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正劍(下)

渢珝呆呆的看着手中碎裂的長劍,一時之間有些不知何去何從。

他自破入第二境,登上四重樓之後,還不曾嘗過失敗的滋味,而且他的劍術,在多位追隨顓孫師的二境弟子中,也算得上前列,可今日卻被一位第一境,三重樓的劍客擊碎了手中的仁意之劍。

更荒謬的是,還被他一言道破了自己的劍理。

“劍子,天門劍子.....”

他喃喃自語,有些驚異與不可置信,此時見到囂器劍已然放回,程知遠單手壓在劍刃上,另一隻手虛持劍柄,那劍尖向地上垂落,而在他身後,彷彿顯化了一片漆黑的深淵。

唯那梨花飛舞,何等絢爛。

“不錯,這是無主的劍理,是沒有人在其中灌輸自己的思想,所以你得到了,看出了其中的變化,把它化作了自己的劍理,可惜,我的不行。”

顓孫師向着飛舞的塵埃招了招手,於是,在無數人的注視下,原本已經崩散成塵土的劍,又重新聚集回來,一粒一粒,一寸一寸,一捧一捧,直至那抹寒光重現世間。

程知遠看見這種手段,真是大爲驚歎,言道:“這就是賢人手段,近聖卻又比聖人多出一些神異,不單單是力量的層次上。”

顓孫師走過來,把劍交還給渢珝,後者面有羞慚之色,但顓孫師卻是笑:“你不必感到羞愧,而是應當自豪,這天底下,不是誰都有資格和說劍人交手的。”

“他還沒動真格。”

渢珝聞言,面色再是一變,隨後苦澀不已,黯然到極致,連手指也抖了一下。

顓孫師拍打他的肩頭,告誡自己這個年輕的弟子,言道:

“天下的仙人只有五十二位,一位仙人死去纔會有另一位仙人出世,說劍之人,雖然如今尚還孱弱,但總有一天,他會成爲天下劍士都向往的劍術盡頭,就如歐冶子,就如徐夫人。”

“你現在被他斷了劍,等到一百年之後,或者三百年之後,或者你成聖之後,見到旁人,還可以自豪的誇讚一句:聽過沒有,我以前曾經和天門劍仙交過手的!”

渢珝聽完,頓時笑起來,那種鬱悶與羞慚的心情少了大半,而程知遠道:“大賢謬讚了,未來事是未來事,當世事是當世事。”

在妖怪面前可以自吹自擂,但是在一位真正的大佬面前,還是謙虛點好。

顓孫師道:“渢珝輸給了你,你也懂得了爲何其餘聖門不能收你的原因,我很想收了你,但這卻是害了你,故而我惱恨,惱恨上一個死掉的仙人,願他下得黃泉之後,能徹夜攪鬧奈何之王不得安生,如此方讓我心頭快慰。”

“如果他不死,我就見不到你,也就不會可惜;不會可惜,也就不會亂了心境。但饒是如此,我還是想要傳你一道劍法,但收徒卻萬萬收不得。”

他說着,抽出了自己的佩劍,程知遠見到顓孫師的腰上配着十八枚玉佩,分別對應六德(仁義聖智信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在原有五常之玉的基礎上,加佩十三玉,這是隻有大賢與聖人才能佩戴的規格。

“我不傳你劍理,故而緣法只有這一劍。”

程知遠行禮,而樑鵲則是睜大眼睛看着這裡,此時顓孫師卻突然看向樑鵲,言道:“我傳了劍子一劍,卻也要傳你一劍,不過鄭國公主,你的身世來歷也不簡單,其實,按照道理,你身後站着一位聖人,我不該傳你.....”

“別!大賢,我身後聖人是我姑,您只管傳就是了!”

樑鵲頓時大驚,連忙插嘴辯解,開玩笑了,七姑雖然是聖人,但劍道並不算頂尖,而顓孫師不同,這一位可是儒家八脈其一之主,是世上有尊諱與供奉的賢人!

大賢未必輸給聖人,在某些方面甚至猶有過之的!

顓孫師似笑非笑,樑鵲面色有些紅,但只是厚臉道:“有機會就得抓住,抓不住的是傻子。”

“不錯,說的很對。”

顓孫師哈哈一笑,又望向程知遠:

“且聽得,我傳你的這一劍,沒有劍勢,沒有劍鳴,更無任何的劍理在內。”

他閉上眼睛,隨後那柄劍豎起,忽然落下。

就是這一下,程知遠猛地起劍一擋,於是只聽見鏘的一聲,囂器劍上出現了一道淺淺的劍痕,這劍痕從劍尖處順着劍身中央的狹窄縫隙一直蔓延到劍柄上。

嗡——!

