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糧食問題

崇禎皇帝說完之後,便由內侍轉了一份奏章給鍾進衛。

不會是陝西又爆發農民起義了吧?鍾進衛心中想着,手頭便加快了速度,迅速翻開奏章,快速瀏覽了起來。

他很快就看完了奏章的內容,心中鬆了口氣,原來不是自己擔心的事情。

鍾進衛合上奏章,看向崇禎皇帝道:“陛下,眼下還不能指望秦地藩王,去收留整編災民吧?”

從崇禎皇帝的臉色看,他並不是很擔憂,只聽他對鍾進衛說道:“這個朕知道。收到三邊總督的奏章之後,朕便與溫卿在商量,目前已經有初步的措施。”

鍾進衛在崇禎皇帝說話的時候,側頭看了眼溫體仁。心中想着,既然已經商議出措施,解決洪承疇在奏章中說災情依舊嚴重的問題,那不就可以了麼,還讓自己看幹嘛?

“朕準備讓巡鹽御史張同敞前往晉地督察食鹽生產,提高食鹽產量,加大對秦地的糧食開中力度。同時已準了秦地修建通往蜀地的水泥路,以工代賑。”

崇禎皇帝向鍾進衛解釋了下他和溫體仁商議的措施後,順便表揚道:“巡鹽御史在江淮之地的成績很不錯,食鹽的產量在短短地半年多時間內提高了十倍不止。之前存而未兌的倉鈔已兌換的差不多了,由此帶動了百姓積極響應開中之法,很好地解決了登萊的糧食問題。”

鍾進衛一聽,心中才恍然,怪不得一直沒聽到盧象升提糧食不夠吃的事情了。

登萊靠海,只要開中法給江南和淮河一帶百姓以信心,保證他們能及時兌換到食鹽,糧食就能通過海運迅速運到登萊。張同敞不愧是張居正的後人,做事還挺麻利的。

“因此,朕希望他到解州之後,也能快速提高那裡的食鹽產量。”崇禎皇帝最後說道。

鍾進衛點點頭,張同敞應該能做到的。

不過這時溫體仁插話了,他對鍾進衛說道:“但秦地開中之法可能效果不會有江淮這邊的效果好。因爲秦地屬內陸,周邊地區除蜀地之外,其他地方的糧食收成並不好。如果從南方運糧進秦地的話,成本太高,不見得有商人願意去做。”

在明初開中之法執行的時候,像秦地這些地方,那個時候的商人也是因運輸費用太高而選擇了邊屯。

崇禎皇帝聽溫體仁說完他就接着對鍾進衛說道:“因此朕想問下鍾師傅,秦地的災情真得會持續多年麼?”

鍾進衛在以前的時候已經說過這個問題,此次見崇禎皇帝又問這個事情,顯然是帶着一點僥倖心理。

於是,他鄭重地說道:“陛下,人事可以改變,但天氣是不會因此而改變的。據臣所知,至少還有十多年纔會慢慢緩解。”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能明白他的意思是說,他穿越而來,能改變人事,天氣卻不會影響到。

鍾進衛說到這裡,看了下溫體仁,發現他的眉頭皺了起來,就又轉回頭對崇禎皇帝道:“賑災其實就是與天鬥,和打仗一樣,凡事預料到最壞的結果去做,是不會差的。萬一和臣家鄉所瞭解的不同,實際情況並沒有那麼壞,那就算是給了驚喜,也是一個好的結果。”

崇禎皇帝一聽,放棄了僥倖心理,對溫體仁說道:“溫卿,鍾師傅說得不錯,秦地開中之法就長期執行,鼓勵商人往秦地屯邊吧!”

“是,陛下。”溫體仁躬身答應道。

鍾進衛忽然想起一事,就問崇禎皇帝道:“陛下,錦衣衛有沒有以國企的名義派往東南亞?”

崇禎皇帝一聽,稍微想了下才回答道:“在九月份的時候已經派去了。鍾師傅,東南亞的事應該不急吧,大明現在還是要先解決遼東這個心腹大患才行!”

