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亂國之人

第342章 亂國之人

“事情越來越難收拾了,下面的人鬧得厲害……”

京城、明時坊內,當施鳳來頭疼的對姚宗文說時,姚宗文卻皺着眉道:

“讓他們別鬧非不聽,鬧起來了,給朱由檢抓到把柄,到時候又是一場大案!”

說着、他把手中的茶盞放到了旁邊的桌上,同時也道:

“那魏忠賢果然膽小如鼠,崔呈秀這段時間去司禮監不下三次了吧?”

“去了五次,但每次都是敗興而歸,我早說過,閹宦少有有膽氣者,那魏忠賢不敢背叛萬歲,更不敢直面朱由檢。”施鳳來端起了茶杯,淺淺抿了一口。

“湯賓尹等人都上了辭疏,萬歲盡數批准,眼下便只有你我在廟堂只上了。”

姚宗文說着,心裡也莫名的有些打鼓,畢竟他當年只是方從哲等人的馬前卒,眼下卻要對付連方從哲等人都對付不了的朱由檢,這其中落差,讓人畏懼也正常。

“朱由檢沒有進京,想來是準備看看京中的局勢。”施鳳來撫了撫須,放下茶杯後繼續道:

“他倒是清楚,若是他回京,那百官都得俯首,事情自然就鬧不大。”

“眼下他在保定停住,間隔京城二百餘里,可以隨時疾馳而來,也可作壁上觀。”

“只是,這有些不太符合他過往的風格,以他的風格,應該不會把壓力給到萬歲這邊。”

“人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從外人眼中來看,似乎都是殿下人多其人少,但實際上,但凡齊王殿下親自領兵,都是以少擊多。”

不過、馮栓這樣善舞長袖的人,自然不會用威脅人這種得罪人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因此他彬彬有禮的作揖道:

如果不是幾十年後,乾隆將其列入《貳臣傳》乙編,並追奪其諡,說不定這老小子能名利雙收。

“僅這一戰,齊王殿下便可稱得上‘勢’,並且這一年,齊王殿下不過十三歲……”

崔呈秀的地位被他頂替,他直接成爲了閹黨在外廷最高官職的存在。

這實際上也是事實,因爲即便不算這幾仗,而把復遼之戰算上,那也可以清楚的讓人回憶起來,朱由檢明明人在前線,心思和手段卻一直用在京城和廟堂之上。

“只要齊王殿下稍微表露出一點對皇位感興趣的心思,都不用他開口,萬歲的頭顱就高掛大明門上了……”

五軍都督府的驕兵悍將,燕山官吏的驕傲學子可不想讓一個輩分不如朱由檢,能力和威望還不如朱由檢的人騎在他們頭上。

施鳳來問出了不解,即便馮栓證明了朱由檢很在意百姓的民心,但他們也不可能能輕輕鬆鬆的把人安插回浙江。

“這……”馮栓一句話,瞬間問住了姚宗文和施鳳來。

“話說到這裡,二位先生還覺得齊王殿下想要坐那皇位嗎……”

首先,朱由檢不可能攝政監國和朱由校不讓他攝政監國,實際上都是爲了一件事,那就是保護朱由校的骨血。

“說的很簡單,但他們外派後,依舊可以上疏給萬歲。”施鳳來一句話給姚宗文澆了一盆冷水,但馮栓卻笑道:

“若是萬歲先一步而去,那齊王殿下就不可能以攝政的身份監國,而萬歲也不可能讓齊王殿下攝政監國。”

“二位先生不擔心,但下面的人可是急的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復遼之戰時,朱由檢手段尚且稚嫩,被文官調動了一下軍糧和火藥,但當時的局面依舊在他掌控中。

“不過這一點,二位先生應該要比學生更懂得怎麼警告他們。”

“馮伯衡,你莫不是說笑吧?”姚宗文好歹也做過兵科的給事中,在他看來朱由檢打仗都是以量取勝,以勢壓人罷了。

人總是把對手往最壞的方向去想,儘管他們從條理上來說,朱由檢似乎並沒有稱帝的心思,但姚宗文他們還是不願意承認。

朱由檢有沒有這個實力?沒有人懷疑……

朱由校如果死了,朱由檢不可能攝政監國,而朱由校也不可能讓朱由檢攝政監國。

“皇城三衛、大漢將軍……”

