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先生與列國(趙)

bookmark

空隆隆的輪子無法再繼續轉動了。

夏末秋初,大雨傾盆,泥濘的道路上,馬車難以前行。

那圓滾滾的輪子,破損了,散成一堆無用的木頭塊。

龍素知道,自己沒有辦法繼續坐着這輛馬車上路了,輪子已經徹底損壞,而這意味着,接下來她的路程,不會很舒服。

這裡是原晉國的土地,現在則屬於趙國。

沒想到剛出泗上,出了齊魯大地,馬車就壞了。

龍素不由得失笑。

這裡距離邯鄲不遠了。

騎馬,龍素是不太會的,不過拉車的馬向來性格都比較溫順,這匹馬踱着步,垂下首,低眉順眼。

天下起大雨來。

因爲上一次閼與之戰,以趙國勝利爲結局,所以至今爲止,邯鄲城內都瀰漫着一股不散的喜悅。

趙國強大,連秦國也不能相敵,強行攻趙,連秦國也只能慘淡收場。

龍素不止在一位國人的口中聽到這些話。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這樣說的時候,本身就已經把趙國放在了弱勢的地位上。

秦國可以輸,輸一次,兩次,三次,趙國也可以輸,輸一次兩次三次……

但秦國即使輸了十次,他依舊能打回來,因爲不傷根本。

趙國呢?

當然是不行的。

龍素想要找個地方住下來,她沒有打算去見趙王。

因爲她周遊列國的目的,不是爲了做官。

有些留宿的地方,價格比較高,邯鄲雖然不如齊國臨淄富裕,但在三晉之中也算可以了。

以前魏國大梁城是天下商業的中心,但自從大梁連續數次被秦軍發水淹衝之後,那些商人發現,秦國要打魏國,幾乎是信手捏來,所以大梁一點也不安全。

於是,商人們有一部分,前往邯鄲。

這也造就了邯鄲的繁榮。

“我只有三十枚小刀幣,想住幾日。”

龍素說是這樣說的。

這個留宿的地方環境並不好,也不在邯鄲中央,比較偏遠,和龍素以前的住處,天差地別。

屋主人似乎沒有什麼經濟來源,是一個輕俠,擁擠的屋子裡,兩張牀,三卷簡犢,四缸酒罈。

“君子?”

劍士年紀不大,其實可以看出他是十分年輕的,只是顯得有些頹廢,故而看上去,那神情間是稍微多了些滄桑老態。

他看到龍素佩白玉,這是儒家弟子的標誌。

“君子佩劍負斧……不像好人吶。”

劍士說出這種話時候有點滑稽之態,因爲龍素是個女儒生,女子儒生少見,一般來說更談不上什麼“壞人”的稱呼。

但龍素身上又帶劍又帶斧,確實是有些奇怪了。

這都是殺人的玩意。

劍士表示,大姑娘你不會是通緝犯吧?

當然說是這麼說,劍士還是讓龍素住在這裡了,他自稱賺的就是亡命錢。

“我這個地方不起眼,住過的人多了去了,正好,過幾日我打算去平原君門下碰碰運氣,要是能混個食客,那就好了……”

劍士說着,又有些自嘲,天色漸漸晚了,他也拿起一碗酒喝了起來。

“我以前在趙國待過一段時間……那時候我和一個叫魯勾踐的人爭鬥,我要養劍,不能與他衝突,後來我就走了……”

“我有一柄寶劍,等到我把這把劍養好了,它必然有震驚天下的時候!昔年楚莊王三年不鳴,三年不飛,來日時一鳴驚人,一飛沖天,我相信我也可以……”

龍素輕聲詢問:“那什麼時候是這把劍出鞘的時候呢?”

“是報恩,還是報仇?”

劍士雙眼迷離且朦朧:“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他聲音漸大,最後竟失聲痛哭起來。

龍素:“你之所以回來,是因爲放不下這柄劍啊,你不甘心,所以想要投身平原門下?”

劍士:“平原君好養士,有才者自可登位,是啊,我也想碰碰運氣。”

“古劍無鋒,是因爲還沒有到可以綻放鋒芒的時候,而如果不給古劍找一個英明的劍主,那麼恐怕古劍蒙塵,永不能復甦了。”

劍士不斷的飲酒,一口氣仰頭飲下一大碗。

“我叫荊軻,昔年聽過劍聖講道,但每次與人比劍,卻從沒有勝過,這一切都要從河丘開始說起……”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對於荊軻,乃至三位劍士來說,那都是一切故事的開端。

而龍素的眼睛也逐漸睜大了。

這個名爲荊軻的落魄劍士,也是這簡陋屋子的主人,他居然是程知遠的故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蓋聶,荊軻,程知遠。他們三個人相遇在榆次不遠處的河丘,在山花盛開的年歲中,激烈的爭辯劍術的本質。

荊軻與程知遠比劍輸了,於是他立志要從頭再來,重新蘊養一道劍意。

然而自從那次之後,跌跌撞撞,天地之大,之廣,之遠,讓年輕的荊軻飽嘗辛酸。

奚落羞辱,都已經是家常便飯。

“你難道沒有想過,程知遠的道理是錯的嗎?”

