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於天

bookmark

青色的太陽開始陷入夢蝶的翅膀,武丁的怒火也逐漸平息。

“原來這世間,是這樣的。”

武丁在夢蝶中看到了自己的世界,但那不過是自己天下的反向投影,萬古以來所見證的歲月濃縮在小小的翅膀內,但是武丁的憤怒雖然消失,卻依舊不認同程知遠的做法。

“聖賢憑什麼不認爲,聖賢所在的世界,也是虛幻的夢呢!單單站在自己的角度,那麼以孤的目光來看,聖賢又何嘗不是虛無的人呢!”

“是誰,誰能定義青史與歲月?誰能證明真實與虛無?夢蝶本就是仙人夢中的東西!”

武丁看向天下:“我的天下,大商的天下,豈能因爲一隻小小的蝴蝶而終止?把天下寄託在蝴蝶的翅膀上,聖賢又怎麼認爲,這隻蝴蝶,難道是不死不滅的嗎!”

“這隻蝴蝶會死,會滅亡,它能出入於兩方夢幻,也能來往於彼方青史,但它依舊害怕白馬,當白馬來到這裡,蝴蝶依舊會滅亡!”

武丁的心中帶着震動與不甘心,他雖然已經看到了,在夢蝶展示的未來彼方中,看到了白馬出現的機率,那是微乎其微,但是放在宏觀角度上來看,把青史連成一片,誰又能說,白馬不會出現在下一個時代呢?

於是光陰順着推衍而顯化,歲月開始倒流。

夢蝶扇動翅膀,武丁與程知遠身上的兩片關乎於天道的力量,開始爲夢蝶提供幫助。

於是,光影出現了。

龍馬負河圖而出,伏羲氏竊仙法於天,於是大道震怒。

因爲人間的歲月開始移動,從伏羲氏時起,便開始從記憶成爲真實。

這片記憶向前延伸,造就古老的天神時代,這片記憶向後延伸,造就了無數變亂浩瀚的百骸。

人間從此成爲唯一真實,虛幻的一切記憶成爲真實。

所謂的“竊”,或是伏羲窺透了天地間本不可見的奧秘至理。

伏羲明白了世間很多事象的運行規律,甚至由此推衍出各種修行之道與文明之路。

而伏羲作爲人,登臨高山竊去法,人登山上,故而稱“仙”!

“艮卦對應一,陽爲一,伏羲在思考如何前進。”

“師卦爲二、無,意思是時機到來就要上,必須主動強硬的動手。”

“震卦對應四,逆天登山,奪上蒼之法,故讓天駭。”

“大過卦對應三、六,陽之三,三生萬物,然而孤陽熾烈失調,是伏羲得手的意思。”

“坤卦是零,也就是無,順勢而下,伏羲運用仙法來教導衆生。”

“直至乾卦,是七,從開始到繁榮,無須解釋,文明始開。”

程知遠回憶起自己解連山第一句話時,得出的這個“句子”,這是以仙人的身份解讀出來的,而這一瞬間,程知遠甚至開始有點忘記,自己是怎麼解讀出來的了。

好像是在看着的時候,正確的文字提示就一直在浮現?

是連山在有意識的引導自己?

“這個故事並不好笑。”

武丁在夢蝶中所推衍出來的結果,讓他神情凝重,且十分憤怒。

程知遠與他同樣推衍出結果,但最後的表示,只是沉默無聲。

“聖賢,說話啊!

武丁震怒:“這個結論是荒謬的,那伏羲竊取歲月之前,人間又是什麼狀況?”

“它所展示的,是歲月在移動,難道伏羲之前的歲月,人間是混沌一片的嗎?伏羲之前的記憶,都是虛妄?還是說,聖賢你也錯了,你所謂的來處,所謂的人間,本也就是虛妄的歷史!”

武丁的質問充滿針對性!

程知遠思考了很久,但最後也只能得到一個“不知道。”

“或許仙人天道知道什麼,或許無所不及的天之至尊,西極之國的幻化人,他能知道。”

程知遠對武丁這樣保證,而武丁盯着程知遠,忽然慘笑起來。

“聖賢也是可憐人,啊,這樣看起來,還不錯。”

程知遠一時之間沒有反應過來。

而武丁則是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在這個時候,敵意全都消散了。

“相比於我,我還能知道,我的天下,在很多所謂‘真實’者眼中,原來只是一場大夢,是你口中所謂張儀觀看某片桑葉而留下的迷夢,又因爲你口中所謂的道尊而得以獨立存在....”

“什麼道標,我並不知道,但是顯然,你們這些追求強大力量,或許是不死,或許是長生,或許是羽化而登天者,口口聲聲,說着我的天下是虛妄的夢,但你們自己,卻也不知道你們的人間,是真實還是虛妄!”

“亦或是青史之中的,一個片段呢!”

“如果剛剛我所說的荒謬故事,真的是屬於你們的真實......”

