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

京師雖然繁華,可在冬雪剛化,氣溫低得嚇人的時候,街上並沒有多少閒人,有得只是爲生計而奔波的路人。

天近中午時分,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忽然在通往紫禁城的主幹道上開始戒嚴。有經驗的行人一看,便知道是有封疆大吏要到京師了。

昨天是登萊巡撫到京,今天又有封疆大吏趕來京師,這是咋了?

這些路人中如果不是有急事的人,本着一顆八卦的心,好奇地找個避風的地方看看是哪路神仙,竟然在這種天氣進京。

沒過多少時間,一隊騎士便從城門那邊飛馬而來,呼嘯着往紫禁城而去。

有眼尖的路人看到爲首那人,不由驚呼道:“是孫閣老!”

“他老人家不是在鎮守山海關麼,難道建虜有大動作了?”

“切,建虜的都城都被中興侯打下來過,還能有啥大動作!”

“話不是這麼說,建虜的主力不是未損嘛!”

“怎麼不能說,奴酋都死了幾個,依我之見…”

“……”

京師的特色,哪怕每日爲油鹽醬醋操心的人,都有一顆替紫禁城操心的心。

再說孫承宗到達午門之後,城門處就有內侍在等待,見他來了,馬上便領着他往文華殿而去。

看孫承宗那精神奕奕,腿腳有力地邁着步子,如果不是他那花白鬍子,誰都不敢認爲孫承宗已有六十八歲的高齡了。

一進文華殿,孫承宗就看到不少熟面孔已在了。他也不管,直接上前拜見崇禎皇帝,嗓門一如既往地大。

崇禎皇帝笑着擡手示意道:“孫師傅辛苦了,來人,賜座。”

內侍很快就搬來一條凳子,讓孫承宗坐下。

等孫承宗一坐定,崇禎皇帝就帶着點疑惑問道:“孫師傅,遼東巡撫不跟你一起來麼?”

“陛下,遼東巡撫在動身來京師前一日,感染了風寒,因此不宜再冒着嚴寒趕路,正在錦州休養。”孫承宗一邊說,一邊從袖子裡拿出一份東西,然後繼續說道,“此乃遼東巡撫的告罪書和軍醫出具的診斷,請陛下過目。”

一邊的內侍上前接過孫承宗手中的東西,然後轉呈御前。

崇禎皇帝並沒有去翻看,只是有點擔心地問道:“病情如何,嚴重麼?”

“陛下,軍醫說只要多加休息,注意保暖,按時吃藥,應該會很快好的。”

孫承宗的話讓崇禎皇帝放了心,有沒有袁可立,對於寧錦前線來說,是有很大不同的。

他接着轉向一邊的鐘進衛說道:“鍾師傅,那就開始吧。”

接到旨意,鍾進衛就轉身面對殿內的衆多大臣,向他們說道:“今天的會,就是討論反攻遼東的軍事會議。因爲這是從建虜造反以來,最爲重要的一次戰事之一,很可能會決定今後幾年內的遼東形勢。因此,才邀請內閣、六部尚書和孫大人、遼東巡撫、登萊巡撫一起過來商議。”

原本按照鍾進衛的計劃,第一時間不會這麼快,第二也沒必要搞這麼隆重。可當他把作戰計劃向崇禎皇帝一彙報,崇禎皇帝就興奮了。

因爲建虜和大明的戰事,一直是建虜攻,大明守。雖然中興侯在遼東取得了一次大勝,可那只是偷襲而已,並不是實質意義上的攻城略地。

現在按照鍾進衛的計劃,那是邁出了反攻建虜的第一步。從鍾進衛以往的戰績來說,是很有可能會成功的。

因此崇禎皇帝一興奮,便等不及了,又想讓這次戰事確保勝利,就開了這個擴大會議。

文華殿內的人差不多都和崇禎皇帝一樣,臉上露有興奮之色。誰都希望能早點反攻回遼東去,以結束這長達三朝的戰事。

他們都看着鍾進衛,靜待他說出下文。

內侍在這個時候,已經推了一個屏風到殿中間,上面掛着一副大大的遼東地圖。

鍾進衛走過去,先從內侍手中接過一根細棍,然後說道:“目前各造船廠所完工的運輸船,剛好能把五千新軍都運到遼東去。下一批船隻需要再等兩個月以後,陛下的意思是不等了。趁着天氣寒冷,建虜還不怎麼活躍的時候發起戰事。”

對於這點,殿內的人都沒有反對。能早打就早打,他們都很期待。

鍾進衛環視了下殿內衆人,把細棍一指地圖,然後說道:“此次戰事的目標,經過斟酌之後,選定了海州衛。”

殿內衆人看着海州衛所在,忍不住開始低聲討論起來。

孫承宗只是知道要對建虜發起一場大戰,具體的內容並不知道。現在聽鍾進衛這麼一說,他定睛看了下鍾進衛所指地方,確信鍾進衛沒有指錯,就大聲地說道:“海州衛向西扼守遼西走廊,向北虎視遼陽,向南則可直航海上,朝鮮走陸路來大明必經過海州衛,因此這裡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估計建虜至少駐紮了五千精銳。”

他是大嗓門,又提高了聲音說話,因此殿內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那些不懂兵事的文臣聽了,都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中興侯的第一戰就定了這麼重要的一個地方。

兵部尚書楊鶴也接着孫承宗的話,發言顯示自己的存在道:“孫閣老說得沒錯,在歷史上,曹魏大司馬司馬懿就曾在此滅了公孫一族;唐太宗征伐高句麗,在打下海州之後,興奮之餘爲之賦詩。”

孫承宗等楊鶴一說完,便馬上問鍾進衛道:“中興侯,就靠五千新軍,能打下海州麼,要多久能打下,萬一還沒打下海州,建虜主力前來救援怎麼辦?”

殿內的文臣一聽,不由得都點點頭。孫閣老是知兵之人,一張口就能問出這麼多問題來。

他們聽孫閣老的意思,這海州應該是很不好打。

鍾進衛聽了孫承宗連續的幾個問題,卻也不緊張,微笑着回答孫承宗道:“如果光靠新軍的話,原先有七、八成把握,但盧大人帶來的消息,讓我調低了勝率,因此需要求助於孫大人。”

孫承宗一聽,把目光轉向他身後側的盧象升,問他道:“是何消息?”

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596章 城破第403章 全民皆沾利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813章 最長的奏章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606章 懦夫第507章 閻應元的請求第684章 凱旋迴京第616章 天羅地網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619章 好想看電影第515章 持久戰第42章 交易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72章 比對第29章 餉銀(1)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58章 貨幣戰爭第346章 兵敗如山倒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38章 兩策之論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810章 吃西瓜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805章 義善社第843章 回京第56章 紙幣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58章 貨幣戰爭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6章 難眠之夜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59章 竟然敗了第791章 大明危機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718章 體檢結果第606章 懦夫第390章 到底在哪裡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318章 範永鬥現身第249章 火器的質量問題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36章 監軍制度第827章 海上緝私隊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283章 建虜並不笨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來麼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648章 吐血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752章 淚流滿襟第162章 戰前氣氛第735章 專利法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455章 鹽商要反擊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第166章 海盜問題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27章 同袍之情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446章 什麼樣的新軍第3章 相信(1)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714章 想要釜山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50章 死人第106章 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