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尚書低着頭,看着自己的靴子,似乎上面的花紋非常的值得研究,沒有一個人對皇帝的話表示半分想法。
見領頭的尚書們都如此,那些習慣見風使舵的朝臣們也就都閉口不言,只有那幾個被太后剛剛提拔重用的太后一黨才叫嚷不休,在他們想來,太后是皇帝的母親,又當過二十年的皇帝,最近還再次執掌朝政,還提拔了一批老臣回來參政,雖然今天皇帝的病情好轉了,可不見得太后就會放權,再說了,有太后在背後支持,頂撞皇帝幾句也沒有什麼問題。
不得不說這幫老臣想的沒錯,太后確實是一回來就不想再放權了,坐在龍椅上,面對上百位朝廷衆臣,那種執掌天下,操控萬民的快樂,是太后多年來最渴望的事情。要不是李家那些人的反抗,太后也不會還朝政於李家,這大唐是姓李,還是姓武,結果還是難以預料哪!
李煋這幾年任性而爲,雖然沒有做出什麼成績,卻將朝中大臣換了個差不多,弄到現在,有才華的不多,習慣奉承拍馬的不少,就算太后這幾天提拔了幾個往日有才華的老臣,也沒有辦法將所有大臣再換一遍,所以那些順風倒的大臣還是佔了多數,而且大部分都對皇帝的話沒有什麼抵抗力,誰在那個龍椅上坐着,他們就聽誰的。
見到沒有人附和自己,老御史很是氣憤,還一個勁的叫嚷,說皇帝不該任意妄爲,不該讓臣子的妻子來分管朝政。
啪!
一聲巨響。
羣臣都爲之一驚。
看到地上的那個四分五裂的官窯瓷碗,所有人都明白,皇帝這是發火了。
那個御史大夫也訕訕的將嘴閉上。
“朕還是不是皇帝?要不這個位置給你來做,朕到下面站着去?”李煋從牙縫裡擠出這句話之後,那個御史大夫再粗腦筋也嚇得跪倒在地,一個勁的叫臣不敢臣冤枉。
“你不敢,你冤枉?你這是說朕昏庸不明瞭?”
一聽皇帝這話,幾位尚書,包括他們後面的那些順風倒們,都覺得很是耳熟。
每當皇帝想將某個大臣趕回家去的時候,總喜歡說這樣的話,接下來就是雷霆震怒,然後就將那大臣辭退。經歷的多了,這些大臣們都瞭解皇帝的招數了。
“臣冤枉……”那老御史多年不上朝了,哪裡知道皇帝的這些招數,一聽怎麼就扯到欺君犯上了?嚇得連連磕頭,一個勁的叫冤枉。
“大膽,來呀,給朕將他拖下去,拔去朝服,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兩個鎮殿武士如狼似虎一般一把將那老御史抓住,將朝服烏紗脫掉,直接拉着就送天牢去了,那御史悽慘的叫聲綿綿不絕。
羣臣還沒有從這個震驚裡恢復過來,就看見一個全身穿戴一品誥命朝服的女子從後殿走了出來,帶着兩個侍女,端端正正的坐到了皇帝的身邊,雖然比皇帝的位置低了一點,卻要比這幫大臣的位置高多了。
幾位尚書之中聽聞過郭小鳳的人不少,可真見過她的人卻不多,畢竟郭小鳳不喜歡和這幫官油子打交道,也就是那個工部尚書杜誠對郭小鳳還熟悉一點,他在郭小鳳的手裡吃過苦頭,要不是皇后盡力保全,他可能下場悲慘,說起來,他從九門提督的位置上下來,也是因爲郭小鳳的計謀,現在見到郭小鳳,杜誠反而對她的態度最好,第一個躬身施禮。
“見過華國夫人,昱王妃。給娘娘請安。”
有人帶頭,大臣們紛紛施禮問安,那幾個跟隨老御史叫嚷不休的太后一黨,現在也沒有了威風,怔怔的站在一邊,不知道是該上前請安還是該繼續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