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思量

“考功司正在整理顧延章贛州任上所爲,想來不多時便能有結果了。”

不過是一個太子中允而已,範堯臣並不打算在天子面前過多議論,只一句就輕輕帶了過去。

趙芮卻是還有話要說。

“楊奎前日上書,奏說北蠻雖然暫時退去,延州戰事卻未必因此消弭,未雨綢繆,爲了不教三五年後邊境再起禍端,他建議在邊境設安平軍,轄大辛、真苑等四縣,又舉薦周青爲知軍,鎮而守之……”

趙芮話未說完,範堯臣已然打斷道:“陛下,爲延州計,設安平軍可由政事堂、樞密院再行商議,可那周青資歷尚淺,經驗不足,更不是科舉出身,不能知軍。”

大晉行政轄署分爲路、府、州、軍、縣,在延州邊境設軍,轄內還有縣屬,這便不是一個簡單的名頭而已了,是需要人去做事的。

衙署中立時就會多出許多位子,不少守闕待用的官員,也能得了差遣。

世上只會有人覺得能分的餅小,不會有人嫌棄能分的餅大,範堯臣自然也不例外。

只要位子有了,他就能把人給填上去。

延州雖然眼下沒有什麼立功的機會,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北蠻只是被暫時擊退而已,等到過上幾年,蠻子緩過來了,還有得仗打。

如果延州邊境另行設軍,一來能避免再出現州城被屠的慘劇,二來安排進去的人,用不了幾年,也有立功的機會,範堯臣自然不會反對。

可週青爲知軍,他是萬萬不能同意的。

關於這一點,趙芮也有些猶豫。

他倒是覺得周青雖然資歷不夠老,那也是相對於陳灝一級的將帥,延州眼下暫無戰事,讓他去駐守,卻是合適的,頂多職務上再斟酌一下。

這事並不太要緊,趙芮只是暫時提一提而已,見了範堯臣大力反對,他便道:“改日再議罷。”

周青確實資望不夠,也不是進士出身,做知軍略有勉強,至於究竟當給他什麼位子,下回崇政殿議事的時候,再讓陳灝他們去同範堯臣吵,他畢竟是天子,實是不當親自下場。

說完這個,趙芮又想起來什麼似的道:“前日楊奎上書,推舉顧延章去鄜延路做轉運副使……”

範堯臣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這個楊奎,告病在家都不能消停下來,今日不朝,明日不朝,做得倒是一副真正重病的模樣,可上書卻是一封又一封,比在朝的時候還要勤快,藉着“長子代父執筆”的名義,指揮那一干附佞,倒要較原來還要鬧得歡騰。

他正要出聲反駁,忽然心念一動。

雖然方纔天子詢問顧延章的差遣,他並沒有正面回覆,而是把事情推回考功司頭上了,可實際上,那一個新進的功績,便是不用細細考評,也是難以按壓的。

這顧五,運氣是當真好。

已是滾到贛州那個地界,居然還能給他撞上白蠟蟲,又遇着災年,靠流民營、福壽渠大大出了一回風頭。

不過判了一個稍微少見些的案子,裡頭涉了點下流的東西,“狀元通判巧審奇案”的故事,據說如今京城的茶樓酒肆裡,偶爾都還有說書人改了來賺茶水錢。

雖然不喜,可範堯臣卻是不太好阻攔他回京了。

依故事,依其功績,顧五回朝入學士院,過渡上一年半載,只要天子器重,被調去同修起居注,已經不是白日做夢了。

範堯臣擡起頭,看了一眼趙芮。

幾個月以來,從天子口中聽到的“顧延章”三個字,出現的次數着實已經太過頻繁,遠超了一個外任州官應當有的待遇,而每每聖上掛在嘴邊,幾乎都是讚不絕口,便似一個小孩子才得了新玩具一般,怎麼看怎麼喜歡。

這樣的情形下,顧五挾勢回京,也許用不到幾個月,就能變成天子近臣。

比起鄜延路轉運副使,範堯臣更不願意讓對方留在趙芮身邊。

雖然不清楚爲什麼楊奎會出這個昏招,將其黨派中難得的一個後起之秀薦得這般遠,可任由機會白白走掉,向來不是範堯臣的習慣。

他很快便想轉了過來,開口道:“以顧延章的才幹,主理一路轉運司,並不爲過,若是延州有了不妥,憑他之能,後勤轉運必當無礙,前方將士也應再無顧慮。”

