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力

商鋪三百餘處、田地七百餘頃、銀兩五千餘……

饒是陳灝,也被這樣一筆錢財驚住了。

然而他畢竟是堂堂一州兵馬都鈐轄,很快便回過神來,有些狐疑地看了顧延章一眼,問道:“我記得,你乃是服的伕役?”

顧延章的調令是他親自批過之後,纔拿到下面用印的。陳灝素來小心謹慎,這又是纔過去沒多久的事情,是以腦子裡還留有不淺的印象。

當日周青將顧延章舉薦給陳灝,只着重吹捧他的運籌之能,後來陳灝見了人,考校一番之後,只覺此人才思敏捷,非同尋常。

然而那畢竟是倉促行軍途中,陳灝手上還壓着許多急務要處理,是以並沒有浪費太多功夫細問。

對於陳灝來說,若干天前的顧延章只是一個被舉薦上來的協管轉運的人才,雖然自家掌眼之後,也認可了他的才能,對他心生好感,可並不會花太多功夫在此人身上。

當然,如果顧延章在之後的差事中能持續表現出色,時間長了,自家倒是可能會認真考慮提拔一番——眼下軍中雖然缺人,卻不是隨隨便便都能出頭的。

不過這已經是片刻之前的想法了。

陳灝一雙眼睛盯着顧延章不放,彷彿想要把他看出一個洞來。

商鋪三百餘處、田地七百餘頃、紋銀五千餘。

哪怕延州如今地價、田價不比從前,這樣一注財富,也已經稱得上可怕了。

若是經了自己的手,呈報楊奎,把這樣一筆大財獻到州中……

不對,若是獻到州中,還不知道多少人要來分一道羹,反正是爲了戰退北蠻,與其由州中官吏各自抽一回手,不若直接由保安軍收了。

陳灝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然而他幾乎是馬上就察覺出了不對。

無緣無故,誰又會將這般滔天富貴拱手相讓?

何況這一個顧延章,有如此一副身家,又有如此才學,爲何會淪落到執此賤役?!

簡直是不合常理!

陳灝從前沒有理會,只是因爲他沒有上心,卻不是因爲他不夠洞察。此刻得了顧延章方纔一番話,他只恨不得把對方的祖宗十八代都翻出來,只稍微過一下腦,立刻就發現了不對勁之處。

如果當真要將家中錢物捐給州中,緣何還要來此服役,直接在延州城內向上一稟,那些怎麼都吃不飽的土狗就會把他給供起來!

除此之外,這樣一筆大財,哪怕只用九牛一毛,都能買個官身了,雖然最高只能是光祿大夫這等虛銜,可只要有了官身,又何需服此賤役!

陳灝銳利的雙眼死死盯在對面那一個年輕人身上。

他多年征戰,從刀林箭雨之中歷練出來,又是延州數得着的高官,官威甚重,被這樣盯着,換個膽子小的,估計連站都站不穩了。

顧延章仿若無覺一般,不徐不疾地承認道:“在下服的確是伕役。”

“延章家中原有八口人,因北蠻屠城,父母兄長皆已被殺,只我一人得以存活。”

“我與蠻賊,不共戴天。”

他一字一頓地將這八個字吐出來,語氣竟然還甚是平靜,可雙眼中蘊含的仇恨與憤怒,語氣中的壓抑與隱忍,便是誰,都能從中體味出來。

道完這一句話,顧延章深深呼出一口氣,彷彿若是不將肺腑中的恨意一齊釋放出來,便無法繼續往下說一般。

他平復了一下呼吸,繼而才道:“此時家中田產、商鋪部分契紙皆在延州城內,由內子保管,仍有其餘契紙已是遺失,可待於州衙宗卷檔中查明之後,再行轉獻。”他擡起頭,不躲不閃地對上了陳灝的眼睛,“至於紋銀,一直暫存於在下叔父手中,州中直接去取便可。”

陳灝聽着對面的年輕人把話說完,還沒有來得及從中分析出個所以然來,顧延章已經補上了最後一句——

“小子這一回能得了機會效力朝廷,服此伕役,還是全憑了叔父之功。”

陳灝瞳孔一縮。

他是進士出身,來保安軍之前,也在州中、縣中做過官,鄉民爭產,兄弟反目之事,簡直是閉着眼睛都能數上一天一夜不帶重複的。

顧延章雖然只說了這一句,他已經能猜出其中八成隱情。

陳灝認真地看了對面的年輕人一眼。

顧延章垂手而立,肩背挺得筆直,目光坦然而堅定,面上還帶着一絲淡淡的悲傷與果斷,見陳灝看了過來,並不挪開視線,而是徑直與他相視。

“你那叔父……”

