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勇者無懼(上)

bookmark

毫無疑問,武王鉞曾經救過程知遠的命。

但是這一次,武王鉞同樣不會允許程知遠這種詭異論調的存在。

九重樂土,看似是歲月的更迭與人的選擇,但事實上,武王鉞所明白的,後面的一切不過都是未曾發生的,只是存在於設想與猜測中的道路。

那麼這就是虛無的,是虛假的,需要被砍死,劈開的!

儒門的宮闕中,在這白鹿宮內,武王鉞能夠聽到一切!

“王鉞....復甦了?!”

這不可能,武王鉞的完全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不應該在這個時候.....

它的力量從何而來?還是說,武王鉞一直都保留着力量,但這樣的話,上一次的破損,便無法解釋。

聖人們沒有動作,他們都在看着那個白衣姑娘,看着她持着的那柄黃鉞。

“一把斧頭。”

程知遠對龍素道:“這是一把能夠定鼎天下,也讓無數聖人爲之爭鬥的斧頭。”

“儒門八脈的破碎,又何嘗沒有武王鉞的功勞在內呢?”

王鉞發出可怕的威嚴,而這時候,程知遠身上,賠錢貨鑽出來,對着王鉞齜牙咧嘴。

“嘶嘶!”

小黃蛇似乎很不喜歡這柄斧頭,可週穆王與武王的時代並不相連,那麼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小黃色在黃厲原這座天子專屬的陵墓中,遇到過王鉞,並且發生了不愉快的衝突。

而結果,應該是小黃蛇被攆走了。

王鉞顫動了第二下,它感覺到第二個天子信物的存在。

周貞定王的十三白玉劍。

龍素神色沒有半點波動,她直視程知遠,開門見山。

“王鉞問,你是要讓天下陷入戰火之中,重蹈當年,夏之時,后羿竊國之事嗎?”

夏之時,啓晚年疏於朝政,產生不詳,死後其子太康繼位,東夷有窮國之主后羿竊取了夏的政權,並且驅逐了太康,同時讓太康的弟弟仲康做了傀儡,等到仲康死了,他的兒子“相”被后羿放逐,由此後羿完成了竊國的舉動。

程知遠對龍素,也是對王鉞道:“后羿啊,很有名氣的人,世人偶爾會把他和大羿、夏初時的司羿混淆,但我不是后羿,天下人更不是后羿,后羿的眼界太低了。”

“國......”

但程知遠這次沒有說完。

因爲王鉞突然爆發出一陣極其恐怖的氣息!

龍素的面色微微發白。

“王鉞說.......”

【昔年周武王奪去天下後,召見九州之長,登上豳的高地,遙望商的都城。武王回到周後徹夜不眠,周公旦來到他的住處,問爲什麼不睡?王言,只因上天不接受殷的祭祀,從他沒生下來的時候到現在已經有六十年。】

【遠郊和遠郊以外到處是麋鹿和飛蟲,上天不接受殷的祭祀,所以纔有今天的成功。】

【上天建立了殷,殷有賢人三百六十,卻無重用,方有此惡果。周沒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覺呢!】

【武王對周公講述!】

【他要依靠太室山,找出所有的惡人!】

程知遠道:“我於周室來說,是惡徒麼,看起來應該是的!”

程知遠向龍素伸手:“把斧鉞給我。”

周圍聖人面色沉重下來。

龍素搖頭:“不可以,王鉞在確定結果之前,都是由我來持有。”

程知遠放下了手,忽然抖了袖子,向自己伸手指着:“來,誅殺周賊!你不是天子的信物嗎!”

嗡——!

王鉞暴怒之前,十三白玉劍頂着壓力飛了出來,而小黃蛇也嘶嘶的用力鳴叫,想要給自己壯膽子。

周圍的聖人們不自覺的向前了半步。

說到底這是儒家的地區,王鉞擅自殺人,這也未免不給周禮的尊奉者們面子了,儒家並非儒教,大家是有自己的思想的,在程知遠提出讀儒人,儒家,儒教的三重觀念之後,所有的聖人都認清楚一個道理,他們可以是儒家,但決不能是儒教。

哪怕是披着一張儒家的皮,行儒教的事情,但也決不能把這張皮撕下來。

然而,聖人們小心翼翼的舉動,反而讓王鉞更加憤怒了!

這柄斧子怒氣沖天,直貫雲漢,這樣看起來,似乎姬發比起伯邑考還要更加暴躁!

