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秦知府的心思

嬌娘難養 121 秦知府的心思

上原烤鴨店實在是不需要每一年給足一萬兩以上的兩成乾股。只需維持上原助學基金每年有一萬兩就足夠應對本縣如此規模的教育了。

如此大手筆的上原助學基金,宋縣令可以自豪的說,這是在大明獨一份的,也許連省城的百姓子弟也沒有上原農家的男兒有福氣,能免費獲得讀書的機會。當在自己就任的上原,卻能做的家家戶戶能供一個男兒讀書,這是多大的教化之功?放眼大明,哪一個縣令能做得到?

不過這些匪夷所思的助學方式,竟然是亞楠一個九歲女孩提出來的,連趙教諭跟孫公公都顯得詫異異常,恰恰說明,自己的眼光不錯,趙教諭的女兒,足足抵得上十個男兒,如此女兒,只要做了自家媳婦,對自家來說,必定是貢獻巨大。

不得不承認,這一次的助學基金,在亞楠一個孩子的倡導計劃之下,近乎完美,不僅僅杜絕了浪費,也真正幫到了需要幫到的學生,更給了他們更多更公平的機會。

尤其是獎勵基金,不僅僅針對寒門學生,也包涵了世家子弟,只要你學的好,就有獎學金髮放,這不僅僅是真金白銀,也是一種認可,一種名譽。有了這樣的獎學金機制,相信上原的學生,恐怕自己都會頭懸樑,錐刺股玩命讀書了。

如此安排下來,所有上原的讀書人以及農戶們,無不歡欣鼓舞,不僅僅對縣令、趙子誠感激不盡,更多的是感激亞楠,甚至在感激亞楠的時候,還帶着小心翼翼,帶着敬畏。

不爲別的,只因爲上原烤鴨店說的聲明十分清楚,上原烤鴨店拿出萬兩白銀的前提,是亞楠要首肯答應,不然就取消這萬兩白銀的饋贈。

一時間,上原人興高采烈的同時,無不死命讚譽亞楠,讚譽亞楠全家仗義,不出幾天,亞楠的好名聲,就衝出了上原縣,到了府裡,也到了省城,連在省城的六叔,二舅舅他們都聽到了亞楠的好名聲。

秦大人深深嘆口氣,自己沒有辦好首輔老師安排的事,孫謹到了上原不但沒有被拍死,還活的比誰都滋潤,更要命的還是孫謹爲皇上籌集的那麼多真金白銀。這麼多的真金白銀,到了昏君手裡,還不是被那些狗屁道士給折騰沒了?

這慕容家也是,怎麼會露出那麼大的破綻,還是被一個孩子看出來的,真是白白辜負了自己一番期待,自己這邊還沒有來得及想好怎麼補救呢,那邊上原縣令就打了自己一個措手不及,竟然將孫謹的烤鴨店,跟上原的學生緊緊聯繫在一起了,如此一來,跟孫謹作對的人,不就是跟所有上原學生作對?

簡直是豈有此理!這宋縣令到底是什麼意思?原先不是跟自己表示的好好的,要爲首輔老師效力,搞死孫謹的,怎麼轉眼就勾搭上孫謹這個閹人了?他這個縣令是不想當下去了?

也許說不定他早就跟孫謹勾搭起來了,要不然就憑一個小孩,怎麼能進縣衙大堂?又怎麼能看出如此破綻?

哼,如此卑鄙小人,怎麼配做一地之父母官?更何況他的治下還發生如此滅門大案,到如今也有些許時日了,自己作爲一個府臺,也該過問過問了,若是不能限期破案,他這個縣令,也該做到頭了。哦,對了,他的治下還出了一宗命案,賴三死,也是一樁人命案子呢!