顧延章立刻答道:“多年從商,眼下住在亭衣巷之中。”他頓了頓,又道,“不過要是從其手中取那一筆銀錢,恐怕並不是特別容易。在下說話是無用的,還需州中一兩個得力差役上門,再給點時間那兩位叔父準備。”

他半點沒有打算隱瞞陳灝,而是直接將事情攤開了告訴對方——

我就是一個被欺壓的侄兒,我爭產就是爭不過他們,那錢就是被他們吞了,我想給你,你敢要嗎?你想要嗎?你有本事要嗎?

世上沒有白得之食。你若是要,必須自取之。

陳灝想要嗎?

延州連年征戰,朝中早已有許多論調,說只要收復州城便可,莫要再興戰事,免得百姓塗炭,空耗國帑。如果說剛開始那兩年能有十分的支持,如今能剩個五六分,已是僥倖。

打仗乃是燒錢。

楊奎靠着宿望在前頭頂着,卻已經有些吃力。

如果此時能得這一筆大財的支援,叫朝中知曉,延州有辦法自家找錢,那京中給的壓力就會小很多,楊奎也會更爲輕鬆。

而他陳灝,一是能與楊奎更親密,二是也能抓住機會,再立些新功。

一個武將,如果不打仗,光靠磨勘,何時才能升官?

陳灝敢要嗎?又有本事要嗎?

他是延州兵馬都鈐轄,保安軍的將領,在延州之中,除了經略安撫使、延州知州楊奎、一個領兵的副都總管,下頭就是兵馬都鈐轄了。

而他與上頭副都總管各自領兵,並非從屬關係,他唯一需要聽令的,只有楊奎而已。

在延州城中,他說一句話,除了楊奎,幾乎沒有人敢反駁。別說是州中的一個老商人,便是對上通判鄭霖,若是雙方有了衝突,他都敢帶着親兵上門,雙方好生“說說道理”。

第五百四十三章 危急第六百九十一章 問話(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透露第五百七十七章 思量第六章 安置第八百九十一章 白與第一百八十五章 答覆第八百九十五章 意外第五百三十五章 失防第九百四十二章 屈伸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相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及第八百四十二章 醉酒第六百八十八章 犯難第一百四十九章 捨棄第五百三十四章 請命第八百六十六章 仇恨第六百五十八章 先兆第三百八十章 炊餅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憤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話第二百二十章 再逢第四百二十五章 推測第五百八十一章 無措第九百零八章 等高第五百三十章 緣故第六百七十二章 備糧第十六章 生氣第二百五十六章 整理第六百四十四章 得手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七百三十一章 賭棍第六百四十五章 抱怨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躁第八百一十七章 獻策第二百七十章 吞餌第五百零七章 迎敵第六百三十四章 推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手札第三十三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迷惑第六百二十章 借刀第一百八十三章 驚喜第八百六十四章 阿孃第三百七十六章 和離(補更)第五百一十九章 攔阻第三百零八章 出路第四百二十三章 書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悟第二百八十八章 判案(下)第七百七十二章 莫名第六百三十章 籌劃第八百六十一章 損毀第五百八十四章 養病第一百一十八章 圖窮第九百四十五章 生意第九百四十五章 生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答覆第七百一十六章 印信第四十九章 相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點破第八百二十六章 誤會第八百五十七章 水匱第六百九十七章 懷璧第七百一十章 冷嘲第四百七十三章 結果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言第二百三十一章 沐浴第二百七十八章 折獄第九百二十三章 圍攻第五十二章 生病第九百二十一章 補給第四十一章 射賽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雷第二百九十八章 貪功第九十九章 得進第一百九十九章 遮掩第五百三十一章 異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背鍋第五百一十五章 斥責第一百五十五章 迷惑第六十八章 不解第六百七十三章 銀糧第六百零二章 歷牌(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預防第八百七十三章 性情第七十九章 辦法(一更)第七百四十九章 重現第七百九十六章 人情第三百零二章 井師(給小怨靈的加更)第六百八十五章 來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憨客第八百一十七章 獻策第七百五十六章 皇嗣第四百九十四章 插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糕點第八百九十五章 意外第四十一章 射賽第八百五十九章 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