“再說第二次掃北之役,主力雖說有八衛四萬餘人,而北虜南下兵馬不過四萬不足,但問題是這過程中,滿桂的那四衛兵馬都在保護補給線,真正和北虜交手的只有四萬兩萬餘兵馬。”

這句話有些拗口,但並不難理解。

只要開始黨爭,他們就沒有時間來阻礙朱由檢,而朱由檢也可以專心打仗,甚至分心來左右朝堂。

“這也很簡單,給他們找些事情做,讓他們沒有心思上疏就行了。”

“……”馮栓的話讓施鳳來和姚宗文皺眉,他們確實怕被浙黨的一些蠢貨官員牽連,不過這不代表他們就要對馮栓服軟。

馮栓似乎是覺得累了,自顧自的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繼續說道:

“在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對方的時候,殿下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率先擊退虎兔墩,再翻越哈剌溫山脈擊潰奧巴,讓黃臺吉無功而返。”

最後他的選擇也證明了崇禎沒啓用他是正確的,因爲在清軍入關之際,他果斷選擇了投靠清朝,並進入內三院佐理機務。

今日愛民,明日屠城,皆是如此,只有寥寥數人約束軍紀,但對百姓也就那樣。

事實也證明,眼下三十二歲的他,面對姚宗文和施鳳來都無法處理的局面,卻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意見。

“浙江遭遇海水倒灌而受災的地方不是一處兩處,讓出京官的位置給燕山官員,去爭奪浙江,把浙江經營的固若金湯纔是道理。”

“每一戰都打得毫無阻礙,卻每一戰都能打贏,關鍵的是每一戰打下來,都讓人看不到齊王殿下的深淺。”

“若是他們做出了什麼聯合上疏的事情,恐怕最後牽連的,還是二位先生……”

但在百官看來,眼下的治世如果要分功,那功勞一石,朱由檢一人獨佔七鬥,燕山官吏一斗,五軍都督府一斗,皇帝一斗。

姚宗文的話,揭開了來人的身份,而隨着他的話,這人也緩緩走進會廳,對二人作揖道:

說到這裡、馮栓繼續說道:“甲冑,騎銃、步銃,後勤,燕山大將軍炮,這些便是兵技巧……”

馮栓,對於不熟悉明末黨爭的人來說,他或許不太出名。

不過對此,馮栓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說道:“眼下的局面,如果不是齊王重情義,他早就坐上那皇位了。”

只有將正統性賦予了朱由檢,那他的幾個子嗣纔會沒有威脅朱由檢的機會,五軍都督府和燕山官員纔會放任他們存活。

“浙江有我大明五分之一的百姓,有我大明四分之一的學子。”

崇禎繼位後,他又籠絡周延儒、魏德藻等人爲他復起做準備,好在崇禎也不傻,沒有啓用他。

可如果朱由校是正常病逝了,而局面剩下朱由檢和朱慈燃的時候,朱慈燃的正統性就成了放屁。

這是什麼樣的存在?

一個在前線指揮打仗,卻還能在打仗之餘留有餘力來左右朝堂,操控廟堂。

“想要幫人黃袍加身,還是一個不想批黃袍的人,除非能做出一些讓這人反應不及的事情,不然所有的密謀都會被這人破解。”

“反正眼下齊王興大案,下詔獄,各地衙門都有缺漏,想要安置一些人並不困難。”

“五軍都督府的那羣人,還有燕山官員,可是做夢都想萬歲暴斃,然後以幼主無法節制天下而推他們的齊王殿下上位呢。”

倘若說天啓四年以前,朱由檢所做之事還需要依託朱由校,還需要朱由校爲他託底,那天啓四年以後,實際上就是朱由檢在爲朱由校託底了。

“這些真的能爲萬歲所掌控?恐怕便是那五千淨軍,萬歲都掌控不了吧?”

“五軍都督府內盡是知兵之人,除了黃龍反叛會讓齊王殿下覺得棘手一些外,其餘幾位都督膽敢反叛,也不過就是旬月之間便會被平定。”

當這人作揖擡頭,露出的是一張三十出頭的年輕面貌,而面對他,施鳳來不善道:

“伱不去找你家魏公公,怎麼來找我們了?”

