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已經衝岸的小型人員登陸艇上,一個又一個以步兵班爲基本編組的士兵們爭先恐後地衝上海灘擺出訓練多次的警戒隊形,交替掩護地向着高潮水位以上的陸地推進。
而在他們的身後,一名埃爾塔海軍陸戰隊的中尉擡起了手,扣動了信號槍的扳機。這一幕同時也被隨軍記者從後續的登陸艦上用廣角鏡頭拍了下來,成爲了隨後埃爾塔帝國各大報刊雜誌的頭條和封面用圖。
這信號彈一升空,便是代表“彼得森灘”已經確保安全,大型登陸艦可以在這低潮時分安全無憂地衝灘。
這傳統的衝灘登陸,看似只要把船送到沙灘上就算完事,實際上根本沒有“看起來”這番輕鬆。這平頭淺底小噸位的登陸艇衝上沙灘或許還好倒車調頭再次裝卸,可噸位一點不輸072的艏開口登陸艦要上岸不僅要看天時地利,要倒車也只能等到漲潮時分才能做到……
換句話說,這一用盡登陸艦全身力氣的“可控擱淺”非但做到不容易,做到了也是一個身不由己。
這也就是當今各個大國都致力於“超地平線登陸”,“垂直登陸”的理由。灘頭上佈防敵人還沒反應過來,那可進可退風馳電掣的氣墊船和直升機就拍馬殺到,端的是反客爲主,變被動爲主動。
但若是要想在這異世界“變”出氣墊船,還有與之配套的船塢登陸艦在土著面前玩所謂的現代化登陸作戰,這完完全全就是浪費金錢和資源。至於風險那當然是有,但任何軍事行動必然都要面臨風險,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登陸艦的煙囪中冒出比拔錨開船和航行時都要濃烈的黑煙,海灘旁近海頓時掀起了層層波濤。隨後只聽得那一聲巨響,這鉛灰色的“海上城牆”便是直戳戳地挺上了岸。
艏門一開,這登陸艦裡的內藏物也就理所當然地開到了沙灘上——這些讓士兵們提前讓出空間,用帶繩子和醒目彩旗的杆子圍出空間和士兵隔離開來的車輛並不是什麼裝甲運輸車和坦克,而是拖車,挖掘機推土機和構築碼頭之用的建材,而唯一一輛“純軍事裝備”便是搭載着電臺和地圖等指揮用具的方艙車,由它來作爲岸上部隊的前線指揮所。
分散登陸的各部此時也在沙灘上重新列隊集結,隨後領取了前線指揮所分派的命令前進或原地戍守。
岸上這時候的埃爾塔海軍陸戰隊兵力還只有一個營,雖說一擁而上把全島的雙月教會守軍衝個稀巴爛不在話下,可分散維持各地安全和秩序是遠遠不夠的。在前線指揮所的命令下,兩個連合力拿下了彼得森灘正面對的樹林和灌木叢,然後就待在原地等待着下一步命令。
“這是你們最精銳的士兵?”此時站在登陸艦解放輪的艦橋裡,和中埃兩國軍官居高臨下看着前線動態的彼得森不免有些尷尬——因爲他看到了兩個百人隊
規模的單位在“拿下”灌木叢之後就站在原地停滯不前,這明明是一擁而上拿下整個半葉島的大好機會。
“不,我覺得他們是最好的工人。你再看一眼他們的身影罷。”
話音剛落,彼得森便有些不敢相信地看向那望遠鏡外的灌木叢。就在幾分鐘之內,那些士兵手上的槍莫名其妙都變到了背上,而他們手中則多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而他們所做之事則是雙月教會的“正義之師”所不屑的活兒……
班長拉着號子跺着腳帶頭揮舞手中的木鋸,而士兵們則跟着指揮官的節奏效仿之,不管是肩上帶星的海軍陸戰隊軍官還是上岸的海軍官兵都沒有一個在一旁磨洋工或是偷懶,這一幕嚇得彼得森下巴差點沒掉到地上,一個字都吐不出口。
埃爾塔海軍陸戰隊的勞動傳統當然是沿襲自他們的老師,而這官兵一體共同勞動的景象最遠也只可能出現在近現代部隊,雙月教會軍這種封建軍隊是根本不可能出現此種情況的。
例如要清理一塊灌木叢,雙月教會軍只會出錢讓人去清理,自己從上到下當然要坐在一旁好好看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是像眼下這種情況,那麼流汗出力辦事的妥妥就會是像彼得森這種小兵卒,而他那已經在烽火臺上脖子被打斷鮮血流乾的教士上司自然而然地將會翹着腳看戲,有好處那也是自己全攬,一點也輪不到他們。