“那麼你們,就是被伏羲氏所帶來,遭到所有夢幻惡意加諸的,連自己是真是假都不明白的,可憐的,可悲的....人們啊!”

武丁在笑,在嘲笑,程知遠有些反應。

雖然他的理解,和程知遠的理解相比稍有偏差,但這些話,確實是給了程知遠很大的觸動。

“不,我不是這樣想的.....”

程知遠道:“所謂歲月轉動,指的是神話時代的開端,亦或是人與幻想爭鬥的開始,我們涉及到很大的一個方面,那就是,什麼是青史?”

“變亂的青史,無所不及的天之至尊在青史中反覆來往,一片又一片的青史分開,人與人之間留給後世的印象也開始逐漸不同。”

“伏羲竊取的仙法,是真正觸摸到了大道的寶物。”

程知遠對武丁點了點頭:“商帝,我之前有些迷惑,但是現在,我確定了,如果真的是這麼簡單的東西,那麼幻化人,又何必叫做幻化人呢?”

“人間就是人間,不可更迭,歲月中的記憶,也並非是你想的那樣,是人從虛妄中取得了力量,我所認爲的,是伏羲拿到的,不是歲月這個東西,而是歲月被伏羲拿到的那個‘寶物’所開始驅使。”

武丁聽聞這番話,愣在原地,心神劇烈震動!

程知遠道:“是的,人開始驅使歲月向前!而不是被歲月裹挾向前,隨波逐流!”

“而這個寶物,就是‘道的根源’!”

“於是人間有了法,於是有了這些法,纔開始衍生出桑,有了桑,纔有了各個歷史,而人間竊取了道的根源,所以,也就能夠在天道之中譜寫自己的道理!”

“南海的大帝叫做倏,北海的大帝叫做忽,中央的大帝叫做混沌,伏羲氏竊取了混沌,於是元始天道分崩離析!”

“是的,元始天道!在他之前的時代,所謂的‘道的表面’,或許就是所謂‘元始天道’!”

元始天道古時曾經下降,化爲混沌氏來到人間,化爲仙人‘人間世’!

那麼它下來做什麼?

因爲伏羲竊取仙法,所以混沌下界,而連山之中,也有類似的答案!

天道曾經清算於伏羲!

庚桑楚一直在說元始天道,在他看來,要用元始天道加持在統一天下的人皇身上,然後就可以使世間恢復所謂的“清明”,重新回到“民之相死而不與往來”的時代,順應天地而生滅!

而元始天道下降之後,曾經往世雷書說過一句話,即“往世來世俱滅矣”!

有很多的東西,可以在其中找到似乎正確的答案!

“如果真的有這個寶物,那麼幻化人頻繁變亂青史,就能夠說得通了。”

“他在尋找完整的道之根源,而變亂歲月的力量,或許是因爲他手上擁有一部分的根源.....”

“根源,就是本源,是源頭,是源流,是萬道所發,是衆生所始知之法,是一切青史最古老之師。”

“天之至尊,這個稱呼也極有意思,而仙人‘天道’!也是在昭示他的本相!”

“於是,又牽扯到素王與玄聖!”

程知遠想到這裡,忽然心中生出一種極大的震撼!

若是還有恐懼的情緒,那麼此時所感覺到的,應該就是貫徹天地的大恐怖吧!

“素王,玄聖!南華真君,奈何之王.....”

“他們兩個,究竟是道之根源,還是得到了道之根源的生靈存在?亦或是...混沌氏本身所分的兩個個體?”

“史書之中所謂的‘本相’,是舜帝他們寄託的希望,要還原本相....”

程知遠站在天空上,久久無言,而武丁也忽然覺得,這片天下實在是太小了,但他在聽完程知遠之前的一部分話之後,卻又覺得,程知遠更加可憐了些許。

“人間的混亂,人間的問題,聖賢口中所謂的人間,其實遠不如我們這些所謂的夢幻啊....聖賢,你說的一些東西,雖然震撼,但是後面閉口不言,是否可以看做,是聖賢的猜測,超乎自己的判斷,以至於,更加不明所以了呢?”

“不過這樣看來,我們都很悲哀,我們悲哀於虛妄,聖賢的悲哀...說到底,不還是虛妄嗎!”

武丁的這句話,就像是醍醐灌頂,程知遠瞬間雙目回神,而之前仿若越陷越深的那些胡亂念頭,瞬間粉碎!

“是啊,虛妄!”

程知遠嚴肅起來:“我錯了,沒有人會自己認爲自己的天下是虛妄,我試圖給出一個折中的方法,但是現在看起來並沒有。”

“那麼,我不是以外來人的身份,向商帝請求。”

程知遠在向前去,於是天命震盪,商朝的一半天道,天綱的力量被他調動起來!

“我是以另外一尊商帝的身份,再和你決定商的未來!”

“是以我爲尊,還是以你爲尊?”

