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初見鄧公

“這天津機械局的幫辦大臣和水師學堂的副總教習任命批文明日即到。當那是,你可就是我大清國從四品的官員了。”李鴻章慈祥的看着眼前的徐傑說道。

“多謝中堂大人栽培。”徐傑業略帶欣喜的回答道。

“去見省三的事情準備好了嗎?”李鴻章問道。

“除了中堂大人的親筆書信,學生還專門爲劉大人籌備了10萬兩白銀和1889年式步槍100支,自衛手槍,戰鬥手槍各50支。”徐傑將單子恭敬的遞了上去說道。

“這意大利人衛隊可沒有這麼多的多餘槍支可供抽調啊。”李鴻章微微的皺了皺眉頭說道。

“這自然不是從意大利衛隊哪購買來。這批軍火是微臣1個月前拍電報至意大利,從哪裡直接購買的,這只是一小部分。”徐傑解釋道。

“你在意大利也不過才9個多月,能有如此財力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啊。”李鴻章不動聲色的說道。

“聽幼樵說,你很想結交鄧管帶?這北洋軍中比他職位高的,丁汝昌,劉步蟾你不結交,鄧管帶有何值得你如此看重?”李鴻章好奇的問道。

“能力和責任。”徐傑異常簡單的回答。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黃海大海戰中鄧公掩護旗艦最終傷重不支而撞擊吉野外,鄧世昌還創下了另外一項在北洋艦隊中絕無僅有的記錄,在北洋服役期間,僅僅回過三次家。僅從盡職的角度來說,怕是在整個北洋中無出其右者。

“倒也是個理由,既然如此,這次你和張幼樵就乘坐南下巡視的致遠吧。”作爲老李頗爲看重的門生和管帶,既然徐傑有意交往,那老李自然願意穿針引線。

“學生在這裡謝過老師。”徐傑激動的行了一大禮。

事不宜遲,就在徐傑接到正式任命的官職後,便在3日後與張幼樵一起登上了來大沽口迎接他們的致遠號穹甲巡洋艦,而徐傑也如願以償的與自己仰慕的民族英雄見面了。而在寒暄後,兩人的談話就自然而然的轉移到了海軍方面。

“不知濟世賢弟最近可曾聽說李大人計劃爲我北洋各艦換裝新式快炮的事情。”鄧世昌小心的問道,畢竟這還炮之事事關重大,不是他一個副將可以插手的。

“是有這個計劃,朝廷剛剛下撥一批經費,有了錢,這換炮之事必然要進行下去,而且有的戰艦可能還要加炮。”徐傑回答道。“鄧大人是否想爲致遠加炮?如果大人有此意,徐某願助一臂之力。”對自己敬仰英雄,徐傑自然是了的幫忙。

“這換炮之事自然有丁提督,琅威理教習和兩位總兵來決定。”鄧世昌不禁搖搖頭說道。“在下關心的是,這北洋各條巡洋艦如若爭相增加側弦火炮,都學倭人側弦接敵的話,這戰陣如何佈置?”說到這裡鄧世昌面帶憂愁的說道。

聽到後面那句話,徐傑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嘴巴,現在他才真正意識到什麼叫先天下而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要說作爲北洋最快最新的穹甲巡洋艦,鄧世昌要求爲致遠加炮無所厚非。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鄧公想的不是先如何提高自己戰艦的戰力,而是着眼大局,從整個艦隊整合的角度來分析此次換炮的利弊,這種胸懷和見識不得不讓徐傑敬佩。

“這定鎮爲炮腰戰艦,怕是再怎麼改,也無法改成側弦對敵的戰艦了。若是我北洋巡洋艦全部增加側弦火炮並以縱列隊迎敵的話,誰與哪定鎮配合呢?”看到頗有些震驚的徐傑,鄧世昌解釋道。

“這事我也想到過,學堂內的官學生們對換炮之事也討論頗多,徐某經過研究後覺得可以用10個字來概括。”徐傑從最初的震驚中回過神來後,又恢復了那種寵辱不驚的表情。

“哪十個字?”鄧世昌突然來了興趣。

“每艦必換炮,加炮需謹慎。”徐傑一字一頓的說道。

“這前半句自然十分明白,那這後半句可是考慮戰艦的承載能力?”鄧世昌問道。

“北洋軍中都說鄧管帶精通海事,如今看來果然不錯。”徐傑由衷的讚歎道。“我北洋2000噸以上戰艦中,定鎮日不必說,在側弦加裝一些6寸速射炮一點問題也沒有。7000多噸的排水量給予了它充足的改進空間,而閣下的致遠和同級艦靖遠,在設計之初就曾經計劃在兩側一共安裝4座耳臺後因經費不足而只安裝了2座。所以,從船隻結構來講,加裝2門6寸火炮沒有什麼問題。而經遠和來遠雖說噸位更大,但是因爲是裝甲巡洋艦(好吧,徐傑對兩艦過窄的水線裝甲頗有怨念啊)雖說噸位更大,但是因爲厚重的裝甲佔有了太多的重量,所以加炮後對戰艦的穩性和結構上可能有較大的影響。至於龍威,這是一艘蚊炮船擴大後的產物,也不適合加炮。倒是濟遠,在下不是十分了解,不做評論。”徐傑簡單的把自己的觀點總結了一下。

