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

京師文華殿內,玻璃代替了窗戶紙,使得殿內的光線很好。

崇禎皇帝正在處理政務,和內閣首輔溫體仁商討着各地春耕的事情。

此時的溫體仁,滔滔不絕地向崇禎皇帝訴述各地的情況,並着重強調內地,特別是山西、陝西、河南、甘肅等地並未下大雪,恐怕會因缺水而影響春耕。

他講着講着,忽然發現崇禎皇帝皺着眉頭,臉露擔憂之色,卻又顯得心不在焉的樣子。

溫體仁心中有點無語,只好暫停了彙報,喚崇禎皇帝道:“陛下,陛下,陛下!”

聲音一聲比一聲重,最終把處於神遊狀態的崇禎皇帝喚回了現實

崇禎皇帝看溫體仁的鬍子都一翹一翹地,面露不滿。他心中稍微有點尷尬,知道自己又走神了,就向溫體仁解釋道:“剛纔朕在想着遼東巡撫病重,但鍾師傅恐怕已經到達遼東,差不多要發動海州戰事了,也不知道會打得怎麼樣?”

溫體仁就知道崇禎皇帝是擔心這事,因爲已經不止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

不過他也能理解,不要說崇禎皇帝還年輕,沉不住氣,對第一場光復遼東的戰事患得患失,還要擔心中興侯的安危,就是溫體仁本人,也經常會在忙碌之餘想起這場戰事。

但他不能陪着崇禎皇帝一起坐在紫禁城裡空想,因爲這不會起到一點作用。

所以溫體仁只好勸解崇禎皇帝道:“臣已說過多次,中興侯對火器部隊的運用,已經爐火純青,建虜聽到就怕。這次的戰事應該沒問題的,陛下就安心等着好消息即可。眼下大明的事情還有一大堆,得先處理了才行!”

崇禎皇帝其實知道這個道理,可又確實很擔心。

他坐直了身體,態度認真地對溫體仁說道:“溫卿,朕知道了,還請溫卿重新講解一次各地的情況吧。”

溫體仁點點頭,崇禎皇帝的態度還是讓他滿意的。於是,他又重新開始講解起來。

可溫體仁還沒講幾句,忽然有急報至。

這一下,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都緊張起來,不會這麼快戰事就有結果了吧。

不過當他們知道急報來自福建時,便重新放鬆了下來。同時,他們也有點奇怪,福建怎麼會來什麼急報,日本都臣服了,不可能鬧倭寇吧?

崇禎皇帝帶着一絲疑惑,不慌不忙地打開急報,開始看了起來。

溫體仁注意到,崇禎皇帝的臉色馬上就變了。這一下,溫體仁的心又重新提了起來,肯定不是好事。

果然,崇禎皇帝看完後,面色嚴峻第六百六十三章摸不着頭腦

,一邊把急報遞給內侍,一邊對溫體仁說道:“溫卿,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東南沿海的海防形勢非常嚴峻。”

溫體仁比崇禎皇帝更瞭解海防的重要性,他一聽之下,臉色也馬上沉重起來,接過內侍轉呈過來的急報,快速看了起來。

等他一看完,崇禎皇帝又說了:“聽鍾師傅的意思,那鄭芝龍應該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怎麼就會搞得全軍覆沒呢?”

“陛下,這急報中說海賊和紅夷聯手,戰艦數目就已超過福建水師。而且那紅夷的戰艦更是厲害,光戰船上的火炮就是我大明水師戰船中火炮的十多倍,根本沒法與之戰。”溫體仁提醒崇禎皇帝原因道

崇禎皇帝皺着眉頭,疑惑地問溫體仁道:“難道我大明水師戰船上就不能多放幾門火炮麼?”

