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年開始後,阿舅就離開了他鎮守多年的姑孰城,率軍移鎮廣陵城。我試圖去探尋出其中的深意,卻也發現不出什麼端倪。姑孰、廣陵兩地皆是扼制中國的咽喉之地,無論將大軍屯守在哪裡,都可便於他控制中國。
二月,堅持許久之後,洛陽一地終落入秦人之手。唉,想不到,慕容恪與慕容垂兩兄弟合力從我們大晉的手中奪過去的洛陽最後卻成了秦人的囊中物。
三月春花盛開之時,秦、燕兩國各撥兵馬去相助豫州袁瑾,以圖能爭得壽陽及附近的幾座城池。跟隨袁氏叛亂的還有那年曾敗於燕人之手的朱輔,此時,他二人領軍南下來攻。
阿舅點了竺玘的兄長竺瑤爲先鋒,令其抵抗袁、朱二人。在武丘一地,兩軍相遇,竺瑤不費吹灰之力便打敗了二人,袁、朱狼狽逃竄。
我暗笑這袁瑾倒也真是不自量力,他素來都跟隨在他父親的身後作戰,若說那袁真還有些將帥之才,袁瑾那可是一絲一毫都沒有的,哼,此番他卻要帶兵領將,豈不是找死嗎?
第九日正是阿弟的九歲嘉辰,母親同阿蕪說一定要好好慶祝,遂與父親商量請來了一些親友、客人到琅邪王府裡相聚。
道子和道華纏着我要聽故事,寤生不滿,在我身邊推着二人,嚷說:“你們都別和我搶我的阿孃!”
我哄勸道:“小舅父和小姨姨是長輩,他們不會同你搶阿孃的。寤生乖啊,你不要吵鬧,別人看了要笑你的。”
道子忽然說:“阿姊,你送給阿兄的那個白玉馬,我也想要!”
我道:“道子,你怎麼不去問父親要呢?王府裡的寶貝多的是,我那裡原只有那一匹,你若是要的話,匠人還需雕琢些時日。”
道子不聽,說:“我就要阿姊給的!阿兄有,我也要!我就是不要父親給的!”
我無奈應承說:“好,好,阿姊回府後就給你張羅這事兒,過些天讓人給你送過來。怎樣?”
“好。”道子得意地說。
一個相貌明麗、氣質大方的娘子對道子嘲笑道:“那你的阿兄他是會稽王爺,你也能問朝廷要來這個封號嗎?”
我打眼一看,見她是吏部侍郎王蘊的女兒,早幾年吃了‘仙丹’而死的哀帝皇后王穆之正是她的親姑母。
道子滿不在乎地說:“王爺有什麼威風的,給我個龍。。。。。”
“住口!道子!”我厲聲喝道。
道子趕緊閉嘴,不敢再亂說胡話,只是不滿地狠狠瞪着那個女子。母親聞聲,便和阿蕪一道詢問我們是不是出了何事,我連忙說無事。
母親於是也注意到了王蘊的女兒,她同衆人打趣道:“滿屋的女子裡,就數王侍郎的女兒法慧最是靈秀了,配給咱們的小王爺做王妃真是很不錯!”
大家陪笑,王法慧的母親說:“徐姬若是有意,我們家自然是願意。”
道子叫道:“她做阿兄的王妃,那我也要她做我的妻!”
衆人鬨笑,那法慧對道子說:“你好不知羞啊,連妻子都要和你的阿兄爭!”
道子拽着阿蕪的衣袖,撒嬌道:“阿孃,阿兄有她做王妃,那我也要她!”
阿蕪訓斥道子不懂事,母親阻攔,對道子和藹地說:“那就讓你阿兄將她讓給你,另選他人做王妃,好不好?”