“濟世賢弟對海事果然精通,如果照此改進,這北洋的陣型應如何安排?”鄧世昌問道。

“如果可以,我很想聽聽鄧公的想法。”徐傑謙虛的說道。

“這定鎮二艦無論如何改進,這船首對敵都是必須的,來遠和經遠以賢弟的意思是不增加武備,這樣一來依然是船首對敵的戰艦,可以與定鎮2艦配合,這致遠,靖遠和濟遠則可以作爲快速編隊,以縱隊列側弦火炮對敵。至於龍威嗎,因其航速過慢(10.5節啊)所以只能和北洋炮艇和魚雷艇一起作爲支援部隊了。”鄧世昌果然是鄧世昌,根據徐傑提供的改進方案,就能很快的拿出一套基本合理的戰鬥編組,其海事素養可見一斑。

“如若我北洋3艘新式戰艦到位後,該如何編組與使用呢?”隨後,鄧世昌帶有一些考較的語氣問道。

“如若我北洋3艘新式快船服役後,徐某私下以爲應該單獨編組。”徐傑想了想回答道。

“爲何要單獨編組?是因爲致,靖,濟三艦航速過慢嗎?”鄧世昌問道。

“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從海戰大局來看,隨同爲縱列3艦編隊,但其使用原則和作用都是不同的。致,靖,濟三艦航速與日本快速艦隊相比稍慢。考慮到艦齡,實際戰鬥中航速會有一定差距。這樣一來在機動性方面將比較被動,而且火力方面也比較弱。爲了彌補速度和火力的雙重差距,此編隊只能在戰線內層機動以彌補航速差距,同時與主力艦隊相互配合,致遠等艦掩護主力艦隊側翼,而主力艦隊爲致遠等艦提供必要的支援。以抗衡日本快速艦隊。而新購入的3艦,無論是火力速度還是防護都比日本快速艦隊強上不少,完全可以擔任外線作戰的重任,遊離於北洋本隊,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然後高速切入,以兇猛的火力殺傷敵艦,並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襬脫敵艦追擊。”徐傑將自己早已設想好的戰術仔細解釋道。

“妙哉,如此一來,我北洋水師定能穩操勝券。”鄧世昌聽罷興奮的說道。

“這只是討論日本人不增加新艦的情況。如若添購新船。這勝負之數可就說不準了!!”徐傑略帶悲哀的說道。

“可目前開來,這倭人定當購買新船,而我大清則未必會再添新艦了。”鄧世昌頗爲擔心的說道。

第864章 盛宴開幕第194章 但丁級戰列艦第1198章 華夏制導武器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951章 協約國的野望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1232章 俄國人的窘境第96章 陽謀第5章 徐傑的野望第1006章 坑隊友?第1076章 暴風火箭炮第1307章 宿敵2第501章 簽約第871章 螳臂當車第498章 無敵艦隊第1468章 夜戰1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151章 北洋備戰進行時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869章 貝蒂你在哪?第807章 大洋洲的快樂時光第228章 掃蕩第27章 北洋的反應第922章 戰雲密佈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錢啊第1330章 呼嘯長空3第1455章 鷹翼下的英倫2第445章 變局第1457章 在我之後,哪怕洪水滔天!第756章 國家必須掌握的部分第512章 無畏時代的開啓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219章 最終計劃出爐第1500章 不爲己甚第1275章 坦克大戰第549章 論坦克的可行性第421章 異變第1420章 海基VS陸基2第1193章 破局第885章 連鎖反應第1023章 巡洋艦談判第94章 拜會劉公(二)第84章 清日海軍(一)第556章 裝甲軍團VS要塞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無爲第1401章 虎嘯法蘭西1第79章 門生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1000章 關鍵情報第930章 固執的威廉第825章 大戰揭幕第1018章 會議前夕第418章 孤單英雄薩鎮冰第710章 跑不了了!第997章 試探第377章 巨獸的黃昏(一)第862章 不一樣的誘敵第1489章 被打斷的計劃!第667章 苦戰第944章 僵持第244章 勝利撤離第1419章 海基VS陸基1第170章 嚴肅點,打劫呢!第752章 標準化戰列艦第63章 “六國聯軍”進北海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殺第794章 幸災樂禍的德國人?第842章 調停與陰謀第1300章 拉鋸戰第460章 遲到的主力艦隊第1303章 側翼威脅第1006章 坑隊友?第435章 幕後交易第978章 集中艦隊?第529章 美國人的算盤第581章 俄荷聯合艦隊第1010章 談判第815章 趕緊走吧!第963章 艦隊交換計劃第538章 馬卡諾夫的建議第484章 突破第81章 準備第954章 聖納澤爾第273章 戰爭背後的角逐第740章 最後的核心陣地第1071章 鏖戰第484章 突破第1415章 巨頭的對話第923章 皇帝攻勢第969章 撞上了第1063章 轟炸機部隊第302章 新式魚雷第779章 德國人的反應第712章 鏖戰第998章 雷霆瑟布魯斯第1337章 比斯開灣上空的鷹5第1417章 日落法蘭西第405章 草原上的追逐戰第71章 沒有陸軍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