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替身

且不說這一廂李家一心去探季清菱的底,好藉此學着如何才能搭上張待一家,另一廂那崔公帶着張璧出了珍寶閣,一路小心翼翼這一位大爺回了府,又尋了張府上的人問了半日的話,才自行往御街方向而去。

他趁着皇城門沒關回了宮,急急往慈明宮行去,堪堪走到殿外的時候,卻見前頭幾人朝這邊行來,兩邊正正對上。

“崔提舉!”對方見了崔公,忙出身喚了一句,復又行禮。

崔公倒是不覺得出奇,點一點頭,道:“原來是許都知。”

正在行禮的許繼宗點了點頭,復又道:“下官還有差事在身,先行一步了。”

說着又拱了拱手,急急忙忙往外前走去。

趙芮除卻自己每日來同張太后問安,也會時不時派得用的內侍過來送些東西,這不是什麼奇事,只是今日這許繼宗行路這般焦急,倒像是被狗攆了一般,也不知道自家離宮這一日,宮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崔公心中想了想,連忙回屋中換了當差的服飾,立時回了去了慈明宮的主宮,等着通傳。

他很快被放了進去。

張太后見他回來,道:“正要尋你來問話,怎的去了這大半日?人可是到家了?”

崔公躬身賠笑道:“小郎君已是回府了,今日逛了一日,倒是半點不累,先是去走了一圈御街,沒擇到好東西,有些不高興的模樣,下官想着上回小郎君相中了宮中幾樣東西,都是三殿下從一間鋪子裡頭尋了進獻的,又因那鋪子離得不遠,那主家以前也見過,是個識趣的,就着人去提前知會了一回,中午吃了仁和酒樓,下午就逛了鋪子。”

又把日間遇得季清菱的事情說了,並季清菱一路在車廂上頭說的話、在珍寶閣中行事也說了。

那馬車廂本來就是木板所做,擋不了什麼聲音,雖然外頭有些嘈雜,可斷斷續續,崔公也聽得不少,此刻一一學來,也不敢添油加醋,只聽到什麼就說什麼。

張太后認真聽了,復又細細問了幾句,點了點頭,道:“倒是有幾分見識。”

復又感慨道:“從前總把那小傢伙當做孩兒,如今看來,早已長大成才了!”

崔公不敢多言,只站在一旁。

張太后自是知道自家這個堂弟性子皮,難遇到一個能治他的,聽得崔公說張待極聽季清菱的話,心中想了想,又問道,“那女子是哪一家的,又是個什麼出身?”

崔公被李程韋喚作崔公,其實也有本名,叫做崔得臣,乃是崇福宮提舉。

他在張太后身邊當差多年,行事老練,早間纔出宮,便猜得到晚間回來會被問什麼,爲着這個,還特在張家府上留了一會,就是打聽情況的。

見此時果然得了張太后問此一問,崔得臣不慌不忙,把自己特意從張府打聽來的話說了,道:“姓季,住在金樑橋街,乃是延州人,聽說當日延州城滅,她全家都沒了,幸而還有個夫家在一處——正是如今南下平廣源州民亂的戶部勾院,眼下還是隨軍轉運,喚作顧延章的。”

張太后頓時瞭然,“哦”了一聲,問道:“贛州那一個?”

崔得臣道:“正是。”

張太后登時有些失望。

若是個尋常出身的,只要好生看看人品行事如何,如果當真能有用,倒不妨接進張府裡頭,給點好處,讓幫着帶一帶小兒也好——縱然大處上起不到什麼用,道理也用不到旁人去教,不過只要能讓幫着那猴兒理理性情,便算有用了。

可惜了……竟是個朝官的妻子,那朝官還是得用的……這般的人,若再接進張府,好似就有些不太妥當了。

她還在猶豫着,卻不妨聽得儀門官進來稟話——原是濟王來問安。

趙顒走到張太后跟前行了個禮,左右看了一圈,問道:“不是說今日張家的小二郎君來了嗎?”

張太后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他那性子哪裡坐得住,見我沒空理他,自玩了一二時辰,嚷着要出去給我買壽禮——今日你那侄兒又燒了兩回,我操心那一處,沒空管那猴子,索性讓崔得臣帶他出去了。”

趙顒臉色一變,忙道:“怎的又燒了兩回?可是宣了御醫?要不要緊的??”

