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暗流涌動

“哐當”一聲突然響起,緊接着一股冷風呼嘯而進,一下把殿內的溫度降得很低。

皇太極冷不丁凍得哆嗦了一下,手中的書沒拿穩,掉到了牀下。

“當朕死了麼,做事都如此粗心,還是說有人要你們凍死朕啊!”皇太極臉色一下漲紅,一種病態的紅,猛地大聲發飆了起來。

寢宮內的內侍宮女想去關窗,但被皇太極一罵,又想跪下來請罪。一時之間,都愣在了那裡。

皇太極一見,氣不打一處來,又哆嗦了兩下,大聲喊道:“來人,來人啊!”

殿門口的一羣帶刀侍衛一聽大汗在叫,連忙進去聽候差遣。

“把這些居心叵測的奴才全部推出去砍了!”皇太極的眉間充滿戾氣,憤怒地命令道。

在寢宮裡面服侍的三名內侍、兩名宮女一聽,嚇得魂不附體,趕緊求饒。

帶刀侍衛見皇太極沒有一絲會放過這些內侍宮女的跡象,當即不敢怠慢,上前架起內侍宮女就往外拖。這些天來,大汗一直容易發怒,因此誰也不敢出錯。

“主子饒命啊,饒命啊,是您說要掩着窗戶,透點氣的,主子饒命啊...”有內侍尖聲解釋,企圖挽回自己的性命。可是皇太極充耳不聞,就當沒聽到。

一等侍衛索尼,就是後世有名的索額圖他爹,趕到了寢宮。見此情景,先是上去關了窗戶,並且插上栓子。然後走近皇太極,輕聲勸他道:“主子,您息怒,犯不着和這些奴才生氣,龍體要緊。”

他過來的時候已經聽到了內侍的解釋,知道那幾個內侍宮女十有八九是無辜的。只是因爲皇太極這些天的心情極度不好,才被當作了出氣筒。

但那幾個內侍宮女死了就死了,索尼纔不會去關心,他着緊地是主子的龍體。自從過年以來,皇太極就一直臥病在牀,病情不見好轉。

皇太極發泄了心中的怒火之後,已經舒坦了好多。他聽索尼勸說,只是輕輕地哼了一聲,然後問道:“那人現在有什麼動靜?”

索尼一聽,連忙低聲回答道:“仍在散佈謠言,中傷主子,其他行動倒沒有。”

“他沒有和阿濟格聯繫麼?他們可是一母同胞的。”皇太極有點不信,再次確認道。

索尼還是搖搖頭道:“沒有,他們之前就不對付。如果念着一母同胞的話,之前的關係也不會那麼僵。”

皇太極聽了沒有表示,他在牀上換了個坐姿,以便自己能更舒服點。

索尼一見,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幫忙。

等重新安頓下來之後,皇太極看着索尼,提醒道:“要說起以前,朕還真是瞎了眼。以爲多爾袞是被朕降伏了,是條聽話的狗。但沒想到竟然隱忍至此,年紀輕輕,城府如此之深!現在?現在在大金的危急關頭,朕身體有恙之時,纔開始露出他的本來面目。”

在皇太極說到聽話的狗時,索尼的眼角不由得跳了跳,不過沒有任何表示。

皇太極說完之後,寢宮中安靜了片刻,沒有人說話。

或者索尼察覺皇太極一直在看他,感到有壓力,就先開口,小聲地諮詢道:“大汗,那另外一位,他的父兄也都是...”

後面的話他沒說出口,但皇太極卻知道索尼指得是濟爾哈朗,他的父親舒爾哈齊、大哥阿爾通阿、三哥札薩克圖被父汗努爾哈赤所害,二哥阿敏被自己所害,仇恨不可謂不深。

不過皇太極斷然否認道:“他從小就和朕要好,反而與他的父兄關係並不好。他和多爾袞不一樣,朕信得過他。”

