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宋氏鏡片

京師久違的雨終於在雷電交加中下了下來,讓不少人爲之欣喜。

這種雷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沒有多久時間就已到尾聲,變成了一絲絲細雨正在收尾。

雖是如此,天氣卻不再悶熱,清涼的氣息讓很多人的腦子爲之一清。

可也有人並沒有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腦子裡還是一團漿糊,他就是宋應星。

實在想不出來,宋應星便躺在一張躺椅上,就在玻璃研究所的一個屋檐下透着氣,看着外面的雨後情景換換腦子,也算是休息一下。

這點也是剛走的中興侯所建議的,如果一門心思做一件事情而不得其門的時候,不妨停下來休息一下,再換個思路,說不定就會有解。

宋應星在心裡其實真得非常焦急,因爲中興侯所交代下來的兩件大事,鏡子和顯微鏡,都沒有試驗出來。

鏡子是賺錢的事物,眼下沒有試驗出來也不是非常急,只要不斷地匹配原料不停地試驗,終有一天能試驗出來的。

可那顯微鏡,按照中興侯的說法,是打開另外一個世界大門的鑰匙。一個嶄新的世界,涉及方方面面的領域,卻因爲自己遲遲沒有成績而耽擱着。

中興侯也並沒有騙人,這點從目前已經做出來的顯微鏡中就能得到驗證,很多東西放大了一看,真得是打破了以往的認識。

可這倍數實在太低,並不足以滿足需求來打開那扇大門。

中興侯所敘述的那種高倍顯微鏡之所以一直做不出來,關鍵在於那鏡片。

無論多麼高明的工匠,都打磨不出來完美的鏡片;

宋應星根據自己的經歷,所知道的方法也一一和工匠商議並進行實踐,卻並沒有改進多少,進度一直停滯不前。

回想着這歷程,宋應星的腦子又開始隱隱作痛。他便從躺椅上坐了起來,伸手捧着屋檐下不斷往下滴的水滴,一會就滿了手心。然後往自己臉上擦,在這冷水的刺激下,腦子便又清晰了一分。

在躺回椅子後,宋應星又回想起剛來玻璃研究所視察的中興侯。

雖然中興侯並沒有罵人,也沒有催他,只是和他共同探討些方案,並給他舉例別人成功的實例,讓他看看是否能獲取靈感。

但宋應星還是無形中感到壓力好大,中興侯是他的恩主,自己要是長久沒有成績,勢必會有人在背後議論。

說自己事小,畢竟自己沒有做出來。可要是連累了恩主,使得中興侯也被波及就太對不起中興侯了。

宋應星躺在那裡,視線剛好能看到屋檐。他的眼睛就注視着從屋檐下往下滴的雨水,腦中卻還想着事情,對眼前景物視而不見。

他一會想想自己的事情,一會又想想那鏡片,還想想中興侯說得實例,實在想不出辦法來。

良久,天已放晴,就只有屋頂剩下的雨水還在往下滴。宋應星不由得又嘆了口氣,用兩手捶了捶腦子,想把腦中的這些事情都驅趕出去,好好休息一下。

他開始回過神來,眼前的景物便慢慢地印入他的腦海。

宋應星此時什麼都不再想,就看着屋檐上的雨水往下滴。

這個場景在他的人生經歷中,也有看過多回了。但他爲了讓自己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眼前,看着雨滴一滴滴地往下滴,速度由快慢慢地減緩。

過了好一會後,宋應星終於不再去想那些事情了,腦子也不再隱隱作痛。

他舒了口氣,這種轉變注意力的方法還真是有效。

忽然,宋應星整個人都呆住了。眼前所看到的現象宛如再來了一次雷電霹靂,一陣陣的打在他的腦海中。

他看到屋檐上的水滴變得很慢,因爲屋頂的雨水已經流得差不多的緣故,那水滴要過好一會纔會形成一滴,再往下滴。這個過程,彷彿是電影的慢鏡頭,都展現在他眼前。

宋應星看到那水滴慢慢地變大、變大,最終因爲太大而滴了下來。在這個過程中,水滴有變成一個球形。對他來說,他看到的是一個完美的弧形。

他本身就在想着所遇到的鏡片磨製問題,現在一看到這個情況,馬上又聯想了起來。

這要是換作一般人,肯定是聯想不起來的。就算是宋應星,如果不是因爲中興侯的視察、交談,讓他處於這種狀態下,他也不會去關心屋檐上往下滴的水珠,也就不會發現這水珠的完美。

他當即興奮地從躺椅上跳了起來,然後往玻璃作坊狂奔而去。

按照宋應星的想法,工匠們馬上動了起來,開始試驗宋應星的這個貌似天方夜譚一般的想法。

他讓玻璃作坊的工匠先燒製一根細細的玻璃棒,就是後世中學化學實驗中,學生用來攪拌燒杯的那種東西。

然後直接就在火焰上燒玻璃棒的一端,讓它融化成爲一滴玻璃水滴。

試驗的結果讓宋應星很是欣喜,這種透明玻璃珠的一面確實非常圓滑,非常完美。

可是玻璃珠的另外一面因爲太大所以比較粗,還是沒有多大用處。但無論如何,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此時天色雖已黑下來,但整個玻璃作坊內的工匠都沒有一絲想休息的樣子,全都興奮地聽從宋應星的指揮,不斷做着試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被宋應星指揮的工匠找到了一種做法,得到了完美的玻璃珠。

就是先要手持玻璃棒的兩端,把玻璃棒的中間部分在火焰上烤軟,再拉成兩半。

此時,原本中間的部份就變成細長的樣子。然後,再把這細細的一端斜着拿到火上仔細燒烤,此時融化玻璃汁就會順着這半截玻璃棒流下來,直到尖端的時候,就會凝成一滴淚滴似的玻璃珠。

這種完全由重力形成的完美凸透鏡,不經由任何打磨,表面非常平滑完美。

宋應星在誤打誤撞之下,終於發明了虎克鏡片。當然,現在肯定是不叫虎克鏡片了。因爲原本世界上第一個用這種方法做出高倍透鏡的虎克,還有兩年纔會來到這個世界。

根據同樣的原理,還可用燒細拉伸但並未燒斷的玻璃棒,以夾具夾住兩端燒烤其中間部份,經由巧妙的角度與時機調整來燒烤其中央使之半液化,以製造各種形狀的透鏡。

自然,想要隨心所欲造出各種凸透鏡,需要相當的經驗。但是這種虎克鏡片不需費時打磨,故而工匠可以在短時間內不斷嘗試,經驗積累的速度非常快。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一天一夜的試驗之後,世界上第一架高倍顯微鏡終於在大明玻璃研究所誕生了。

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92章 瀕臨絕境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699章 三路齊進打建虜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18章 漢中菸草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352章 如何處置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631章 授勳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463章 孝之大小第639章 嚴管報紙第10章 遇刺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無賴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143章 《甘薯疏》第653章 覬覦南海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336章 袁可立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59章 急轉直下第226章 宋應星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766章 垂死掙扎第574章 應對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596章 城破第770章 絕了最後的希望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375章 斷其根本第799章 過揚州嘆第547章 有喜了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237章 崇禎發了筆橫財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28章 浩劫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838章 糧食危機始解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87章 漱口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263章 悔不當初第73章 汰兵插曲第843章 回京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252章 不甘認輸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24章 防禦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690章 建虜求和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359章 榮華富貴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576章 大灰狼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761章 化敵爲友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855章 僱傭兵第46章 東廠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306章 晉商的作用第742章 萬事俱備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812章 宗族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735章 專利法第38章 兩策之論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