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

事實證明,能成爲大國的領導人沒有一個省油的燈。雖然美國人拿出了十足的誠意,並且表示只要俄國願意,美國立即就可以給俄國提供首批高達3億美元的無息貸款幫助俄國人重整他們已經殘缺不全的工業。而俄國人一邊笑納了美國人好意,但對於更深一步的合作還是抱着觀望的態度,俄國高層也在反覆權衡和美國人合作的利弊。而作爲俄國的統治者,李沃夫在莫斯科專門召集了科爾尼科夫將軍和托洛茨基來討論這件事,前者是俄國政府和美國政府之間的聯繫人,而後者則是負責俄國和華夏之間的交往。俄國需要在兩者之間做一個選擇。

“美國人想要幫助我們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俄國來壓制德國牽制華夏。法國人的潛力沒有我們好,畢竟法國本土太小了,而且距離華夏太遠,只有俄國纔是他們最好的選擇,而他們的行動也確實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美國人的第一批援助已經。估計2周後達到摩爾曼斯克。而從美國來的技術人員和專家也將搭乘飛機於一周後到達。”

“更重要的是,美國人保證華夏不會干涉美俄之間的合作,而從我們刻意放出信息到現在,華夏並沒有做出什麼行動,無論是口頭還是實際,他們似乎默認了美國對我們的支援。所以我們完全可以不用擔心華夏方面。而德國人也沒有做出反應。”科爾尼科夫有些激動的說道。

“那麼現在華夏開出的條件呢?”李沃夫沒有直接對科爾尼科夫的話做出評價而是話鋒一轉,詢問坐在另一邊的托洛茨基。實際上。自從伊朗戰爭之前就和華夏軍方保持的合作到現在一直繼續着。而到目前位置,在華夏的俄國一線軍隊數量已經達到了10萬人,這還不包括在俄國在伊朗的駐軍。如果算上培訓的所有軍隊和後勤技術人員的話。俄國目前接受華夏訓練的武裝人員總數大概在16萬左右。俄國在華夏培訓的部隊主要構成是步兵和裝甲兵,還有前線空軍以及簡單的後勤單位。而隨着培訓力度的加大,在未來2年之內,華夏還將俄國培訓18萬各種部隊。並且會爲這些部隊提供所需要的各種裝備。

“華夏開出的條件沒有變化,他們還是按部就班的爲我們訓練部隊,然後這些部隊就會像僱傭兵一樣出現在華夏需要的地方。他們會供給這些部隊的日常消耗。並且會根據這些部隊的表現來付賬,付賬的方式多種多樣。可能是糧食、機械設備或者其它什麼東西。”相對於科爾尼科夫,托洛茨基的話非常簡短。也沒有什麼吸引力,如果是一般人的話肯定認爲美國人的方案更有吸引力!

“上帝又一次把兩種選擇放在我們面前。是接受美國人的援助站到協約國一邊呢,還是繼續和華夏保持聯繫給華夏當槍使?這真是一種兩難的選擇啊。”李沃夫苦笑道。“華夏的態度已經很明確了,我想兩位都十分清楚,那麼我們現在就分析一下美國人的想法。以及接受了美國人援助後。我們要付出什麼代價吧!”李沃夫語氣有些生硬。“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當你獲得更多的時候,你失去的也更多!美國人也許確實想要幫助俄國強大起來,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當協約國和同盟國的戰爭爆發後,我們必須站到協約國一邊!我們將再一次讓我們的祖國陷入到血與火之中!”

美國人的好處不是白拿的!美國人許諾要讓俄國強大,要讓俄國的西部疆土至少恢復到1戰前的水平。但是這些都是要俄國付出血的代價的!尤其是土地,這些都要俄國軍隊重新奪回來纔可以!協約國不可能說把德國打敗之後大筆一揮就讓俄國重現1戰前的西部疆域!俄國作爲一個歷來尚武的國家。他們十分清楚,如果軍事力量拿不到的東西那麼在談判桌上同樣也拿不到!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美國也是拿俄國軍隊當炮灰,而且比華夏更過分的是,美國要俄國盡全力去配合協約國的戰鬥!一旦開戰,雙方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華夏只是利用俄國的人力資源,俄國本國可以繼續保持中立。這就是雙方唯一的區別!美國人看似給的多,但是要的也多,而且一不留神,俄國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現在的俄國相對實力和1戰之前比都不如,至少1戰前的俄國有世界第一的戰略縱深,有上億的人口基數,有一個還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那時候的俄國可以造轟炸機、可以造超無畏。而現在的俄國呢?連一款還算可以的飛機發動機都造不了!1戰的時候同盟國用一隻手就解決了俄國,而現在的話,俄國恐怕都入不了德國人的視野吧?恐怕連奧匈都可以嘲笑俄國的虛 弱!