皇太極的語氣很堅定,索尼就是心中不贊同,在表面也不會露出來逆了大汗的意思。

索尼一時沒話說,寢宮中就又安靜了下來。窗外寒風不時響起“嗚嗚”聲,讓人聽得心中的溫度無形中又冷了一分。

“嗯,這樣。傳我旨意,讓阿濟格和吳克善所部調換防區,以防萬一。”皇太極腦中想了一會事情,然後對索尼說道。

索尼聽得出來,大汗這是寧可相信蒙古人,也不相信阿濟格。

現在盛京城內的局勢很微妙,表面平靜,底下暗流涌動。誰也不知道皇太極和多爾袞之間的矛盾什麼時候爆發出來,又會牽扯到什麼人,其他和碩貝勒又是怎麼站隊。

也虧了皇太極早就找了藉口,把多鐸打發到了遼陽去,否則多爾袞在盛京城內的勢力將更大,會直追大汗皇太極的勢力。

索尼答應一聲,不過沒有馬上去執行,而是在猶豫,不知道該不該說。

他的意思被皇太極看出來了,對於索尼、鰲拜等人,是他的親信臣子,因此他是很信任的。於是,他就直接問索尼道:“你是有什麼話想對朕說麼?”

一聽皇太極問話,索尼就不再猶豫,小心地說道:“大汗,多爾袞如此居心不良,不如解決了他。”

皇太極也想啊,可惜多爾袞很狡猾。自從他表露出野心之後,便一直小心防範,皇太極根本就沒有輕鬆下手的機會。

“現在國難當頭,朕不想內鬥,徒耗我大金國力。等局勢穩定之後,他若不思悔改,朕定不輕饒了他。”皇太極向索尼交底道。

他一說起這個,就想起了眼下的困難。明軍越來越囂張,從各地傳來的軍情無不是如此,讓他感到眼前的危機在一步步地擴大中。

大金的基礎實在太薄弱了,光人口基數一項,就嚴重製約了大金。更不要說大金的農耕技術,也就是糧食產量有限這個因素了。

大金在如今的局勢下,唯一的出路,就是狠狠地打擊一次明軍的囂張氣焰。讓明國皇帝知道,大金的實力還是有的,想要滅掉大金,搞那什麼無條件投降,是要付出重大代價的。

只有打贏了之後,再降低姿態嚮明國投降,換取大金休養生息,消除內部矛盾的機會。

也因此,他不惜下達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堅壁清野招數,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到盛京。

原則上,其實應該退得更遠,讓明軍的戰線拉得更長,堅壁清野的效果纔會更好。

可惜大金的戰略縱深太小,都城也在瀋陽。如果實行堅壁清野之策,還放棄了都城,那對己方的士氣打擊太大,同時也會大大鼓舞了明軍和明國朝廷的士氣,得不償失。

想到這裡,皇太極有點無奈,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一口氣嘆了出來。

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453章 佛郎機改良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09章 再議鹽政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24章 妄想坐山觀虎鬥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575章 作繭自縛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350章 難言之隱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66章 汰兵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85章 密謀第790章 大賞第39章 查漏補缺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11章 明軍威武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67章 將爺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802章 直升飛機第66章 汰兵第275章 禍福難料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830章 真正的效果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578章 演戲所帶來的好處第675章 束手無策第592章 明軍太兇殘了第398章 王朝興衰事第772章 高瞻遠矚第105章 匆忙善後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6章 面聖第542章 冷熱寒症第625章 下一次戰事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75章 汰兵完成第822章 南洋華夏人的心聲第779章 翹首以盼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475章 檢驗新軍第269章 阻擊建虜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660章 包了餃子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68章 突圍第737章 以大明爲首的聯合國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292章 會師第94章 一線生機第818章 虎頭蛇尾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03章 搔首弄姿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92章 瀕臨絕境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258章 戰爭理念第223章 贖罪銀第774章 身死國滅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657章 關寧軍的任務第789章 睡吧乖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107章 喬遷之喜第839章 我愛故我在第148章 教育部第112章 一條龍第118章 溫度問題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41章 不成熟第688章 腦袋被驢踢了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669章 危急萬分第580章 漢奸理論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617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410章 盧某人做事不一般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561章 找到了第746章 天津衛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291章 我們贏了第56章 紙幣第236章 水泥商機第409章 微服私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