震音越過輕雷,就像是清鍾擊響!

君子若鍾,擊之則鳴,弗擊不鳴,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心中道理不曾放下,故而即使棄了自己的意理,這一劍也依舊有莫大威能。

“天禮不曲,正見之劍。”

顓孫師收回寶劍,然而就是方纔那一劍,讓程知遠的手腕都在抖動,他心中極爲驚駭,因爲方纔那一劍,明明已經被囂器擋住,卻依舊感覺自己已被穿心而過。

無物可擋,如前方一切皆成空幻,亦或鑿山填海,凡阻者皆殺!

眉心中,在心靈內的那柄古劍輕輕震顫,記下了這道剛正不阿的劍法!

直,天禮不曲,正見之劍,這正如顓孫師的爲人處世,他說子夏的道理適用於天下卻唯獨不適用於個人,而他認爲他的道理適用於個人但卻不適用於天下,於是心中頹然,有些無奈,正如水至清則無魚。

這世上是不可能出現絕對的淨的,但他依舊要堅守自己的道理,這就是正見,寧折不彎。

“世人還是喜天下多過喜自身,得天下之後,人身如何,都是天下說了算,世人稱你爲聖,那你即便不是聖,卻也是聖了。”

顓孫師睜開了眼睛,自嘲道:“我其實並不願意來到趙國,趙國有荀聖在此,他雖爲我的後輩,卻是得至聖道理之大成者,我無意與他辯論,他稱我爲賤儒,我卻也真的是不太好意思踏上這片土地的。”

“但我今天覺得,這一次的來訪遊學,着實是來對了,我還要北上雁門,進入鬼方,再從秦國南下,周遊天地乾坤......”

程知遠放下劍:“世人雖然喜天下多過喜自身,但有些時候,撐起天下的,反而正是喜自身的那一小撮人;世上衆生如黃河之沙,可億萬黃沙中,總有那麼一些金子。”

“君子若鍾,擊則鳴,但有時,不擊也不得不鳴!”

程知遠抱劍行禮,誠懇道謝:

“多謝先生教我劍法。”

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三百九十一章 死氣第三百五十三章 第三日的光速劍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覺得你是個妖第三百八十三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五百三十二章 鄭聲淫,佞人殆第七百八十章 穆天子第六百三十章 進一步,海闊天空!第二百六十二章 龍素的指尖第五十九章 睚眥銜劍圖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二百九十二章 夢 · 欲物無止第六百四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六十四 大浪滔天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其糧,滅其氣第六百零四章 宏觀第四百六十四章 莫須有也第九章 七千年春秋第二百六十二章 龍素的指尖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資到位一切到位第五百三十章 借劍殺人涇陽君第七百六十七章 鈞天之宴(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便宜劍仙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學的神秘題目第一百九十九章 老婆是塗山氏的第三十七章 仙人失去了什麼第五十三章 狐祁山,虎神偶第二百八十四章 夢 · 禺稿山(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六百四十四章 劍叩天門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旦一劍!第四百零三章 子夏荊軻第四百五十二章 請程夫子出來一見第四百三十六章 絕其糧,滅其氣第四百八十一章 丹道無量第三百五十七章 怨靈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第十七章 獨劍術乃是往教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二十章 廬山有火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河古棺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五百五十三章,君當愛法,法當愛民,民可爲法而死!第五百八十八章 血濺霸宮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之初,性本_?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粟米好吃啊?我也嚐嚐?第六十五章 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第二百四十八章 《四始·頌劍》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九十六章 夢 · 飛龍在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曾被“殺死”的故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鬼帝臨塵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子不再(下)第五百四十章 萬妖之主第五百零五章 你被錄用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燭火(下)第四百七十章 飛馬東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既見我,不見天門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二百八十六章 夢 · 山神的美意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人行,必有可爲師者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子之使第二百三十九章 未始離於岑而足以造於怨也第二百二十二章 異變(下)第四百零一章 來世雷書?第七百八十章 穆天子第七百六十八章 鈞天之宴(下)第八十一章 夢·青丘社稷第四百零八章 燕雀聒噪第四百零九章 鷹擊長空第六百八十四章 君子無恙否?第四百四十四章 雍容華貴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甘棠(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地之參化!第七十四章 說仁德之人第三百四十章 君子如向矣(三)第四百零四章 無能劍者(上)第一百零七章 相馬記(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夢 · 南禺山山神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棄天命第一百零七章 相馬記(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鬼穀道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第一百零二章 仲夏之炎(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先生危矣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第三十六章 籠中之獸,兇而暴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