朱由校和朱由檢都能看出這一點,因此如果朱由校病逝,那麼他首要做的就是把正統性賦予到朱由檢身上,也就是“兄終弟及”。

“是我邀來的……”姚宗文迴應之後,擡頭看向了來人便道:

以朱由檢的聰明程度來看,他肯定知道自己的弱點是什麼,那麼他就不可能讓浙黨抓住這個機會。

只是他的自以爲在馮栓看來卻錯的一塌糊塗,馮栓面對姚宗文的質疑搖頭輕笑道:

“沈遼之戰尚可以說是齊王殿下憑藉運氣,復遼之戰也能說是以量壓人,但二位莫不是忘了天啓二年的鎮壓白蓮教叛亂,以及之後的復套之戰,第二次掃北之役?”

“以三萬擊垮套虜九萬鐵騎,並且時間不過十七天,這樣的速度,即便韓白衛霍也打不出。”

馮栓一句話道出了朱由檢的關鍵,那就是每一戰都覺得朱由檢打的很吃力,但實際上朱由檢從沒有身陷囹吾的那種驚險經歷。

“想要抓住機會,就必須製造一件讓朱由檢亂了心神的事情……”

馮栓能提出這一點,確實超出了姚宗文和施鳳來的想象,不過他們還有一點不解。

這分道揚鑣的態度很明顯,甚至連崔呈秀都多次被氣得回府摔砸東西。

“即便熊廷弼、洪承疇、孫傳庭面對建虜時,尚且有窘迫之時,但殿下親征三次,每次都沒有出現輜重、先鋒、行軍上的問題,每次都能以雷霆之勢掃滅敵軍。”

“事情若是揭穿了,那對誰都沒有好處,許多人都要因此而致仕。”

馮栓給出了一種可能,而這種可能被姚宗文二人聽到後,他們二人都紛紛皺起了眉頭。

原因很簡單,他們都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並且他們都認爲換做自己是朱由檢,必然會在某種時機成熟時把朱由校趕下皇位,自己君臨天下。

到了復套、掃北時,幾乎就看不到任何一個人能給他搗亂了,因爲在出徵前,朱由檢就埋下了讓他們黨爭的伏筆。

馮栓細數着朱由校的尷尬局面,而姚宗文和施鳳來的表情也耐人尋味。

光打仗打的好不行,要先把身後的政治搞定。

這點、眼下的大明朝找不出任何一個人有這能力,放在歷史上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要想解決這件事情很簡單,二位完全可以藉助崔呈秀的手,將在京的一些官員調往地方。”

“找事做?”施鳳來皺眉,而馮栓繼續道:

施鳳來之所以分你我,也是因爲他們這段日子對於崔呈秀的召見基本視而不見,文華殿中對於崔呈秀的提議也顧若罔聞。

“眼下穩定朝堂的人,表面是齊王,但是實際上是萬歲……”

在百官們看來,眼下的朱由校,全靠朱由檢給他打下的赫赫功績,實則沒有什麼能威懾百官的手段。

“從小來說,這一戰打贏很正常,但如果從大來說,殿下是在同時指揮遼東東軍都督府,和上直都督府的情況下,同時和建虜、北虜開戰。”

“唯一困難的就是,他們被安置後,必然會被錦衣衛所注意,而一旦他們在地方貪污,必然會牽連整個浙東子弟……”

做人能左右橫跳到如此地步,並且還壽終正寢,享受名利,馮栓如果沒有兩把刷子,自然是活不過明末諸多黨爭的。

在黨爭白熱化的時候,他更是致書魏忠賢之侄魏良卿,轉告魏忠賢在外廷的力量可以保證,並教唆魏忠賢“行廷杖,興大獄”以立威。

這種局面下,作爲魏忠賢頭號軍師的馮栓本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地方。

“哼!”姚宗文冷哼道:“有的事情不是想不想,而是形式對不對。”