商朝的天命碰撞,天與地分割,陰與陽,晦暗與明亮,充斥着這片荒蕪蒼茫,上方與下方,猶如有一道璀璨的劍鋒,割裂了陰陽昏曉。

大碰撞之後,武丁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武丁告訴程知遠,他得出了結果,於是他要讓程知遠用他的方法。

如果程知遠執意要取得天道太陽的話。

程知遠同意了。

於是,在祭祀的高臺上,兩個人肩並着肩走過來,在諸臣目瞪口呆的注視中,武丁對他們宣佈了重大,且從未曾有過的事情。

甘盤整個人都愣住了,重臣們在反應過來之後,卻又張口吶吶,想要說反對的激烈話語,但他們卻發現,他們居然在顫抖。

他們口不能言!

商朝,有了兩位“帝”!

共天下!

但更讓人感到恐懼,與荒誕的事情還在後面。

武丁把手中的帝劍交給程知遠,而程知遠手中則有了兩把帝劍。

隨後!

“聖賢非商人,但如今,他是你們新的帝了!”

“見他,便如見歷代先帝,包括我在內!”

而臣子中,祭祀們感覺到天道的呼喚,他們神情激動,並且天道的呼喊分成了兩片!

他們從沒有感覺到如此清晰的天道之聲!

“是上天的旨意!是上天的恩賜!”

“帝是受命於天的!所以這個結果,也是受命於天!”

“新帝!新帝!”

祭祀們發了瘋似的高聲歡呼,而諸臣們想要說話卻如同被限制,巨大的震撼不允許他們開口,即使他們驚駭,憤怒……

直至交接完畢!

天道的壓力豁然崩塌!

“不可……”

“不可!!!”

一個大臣此時大嚎出聲!

“告,你要說什麼?”

武丁看向他,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而侯告則是心中大震。

同樣,甘盤也震動了。

因爲,侯告與甘盤一樣,也是被武丁稱呼爲師的人物,甚至地位還在甘盤之上,與侯雀相提並論。

但是侯雀是能征善戰的大將,現在不在殷都。

“我……臣有稟!天無二日,國豈有二主,而且帝居然把帝位讓給外人?難道現在,我們不是在商,而是在三代的時候嗎!”

“帝受命於天,早已沒有禪讓的說法,更何況,即使是禪讓,也必須要經過三年的考察,十年的行事,這樣才能確定繼承者究竟合不合格,帝啊,他是誰?外來者,不是王族的人,他是誰?”

“君權旁落,難道帝,要學習仲康,來一次夏代時後羿竊國之事嗎!大商邦地,廣有方土,豈能拱手相讓,帝以爲,自己讓的是什麼?”

侯告豁出老命,要讓武丁收回成命,而武丁對他道:“你不知道我在讓什麼。”

“你也最好不要知道。”

武丁的話讓人根本聽不懂,但是接下來,當程知遠舉起帝劍,隨後商朝天綱給予迴應的時候——

所有的人,都駭然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四百三十五章 毒城計第六百零三章第七百一十六章 恆山武士第七百五十九章 天上的眼睛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六百一十章 萬民(上)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一百章 仲夏之炎(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異變(下)第六百五十章 天人之聲第三百五十二章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擔當的蛇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自稷下學宮的鄙視第八十七章 夢 · 徵三夷(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下無雙(上)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十九章 人,蛇,神第二十三章 天下之物,何物不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木秀於林(劍化龍)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八章 緣起緣滅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之貪婪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六百五十八章 夫子的手,昊天的劍第三十八章 山河鼓劍(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王的學識第四百四十一章 黑白飛熊第六章 我認可你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五百九十二章 衝突之始第七百六十七章 鈞天之宴(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華穰貴胄(下)第一百零七章 相馬記(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屠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血濺霸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六十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下)第七十二章 論如何感化邪教第六百一十八章 乘車負擔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龍蟄地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百一十八章 主動權歸誰?第五十四章 十步之內,人盡敵國第四百六十八章 換個地方接着綁第五百二十六章 平素裡談笑風生第二百零三章 劍心(三)第七百一十七章 他的名字第二百零三章 劍心(三)第二百零一章 劍心(一)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事了(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原人的開窗藝術第一百一十二章 白璧黃泉(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葬土(三)第六百三十章 進一步,海闊天空!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萬數梨花開長空第二百八十九章 夢 · 稻花香第四百三十三章 庚子與程子(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夢 · 武王伐紂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無情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地游龍(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三百四十章 君子如向矣(三)第七百零五章 齊世三聖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前兆第一百六十四章 仙與鬼(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仙人“寓言”第六百零九章 聖人何故造反?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六百七十五章 伸出來的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仙道未見第四百三十一章 先生真天人也!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勝第三百六十四章 劍道中的一和零第六百八十三章 豈有同類相食?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無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天之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論何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蘇秦未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戰起!第六百八十一章 說劍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