鍾進衛一聽,笑着搖了下頭回答道:“陛下,臣問這個不是說要馬上着手東南亞之事。而是臣想起,東南亞的糧食應該有不少。可以讓錦衣衛在刺探東南亞情況的時候以購糧爲主,運回大明,算是一舉二得了。”

崇禎皇帝點點頭,正待說話之時,溫體仁已經先說了。只聽他對鍾進衛說道:“之前中興侯好像說過大明南邊海盜橫行,運糧怕是會便宜了海盜;而通過陸路運輸的話,消耗又太大了。”

“是啊,我是這麼說過。”鍾進衛點點頭回答道,“但現在大明境內的糧食總歸會有緊張的一天,畢竟災情可能會持續很久,而且會呈擴大的趨勢。因此能從東南亞運些糧食回來,就運些回來。另外我想着還有一個法子或許可以部分解決海盜問題。”

“哦,鍾師傅是指什麼法子?”崇禎皇帝一聽,連忙問道。

鍾進衛轉頭看向崇禎皇帝,微笑着回答道:“讓那鄭芝龍加大剿匪力度,清剿海盜,這和他本人的利益一致,他是不會拒絕的。另外可以讓閻應元帶兵護送糧食北運。如果鄭芝龍藉口戰船不夠,不想讓閻應元帶兵的話,幾個造船廠造出來的船可以儘快開往福建,由閻應元指揮。”

現在朝廷的精力都集中在北方,因此對鄭芝龍是聽之任之的狀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怕萬一逼緊了他,鄭芝龍就又重操舊業。畢竟鄭芝龍原本是大明東南沿海最大的海盜頭子,這股力量實在不容小視。

當然,等以後大明從北方騰出了手,有了自己的水師之後,鄭芝龍的問題就很好解決了。

只需一紙調令,讓他前來京師或者讓他的家人來京師,就能知道他的忠心與否。敢不聽話,朝廷就專門集中力量,先剿滅了他。另外還有不少輔助手段,可以解決鄭芝龍。

崇禎皇帝聽了鍾進衛的話,就轉向溫體仁問道:“溫卿,那幾個造船廠現在有多少戰船造出來了?”

溫體仁想了一下,回答崇禎皇帝道:“陛下,因之前的各大造船廠基本上是停工狀態,船匠、木匠、鐵匠大都已逃散,各謀生路去了,因此恢復滿員狀態還需一段時間。而且朝廷給各大船廠的任務,是讓他們同時造戰艦和運輸用途海船。據臣瞭解,現在就是有戰船也不會多。”

反正有總比沒有好,崇禎皇帝想着就對鍾進衛說道:“現在有幾艏戰船就給閻卿撥過去幾艏好了,朕也會讓錦衣衛多購些糧食回來。”

鍾進衛點點頭,現在就只能這麼辦了。不過光戰船還不夠,還得有熟練水兵才行,這是個問題。

第10章 遇刺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281章 形勢依舊嚴峻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122章 溫育仁第230章 分道揚鑣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384章 登萊戰略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360章 災情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677章 趕回京師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169章 內閣風波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83章 喜從天降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308章 要自救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613章 怕了侯爺第656章 第一次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164章 定期體檢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432章 魚鬆計劃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247章 思海戰第808章 水泥路邊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746章 天津衛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854章 請罪第568章 搶糧缺人第363章 四小入虎穴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6章 難眠之夜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64章 輿論之論第420章 利用菸草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829章 嚴打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41章 皇帝分贓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630章 當場石化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62章 義捐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156章 劉興祚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115章 李老四學數字第485章 明三藏取經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131章 京營相關第9章 指點江山第576章 大灰狼第748章 登萊出征第261章 簡單任務第250章 紅衣大炮第57章 貨幣第564章 登萊的士氣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388章 明朝宗室的悲哀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64章 打天朝人的臉第30章 餉銀(2)第754章 紅夷大炮來了第124章 話劇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576章 大灰狼第365章 收四小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72章 比對第413章 火燒通行寶鈔第569章 漢奸是最大禍害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