龍素如此問荊軻。

荊軻有了些醉意,哈哈的笑了一聲,又很悲傷。

“我能知道,這劍意其實已經成了,但我想讓它更強,更大!我現在把這柄劍拔出去,能讓我名噪一時,能成爲天下有數的劍士,但那又怎樣?”

“千百年後,還有誰記得我呢?”

龍素有些吃驚:“你……”

“我要讓這柄劍流芳萬古,我要讓我的名字,鐫刻在青史之上!”

荊軻忽然站了起來,有些瘋魔一樣:“即使程知遠是錯的,但我已經看到可行性,我已經有了成果,你讓我放下,我怎麼放得下呢!”

“他不是說了嗎!有人在秦國誹謗他,法家斥責他,說他不配爲法家第四派之主,但是他怎麼說的!”

“青史有記,不可改也!”

“好!好一個不可改!雖然是那個傢伙所說的,但每次聽到,我仍舊不免讚歎。”

簡陋屋子的門被推開,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過來了。

“還有住的地方嗎?”

荊軻看了下兩張牀,對他道:“有……我睡地上。”

老人看了下兩張牀,卻也不嫌棄。

“沒有兩個大錢,這年頭,出來都不好混,當年張儀入秦吃不起糠糊,範睢藏魏整日食不果腹,如今這裡雖然簡陋,但有吃有喝,可遮風擋雨安然入眠,已經是上天賜予的幸福了。”

魯仲連身無分文,一路靠走來到趙國,半點法力也不用,就是因爲想要用另外一重身份混出個明堂來。

天下人皆知魯仲連。

天下人更是皆知魯仲連敗給程知遠,黯然離開。

那從今以後,天下人,恐怕要聽不到魯仲連的名頭了。

“有本事的人,在哪裡都會得到重用!老夫懂你!老夫也是這麼覺得的!”

荊軻頓時淚目,然而魯仲連下一句話差點讓他吐血。

“能便宜一枚刀幣嗎?”

荊軻深深的看着他。

魯仲連認真道:“明日,我便去拜見平原君……”

荊軻頓時一愣,不免哭笑不得。

原來又是一個來碰運氣的。

“我叫魚伯嬰,和你口中那個姓程的,在以前有點過節。”

這是魯仲連的化名,魯去日則爲魚,仲之後是爲伯,新生者是爲嬰。

這一日,小小的,簡陋的屋子裡,聚集了三個和程知遠有關的人。

荊軻裹了稻草睡在地上。

“大丈夫生於天長於地,天爲被地爲牀……”

魯仲連把那個破爛木牀搬開,遠離龍素,放到了門口上。

“我少給了一枚刀幣,今晚我睡門口吧。”

大家都很累。

而龍素,則是有些難以入眠了。

程知遠……還真是到處都能遇到和他認識,或者結過樑子的人啊。

此夜無事,第二日的早晨,魯仲連和荊軻早早洗漱,準備去面見平原君。

龍素認真的對荊軻感謝。

“其實,我認識程知遠。”

荊軻一愣。

龍素道:“你既然認識他,卻又不願意去洛陽,是因爲你覺得自己與他是同代人,不應該低他一頭嗎?”

龍素不免笑了,只是覺得荊軻有些鑽牛角尖:“這是你的倔強吧?”

荊軻道:“有的事情,再落魄,也是不能去做的,我在漢水第二次遇到他,那時候正是子夏先生講學的時候。”

“我很無用,但我相信,我終有一日,也可以與他一起,留名於青史之上,你說的對,我確實是,拉不下這個臉來。”

“如果我這段時間不回來,那屋子,你可以多住幾天。”

荊軻向龍素行禮,隨後與魯仲連一道離開。

邯鄲的街道上,龍素找了一個人比較多的地方,開始給人講學。

私塾先生講學是不分場合的,墨子曾經在大馬路邊上講學,孔子在爛草棚裡講學,那是因爲春秋時代,聖門的概念還沒有出現,只有聖人還沒有聖門。

現在雖然是戰國,但是春秋之風並沒有消失,像是原來歷史中,後來秦始皇幾乎統一天下了,浮丘伯依舊在桃林席地講學。

龍素謹記曾參,陳良的告誡。

不要用君子的道理來行走天下。

講學,在以前也是有學識者的經濟來源之一,不僅僅是做官。

知識很多,道理也很多,但是國人們對於遊學先生的興趣,顯然不如山野小民來的多。

國人的地位高於野人,是擁有政治權利的民衆,相比已經大字不識一個的野人,庶人們來說,國人們的知識雖然匱乏,但依舊是足夠他們日常使用了。

龍素的講學,國人們聽聞需要收錢,雖然聽講一日,只需要一枚小刀幣,但他們依舊不捨得。

而聽講半個時辰,卻不需要任何錢貨。

於是,有很多人掐着時間,聽了兩句就走,龍素也無可奈何。

有孩子聚集過來,孩子們聽的聚精會神,但是他們沒有錢。

“先生,我們沒有錢,這個給你。”