總之一句話就是俄國憑什麼去和同盟國打?不要說牽制了,也許德國人隨手一擊就會將俄國人辛辛苦苦攢了數年的力量打光。同時俄國人還必須考慮華夏的反應,現在華夏沒有什麼表示,不代表以後就沒有反應。別的不說一旦開戰的話,華夏只要再運輸問題上給俄國找一點麻煩俄國都受不了!所以在李沃夫和托洛茨基看來,美國人的支援確實不錯,但是奈何只是水中的月亮,看得見撈不着!俄國人現在的心態和華夏想的十分類似,那就是即想把美國人的援助吃到肚子裡又想避免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捲入戰爭造成的損失。

“如果我們接受了援助,而不按照美國人的意思參戰的話會有什麼結果?”突然托洛茨基問道。他這個話題很尖銳,有點拿了錢不辦事的意思!如果能收了美國的援助而在戰時先觀望一下。情況好則上去湊湊熱鬧,如果情況不好就直接中立,如果這樣的話。美國人在戰時也缺乏至於俄國的能力,至少在托洛茨基看來是這樣。“我還是認爲在打倒德國人之前,我們還是和華夏保持一致比較好,德國人對我們的想法很清楚,他們之所以隱忍不發就是爲了避免刺激華夏。只要華夏不袖手旁邊,那俄國就不會有危險,美國只能爲我們錦上添花而無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托洛茨基還是認爲依靠華夏比依靠美國更保險一些。

雖然美國人給俄國人一份大禮。但是俄國高層對於這份大禮還是很猶豫的,他們想吃下去,又不想承擔相關的責任。可惜的是。美國人早就想好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的辦法。他們給俄國人的東西都是按照嚴格的美國標準設計生產的,華夏即使可以生產,也不一定會爲了俄國人去刻意模仿美國人的標準,其中代價有些大。此外美國人的援助大部分都是和軍事相關的工業。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並不完整,如果俄國人想讓他們的坦克或者飛機順利的走上戰場的話,那麼他們需要從美國進口一些部件,有可能是個軸承,也有可能是上面的無線電通訊器材。總之如果美國人決定放棄俄國的話,那麼俄國人的工業和軍隊會在較短時間內癱瘓。除此之外,雖然美國人給俄國人提供了大量的無息貸款,甚至有些就是無常援助的。但是俄國人依然必須爲大部分援助買單。俄國人的糧食和畜牧產品美國人不感興趣,美國人要的是硬通貨幣。比如黃金和白銀,當然,鑽石或者其它東西也可以考慮,而俄國人如果用掉大部分貴金屬去購買美國的產品的話,那麼他們可以用來購買華夏的資金就很少。而沒有硬通貨幣的話,華夏可不會爲了一個不聽自己話的國家來買單。

如果羅斯福能想到這一點的話,那麼證明他是一個合格但是並不優秀的政治家。既然羅斯福能稱得上雄才大略,那麼他自然不會僅僅依靠技術性的環節來控制俄國人,他會利用大勢來迫使俄國最終站在協約國的戰車上!這纔是一名棋手該做的事情,在這方面他充分利用德國和華夏這兩個大國,雖然他知道美國的行動絕對躲不開這兩個大國的耳目,但是他認爲單純這樣還不夠,他需要對能夠刺激到兩個國家的信息進行放大,比如說他就暗示可以給德國人透露美國對俄軍援的部分內容,包括坦克廠和飛機制造廠的規模什麼的。而對於華夏,他透露的內容則是關於美國的援助會給俄國的經濟和國力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事實證明泄密也是很有學問的,和俄國逐漸處於敵對狀態的德國自然會對俄國軍力的提升更敏感,就在美國人泄露了這個消息後不久,德國人就將名義上屬於俄國的艦隊置於了自己的控制之下。而對於華夏的反應,羅斯福有些失望,按理說,俄國力量的增長對於華夏來說也不是好消息,因爲後者只是需要俄國的人力。一個強大的俄國不符合華夏的利益。但是誰知,後者並沒有做出什麼反應。不過在一次的午餐會上,彭毅在和馬歇爾的聊天中提到了一句:“如果俄國能參加到戰爭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當馬歇爾忠實的將這句話告訴羅斯福之後,大喜過望的羅斯福在興奮之餘反而有些捉摸不透俄國人的想法了。華夏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他不知道如果俄國直接參戰的話,那麼直接獲益者就是協約國,如果協約國能在不依靠華夏的情況下打倒同盟國的話,那麼在這次盛宴中華夏就無法獲得任何好處。難道華夏就這麼自信協約國無法擊敗同盟國?羅斯福有些想不明白了,羅斯福在政治上確實很老道,但是他不是軍人,軍事上的事情有的時候和政治並不相關!

