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

bookmark

龍素聽清楚了他們的來意,她陷入沉默之中,許久未曾言語。

“東郭先生既然都出山了,公羊先生也在這裡,還要我一介婦人做甚?”

龍素很直接的反問:“難道是公羊先生不能壓服衆人,東郭先生又害怕這件事情會讓自己遠離已經看見的大道,所以才推舉的我嗎?”

“那這個所謂的門主,也沒有存在的意義,我做與不做,毫無區別。”

龍素的迴應並沒有出乎東郭先生的預料,但是隨從過來的,包括公羊高,都沒有覺得龍素居然會給出這種答案。

“龍素,你怎能如此說?這不是儒門要你當這個天下的主人,而是禮需要你!”

縯諝作爲龍素當年的師兄,地位也比北伯嬰他們高出一截。

但他的質問,卻讓龍素搖了搖頭。

“師兄,自我當年斬斷禮冠,我已經不再遵循過去的禮,禮不需要我,禮早已經沒有了。”

“斗轉星移,儒門,因爲了天下立道德,定禮樂而逐漸昌大,尊奉的是周公的禮,然而如今,禮崩樂壞,天下早已經不是八千年前的天下了。”

“八千年……七千九百多年了,差不多也可以稱八千年了。”

“禮需要世間,而世間卻不一定想要禮。東郭先生既然見到了大道,難道大道需要人來給它制定存在的意義嗎?”

東郭先生搖了搖頭。

龍素便失笑,嘆道:“沒有禮,天下還有其他的規矩,自三代以來至如今,天下大同,都只是說說而已,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力量能夠觸及這個詞彙,所以世間不需要禮。”

“如果有禮,那也是天地自己的禮,不依外物的意志而變化,世人把這種禮,叫做道。”

“就像是各位先生所說的,儒門正統,這門主之位一樣。”

“先生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上去的人,不論是我還是其他人,杜門甲也好,北伯嬰也好,都可以,甚至,一條狗,一隻蟲子。”

公羊高有些聽不下去:“龍素,你這叫什麼話,偏激了。正是因爲各自都難以相服,古聖們又閉關,或逝去,有衰殘,所以白需要一個被衆人鬥認可的君子來坐這個位置。”

“你提及了三代,那三代的時候,堯舜禹不也正是天下所有人都承認而推舉出來的嗎?”

“舜在被舉薦前,在歷山耕地,在雷澤打魚,在壽丘做賣陶器和耕具的小生意,祖上雖然是黃帝,但是黃帝有子嗣二十五人,到他這一代已傳六七世,他不過就是個庶人而已。”

“那他爲什麼能成爲天下共主?不正是因爲他有大德行,才被世人都認可,於是天下的首領們都承認他,願意歸順?”

“若是夏桀那樣的人,天下便起來造反。你說推薦北伯嬰,推薦杜門甲,乃至於狗蟲之物?”

“那誰能服從他們的命令呢?”

這番話說完,北伯嬰和杜門甲都有些慚愧,同時暗道,這龍素把他們比做狗蟲之流,着實是有些看不起人了。

這話怎麼能這麼說呢。

雖然北伯嬰二人知道,龍素的意思,是說其實什麼東西在那個位置上都無所謂,其實就是在罵這些大先生,當了軍妓還要立牌坊。

做給匹敵看?禮嗎?可禮已經沒有了,曾子消失,荀子閉關,孟子不知所蹤,仲尼已逝,七十二聖人還有幾個不是垂垂老矣?

他們還能管的到你們嗎?

這一來一去,從昔年至如今,已經十年過去,天禮消亡,儒家的聖人們也愈發蒼老,而仲尼死後道崩,更是讓儒家元氣大損。

公羊高勸說龍素,但是龍素卻是道:

“三代的聖主,在此之前,帝摯的統治不能出至荒野,於是八荒都自立爲王,帝摯不敢派人攻擊,因爲他沒有權利。”

“到了堯的時代,堯拿到了作戰的力量,趁着天下大亂的時候握住了屠刀,正時,洞庭湖有修蛇作亂,鑿齒在疇華之野大開殺戒,大風,九嬰,封豨,皆爲民害,西方的崑崙三部起來攻擊,北方的獫人南下劫掠,南方三苗突然作亂,於是堯徵西而涉流沙,徵北而過大夏,徵南而敗三苗,驅逐了他們,再使大羿斬殺諸獸,再射十日。”

“那些人不認可堯的統治,於是堯便發兵攻伐,舜的時候,共工起來反叛,四凶也不臣服,三苗又繼續作亂,於是舜一生都在征戰,最後死在南征的路上,葬在蒼梧。”