張太后便道:“方纔二哥讓遣人來說,如今已是好多了,燒也退了。”

又嘆道:“二哥這一個,當真是身子骨弱,這後半年就沒好過多。”

趙顒也嘆道:“二哥鎮日忙於政事,也要保重身體纔是……只盼侄兒快些好起來……”

母子兩嘆了一回,趙顒又道:“兒子從前在外頭聽得個說法,便是家中有胎中不足的小兒,又三天兩頭得病的,不妨給他尋個替身,去那佛廟也好,道觀也好,做個出家的樣子。”

張太后年輕時一向極不喜歡這等佛、道之事,如今年紀大了,雖然依舊不是很信,可卻不像從前那般排斥了。

有一句說法,叫做死馬當活馬醫。

趙署是大晉如今唯一的皇子,病成這樣,說一句老實話,張太后真的擔心哪一日一睜開眼睛,就有人湊到她耳邊說一句,那條蔫巴巴的弱龍沒了。

便是勉強活了下來,依趙署那個身體,想要扛得住江山,也有些勉強。

都說祖母愛孫,張太后自然也愛孫子的,可這並不妨礙她覺得這孫兒不適合做皇帝。

不過她畢竟只是一個已經撤簾的太后,如今龍椅上的那一位是她的兒子,不是旁人,趙署又病成這樣,她並不方便說什麼話,也怕自己說錯什麼話,最終要鬧得兄弟離心。

此時聽得趙顒的提議,雖是佛佛道道的,張太后竟是也難得地有些動心起來——左右也不需什麼耗費,不過一個替身而已,並不算什麼,萬一就成了呢?

趙顒見得張太后的樣子,忙又補了一句,道:“我是不方便同二哥說,倒不如母后幫着提一句。”

張太后點了點頭。

這種事情,兄弟之間確實不好說,若是被誤會了就麻煩了。

第八百七十七章 保舉第八百五十四章 筆仗第八百三十七章 乳母第二百四十七章 誤會第四十章 選擇第七百八十三章 傳開第一百一十三章 紅臉第一百五十一章 調令(月票550+)第三百四十九章 嫌棄第二百二十七章 對調番外 進學(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宮第九百五十一章 通渠第五百五十七章 功虧第七百二十五章 勸和第三百三十三章 責怪第二百五十章 可惜第四百四十四章 把柄第一百三十四章 等待第六十九章 白費第五十六章 虎膽第七百六十四章 突然第三百七十四章 和尚第五百四十一章 不足第五十二章 生病第九百三十五章 意外(補更)第八百五十章 看鳥第九百五十二章 神工第二百四十八章 猜測第一百一十三章 紅臉第六百七十章 異想第八百五十八章 熱鬧第七百九十三章 堂審第四百三十四章 苦心第七百六十九章 榷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及第一百零一章 情定第三十六章 說和第三百八十二章 側擊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相第八百四十四章 耿直第四百五十五章 私心第六百零五章 病營(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私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惋惜第六十二章 考量第二百零八章 解試(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熱鬧第八百九十五章 意外第六百四十六章 待召第五百三十七章 目的(補更)第六百三十四章 推門第五百八十五章 晚飯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第四百零七章 夜談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憤第一百一十九章 半現第四百五十章 鄉音第九百零八章 等高番外 進學(三)第三十六章 說和第五十四章 退燒第三百四十二章 放手第九百四十六章 圖利第十八章 爭執第九百一十四章 冷汗第三百九十八章 準備第五百七十二章 臆想第三百一十九章 謊言第五百二十八章 復返第九百三十五章 意外(補更)第五十一章 歸來第四百七十九章 汗青第七百四十六章 針鋒第五十章 心儀第一百零九章 辦妥第九百六十一章 消停第九百零二章 騰挪第一百五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零七章 夜談214番外:贛州行(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陪伴第七百八十八章 事與第八百七十九章 陽謀番外 進學(五)第八百一十六章 鯉魚第二百八十九章 未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堵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後覺第四百九十三章 扼腕第五百六十二章 來訪第六十一章 解決第五百一十二章 撲面(補更)第八百四十四章 耿直第六十三章 心事第五百二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五十四章 對比第三百三十八章 撿功第六百六十五章 外出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