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朝廷的對策

上書房,慈禧、光緒、翁同龢、榮祿這些清國最高統治者正在商討一個棘手的問題。

“看來李鴻章是不打算增兵了?”光緒黑着臉說道。

“老臣好話說盡,李合肥就是死抓着銀子不放。說什麼朝廷要是想讓北洋出兵必須撥款。”翁同龢哭喪着臉說道。

“這李鴻章就是這樣報答朝廷的?”光緒當時就覺得一股無名業火往頭上衝。

“倭寇在不斷增兵,難道李鴻章就不怕他的3萬多北洋軍在朝鮮全軍覆沒?”光緒問道。

“回稟陛下,李中堂自然不怕沒有退路,不要了從開戰到現在,北洋艦隊主力可是還沒有損失。致遠濟遠兩艦已經修理完成。只要這海路不失,北洋陸軍就可以通過海路撤回遼東半島的旅順。他李鴻章自然是不怕!”榮祿起身回答道。

“他李鴻章倒是想得夠全面啊,連退路都想好了。”光緒冷哼道。

“朝廷能撥出多少銀子?”就在這時,一直不說話的慈禧問道。

“240萬兩白銀吧,這已經到年終了,戶部實在是沒有餘款啊。如果向洋人借的話,倒是可以借來不少。”翁同龢說道。

“240萬兩銀子怕是讓在朝鮮的北洋軍打半個月都不夠吧?”慈禧看着李鴻章遞上來的摺子冷笑道。

“那朝廷可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錢了。”翁同龢小聲說道。

“沒想到李鴻章居然擁兵自重,我大清可戰之兵又不止北洋一家,南洋的劉坤一,還有榮祿的武衛軍都可以一戰,就讓李鴻章自己守着他的威海吧。”光緒氣憤的說道。

“榮祿,你的武衛軍可有一戰之力?”光緒盯着榮祿問道。

“老臣的武衛軍訓練多年,但是槍械火炮與北洋軍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不過如果陛下讓奴才出征,絕無二話。”榮祿立即起身說道。

“這個老狐狸。”光緒心中暗暗說道。

“你們先退下吧,此事明天再議。”就在光緒想再說什麼的時候,慈禧擺擺手讓榮祿和翁同龢先行告退。

“皇上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情啊?”榮祿翁同龢告退後慈禧才慢慢悠悠的問道。

“先把戶部的銀子撥出去,實在不夠再找洋人借吧。”光緒雖然生氣,也曾經動過使用其它軍隊來代替北洋出征的心思。但是也就是說說而已,先不說湘軍已經所剩無幾了,就從劉坤一手下南洋水師的表現上來看,讓這人上去怕是還沒北洋表現的好。至於榮祿嗎?這是慈禧的嫡系。自己不太瞭解武衛軍的情況,所以不發表評論。而且李鴻章說的確實也在理,北洋上下拼死拼活的爲朝廷打仗,朝廷再不給錢,你讓北洋如何去打?

“嗯,是個辦法,但是這些銀子夠嗎?向洋人借?確實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然後呢?洋人要是藉機敲詐怎麼辦?”慈禧看了光緒一眼說道。

“這怕是不過,親爸爸可有別的辦法?”光緒問道。

“能不外借就儘量不要外借,這借錢容易還錢可難啊。”慈禧說道。

“可是這要是不借,我大清的戶部可實在沒有銀子了。”光緒立馬變了臉色。

“這銀子要是籌集的話,可以從兩方面來找,一是向各省巡撫和提督攤派,他劉坤一張之洞控制着我大清財稅重地,你不去打仗,籌集點銀子總該可以吧?(清朝歷代皇帝都攤派過,當年康熙皇帝下江南的錢,皇帝一個子沒出,都是讓曹家自己籌集的,結果到最後,康熙一死,雍正上來二話不說就直接抄了曹家來補虧空。)二嗎?就只能從旗務下手了。這每年4000萬兩的旗務銀子可是一個大項啊。”說到這裡,慈禧也不由的一哆嗦。

“這旗務銀子可不能隨便動啊。這可是關乎我大清根本啊。”光緒一聽立馬就急了。

“這日本人一旦打進了滿洲。我大清龍興之地豈不是要遍地狼煙?難道這不是根本所在?當然了這旗務銀子不能都給北洋用了,東北的依克唐阿還有武衛軍的榮祿都要分一些,畢竟朝廷可要靠着這次戰爭練就出幾支可戰之軍。現在看來,這大清也就北洋一支可戰之軍。縱然李鴻章沒有二心,我這心裡也十分的不安穩啊。”慈禧長嘆一聲。

“親爸爸認爲,這李鴻章是否有二心?”光緒追問了一句。

“這李鴻章確實跋扈了一些,但是二心是沒有的。否則他也不會費勁心裡去搞他的北洋艦隊了,要知道,這兵船雖然厲害,但是可是上不了岸。這幾年來,李鴻章對他的北洋水陸二師可是投入了相當的精力,而且從現在來看,北洋打的還算盡力。這朝鮮的3萬陸軍基本上也應該是他能支持的極限了。而水師嗎?他那個門生打的也是有聲有色。”慈禧說到這裡臉上浮現了一絲微笑。

