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南行定局

過了一會,還是鍾進衛先開口了,他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如今唯有打東南亞糧食的主意了。”

崇禎皇帝聽了眼前一亮,精神爲之一振,但轉眼又消沉了下去道:“朕記得鍾師傅的這個建議,但現在市舶司纔剛成立,前期肯定會有不少事情,不可能那麼快出效果。”

戶部尚書畢自嚴看着鍾進衛的後背,忽然腦中靈光一閃,當即向崇禎皇帝建議道:“陛下,不如讓興國公出馬一趟,前往南方解決糧食問題。臣至少有兩條條理由,能說明國公此行的必要性。”

殿內三人一聽,都看向畢自嚴,其中崇禎皇帝問道:“畢卿說來聽聽?”

鍾進衛本人也很有興趣,看畢自嚴怎麼個說法。

得崇禎皇帝允許,畢自嚴就說開了:“第一,此主意是國公所出,因此國公最爲熟悉。市舶司制度也是國公提議的,就如京師的研究所一般,由國公去轉一圈,說不定都會有收穫。”

“第二,國公從海外歸來,在我大明官員中,自然是最熟悉東南亞各國情況。因地制宜,採取最合適的策略,非國公莫屬。”

溫體仁在邊上聽了,也插話補充道:“南邊海上不太平,西夷、海賊肆虐。綜合起來,涉及到市舶司、兩廣總督、東廠、錦衣衛各方面的協調。最好是由一位高級別的朝廷官員前去統籌協調,如此才能盡最大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從東南亞獲取糧食。”

崇禎皇帝聽得連連點頭,他看向鍾進衛,自己又說了一條理由道:“鍾師傅,還有交趾事宜,這麼大的事情,就廠衛在主持,朕也不放心。”

鍾進衛不由得苦笑,這三個人,你一句,我一句,說到最後自己是非去不可了。

他自己倒沒什麼意見,甚至還有一點盼望。因爲他在後世,就是工作生活在廣東,能回去看看明末的廣東,也是好的。

但現在的關鍵是閻應芳又懷孕了,之前的時候,忙於對虜戰事,沒機會好好陪她。現在以爲滅了建虜,又卸任了京營提督一職,就有時間陪了。真是沒想到,情勢所逼,自己又得出差了。

不管怎麼樣,鍾進衛還分得清,陪懷孕的老婆,和爲大明籌糧食,孰輕孰重。

只見鍾進衛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願意前往廣東一趟,盡力籌集糧食。”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笑着道:“由鍾師傅親自走一趟,朕是最爲放心的。”

他停頓了一下,又補充說道:“此去最要緊的還是你自己,不要太過勞累;要注意安全,不要涉險。你要明白,對於朕來說,你比糧食重要百倍、千倍。”

崇禎皇帝已經不止一次地表達過這樣的意思,當他再一次說出來的時候,鍾進衛還是感到?感到有一種激動。因此,他當即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臣定當盡力。”

一邊的畢自嚴見到崇禎皇帝如此看重鍾進衛,心中在詫異的同時,也有一絲嫉妒。

而另外一位旁觀者溫體仁,卻覺得理所當然。因爲他知道鍾進衛的來歷,如果讓他來選,也肯定是選擇鍾進衛這個無價之寶。

御座上的崇禎皇帝忽然又說道:“鍾師傅,此去南邊,如果能及時趕回來是最好。否則也不用擔心,朕會讓御醫、穩婆去你府裡備着。”

鍾進衛聽得一怔,自己好像沒和崇禎皇帝提過閻應芳懷孕的事。但隨即他又釋然了,崇禎皇帝知道纔是正常。

現在崇禎皇帝表態,他當然願意,當即謝了。

而溫體仁和畢自嚴則才知道鍾夫人又有身孕了,紛紛恭喜鍾進衛。

這事情就是一個小插曲,也算是活躍了一下氣氛。接着四個人又開始商議鍾進衛南行的具體事情,一直商議了好久纔算結束。

鍾進衛從宮裡出來之後,就去了一趟兵仗局。

兵仗局掌印太監範俊聽到鍾進衛前來,愁眉苦臉地迎了出來。鍾進衛一見,就哈哈大笑地對範俊道:“範公公,你別誤會,我不是來催你的。”

範俊一聽,當即配合鍾進衛,誇張地舒了一口氣,如釋重負般地回道:“嚇死咱家了!”