朱由檢喊愛民口號,還是減免田賦雜項,不過都是爲了他朱家的統治罷了。

“《官員定祿》這事,萬歲和齊王已經有了主意,老夫等人便不再出言了……”施鳳來看出了馮栓的小心思,並沒有暴露他們的焦慮。

但如果仔細去查,這人可以說堪稱明末黨爭的攪屎棍。

馮栓侃侃而談道:“眼下萬歲有什麼籌碼?百官不在他那邊,武將不在他那邊,便是賦稅大權,也是齊王殿下提拔的王承恩、曹化淳、畢自嚴三人在管理。”

“二位認爲,齊王殿下能壓住五軍都督府那羣驕兵悍將的原因是什麼……”

“朱由檢若是有稱帝之心,萬歲早就被趕下皇位,被囚禁南宮了……”

“非也……依學生之間,殿下一早就知道了,不過他一直在裝傻罷了。”

在馮銓和魏忠賢的其他心腹策劃下,楊漣等多人相繼慘死。

“齊王殿下是愛民之人,而想要愛民,就必須要維持一個較爲穩定的朝堂。”

馮栓說話點到爲止,而姚宗文聽後也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

朱由檢殺朱由校,弒兄篡位的名頭絕對跑不了,而且百姓都會懷念,惋惜朱由校。

“兵家有四派,爲兵權謀、兵陰陽、兵形勢、兵技巧,而殿下僅三戰就打出了三派。”

“老奴尚且有復遼被圍之慘敗,可殿下窘迫的時候,有過嗎?”

這一點,也是朱由檢從熊廷弼幾人身上吸取的教訓。

不過事實證明,施鳳來一點都不瞭解朱由檢,論對朱由檢的瞭解,他甚至不如馮栓。

不過面對他的話,馮栓卻含笑作揖道:

可是在百姓看來,那是聖天子指揮得當,應用賢王纔打下了這樣的赫赫戰績。

“魏廠公首尾兩端,我雖然感激他對我的恩情,但卻不能一昧的順從他。”

“加上東邊的熊廷弼等人拿下亦東河城,這一戰便可稱得上“陰陽”,而殿下不過十七歲。”

馮栓看着二人,而二人也緊鎖眉頭。

百姓們以爲眼下的治世局面,是朱由校創造的,而朱由檢不過是打下手的人。

“孫傳庭雖未復套經略,然而他只負責攔截了西套的套虜,真正擊敗素囊、火落赤的,是齊王殿下所率的那三萬鐵騎。”

“眼下五軍都督府還拉不出那麼多人來頂替都督和總兵的位置,殿下的裝傻,實際上是爲了穩定朝堂。”

“先生這話沒有說錯……”馮栓笑呵呵的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寒芒道:

“即便朱由檢在意民心,但他自知弱點,怎麼可能讓我們抓住機會?”

不給姚宗文二人思考的機會,馮栓豎起兩根手指:

“齊王殿下所善者,無非兩個字……能打!”

“古往今來,但凡叛亂數量超過十萬之衆,又有誰能在短短半個月,憑藉不到三萬人,將諸多賊首紛紛生擒?”

“學生並不否認齊王殿下雄才大略,猛銳蓋世,也不否認齊王殿下善於治國,步步爲營……”

諸如多爾袞,順治等人都被他巧舌如簧的哄騙,一生侍奉明清五位帝王的他,最後在康熙十一年壽終正寢,被賜諡文敏。

施鳳來有些不解,而這種時候倒是有人走進了會廳,而施鳳來擡頭後卻忽的皺眉看向姚宗文:“你邀來的?”

“他會考慮百姓的想法?”施鳳來輕嗤,在他看來、古往今來諸多梟雄嘴上說着“愛民”,但實際上都只是喊喊口號罷了。

“呵呵……”面對施鳳來的話,馮栓輕聲笑道:

“古往今來,但凡有帝王之心的,確實都不在意百姓的看法,但請問二位先生,你們認爲齊王殿下有稱帝之心嗎?”

朱由檢有稱帝之心嗎?這個問題實際上他們早有答案,只是他們自己不願意相信罷了。

這就很容易給知兵的人造成一種錯覺,或者說忌憚,那就是朱由檢至今沒有認真的對付過任何一仗。

正統性?只要先皇的子嗣全都夭折,那正統性不就在齊王這邊了嗎?