“1戰確實讓俄國從一流強國的寶座上跌落了下來,但是這依然不夠,德國還有作爲一個大國的人口和領土,而後者可能還會再未來擴大。那麼既然如此,唯一可以限制俄國重新崛起的關鍵就是人口,尤其是俄羅斯族的人口。歷史上2戰對俄國的創傷其實延續了很久,在2戰中俄國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尤其是俄羅斯族,這讓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俄羅斯族在俄國人口中並不是壓倒性的優勢,這間接導致了其國內的不穩定性。”在徐傑的日記上,清楚的解釋了徐傑願意讓俄國參戰的想法。戰爭從來不是兒戲,既然俄國人還有想重返往日榮光的想法,那就讓他們試試吧,慘烈的損失會讓俄國人最終明白,他們可以依靠的是華夏而不是美國,至於說俄國的參戰是否會讓局勢超出華夏的控制?徐傑是一點都不擔心的,知道歷史上德國在2戰中強悍的表現後,徐傑對於這個位面的德國還是信心十足的!雖然他不知道歷史上沒有蘇聯的2戰會有什麼結果,但是他知道,在這個位面,沒有華夏的協約國是絕對會被打的滿地找牙的!

另外,從協約國的一些做法來看,華夏能明顯感覺到協約國內部的分歧。法國人想要依靠美英的力量守住自己的國土,英國人想要靠美國人的力量保住印度,單純英法兩國之間對同盟國攻擊方向的判斷上就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法國人拒絕在歐洲之外部署他們的主力軍團,而英國人則強調爲了保證印度的安全,必須將陸軍的三成左右部署在南亞。不過不管如何,兩者都是以守成爲主,只不過守的位置有些分歧。而美國人的則更加主動,希望通過空軍和海軍的打擊來讓徹底摧毀德國向外擴張的力量,然後逐一摧毀同盟國在歐洲以外地區的原料產地,進而最終摧毀同盟國。高加索油田是必須用炸彈抹平的,兩河流域是要佔領的,美國人的計劃和雄心可不是美英可以比的。而美國人也確實正在向這方面努力,他的擴軍備戰步伐比英法更加迅速!

感謝書友zhouyu1976的打賞~~~,以及書友我殺殺我、書友140131030400127的月票支持~~~。限免最後一天~~~,下午還有一更~~~求支持~~~~~。(未完待續。。)

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戰艦!第1021章 你們陰我?第1140章 敗退第1077章 法國海軍第1094章 討價還價第1108章 南下第137章 爲民族而戰第1382章 聖納澤爾之殤2第1493章 孟加拉灣的風暴第1108章 南下第716章 英國人的打算第1441章 法蘭西最後一戰第731章 拉人入夥第683章 司令與大臣的戰爭第1324章 決不退縮1第571章 矛與盾第1383章 後續的攻擊第903章 取捨第525章 快速戰艦風靡全球第82章 全聚德鬥毆第786章 各種不足第1480章 從雲間到地面(2)第397章 東北的防務第494章 第二次談判第1099章 老兵的警覺第694章 分割第173章 激戰成歡(三)第500章 攤牌第932章 被忽視的預警第721章 裝甲集羣突擊第672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312章 徹底粉碎第281章 艦隊整編第872章 勝利中的憂慮第348章 鬆綁第1039章 各個擊破第728章 經驗教訓第1332章 血火藍天2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56章 隔牆有耳第292章 處理舊貨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707章 巔峰時刻第764章 地獄之旅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58章 徐教習第316章 戰備進行時第184章 大計劃第1462章 送人頭第826章 銳利的矛頭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246章 風語者第693章 敵後作戰第988章 宿命之戰第1460章 寶刀不老第436章 混亂的日本海第368章 會見依克唐阿第379章 尾聲第1257章 交鋒第800章 最後的瘋狂第959章 鄧尼金的選擇第464章 單挑第1522章 坐不住了第119章 巴達維亞條約(二)第973章 斷尾第975章 突破口第52章 北洋的困境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133章 大戲開場第809章 主動的德國人第336章 黎明第1507章 大計劃第184章 大計劃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羅斯福第1356章 盲目樂觀1第1149章 右勾拳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416章 華夏和德國第1209章 艦載雙發飛機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269章 新的起點第1087章 大戰略第770章 來到遠東的霞飛第948章 螞蟻咬死大象第532章 超限戰第424章 落幕之戰第1182章 持續的風暴第1422章 地獄邊緣第1097章 瓜分第1096章 多線作戰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782章 費舍爾的苦衷第754章 誤入歧途的皇家海軍第441章 自投羅網第172章 激戰成歡(二)第481章 攻城開始第384章 新的日本海軍第824章 意大利海軍出擊第874章 東線大雪崩第1344章 混亂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