“到了大禹的時候,三苗被剿滅,震蒙被驅逐到陰山的北方,塗山一會,執玉帛來朝見者萬國,防風氏不服從大禹,於是塗山會上立刻就被斬殺。”

龍素看着公羊高:“聖主並不是僅僅依靠德行來教化,仲尼知道這些,曾子也知道,所以,我上位,不僅不會是三代的聖主,反而會是丟掉了天下的帝摯啊。”

“你們想要名聲,想要正統,想要儒家不會分崩離析,覺得我可以坐這個位置,無非是因爲我周遊列國,在人間留下了名字。”

“但這些,那麼你們應該把仲尼的模樣製成陶人,放置在儒家的正殿上,使他死去後也依舊不可超越。”

“因爲說到儒,還有誰會比仲尼更令人尊崇呢?”

“當你們沒有事情的時候,或者遇到大事情的時候,都可以向仲尼詢問,仲尼不開口,那就是可做了。”

諸多儒生大爲譁然,現在還沒有這種爲人而立神像的說法,所以公羊高則是道:“這不合禮數,而且這種行爲與商代愚蠢的巫祝占卜有什麼區別?”

龍素:“天下早就沒有禮了,也沒有君子再去相護了!”

“你們求的不就是一個正統和心安嗎?仲尼不夠正統,還是陶人不夠使先生們心安?”

龍素拒絕了他們的繼續請求與質問:

“還請諸位先生回去吧,這山野間,是禮看不見的地方。”

公羊高嘆了一聲:“儒門未死,卻也將亡啊,過去的事情早已既往不咎,你還是應該好好考慮。”

東郭先生卻是突然道:“你若是回來,我便讓你真正有身居其位的權利,而不是徒做傀儡,不過是肅清異己罷了,這有何難?”

“不破不立。”

龍素卻是笑了笑。

“如果先生們真的想破,那麼現在,應該已經沒有所謂的儒門了纔對。”

此話落下,只有嘆息。

第三百零四章 五天時,往來言第七百二十五章 雁門風雨第二百八十五章 夢 · 禺稿山(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之貪婪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昏暗的前兆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被認可的人第一百章 仲夏之炎(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六百五十六章 周幽周平第一百二十一章 粟米好吃啊?我也嚐嚐?第四百零六章 人間高士第一百二十七章 來自稷下學宮的鄙視第一百八十八章 彈指入雷鳴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遠雷音第四百八十八章 夢 · 仙劍東來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道誰握,天命所歸第三百四十八章 玉連環可解矣第二百八十七章 夢 · 劫糧?劫命!第五百八十二章 聖人滅於秦(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禮第四百八十章 黃粱前,龍見龍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子的書室第二百三十三章 遼遠雷音第三百五十三章 第三日的光速劍第六百零七章 車輪戰第九十二章 夢 ? 穆天子劍第四百二十四章 奉天子之危第一百九十二章 和光之上(中)第九十三章 夢 · 忽有非常(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子不再(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第四百四十五章 正宗秦腔第三百四十四章 歧路亡羊第二百章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第六百三十九章 鬼門關開!第二百零九章 妖神第六百一十九章 墳珠第四十九章 我不姓張!第三百五十七章 怨靈第三百零三章 四懷疑,呈者見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須有也第二百九十二章 夢 · 欲物無止第一百一十六章 往世雷書(五更,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擇碑記(七)第三百二十八章 珠沉淵而山媚第二百零四章 劍心(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之初,性本_?第七百七十五章 濠梁之辯第四百零二章 泰山不復第六十八章 夏初臨第三章 劍神童子第六百五十八章 夫子的手,昊天的劍第五百九十六章 燭火(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國法之中無此律第七十三章 子張之儒第五百零五章 你被錄用了第五百零八章 爭權者第十七章 獨劍術乃是往教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二百一十一章 七千年前的對撞第五百四十二章 天律之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六十五章 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第七十六章 正劍(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仲尼第八十七章 夢 · 徵三夷(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戲開始(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程夫子欲見天律!第二百零七章 奎!第一百七十八章 隻手遮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吳越舊事與仙聖之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殷墟青日起長虹第五百零九章 哪條野狗是趙高?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上)第四百七十章 飛馬東來第五百二十四章 聖人分析研討會第五百四十八章 是龍是狗第四十三章 河丘榆次,三位劍士(下)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三)第七百六十二章 劍蕩祁連(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執牛耳者第五百零一章 歸來歸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劍風雨,倒卷人間第六百一十八章 乘車負擔第二百一十六章 禍事了(下)第七百六十四章 萬里騰空一踊身第一百八十章 失勇者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七百三十六章 十六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下無雙(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不生夫子(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莊生是誰?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七百零四章 素王的簡第七百一十六章 恆山武士第八十七章 夢 · 徵三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