最後的結局就是,只要朱由檢不是皇帝,那麼下面的人就有一羣辦法來讓朱由檢變成皇帝。

“白蓮教叛亂,雖說上直四騎衛精銳,但齊王不到半月便連破二十萬叛軍,若不是要用叛軍來脅迫諸藩接受革新,恐怕十五日的時間都足夠那二十萬叛軍被殺兩次了。”

“再說第二戰的復套之戰,名義是我大明十五萬大軍圍剿套虜三大部十萬鐵騎,但實際上二位應該都知道吧?”

之後在魏忠賢的扶持下,他巧舌如簧的哄騙天啓,然後以三十的年紀擔任內閣首輔。

“五軍都督府和燕山官員想要推齊王殿下做皇位的事情,齊王殿下真的不知道?”

“一旦把浙江籠絡,日後即便齊王想要拿捏二位,也需要考慮考慮浙江百姓的想法……”

“也就是說,齊王殿下對兵家四派都信手拈來,而這纔是五軍都督府諸將能被壓住的原因。”

在天啓年間東林黨與閹黨鬥爭最激烈之時,他縱橫其間,排擊東林黨人及其他朝臣。

想透了這點,姚宗文等人的面色就不太好看了,而馮栓也繼續說道:

“眼下前來尋找二位先生,無非是爲了《官吏定祿》這一件事。”

“伯衡見過二位先生……”

“這一戰,齊王殿下便可稱得上‘謀’,而這一年,齊王殿下不過十六歲……”

朱由校如果死了,那麼五軍都督府和燕山官員,還有皇店,天下百姓都會鬧起來,因爲朱慈燃太年輕,而年輕往往代表了不穩定。

“馮伯衡,你若沒有正事,別怪老夫逐客!”

“當然,這些只是齊王殿下的一部分特質,然而這些特質終究無法壓住下面人的心思。”

馮栓這話說的大逆不道,但誰都知道朱由檢和朱由校的地位實際上已經轉變過來了。

一件能讓朱由檢這種泰山崩於前而臉色不變之人亂了心神的事情,這種事情他們二人想不出來……

“這事情卻是很難……”看着姚宗文二人的臉色,馮栓站了起來,整理了自己的道袍,隨後走向二人:

“這事情,便是學生,也花了許多時間纔想到,而這件事說起來,還得多虧了齊王殿下自己……”

說罷、馮栓將一本書放在了二人中間的桌上,二人下意識看了過去,只見那書封面用隸書寫着四個大字。

《燕山醫學》……

(本章完)

第85章 孫傳庭等人的動向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617章 暗手明瞭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131章 小兒腹中藏毒計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501章 西南出海口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121章 備戰第64章 孜孜不倦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564章 西征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473章 齊國五年計劃第699章 後記(十九)平叛援明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608章 相互試探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74章 百事艱難第211章 魏公公的野望第464章 忠心耿耿劉愛塔第353章 分憂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91章 後記(十一)五反三正第412章 開發東北第611章 穩坐山河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370章 商女不知亡國恨第450章 戰前內訌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597章 廢奴運動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22章 富得流油的御馬監第75章 回京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635章 故友相見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523章 荊棘第323章 拿下鄭主第453章 硝煙四起第572章 帝臨南京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議第8章 初嘗權力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383章 總歸得殺人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483章 反向輸出第86章 上架感言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191章 生擒徐鴻儒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674章 番外(二十二)粉墨登場第601章 齊國總旗張煌言第357章 缺銀子的大明經濟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428章 一正兩貴三平妃第449章 身前身後皆戰場第636章 攻陷坎大哈第697章 後記(十七)武狩極盛第135章 打得一拳開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12章 大國寡民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663章 番外篇(十一) 金玉其外第574章 萬事不留人第358章 殺倭取賞第353章 分憂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644章 恨弟不成齊第123章 天子閱兵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413章 建虜惶恐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舊時代第414章 兄弟之爭第133章 謀劃山西三鎮第631章 競爭夥伴第34章 奸宦毒婦第364章 上元佳節第410章 工業投產第259章 內安外擴第579章 山雨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