灌木叢自然很快就被拔得一乾二淨,而緊隨其後的則是各類揮舞着怪手和鋸盤的工程機械。看上去起碼有碗口粗的樹木甚至根本用不到換上了鋸盤的工程車,那沒有手指的鋼鐵怪手只是對着根部來了那麼一下,整棵書就哀鳴着折斷身軀倒了下去。
至於那些從彼得森生下來就矗立在那裡的成抱大樹,在鋸盤的嘶吼下也堅持了不到一片面包的工夫就在滿天的鋸末中灰飛煙滅。只是在那彼得森怔住的大約半分鐘裡,以他名字命名的海灘正面樹林就被活生生地打開了一個缺口,曾經足以藏身他和一小支雙月教會軍隊的樹林也就此不復存在。
光是這樣還沒完。大多數士兵們排隊歸還了手中的雙人鋸和長鋸斧頭,轉而分散到了更細分的崗位上去了。如果說剛剛的圖景只是一個“野蠻”的伐木現場,而現在擺在他眼前的就已經是一個“文明”的大工地啦。
就在那剛剛的灌木叢遺址上,一個現成的木工作坊已經被建立起來。碩大無朋的牀鋸一刻不停地將還未陰乾的樹木分割成木板,而有些士兵還在揮舞着手中的錘子和各種帶繩的奇怪工具,把這些明顯還帶着水分的木板組合成一堵一堵的牆。
彼得森好歹是能夠自己拿起刨子鋸子打造椅子桌子的愛家好男人,對於這種用未陰乾木材的做法有些摸不着頭腦。只有陰乾木材纔不會容易滋生害蟲,有條件的人家都喜歡用魔法加熱將木材烘
幹(類似於木材幹燥爐),最不濟也會把木材曬乾,這種不經過陰乾的木材能夠幹什麼他實在是想不出。
但他也不是什麼笨蛋。這些木板很快被移到海邊,然後一張接一張地插到被逐漸漲潮的海水淹沒的沙灘裡,和岸線呈現垂直狀態。彼得森這下子就總算是看出來了——異世界人要往裡頭灌沙子,這樣就能做出一條通向大海的棧橋!
當然,中方手裡還有一樣能夠移山填海的神器,便是那快乾水泥。這快乾水泥雖說是調製之後一二小時便能表面硬化,但總不能持續接觸水面吧?而這木板就是要在海面上造出一個人工的無水沙箱,讓水泥在裡頭有機會凝固成一條堤壩。
至於那包裹快乾水泥的木板,那也是有內藏玄機的。本身溼潤的木質就讓它難以滲入海水,而埃爾塔軍還在其上預先塗抹了一層快乾水泥漿,水泥外面再附上一層塑料薄膜。這樣一來,雖說不能保證那人造的溝渠裡完全乾燥,卻也是足以夠用了。
在這棧橋的主體被構築出來之前,士兵們還額外地在沙灘上用麻袋裝沙,然後送上小型人員登陸艇投擲在木牆的外側。當然,艦隊指揮部方面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上重載土方車和怪手的萬能填海組合,從內陸取土傾倒到沙灘上,但終究還是因爲道路情況和軍用越野車對後勤的可怕耗費而作罷。
若是這兩點都能得以保證,那麼彼得森現在看到的就不會是一條還在逐步延伸的棧橋碼頭,而是數條伸出海灘幾十米的土堤碼頭,外帶一條正在施工接近完成的臨時防波堤!
但饒是這樣的工程進度,在他眼裡看着也算是驚爲天人了。與水泥+沙袋構築的棧橋碼頭同步進行的還有取水淡化(有相應魔法可以完成淡化工作),統一消毒的蓄水池工程、營地帳篷和補給兵站的建設工程。
而就在彼得森和其他登陸艦上的人統一在船上食堂輪流用中午飯的同時,船下的士兵也已經在排隊領取那登陸艦上食堂送來的午飯。至於船上人吃什麼,船下人吃什麼,那在甲板上還未用餐的彼得森是看得一清二楚。
爲了緩解極大的後勤壓力,登陸艦衝灘之後會擔任一段時間的戰地廚房。至於用的餐點那都是一樣,爲了衛生起見那手抓的麪包或三明治被排除在外,所以每個士兵和船上所有人分到的都是同一碗帶湯麪條——除了肉和必要的蔬菜,這湯頭裡還額外加了不少電解質成分,以防官兵們在半葉島的烈日下出意外。
官兵同工,同吃,同住。彼得森的心頭裡莫名涌出了一股暖流。再加上這移山填海一般的氣力,也難怪西征軍這種他眼裡的“無敵之軍”會被整個地碾碎活吞了。若是雙月教會軍拋棄了那他看來已經成爲笑話的森嚴等級,也像這埃爾塔海軍陸戰隊一般上下如同手足兄弟,又何至於現在要窩在這島上自成一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