龍素緊緊握着王鉞,而王鉞不斷嗡鳴震動,卻依舊沒有脫離她的掌握,這讓諸多聖人若有所思。

天子信物與寄託者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

“天子信物會影響寄託者,但也可能被寄託者所影響。”

荀子開口解釋,這是他研究過姬寤生手記而得到的結論。

程知遠對龍素道:“天子的威嚴早已蕩然無存,諸侯國各自稱王,自五國相王時,天子的地位就已經沒有了,如今再來我這裡發怒,如同掩耳盜鈴一般的可笑啊!”

“既然諸侯可以僭越天子,可以推行他們的制度,我只是講一些道理,那道路是天下人選擇的!”

程知遠又對龍素道:“你覺得呢?”

龍素沉默不語。

程知遠有些失望:“君子的道路是與我所說的那些道理相悖的,但也只是你認爲的君子而已。”

龍素忽然道:“不,你做的是正確的。”

“龍素?”

陳良微微側頭看向她,而王鉞似乎很詫異,同時震動不休,似乎在質問她。

“他不是君子。”

龍素對王鉞,也是對所有人,對程知遠所說。

“他是小人!”

“小人行事,不需拘泥於任何規矩!他有他的道理,誰又能干涉呢!仲尼也不行!”

龍素語出驚駭,而周遭那些過來的弟子中,她的師兄縯諝在此勃然色變,怒喝道:“龍素!你在說什麼!住口!你是王鉞的寄者,你豈能說出這等背棄儒道之話!豈能與小人苟同!”

“爲什麼?”

龍素突然反問他:

“師兄,難道君子要因爲螞蟻不走君子認爲的路,就說螞蟻是該踩死的嗎?難道君子因爲天上的飛鳥沒有在冬天飛向南方,就說這隻鳥兒是離經叛道的嗎?”

“君子可以講道理,小人也可以講道理,用君子的規矩來約束小人,這不正是如同用繁雜的禮樂去要求庶人一樣不合理嗎!”

“子非魚,豈知魚之樂呢?而且即是君子,也有‘無所不用其極’與‘不器’的道理啊!”

王鉞的震動平息下來了。

它似乎對龍素很詫異,很失望。

縯諝被氣的顫抖,他想要說話,卻被陳良拍了拍肩膀。

他憤怒的握緊拳頭。

白鹿宮的臉面,丟盡了。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汾水決堤第四百八十六章 夢 · 死人與將死之人第七十九章 夢·紂王伐蘇第四百二十九章 湯鼎之沸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血濺霸宮第五百六十四 大浪滔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飯和油(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雲當面化龍蛇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勝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無章璽第六百四十二章 斗轉星移,天下爲公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唐三藏過萬妖嶺第四百零八章 燕雀聒噪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三百一十一章 知遇之恩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第四百五十章 遲來的報復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地之參化!第六百零三章 儒門衆聖(下)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四百九十七章 天綱!第二百七十四章 當山神的第一天第六百零八章 神者,聖者?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七國皆爲商賈第二百八十六章 夢 · 山神的美意第五百二十三章 龍素的準備第五百五十一章 吃我範某人正義的背刺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七百零七章 消亡的花朵第二百六十八章 吳越舊事與仙聖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八十三章 夢 · 不按套路出牌的紂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顏如玉(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報仇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九十三章 夢 · 忽有非常(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顏如玉(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吾未見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劍解第五百二十九章 四貴之禍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於金野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意人好說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惶惶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三十三章 神人主天,聖人主世,仙人主風雨(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五百八十七章 垂名於千古青史第四百九十九章 程夫子欲見天律!第一百八十六章 擇碑記(六)第三百六十章 孟軻!第六百七十五章 伸出來的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惶惶第二十四章 一口吃了整個人間第二十五章 獅子蓮華,白虎拔刀第七十二章 論如何感化邪教第四百一十三章 狂妄之徒第七百六十七章 鈞天之宴(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要開始種田了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立下規矩第四十六章 因爲我窮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第五百七十一章 聖戰(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六百六十章 人間大亂第二百八十章 夢 ? 我心安處,便是靈山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隻手遮天第三百四十四章 歧路亡羊第三十章 慈悲第三百七十六章 守道之屍第七百一十六章 恆山武士第四百零七章 道不喜我第三百九十三章 莫測時天舞二日鬼門關開第二百零九章 妖神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五十三章 狐祁山,虎神偶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二百四十章 禮樂之徵!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地游龍(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可以存檔的過去神明第七百二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六十三章 虎姑婆,百骸骨第一百四十章 祭天金人予我第十二章 執力者,勢也!第二百二十五章 汾水決堤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