“親爸爸如何得知北洋已經盡力了?”光緒有些不解的問道。

“其實在旅順的部隊除了李鴻章的北洋以外,還有不少兩廣和臺灣的練軍,這些李鴻章可是不能完全控制,除了這朝鮮的3萬人,以及各個要塞的留守部隊,李鴻章的陸師也就沒多少了。至於水師嗎?日本人的艦隊不敢北上,李鴻章也不敢輕易讓水師南下,就這麼僵持着。”慈禧解釋道。“北洋是要削弱一些,但是如果北洋沒了,南洋劉坤一他們可就要做大了。”

“那現在怎麼辦?”光緒有些糊塗了,這北洋既不能不動,又不能徹底打壓掉,這可不是他目前可以想出來的。

“現在這餉銀還是要給的,畢竟北洋佔禮。不過要想讓李鴻章把全部兵力都調到朝鮮,這也明顯不可能。所以朝廷爲了保住東北,還要另外做一些準備。”慈禧說道。

“您是說榮祿的武衛軍和東北的依克唐阿?”光緒小聲的問道。

“嗯,這榮祿接管武衛軍已經4年,這幾年朝廷沒少給他銀子和槍炮,現在也該放出來看看是什麼水平了。至於依克唐阿,它畢竟是黑龍江將軍,盛京機械局也爲他提供了不少裝備。我倒要看看,這滿人之中是否還有能戰之人!”說道這裡,慈禧嘴角浮出一絲冷笑。

“要是能戰,自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戰呢?”光緒繼續問道。

“不能戰?那也要扶持,這可是我們滿人自己的軍隊啊。”說道這裡,慈禧眼中閃過一絲哀愁。

“親爸爸,李鴻章在摺子中提到的允許民間開礦設廠的事情您意下如何?”光緒問道。

“這件事情準了吧。每年我大清歲入雖然有8000萬兩,比乾隆爺時高上不少。但是現在看了還是不夠用,每年旗務就要去一半,其它的用在各地都捉襟見肘。朝廷連一支可戰之兵都養不起。別管以後如何,至少現在能籌集一些銀子。先把眼前的困局度過了再說吧。”慈禧說道。

慈禧和光緒定下的事情,中樞的軍機大臣們自然沒有異議。在向李鴻章撥款的同時,責令北洋艦隊立即出海尋找機會與日本海軍決戰。而榮祿的武衛軍也開始向關外集結,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也奉命率部南下到達鴨綠江一線準備佈置防線。就連已經裁撤的沒多少的湘軍也被調往東北。吳大澄親自率領新老淮軍奔赴戰場。至此,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清國爲了這場戰爭,已經基本上調空了所有能戰之兵。至於八旗兵和綠營兵,不提也罷。求推薦求收藏啊~~

第357章 決戰前夕第1001章 新的方案第182章 王對王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617章 艦隊編組完成第1237章 連鎖反應第1078章 阿爾及爾級航空巡洋艦第1450章 目標英倫第16章 徐傑的對策第1271章 長角犀牛第1494章 乘風之神!第118章 巴達維亞條約(一)第950章 妥協和重建信任第1119章 前哨戰第757章 鄧尼金的心思第1260章 裝甲預備隊第239章 碾盤武士第1167章 死從天降第105章 李中堂的決斷第1136章 大戲開場第709章 遲到的馬卡諾夫第836章 折戟的風暴突擊隊第489章 馬卡諾夫的計劃第1035章 底線和預防措施第1533章 過早開始的攻擊第877章 黑虎掏心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742章 地震了?!第12章 徐傑的輕武器規劃第24章 傑里科?沒搞錯吧第561章 競相趕超第989章 餘響第388章 北海道風雲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475章 暗流涌動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140章 搶購!!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9章 熱那亞級輕型裝甲巡洋艦第79章 門生第50章 “抗日統一戰線”?第733章 斯佩攻略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1505章 大棋局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283章 投降吧第1199章 華夏鷹羣第1515章 再打一場第1233章 俄國人的選擇第1371章 猶豫的俄國人第375章 決戰開始第174章 戰力之源第372章 異動第522章 英國人不要德國人要第319章 西班牙艦隊的整備第380章 遠東海權第1413章 一擊致命第26章 意大利人的挽救計劃第1216章 快速機羣2第254章 不徹底?接着轟!第1031章 航空巡洋艦第637章 愚人節大屠殺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603章 如果英國倒了第378章 巨獸的黃昏(二)第322章 戰爭前奏第1202章 協約國海上戰略第652章 取捨第407章 應對第1418章 美英聯合艦隊第252章 艦炮對岸炮第289章 北洋人事變動第264章 棄子第723章 防禦戰第578章 不能明說的事情第980章 大行動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802章 這就開打了?!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340章 謝利艦隊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989章 諸神的黃昏1第936章 旗魚兇猛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軍第499章 東南亞攻略第1499章 無從抉擇第994張 打不下去了第1259章 結束第719章 攻擊開始第610章 劇本不是這樣的!第1482章 大戰前夕第813章 樂極生悲第305章 密談第763章 中英峰會第408章 定計第359章 T字橫頭第833章 這絕對不是偶然第1435章 底牌盡出的德國人第75章 迫擊炮和海軍陸炮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