先把人打發出去,至少這兩三年內,延州都未必會有戰事,顧五過去了,總好過日日在天子身邊杵着,吹耳邊風。

實際上,如果不是沒有合適的理由,範堯臣甚至還想把陳灝給扔出去。

這一隻蒼蠅,自從進了樞密院,就太吵了,不管是不是他份內的事情,都要指使一羣人跳出來噴一回糞。前一陣子也是他帶頭,把自家逼得差點自請外出。

範堯臣說完這話,見趙芮有些驚訝的表情,正色道:“臣雖與楊平章政見不同,可有關朝廷掄選人才,卻是不偏不倚,秉公而論,並不會以私心壞國是。”

又說了一會話,見時辰已晚,範堯臣便告退了。

等到對方走了,趙芮才一轉頭。

今日殿中輪值的乃是許繼宗。

趙芮吩咐道:“去把中書上回呈上來的入覲名單拿過來。”

很快,入覲名單便被從一疊厚厚的文書中翻了出來。

趙芮快速地掃了一遍,終於在中間的位置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那一個名字。

排在三日之後。

“許繼宗。”

他喚道。

許繼宗連忙上前聽令,道:“臣在。”

“你去贛州兩回,與顧延章多有交集,依你看來,此人如何?”

許繼宗一直立在後頭,將天子與範堯臣的對話都聽在耳中,又見了此時的舉動,哪裡還猜不到對方心中的想法。

他跟在天子身邊恁多年,早已諳熟進退之道,幾乎是立時道:“臣奉陛下旨意前往贛州,同顧通判相識時間畢竟不長,不好多做評判,只有一點,卻是看在眼中……”

作爲宦官,許繼宗自然不願意爲任何一個臣子的人品做保證,更不想讓天子認定自己同朝中官員私下有結交。

輕飄飄把最要緊的責任甩開之後,他才道:“其人頗有才幹,又心繫百姓,可謂鞠躬盡瘁。”

趙芮只是隨口一問而已,並沒有怎麼把許繼宗的話放在心上,卻是在考量着,要不要在顧延章入覲述職之後,將他留在京中。

其人治政,頗有一套,其人人品,卻是要就近放着,纔好讓人知道能否堪負大用。

在贛州的一年多通判任下來,趙芮對顧延章的能力,已是非常滿意,可選官掄才,不能只看才能,還要看品德。

他不希望自己選了半日,又磨了半日,最後得到的是一個不知道感恩戴德的臣子。

把手中文書合上,趙芮竟是有些期待起顧延章三日後的入覲來。

第六百五十二章 提議第六百三十八章 提前第五百七十二章 臆想第四百零二章 探究第四十六章 交代第四百四十五章 口音第五百零九章 救援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統第五百七十七章 思量第七十三章 章程(上)番外 進學(一十五)第一百四十九章 捨棄第一百八十七章 關撲第八百六十章 推諉第七百三十四章 來歷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算第五百一十章 追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推測第九百五十三章 團飯第八百二十四章 硯臺第七百四十四章 來源第三百二十八章 去向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補更)第九百四十九章 一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重逢第四章 出路第一百五十二章 鼠竄第九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四百九十四章 插手第六百三十二章 惋惜第五百五十五章 奔走第六百四十五章 抱怨第一百六十四章 覺悟第三百二十三章 減肉第七百四十八章 碰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利器第三百零三章 籌銀第一百三十三章 馬腳第一百零三章 大口第二百六十二章 釋疑(給檻外貓貓的加更)第九百三十四章 麻煩第四百二十一章 爭產第九百三十五章 意外(補更)第七百九十六章 人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離任第五百五十六章 刻意第三百五十六章 送行第九百二十一章 補給第十二章 書鋪第七百三十四章 來歷第二百八十九章 未了第五百七十章 勸慰第九百三十九章 麪皮第七百八十九章 願違第六百九十九章 難產第一百二十五章 等候第四百八十三章 便宜第三百四十三章 無鹽第三百三十七章 復見番外 起名第四百零七章 夜談第七百二十章 香囊第二百八十六章 判案(上)第八百五十二章 因材第六百一十二章 制衡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毆第四百二十章 自辯(給moshuyan親的加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八十章 先生第七百二十章 香囊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風第三百七十八章 覲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阱第二百七十二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言第九百四十三章 謠言(補更)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返第五百二十六章 民望第二百九十七章 蝗旱第八百二十六章 誤會第六百七十二章 備糧第六百三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零六章 重逢第八百五十六章 祥瑞第六十八章 不解第七百八十三章 傳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陷阱第六百八十六章 問詢第三百八十六章 善財第一百九十七章 看中第七十二章 財物第七百六十八章 鬱郁第一百二十三章 提前第七百六十一章 擬旨第二十一章 後悔第八百二十三章 交談第九十九章 得進第六百八十章 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