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開民智

“陛下,一條龍計劃裡,只考慮了執行官吏的監督,處罰情況,而沒有考慮這些人的利益。”鍾進衛說出了他的想法。

崇禎皇帝一聽,也略有所思。

“陛下,古人做事講究恩威並施。京營汰兵這事反彈如此強力,讓保定侯想置臣於死地,這次給臣的教訓不可謂不深。”

崇禎皇帝看着鍾進衛,沒見他臉上有害怕之色,知道他並不是怕事,而是從中吸取教訓,在講述他的所得。

“陛下,我們要革新諸項制度,中興大明,不可避免的會損害現有的利益集團。那些鹽商還好說,畢竟只是商人而已。他們想要有所抵制,最佳的手段都是要通過收買官吏來實施。而我們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官吏,不管是朝堂上的還是地方的官吏。只要這些人能和我們站一起,就能把革新之策推行下去。”

鍾進衛說到這裡,略微停了下,讓崇禎皇帝消化下剛纔自己說的內容。

崇禎皇帝一邊聽,一邊思考。現在看鐘進衛說到這裡停住,在看自己,就示意鍾進衛繼續:“鍾師傅言之有理,朕在聽着呢。”

“陛下,還是一句老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朝廷改制,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官吏去執行。光曉以大義是不夠的,只有給他們以好處,把他們綁定到改革的戰車上,他們纔會用心辦事。否則光和這些官吏扯皮,都要耗費我們無數的精力。這種事情不是我們所期待的。”

崇禎皇帝點點頭,但又有不甘心地道:“朝廷給他們官職,給他們俸祿,讓他們爲朝廷,爲百姓做事。他們卻爲己謀私,現在不但不懲罰他們,還要平白給他們好處,朕覺得憋屈。”

鍾進衛笑笑,對崇禎皇帝道:“陛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不到罷了。等咱們把大明慢慢地從眼下的困境走出來,再一個個的對付那些貪官污吏,就不會壞我們中興大明的大事了。”

崇禎皇帝想想也是這個道理,現在最重要的是一條龍計劃的實施,其他所有事情都要給這個計劃讓路,把大明從目前的困境中解救出來再說。

“鍾師傅,那你對這些貪官污吏有何對策?”崇禎皇帝還是有點不甘心,想早點知道鍾進衛心中對這些人有什麼想法。

“陛下,一條龍計劃也只是暫時解決大明目前的困境而已,如果沒有其他措施,早晚還是會被這些官吏給折騰回眼下的處境的。所以,以後陛下的精力,可能要多用到這方面了。只有朝堂上都支持陛下的改革,良藥才能灌入大明這個病人的口中。”

崇禎皇帝點點頭,鍾進衛再三強調先利其器,再麻木的人都會引起重視,更何況崇禎皇帝本來就是一個聰明人。

“臣覺得對付官吏最好的方法就是開民智。”鍾進衛把自己考慮已久的想法說了出來。

“開民智?”崇禎皇帝聽了有點不明白,怎麼說對付官吏最好的辦法是開民智呢,不是嚴峻刑法,或者剛纔所說的給其利益,把他們綁到戰車上來麼。

“陛下,是這樣的,臣給您細細解釋。”鍾進衛知道崇禎皇帝會問,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是這個時代的人,不會很理解的。

“自古以來,包括現在大明的情況,都是一個官吏好不好,讓另外的官吏來監督。那要是這個來監督的官吏也有問題呢,再派一個官吏去監督前兩個官吏麼?”

崇禎皇帝搖搖頭,要是第三個官吏也有問題,豈不是一樣沒效果。

“所以,這種以官制官的方法並不是特別好。陛下,還記得臣把天下人分爲三種人麼?”

“鍾師傅指得是草民,士大夫和朕麼?”

“對,陛下記得沒錯。三種人,三種利益。士大夫剛好夾在中間,這些人中品行好的,上爲天子負責,下爲百姓做事;但還有一些人則欺下瞞上,只爲己謀私。之所以能這樣,就是百姓愚昧,不知如何應對地方官吏的欺壓,而天子又因不能事事親爲,故也會被其矇騙。不知陛下以爲然否?”