“好!”道子脆聲而答。
大家又是鬨笑不止,法慧大羞,急忙跑出了廳堂。
母親對我說:“這法慧當真是個可人啊,回頭得趕緊讓你父親去問問那王侍郎,看看她有沒有訂親。”
“母親說的是。”
===========
四月裡,秦君苻堅命王猛爲統帥,率楊安、張蠔、鄧羌等十將,統領步兵七萬人馬,東征燕國。
王猛將要離開長安,因擔憂慕容垂會趁機謀反叛秦,於是王猛上疏秦君,說請命垂子慕容令爲隨行參軍。王猛又賄賂慕容垂的親信金熙,讓金熙對慕容令說‘王猛嫉妒令尊,在君王面前多有讒毀,故此,君王並不是真心相信令尊及您的’。金熙還騙慕容令說慕容垂見燕國將要有難,準備東歸燕國,勸慕容令也趕快動身。
因是父親親隨之言,慕容令並不知是計,便佯裝出城狩獵,率舊部連夜逃奔回了燕國,被安樂王慕容臧接納了。王猛於是就立即上疏苻堅,說是慕容令叛變回燕了。
慕容垂大驚,再三思量之後,也離開了長安。但被苻堅派人追回了,苻堅並沒有責怪慕容沖,依舊待之如初。
燕人一看如此,便懷疑慕容令是詐歸,其實他是來做秦國內應的,否則他的父親不會依舊安然無恙在秦國作上賓,於是燕廷便將慕容令發配到了慕容氏故土龍城以北的沙城裡。
慕容令很不甘心,於是安撫沙城的戍軍三千餘人,先取了德城後,準備再謀龍城。不料,他的部將涉圭卻臨陣倒戈,殺死了慕容令。唉,那慕容令倒也真是個將才,死了可真是可惜了。
不久之後,三國之中,全部的人都關注起了潼關一地。因爲在六月的尾上,秦國大軍已經集結完畢,王猛將要率軍出關入關中。
七月,王猛親自率軍進攻壺關一地,同時,他命楊安前去進攻晉陽。八月,王猛攻下壺關一地,接着順利地佔據了燕國的上黨郡,並生擒燕國安南王------上黨太守慕容越。
王猛攻下上黨之後,在晉陽的楊安卻還沒有任何進展,因爲晉陽的兵多糧足,實在是難克。王猛定計,命秦軍從城外向城內悄悄挖出了一條地道,大將張蠔趁夜領百名精兵潛入城內與燕軍拼殺,同時打開了城門。九月十日,秦大軍進入了晉陽城,生擒燕國東海王------幷州刺史慕容莊。
本來,我們都看不出爲何秦人會選這些守兵頗多、極難攻克的城鎮下手,直到晉陽被攻下,秦軍朝潞川進發之後,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次出兵,苻堅並不只是想要奪取燕國的幾個城池而已,他們拜年如當年的阿舅一般,要的是直搗鄴城,奪取整個燕國。
燕人也徹底清醒了,燕主慕容暐急命太傅慕容評集結三十萬精兵駐守在潞川,務必要將秦人阻隔在鄴城的西大門之外,若是被秦人突破了潞川,鄴城必將不保。
我坐臥不安,想不到慕容沖曾說過的‘亡國’預測即將成真。當年驍勇善戰、名震天下的慕容鐵騎將要敗了嗎?慕容衝如今怎樣呢?他若是在鄴城之內,可如何能逃脫出去呢?他現下,是不是已在前來建康的路上了呢?爲何他卻沒有書信於我呢?
三國鼎力纔是好事啊,若是隻餘下了兩國,秦國那裡向來兵多,失去了燕國對他們的牽制,我們又該如何抵抗呢?
父親大急,與阿舅頻繁書信,朝廷又向邊境之上調動大量的軍士,以防慕容氏國破之後,苻氏會趁機率軍南下,我們必須要提前將一切都準備好。
慕容評並不精於兵法,他認爲秦軍此時懸軍深入,應以持久一計制之,於是他在潞川一地毫無動靜,也不命人主動出擊。國難當頭之時,他卻依舊貪婪斂財,三軍之中,皆無鬥志。
在十月的一個夜晚,王猛派出不多的軍士連夜走小道繞到了燕軍的後方,燒燬燕人輜重、糧草。據說是夜火光沖天,一點都不輸去年阿舅放過的那一把火。
燕主慕容暐在那一夜無故驚醒,他在鄴城的皇宮裡也望見了潞川一地的沖天大火。慕容暐當即大怒,派人前去營中責罵慕容評貪生怕死。任慕容評他再是慕容暐的祖父輩之人,可面對皇帝的責罵,他也不敢不受,敦促大軍立即出擊。
十月二十六日,燕軍大敗,五萬人馬當即陣亡。秦軍乘勝追擊,燕軍投降者便有十萬之衆!餘下的燕軍便如驚弓之鳥,潰散逃亡。秦軍僅用七萬人竟生生地滅掉了慕容評的三十萬大軍!可嘆王猛之用兵如神!怎奈這樣的人才卻不是我大晉的朝臣?