溫體仁並不是很清楚這個事情,但他知道不放那麼多炮肯定是有原因的。

於是,他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大明禁海多年,這火炮和戰艦之間的事情,可能存在一些瓶頸,才導致沒法放多門火炮。依臣之見,不若招那鄭芝龍前來京師。”

“嗯?”崇禎皇帝有點不明白,溫體仁爲什麼建議招鄭芝龍進京而不是逮捕他進京。

溫體仁聽崇禎皇帝語氣中的疑惑聲調,就進一步解釋道:“陛下,以後大明藩王封建海外,這海戰是免不了的。因此應儘速搞清楚這大明戰艦和紅夷戰艦之間的差異,不縮小這個差距,必然會影響大事。”

“這個鄭芝龍本是大海賊,如若得知朝廷要拿他問罪,必然不肯俯首就擒。因此臣才建議招他前來問個清楚。到時候如若戰敗乃是其自身無能所致,再問罪不遲。”

溫體仁這番話說得崇禎皇帝連連點頭,不過他還有疑問道:“那鄭芝龍就肯來京師麼?”

鄭芝龍不是蠢蛋,當然知道要是來了京師,就等於是刀板上的魚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溫體仁稍微想了下,然後繼續解釋道:“從這急遞中可以看出,那鄭芝龍的戰船所剩無幾。他除非是想放棄眼前的權力威勢,甘心隱姓埋名做個富家翁,否則必然要依靠朝廷,重建福建水師後才能再有出頭之日。因此,只要朝廷明確他來京師是爲了何事。臣以爲,此等梟雄,必然會放手一賭。”

崇禎皇帝聽了點頭道:“好,那就依溫卿所言,此次戰敗之事暫且緩議,等查明戰敗真相後,再行處置。”

不過他說完之後,又問溫體仁道:“溫卿,你說鍾師傅是否會知道這戰艦的差異?”

溫體仁想了一會,搖搖頭道:“陛第六百六十三章摸不着頭腦

下,臣以爲中興侯未必知道。否則在去年傳令各地船廠動工之時,他便會提醒了。”

崇禎皇帝略微有點失望地點點頭,畢竟鍾師傅也不是萬能的。

“那這紅夷和海賊的聯合艦隊就這麼把福建水師打垮了,又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就這麼離去了,是怎麼回事?”崇禎皇帝對這一點想不明白,就又諮詢溫體仁道。

這下難住溫體仁了,他也不相信,那些強盜會如此寬宏大意,費錢費力打了一仗,然後什麼要求都沒有,就自個走了?

君臣兩人最終還是摸不到頭腦,便只能先這樣了。

他倆沒想到,僅僅隔了五天之後,一個驚天的消息便傳到了京師。所有人的目光,包括崇禎皇帝,甚至都不再關注遼東戰事,全都被紅夷和海賊的聯合艦隊震驚了。

第151章 期盼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21章 漢魂漢奸第251章 打賭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489章 命運的改變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778章 戰後困境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795章 糧食危機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94章 一線生機第59章 廠衛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751章 我來了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620章 勝利迴歸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174章 影響第138章 永平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631章 授勳第111章 水泥第441章 票號之議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749章 奇怪的中興侯第498章 藩王會議(8)第95章 脫險第406章 御廚第782章 班師回京第655章 困難還是有不少第228章 快刀斬亂麻第112章 一條龍第860章 和平演變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79章 李自成第19章 中計第407章 肉鬆第366章 流放東江鎮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513章 咱是活雷鋒第788章 朕要了第404章 大明工業化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00章 藩王會同意麼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645章 這一年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153章 府內見聞第47章 物價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93章 殺明軍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84章 相逢而泣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334章 不擺譜第185章 昌黎戰間隙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122章 溫育仁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621章 玄虛第408章 東江士氣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167章 如何發行紙幣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7章 變故第753章 連克兩城第477章 新軍配置第679章 新軍能行麼第270章 戰前分派任務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800章 何方神聖第678章 東西方戰船的差距第859章 蒙古生變第789章 睡吧乖第711章 北海道問題第200章 昌黎隱憂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308章 要自救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