅於歲月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四百六十章 躲到茅廁的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終究還是躲不過!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興於師,修我戈矛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爲風師第四章 它山之劍第二十章 廬山有火第七百零二章 稷下之危第五百八十五章 霸宮亂法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一百章 仲夏之炎(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第五百五十三章,君當愛法,法當愛民,民可爲法而死!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三百八十三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二百四十六章 太學藏經七千第七百六十四章 萬里騰空一踊身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事了(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鉤上吊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二百三十章 放匣(上)第六十九章 寒蟬悽切第九十五章 夢 · 鉞,天子之怒也第五百一十三章 逃避不了的嬴異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神佑之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說劍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本想拒絕,但他給的錢實在是太多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二百八十六章 夢 · 山神的美意第二百二十二章 異變(下)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輕的半聖第四百一十三章 狂妄之徒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興於師,修我戈矛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雲當面化龍蛇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五十三章 狐祁山,虎神偶第六章 我認可你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仙與鬼(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一百零三章 仲夏之炎(四)第三百三十五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地游龍(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子的資格第五十三章 狐祁山,虎神偶第一百四十章 祭天金人予我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第十七章 獨劍術乃是往教第七百六十二章 劍蕩祁連(三)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四百零九章 鷹擊長空第二百零二章 劍心(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四百一十章 秦劍西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庶人劍第二重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六百四十七章 姬發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象天宮第七百一十七章 他的名字第三百七十四章 鬼穀道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其糧,滅其氣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一百八十八章 彈指入雷鳴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一百零四章 紅袍劍仙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測時天舞二日鬼門關開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七百六十九章 天界(一)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