有孩子在日暮時分跑走,又在兩刻之後匆匆跑回來。

他手裡端着一碗粟飯。

孩子們給了龍素一些寶貴的東西,約莫是竹馬,木牌,甚至還有一些好看的石頭。

但這些都不能當飯吃。

龍素只吃了那個孩子的一碗粟飯,這個時候,她的精神略微恍惚。

當年仲尼開始周遊列國的時候,是在村社間講學,想來比起自己,那時候的仲尼,最開始連一碗飯都吃不上吧。

魯昭公十一年時,仲尼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因小時候生活艱難,所以會幹一些粗活。

魯昭公十七年,郯子來到魯國朝見,孔子向郯子詢問郯國古代官制,辭官創辦私學。

後來,仲尼見過齊景公,見過晏嬰,又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

那時候的仲尼,前面沒有路,一片漆黑。

仲尼死前,說天黑了。

但龍素想說。

先生,天亮了。

第一天的講學就此結束,而龍素不得不回到荊軻的房子處。

荊軻沒有回來,魯仲連也沒有。

第二天,龍素繼續講學,很餓,但沒有辦法。

同時,龍素今日的講學,以千里馬爲課題,同樣打算把自己這匹駑馬賣掉。

那些白聽課的人們又來了,聚集之後,到點離開。

而孩子們紛紛給龍素帶來一些吃的。

第三日,依舊如此。

但第四日,有國人帶着自家的孩子過來了,怒氣衝衝。

“你這個夫子,怎麼還教人偷糧食?到底是女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這種人,是被驅逐出儒家的吧!”

那個孩子低着頭,想要辯解,卻因爲他父親的呵斥而細若蚊聲。

等到那個男人罵完走了,那個孩子被其他的孩子敵視,但龍素卻安慰他,並且告誡道: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明日大家來,不必帶飯,我照常講課。”

那個孩子很愧疚,覺得是自己給龍素添了麻煩。

第五日。

那個男人似乎告訴了趙國司寇府,於是星宿府來了人,查看這裡的情況。

帶隊的人是一個冷麪劍士。

他自稱“蓋聶”。

自榆次生還之後,蓋聶性情大變,爲人也顯得陰鬱寡言了許多。

蓋聶來時,龍素正在給孩子們講學,而周圍的那些白嫖民衆,見到蓋聶來,便紛紛散去。

“你就是這幾日在這裡講學的先生?”

蓋聶盯着龍素。

“有人說,先生有教唆孩子犯罪的過失。”

孩子們連忙上前爭辯。

“是的,我覺得先生是不會的。”

蓋聶突然如此說。

龍素微微愣了一下。

“程夫子的摯友,又怎麼會是教唆之輩呢!”

蓋聶行了個禮。

“公子遷,公子嘉,知先生來趙,特有一請。”

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無恙否?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三百一十九章 稷下之請第三百四十八章 玉連環可解矣第一百九十九章 老婆是塗山氏的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長虹第一百七十九章 洞中方一日第七十八章 望帝布,甘丹刀第七百一十九章 熒惑之威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宮入世第五百三十六章 太阿倒持(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山鳥飛絕第四百六十章 躲到茅廁的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皓首窮經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地之數五十五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六百零二章 儒家衆聖(上)第六百零二章 儒家衆聖(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荊棘從中荊棘刺第三百六十一章 我爲風師第四百六十三章 先生可爲少良造!第七十九章 夢·紂王伐蘇第七百八十章 穆天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鈞天之宴(上)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界(四)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三百七十四章 鬼穀道人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我曾遊於雲夢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四百章 天叫之哀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一章 天子西征第六十九章 寒蟬悽切第八十二章 夢 · 妻爲妲己?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五十章 薪骸雖燼,火種仍傳第五百六十五章 小課堂第五百一十六章 《雨無正》(中)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上的眼睛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七百五十五章 仙人“寓言”第六十六章 你必須先攻擊帶有嘲諷的隨從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山》!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最早的刺客無雙第四百一十一章 斬蛟劍下斬蛟龍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上的眼睛第六百二十四章 柳樹與杯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子不再(下)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戲開場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甘棠見龍素?第二百七十二章 夢 · 南次三經(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數梨花開長空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道誰握,天命所歸第五百七十九章 人非天,焉知天之道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七星》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折枝)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棠(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地游龍(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戲開始(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聖人滅於秦(上)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五百一十五章 《雨無正》(上)第六章 我認可你了第八十三章 夢 · 不按套路出牌的紂王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會高陵君第四百七十二章 沒有睡醒第七百一十二章 天子的資格第五百三十五章 太阿誰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會就去找老師第一百三十章 顏如玉(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滅於歲月第一百一十章 劍勢,白刃銀屏第七十一章 幫我關一下燈謝謝第六百七十七章 選擇的餘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秀於林(劍化龍)第六百二十一章 聖人化天,仙人奉禮!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人間世之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柳樹與杯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無章璽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點寒芒先到第六百六十二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上)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襄之桑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四百五十一章 夜下惡聖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地之迫,聚於罡爐第三十二章 予我烽火,還你人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甘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