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還有被刺殺的事件,真相全部調查清楚了,是法國總理茹費理在幕後策劃,動手的是英國和法國的激進分子,是聯合行動,總共參與的有三百多人。”王佔奎接着向華皇彙報道。
萌總裁其實早就知道了,之前只是統計局的情報沒有落實,還不能肯定,現在算是肯定了。
“真可惡,陛下,怎麼辦?”潔格格氣道。
“陛下,能不能,除掉這個茹費理?”凱瑟琳氣的問道。
“除掉他?”萌總裁差點沒有笑出來。
“陛下還這麼高興?差點就沒命了。”凱瑟琳忍不住嗔了一句,這一下,別說是在場的女人們,就連13歲,剛剛懂點男女感情事情的索菲亞都覺得母親的這個神態有點超過了。
“暴力不是我們追求的,要動腦,少動手,不管是對國內,還是對國外,都要堅持這麼個思路,上次遇險,已經過去了,今後注意就是了,而且,上次也是我主動去涉縣,如果我不去的話,他們哪裡有機會動手?”萌總裁淡然道。“況且,這件事情,既然我們能知道真相,過一段時間,全世界都會知道真相的,法國人可惡,英國人包庇法國人動手,他們也同樣可惡!有了國際社會的輿論支持,這不是一件壞事。”
“陛下有時候太大氣了。”凱瑟琳忍不住道。
“去準備我今天晚上和沙俄外交大臣見面的事情吧,地點隨便他定。”萌總裁對王佔奎道。
“是的,陛下。”王佔奎答應着下去了。
沙俄對於華國在中亞和歐洲的外交,是相當重要的,在華皇看來,甚至比同英國,法國,德國這種列強大國的外交,更加重要,雖然沙俄現在正處於從奴隸加封建形態向資本主義形態轉型的過程中,並且剛剛經歷戰爭,現在很虛弱,但華皇認爲,沙俄仍然是一個超級大國。
華皇從來沒有小瞧過沙俄。
爲什麼清廷難以抵擋列強的各次入侵,但同期的阿富汗卻能連續三次讓英國人受挫?主要原因就是背後有沙俄的支持。
現在,沙俄在中亞的位置被華國所取代,情況就變得更加複雜了,同時,華皇認爲沙俄在中亞和中東的影響力,不但沒有縮減,反而更加重要,各方面都會積極拉攏沙俄,尤其是英法。
目前,華國的主要對手是英法,所以,華皇試圖要改善同沙俄的關係,雖然華國一直在做這樣的努力的,但是從沙俄拿走了過半的土地,這一點,太難了。
英國多次進攻阿富汗,阿富汗人每次都頂住了,但是,阿富汗人打贏了,只是英國沒有達成既定戰略目標而已。
阿富汗主體民族是普什圖人,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就十分驍勇善戰。
18世紀普什圖人曾經推翻莫臥兒帝國在當地的統治,建立起一個大帝國。
而且阿富汗本來就是多山地區,地形複雜,資源又貧瘠,非常利於防守,而不利於進攻。
清廷的地理環境就趕不上阿富汗,當然,這裡是從戰略角度說,華國的北方是平原,利於進攻,而不利於防守,當八國聯軍來的時候,其中沙俄,日本就是中國的鄰國,當時德國也在膠東半島建立了自己的租界,或者說是另外一種殖民地。他們是直接參加了瓜分中國的戰爭。
而阿富汗就是出於中亞的位置,附近有很多的大國,沙俄,華國,還有在強大的大不列顛帝國控制之下的印度。所以,多半進攻阿富汗的戰爭,最後都被大國博弈給耽誤了,所以阿富汗號稱是“帝國主義的墳場”。
阿富汗一直是英國與俄國反覆爭奪的英國殖民地區。阿富汗就在這兩大猛獸的夾縫間生存。
其實華皇認爲,沙俄更需要阿富汗,亞歷山大二世一直希望俄羅斯能夠擁有印度洋的入海口,而阿富汗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突破。奪去了阿富汗,沙俄就掌握了戰事的主動權,幾乎可以立即衝擊英屬印度,那個時候,沙俄就是一個橫跨三大洋的龐然巨獸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俄羅斯就有了機會徹底擺脫自己少有不凍港的這個魔咒,也隨時可以阻斷來往於印度洋的各國船隻。
因此,俄羅斯和英國一直在這裡硬鋼。
只可惜沙俄的國力不濟,要不然,亞歷山大二世在華皇看來,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絕不僅僅只是一個保守的封建君主而已,沙俄後面的強大轉型,多處於亞歷山大二世打下的基礎。
在原本的歷史中,沙俄的繼承者在中亞沒有實現亞歷山大的宏志。
但是清廷地大物博,阿富汗表面上沒有被吞併,其實跟被吞併了也差不多,只是比印度稍微好一點而已,而清廷表面上被西方列強輪流擊垮割地賠款,但實質上中國也僅僅是在表面上被擊垮:即使是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清政府在社會動盪、列強咄咄逼人的態勢之下仍能苟延殘喘數十年,併成功鎮壓數次革命黨精心策劃的起義。
清朝滅亡僅僅是改朝換代罷了,之後民國的歷史就證明了這個國家的根基尚未被動搖,不僅難以淪落到亡國滅種的地步,還仍然有着不可估摸的潛力。
反觀阿富汗,儘管阿富汗三次擊退英國,但三次戰爭中阿富汗都近乎全境淪陷,最終都是靠人民戰爭和民族戰爭才能擊退英國,可以說三次都到了被徹底滅亡的邊上。
而且三次英阿戰爭阿富汗背後始終站着俄國,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阿富汗被俄國控制的力度,最後沙俄徹底把阿富汗納入其勢力範圍,之後俄國對阿富汗的控制一直都很強,直到20世紀20年代因內戰才喪失了對阿的控制。
所以,華皇對於控制阿富汗,是有信心的,沙俄最弱的時候,都能控制阿富汗,何況華國現在蒸蒸日上,實際上,已經超越了亞歷山大二世的沙俄。
既然現在華國相對於沙俄來說是強者,那麼跟沙俄主動接觸有什麼問題呢?
弱者主動接觸強者是搖尾乞憐,強者向弱者主動接觸,那就不同了,這是風度。
晚上九點多鐘,華皇就很有風度的坐在了沙俄外交大臣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的對面,陪同華皇的,仍然是卡特麗娜卡芙公主和凱瑟琳。
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很好奇華皇身邊爲什麼一直都是西方女人,卻也很佩服華皇這一點,這樣跟他國打起交道來,尤其是跟西方國家打起交道來,確實能方便很多。
這不是語言的問題,華皇自己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關鍵是給人的感覺問題,讓人覺得,華皇能跟西方女人良好的相處,就不會太過排斥西方人,而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以前跟清廷打交道的時候,第一個印象就是,清廷的大臣,非常反感和他們接觸。
雙方往往還沒有開始交談,內心就已經開始對立了。
而華皇則讓雙方還沒有開始交談,氣氛就已經非常融洽了。
“陛下爲什麼要見我?不介意我將見面的地點安排在這家俄國人開的小酒館吧?這間小酒館在比利時很有名,很多俄羅斯商人喜歡來這裡。”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道。
“不介意,這裡的氣氛很好,環境也很好,我很喜歡。”華皇輕鬆的笑道。其實萌總裁知道,這裡應該是一家沙俄的特務據點。
不光是華國,各國都有類似的組織,只是華國的投入最大最捨得花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