秦大人不願意被老師看低,搞死孫謹的這件事本是張東嶽交給他辦的,原先想好只要宋縣令出面,就一定能搞死孫謹,自己既不要出面,也能完成老師的任務。

可誰知道原本答應自己的宋縣令忽然變卦,不僅沒有搞死孫謹這個閹人,還跟這個閹人勾搭在一起,愚弄上原讀書人。

哼,別以爲拉上上原讀書人,就以爲自己這個府臺不敢動你,任何父母官的治下如果發生命案不能破的話,這個父母官也就理所當然的改滾蛋了。

這個宋縣令就由自己出面,拉他下馬,將孫謹不死還過的如此張狂的罪過,都可以推在他一個人頭上了,誒,也只能如此了,希望老師不會覺得自己太過無用。

秦大人覺得自己最近很背,治下五個縣,寶慶縣的縣令,於大榮靠着女兒被睿親王糟蹋,搜刮的連賈商都活不下去逃出寶慶,可偏偏自己還不敢動他。

而上原縣的宋縣令,雖然不是如此張狂,但卻是個自甘墮落,勾結閹人的,罔顧自己的期盼,更是會自作主張的,如今上原百姓眼裡哪還有自己這個府臺大人?恐怕人人只知道他這個縣令大人了吧?對了,還有那個趙子誠縣教諭,如今也是名聲大震啊!

哼,本府暫且給你們囂張幾日,等本府親自過去,本府倒是要看看,他宋縣令如何破這滅門之案,本府還要看看,趙教諭如何夥同他的學生考試舞弊,本府還拿你們沒有辦法了?

既然你們都自甘墮落的跟閹人同流合污,就不要怪我對你們心狠手辣,不除去你們,我都不知道如何跟老師交待!

相信上原沒了你們,孫謹還能跟誰勾搭起來去?

然而叫秦大人倍感吃力的是,在他趕到上原的當天,賴三被殺一案,水落石出,殺人者竟然是賴三的親爹!

“說,你爲何要殺你親兒子?還造成他自殺的假象的?你一個人是如何將他吊到房樑上的?你是爲何人替罪?還不從實招來!”

縣令大怒,典獄跟主簿兩人已經帶人查到了賴三爹撒謊的證據,結果賴三爹竟然毫不辯駁,太過輕易就承認下來,連着殺人罪名一起認了下來。

這讓宋縣令極爲惱火,心裡認定他是爲人頂罪,而且極易可能是被慕容家收買,只是不知道慕容家出多大的代價,才能讓一個老人甘心身敗名裂,甘願赴死?

“大人,小人也是被那個不孝子逼的沒得辦法了,小人養他這麼大,不說指望他能給小人養老,只要他能本分下地幹活,養活他自己,小人也不至於如此狠心要了他的命啊!

這些年來,他從來不知道孝道,更是禍害相鄰,小人一直羞愧不已,恨不能沒有生下這個兒子。

如今他更是變本加厲的禍害相鄰,他還欠下那麼多的賭債,如此孽子,小人實在是忍無可忍纔不得不如此狠心,親手要了他的命,大人,兒子是我殺的,我給他償命,但願被他禍害的相鄰,看在他死了的份上,別恨着他了!嗚嗚嗚!”

賴三的爹表情極其痛苦,但說的話,又叫人如此爲難。

“大人,小人有話要說,但凡讀書人都知道一句話,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我大哥作孽多端,我爹忍無可忍,纔要他死,這是大義,是不得已而爲之的大義,小人懇求大人看在我爹已經年邁的份上,又是爲民除害的份上,請大人饒了我爹一命。

若是大人爲難,小人願意替我爹領罪!小人不能眼睜睜看着我爹在痛失我大哥的時候,還要遭受如此罪責,小人願意替我爹領罪!爹,兒子不孝,兒子不能爲你送終了!嗚嗚嗚!”