“地方上不是有鄉紳麼,普通官吏想欺壓不是那麼容易吧?”崇禎皇帝給鍾進衛挑刺道。

“陛下,地方鄉紳比普通百姓是好一點,官吏欺壓的時候也會考慮其反噬。但地方鄉紳往往和官吏相互勾結,共同壓榨草民。而草民這個團體是大明人數最多的一個,如果被壓榨而活不下去,大明就會動亂了。所以,陛下必須給他們一條活路,而這條活路,光靠官吏管制官吏是不夠的。”

“那就是開民智?”

“對,陛下,只有草民的民智開了,懂得官吏欺壓他們的時候,他們有路可走,有法可依,而不再隨意被官吏魚肉的時候,就是吏治轉清明的時候。”鍾進衛用堅定的語氣說明道。

崇禎皇帝想了想,試着問鍾進衛道:“鍾師傅,你們後世,都是開民智的?”

鍾進衛點點頭,道:“臣後世的那個時候,很多國家都實行的是免費教育,就是國民可以免費讀書。有免費九年的,也有免費十二年的。”

崇禎皇帝聽了感覺無法想象,這需要多少財力啊!不說現在的大明沒有這個財力,就是在崇禎皇帝想象之內的時間範圍,也沒有那麼多錢來免費讓所有百姓讀書啊。

崇禎皇帝無奈地對鍾進衛道:“鍾師傅,你的提議很好,可朕沒有那麼多錢來讓朕的所有子民都讀書啊!”

鍾進衛一聽崇禎皇帝很開明,認同自己的這個建議。於是,趕緊跟上節奏,給崇禎皇帝解說,免得崇禎皇帝打退堂鼓:“陛下,開民智可以一步一步來。而且,不是需要所有百姓都能吟詩作對,出口成章的。只要做到大明百姓能讀書識字明道理就可以了。這樣一來,花費就會少很多。如果百姓想學更多的知識,就讓他們自己選擇再出錢學習就成了。”

崇禎皇帝還是苦着臉,雙手一攤道:“就算這樣,朕也沒這個錢。國庫空虛成什麼樣子,鍾師傅應該心中有數的。”

“陛下,臣沒說現在馬上就要做這個事情。可以一步一步來,比如,先規定多少歲到多少歲的少年兒童必須到學校免費學習,可以半天學半天回家幹活。這樣,國家和百姓家中的負擔都不會太大。而且,推廣黑板和粉筆,國家就只需要提供一個場所,一個老師的待遇即可。”

鍾進衛儘量把成本往低裡說,鼓動崇禎皇帝先做出第一步再說。

崇禎皇帝按照鍾進衛的說法想象了一下,好像還真不用太多的錢,就有點心動。全民教學,將來大明所有人都是讀書人,那可是恆古未有之事。

“陛下,讓所有百姓都能讀書,好處非常多的。除了剛纔所說的,讓地方官吏不敢隨意欺壓,減輕百姓負擔之外,還有好多好處,臣給陛下講講,陛下聽了,絕對會覺得開民智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哦,鍾師傅,這讓百姓讀書還有很多好處啊,快說給朕聽聽。”崇禎皇帝聽說回報會很豐厚,就急忙催鍾進衛說。

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181章 昌黎動員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198章 對虜策略的轉變第135章 與民爭利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715章 追債第41章 不成熟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600章 到此一遊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134章 國營企業第401章 說起來容易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826章 兩份銀第240章 獻女邀寵第319章 份內之事第784章 封賞第661章 飛奪海州城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63章 榮譽榜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86章 理想第649章 跳雷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857章 展望未來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351章 收穫不少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257章 大軍開拔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819章 陳子壯第11章 昏迷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15章 偷雞不着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385章 開封府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287章 反勝爲敗第500章 掃尾小會第84章 相逢而泣第24章 防禦第266章 屠城第80章 通州路上第497章 藩王會議(7)第112章 一條龍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658章 一切順利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784章 封賞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701章 獻寶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364章 龍子龍孫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334章 不擺譜第722章 小心火燭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599章 漢民怎麼辦第75章 汰兵完成第461章 剃髮易服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99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87章 漱口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38章 產鉗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41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35章 盧象升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196章 救還是不救第426章 誰主誰輔第493章 藩王會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