秦君苻堅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親率十萬大軍出長安相助王猛一起攻打鄴城。十一月的第七日,燕主慕容暐僅率十餘騎倉惶逃出,但卻被秦軍抓獲。太傅慕容評奔逃高句麗,但被高句麗軍抓住,然後獻給了苻堅。
燕國慕容氏滅國!
苻堅領軍入鄴,拿到燕國戶口冊,共計郡一百五十七、縣一千五百七十九、戶二百四十五萬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九百九十八萬七千九百三十五。
十二月,苻堅令軍押赴燕主慕容暐及太后可足渾氏、皇后可足渾氏、后妃、慕容宗室。。。共計四萬多人,一併去往長安安置,唯恐將他們留在鄴城會爲日後埋下了隱禍。
因王猛此番立功最多,苻堅命王猛爲持節使、都督關東六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急驟牧,令他鎮守鄴城,打理一切事宜。
其實在秦燕兩國交戰之時,我們大晉的樑、益二州之內也有小股的奸人作亂,但是周楚很快就出兵順利平定了混亂。
勝利之後,他並沒有立刻上疏給朝廷任何的邀功之信,直到秦國初勝之時,他才寫信給父親,說自己如今年近天命之年,近來身子又不太好,希望父親能允他辭官離開成都回去廬江故土。
父親覺得很是棘手,便問我討一個主意。
我道:“父親,周楚他是一員能臣,不把他留在靠近秦國的益州鎮守,讓他辭官回去廬江養老有什麼用呢?再說,我又不是沒有見過他,他那個人哪裡有一點老者的樣子?雖說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不過我看着也就是而立之年。他這病呀,怕也只是個小病而而,您擔心這個做什麼?呢”
父親微憂,道:“我知道,你早已對我說過這些。可我卻總以爲,周楚早就有功於社稷,此番又立下了戰功,若是我不允,難保他不會心存怨恨,若是他日後謀反了,可當如何呢?”
我道:“父親您請放心,周楚絕不會的。我曾以他的亡父周撫刺史故意地去壓制他,他是絕不敢謀反,讓他父親泉下不安的。雖說我是卑鄙了一些,但起碼這樣能制住他。您親筆書信與他,勸他安心留在成都,不要總向回去廬江了。”
父親點點頭,若有所思。
又過半月,新年便要到了。
我教導着寤生寫字,心緒卻飛到了姑孰。
仲道回去軍中一年多了,我們二人之間也無任何的信件往來,我總在想,或許,我們餘下的幾十年就都要這樣度過了。意外和錯誤太多,怨結解不開,連見面都做不到。
寤生卻常常吵着要見父親,有時被他鬧地實在是沒了法子,我便託郗超能找人送他去軍中與仲道相見,也免得他們父子之間會生疏了。
蓮道:“郡主,有客,說是益州來的。”
“益州?”我問。
她說:“門人說是益州來的,他自稱是‘益州周瓊’。”
“喲,是周楚的兒子啊,我是該見見。”
心中微有愧疚,知道周楚得知父親不允他辭官回鄉後一定猜出了是我出的主意,怕他這次是讓周瓊親自來責備我的。
客廳之內,周瓊舉止禮貌得當,面色卻是哀愁不已。
我道:“周家郎君何以親自來了建康?是你父親要你來責備我的嗎?”
周瓊道:“沒有。夫人,我的父親,他不久前過世了。我扶靈回去了廬江安葬他,那是他的遺願。我來建康,是爲了向朝廷通報我父親的死訊,還有,我父親有一些話,希望我能告訴夫人。”
我的愧疚又加重了,沒想到,周楚竟然死在了成都,看來他的病並不輕啊,我還以爲都只是他想要回去廬江的藉口。這麼說,在死後,他才終於回到了自己魂牽夢繞的廬江。
“請講。”我難過地說。
周瓊道:“我父親死前說,他自己很後悔與您的相遇,否則,他就不會被您壓制着一直回不去廬江了。父親說,他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