賴三的讀書人兄弟,在這個時候,護到了賴三爹的前面,願意爲孝道頂了爹的殺人之罪。

頓時縣衙大堂外面,哭聲連連,圍觀的百姓,被如此一對父子感動至極,一個爲了相鄰,爲了全家人,情願親手殺了自己的不孝子,情願給他這個兒子賠命。

而這個老人讀書的小兒子,更是不捨自己親爹赴死,爲爹求情之餘,也情願給爹頂罪,哪怕是殺頭的罪名。

“大人,賴小哥實在是至孝之人,懇求大老爺饒了他爹吧!”羣衆有人哭着跟着求情了。

“是啊,大人,賴三本就是禍害,死了便死了,他爹這是爲民除害啊!”另一個老者眼眶紅紅的也要求情饒了賴三爹。

陸陸續續,很多圍觀的百姓,自動給賴三爹求情。

秦大人冷冷的看着宋縣令如何收場,人命關天,殺人償命,這是大明鐵一般的律例,如此案例,別說一個小小的農戶,就是京城裡的官員,若是證據確鑿的殺人者,也得償命,除非你年過七旬。可饒你不死,改爲居家圈禁,但今天的這個老者,即使年紀大了,也遠不到七旬,他是死罪難逃。

宋縣令他不是喜歡收買人心的嗎?如今所有圍觀的人,機會全部跪下來,替賴三爹求饒,我本府倒是看看,他還怎麼獲得人心?

也讓上原的百姓看看,他宋縣令是一個鐵石心腸,罔顧百姓願意,也要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去死,爲的不過是他的政績,一個命案若是沒有破,縣令失職,若是命案破了,殺人者卻無罪釋放,哼,縣令就不是失職這麼簡單了,而是撤職查辦了。

“諸位,大明律法說的很清楚,殺人者死罪,不論你處於何種原因,你只要殺人,就準備好償命,這是對人命關天的敬重。若不然,誰想殺人,只要胡亂說他怎麼怎麼禍害他人,不就可以隨隨便便殺人了麼?那樣的話,那不是國不成國,家不成家了麼?”

縣令見到秦大人的陰冷目光,便不想再深究了,他過來的目的很明顯,是找自己茬的,若是賴三一案不能順利破了,他便能給自己按上失職罪名。

哪怕自己今天看出賴三爹有問題,但他既然在沒有動刑的情況下,一口咬定是他自己殺的兒子,自己就成全了他的意願。

從上次勘察現場來看,必定有高手才能吊起賴三那個體型彪悍的男人,不然哪怕是賴三親爹跟他讀書的兒子一起合作,也一定不能吊起來那個賴三。還是在賴三沒有死的情況下,一般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如此,這個案子實在是很難找到兇手了,但自己能肯定的是這個賴三的爹必定知情,也許他是被人恐嚇,也許他是得了不能說出來的好處,畢竟他家裡還有一個需要銀子讀書的小兒子。這是他的軟肋。

而自己又不能當衆刑審一個老人,既然如此,自己不如隨賴三爹的願,有人主動認下殺人的罪,還言之鑿鑿的,誰還能攔的住?

“大人,賴三可是我們上原公認的禍害啊!他死了本是罪有應得,如何還能讓賴三親爹償命啊!”

有義憤填膺的羣衆,聽了縣令的話,忍不住的站起來,發出感慨。

有一就有二,不少的百姓也跟着站起來,痛斥賴三種種惡行,表示賴三罪該萬死,賴三爹是爲民除害,不該有罪。

秦大人看着這麼多激動的百姓,心裡很是得意,宋縣令啊宋縣令,本府倒是要看看,你如何收場?

你若是順利民意,本府就能用大明律例撤了你的職,你若是顧着大明律例,這些百姓一定怨恨你心狠手辣,爲了一個上原禍害,竟然殺了一個淳樸老農,爲的僅僅是你頭上的烏紗帽!

“學生多謝鄉親們!你們不要爲難大人了,大人也有大人的難處,雖然說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但大明律法,殺人償命。

要是大人爲了顧全情義,放過我年邁的爹,大人就會被牽連了。學生只是懇求大人,能讓學生替了我爹,如此,大人不必爲難,學生也不要眼睜睜的看着我爹赴死,大人,學生願死罪!”