然後他又向鍾進衛拱拱手,滿面笑容地道:“咱家沒做出那後膛槍,都不敢過去恭喜國公,這裡賠禮了。”

“呵呵,口頭賠禮不算,什麼時候請客吃飯纔是正事。”鍾進衛一邊調侃着一邊在範俊的引導下,往裡走去。

“沒問題,國公指定一處地方,咱家不二話!”範俊尖着嗓子,一邊走一邊拍着胸脯保證道。

鍾進衛看了他一眼,忽然又變卦了,只聽他道:“想了一下還是覺得吃飯太麻煩,折現吧!”

範俊還正準備在腦中想下興國公接下來會說去哪個地方吃飯喝酒,沒想鍾進衛卻是這麼一句話,意外之下,差點被自己的腳絆倒。

顧百川等人在他們兩人身後,無聲地笑了。國公老是會有一些出乎意料的舉動和言行,他們已經有點免疫了,不會像範俊這樣,有這麼大的反應。

一行人到了兵仗局的會客大廳,分別就座之後,鍾進衛就對範俊直言道:“範公公,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過來兵仗局,就是有幾件事情要和你說說。”

“國公請說。”範俊一聽,連忙神情正經起來。

鍾進衛也不和他客氣,直接說道:“第一,後膛槍的研究不能鬆懈,包括其他改進槍械的進度,都不能鬆懈。”

“國公放心,咱家不會因爲建虜沒了就會放鬆的。”範俊一聽,連忙保證道。

鍾進衛露齒一笑,點頭道:“這樣就好!第二,槍械的生產還需加大產能,不但要裝備邊軍,還要把京營手中的舊槍更新換代。”

“兵仗局已經在全力打造燧發槍。如果朝廷想早點裝備邊軍的話,可以把京營換下來的槍給邊軍裝備。”範俊也知道朝廷整編邊軍的事情,就提了個建議道。

誰知鍾進衛卻搖搖頭道:“京營的舊槍應該會在這幾個月內換掉,但並不是用來裝備邊軍,而是賣掉。你這邊必要的時候,就再徵集工匠,加大產能才行,因爲燧發槍的需求很大。”

範俊一聽,眉頭皺了起來,想着自己都不夠用,還要賣掉?

第516章 陽謀第786章 北方軍隊的改編方案第116章 陶瓷廠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138章 永平第563章 鄭芝龍的驚詫第274章 建虜人心之惡第510章 到西洋送禮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430章 死營得安第260章 首勝第103章 開中法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61章 壞事變好事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4章 相信(2)第93章 以一敵四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40章 軍需官第324章 己巳之變終章第868章 漢語好難學啊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387章 四小歸心第41章 不成熟第186章 昌黎第二戰前夕第36章 監軍制度第176章 捷報分析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266章 屠城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71章 取自朝鮮第357章 報應第478章 禁言反彈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534章 哪來的火炮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756章 攻陷險關第122章 溫育仁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601章 虛張聲勢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790章 大賞第377章 叮囑第197章 不拋棄也不放棄第65章 監軍第251章 打賭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15章 偷雞不着第515章 持久戰第202章 昌黎第四戰(2)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747章 鄭成功第806章 執着第57章 貨幣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265章 伏擊中興侯第704章 宣言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692章 驅趕海賊攪局東南亞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238章 建虜自大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845章 北方艦隊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807章 得償所願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緊迫性第345章 背水一戰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133章 歷史教訓第174章 影響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849章 崇禎六年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304章 驚聞噩耗第310章 絕境逢生第697章 要敢野戰第646章 冰封島嶼建虜出擊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784章 封賞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189章 又動勸降之念第86章 理想第287章 反勝爲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