賴三的小弟弟,賴尹哽咽着,一邊跪謝圍觀的百姓,一邊懇求替代自己父親的殺人罪。

縣令看向賴尹的眼光,複雜幽深,如此學生,當真是好本事,一邊用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經義堵自己,一邊又用如此感人肺腑的話來蠱惑圍觀百姓,顯得他一個至孝之人,爲了大義,爲了孝道,寧願赴死。

若是自己真的答應了他,自己不就是活生生的糊塗判官,大明從沒有替代殺人罪的說法。若是不答應他,便顯得自己這個縣令,罔顧民意,甚至可以被人想象爲爲了自己頭上的烏紗帽,也得心狠手辣的殺了這個年邁的老者一樣。

結果,隨着賴尹的一番話,不少剛剛趕來的學生,也擠進來跪下求情。

“大人,賴尹勤奮向學,去年剛剛過了童試,今年還等着縣試府試院試之後考中秀才,報答他爹多年的養育之恩。大人可不能真的答應了他的替罪請求啊!

還有,賴尹的爹更是一向敦厚淳樸,難道就因爲賴三一個禍害,一定要他如此償命麼?難道禍害不該除,難道好人一定要償命嗎?如此天理又何在?”

宋縣令怎麼也沒有想到,第一個爲賴尹出頭的竟然是自己看好的鄭經,他這番話下來,一起趕來的學生,紛紛點頭附和。

鄭經雖然已經是秀才幾年,但對於賴三弟弟賴尹,還是知道一些的,主要還是賴三在上原太過有名,這才讓人對賴尹有了印象,誰也無法想象,一個賴三這樣的彪型無賴還有一個如此眉清目秀的讀書人的弟弟。所有認識賴三的人,都爲賴尹鞠了一把同情淚。

如今得知賴尹如此勤奮學生,如此至孝學生,爲了替爹頂罪,寧願放棄多年苦學,委實叫人敬佩不已,若不能爲他仗義執言,還讀什麼聖賢書?

縣令大人教導自己的時候,不也是讓自己遇上不平事,就得仗義執言的麼?

趙子誠也追了過來,自己最好的那些學生,紛紛要爲賴三說情,自己如何能不聞不問?

看向縣令滿臉便秘的臉,趙子誠忽然覺得賴三的案子看似簡單,其實更難判定。

雖然有現成的認罪的兇手,但此兇手卻是百姓眼裡的淳樸敦厚之人,而他的兒子賴尹更是至孝的爲他頂罪,若是自己說的話,這個賴尹真想孝敬他爹,爲他頂罪的話,就不應該讓他爹出來認罪,他自己一早過來認罪不就沒有替罪一說,他爹哪怕在他之後過來認罪,縣令也不會如此爲難。

如此說來,這個賴尹不過是欺名盜世之徒,可惜鄭經這樣耿直的學生,如何能體會他這樣的隱藏心思?一般人都會稱頌他的孝道,鄭經到底年輕,看不出來,塗有血性。

不過這似乎可是縣令大人期盼的血性呢!沒有想到縣令大人鼓勵教導出來的血性學生,反過來叫他自己爲難了。

堂上的秦大人一臉的陰冷,看起來對縣令極爲不滿啊!縣令如今可真是左右爲難了。

“對不起,大人,下官沒有教導好學生,讓他們在縣試在即之前,還跑出縣學,鄭經,姚顧,你們還不都跟着我回去好好讀書,這個案子,自有大人定奪,你等還不跟我回去讀書?”

趙子誠首先對着秦大人無聲行禮,然後對着縣令行禮致歉,趕緊把鄭經這些個血性學生帶回去再說,這個案子哪是如此簡單的?

那個老漢看似敦厚,看他看着他兒子口口聲聲要給他頂罪的時候,竟然一句拒絕的話都不說,實在是詭異之極,一般人的爹看到自己讀書的兒子要給自己頂罪,還不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