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

小男孩低頭想了一下道:“有的字好複雜,先生每天教好多字,我還沒來及跟着寫完一個字,就又教下一個字了。”

鍾進衛一聽,想起來了,現在用的還是繁體字,筆畫多,好多字還非常相似。對於這些幼學的小孩來說,要認清很多筆畫的繁體字的區別,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自己是成年人,有後世簡體字的基礎,也是經過很長時間後才漸漸地掌握了最常用的繁體字而已。就算到了現在,如果遇到生僻點的繁體字,還是寫不出來。

並且成人熟練之後,書寫大量筆畫組成的繁體字,比起幼童剛學之時要快太多。如果不放慢書寫速度,幼童肯定跟不上。

小孩對鍾進衛很是感激,就無話不說道:“叔叔,這些其實沒關係。我回家後,自己在泥地上可以再寫。但常常忘記字怎麼唸了,第二天上學就挨先生打手掌心了。”

說到這裡,小孩見鍾進衛有點驚愕的樣子,就挺了挺身子,又連忙補充道:“但是,我捱打是最少的!”

鍾進衛眉頭微皺,問小男孩道:“不是有拼音麼,你是忘記拼音了?”

“拼音?叔叔,什麼拼音?”小男孩有點迷糊,問鍾進衛道。

鍾進衛忽然想起,自己潛意識裡一直以爲是有拼音的。可聽小孩這麼說,好像這個時期還沒有拼音。

其實拼音已經有了,而且已經有幾個版本。

元朝忽必烈時的國師八思巴根據吐蕃文字制定的拼讀漢字法,在蒙元被推翻之後就沒再使用;

還有一個本土的版本是這個時期出現了用簡單的同音漢字來進行漢語拼音的做法,這種做法經過幾次變遷後,後世在臺灣仍然還有在使用。

同時在天啓末年,也出現了拉丁字母拼音,是由法國傳教士金尼格和大明的韓雲、王徵等人一起合作下,編寫了中國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彙。

但以上這些都沒有經過官方推廣,大部分還是使用中國代代相傳的“兩字相切”讀音方法。就是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來拼出第三個字,這種方法很繁瑣,還經常讀不準。

作爲後世穿越而來的鐘進衛,第一時間自然就想到了推廣拼音。只要自己把拼音一套默寫出來,再交給徐光啓等人根據明朝的實際情況去修改修改,經過後世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一套拼音就能在十七世紀推廣了。

鍾進衛想到這裡,就問小孩道:“你所在讀的幼學是在哪裡,能帶我過去看看麼?”

“好啊,好啊!但叔叔,現在天太熱,我們都放假了,先生也回縣城去了。”小孩先是答應,然後想起放假,就提醒道。

鍾進衛聽了不由一笑,原來這時候也有暑假一說,還都放假了。他想了一會,就又問道:“那你知道你先生住哪裡麼?”

小孩搖搖頭,有點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還從來沒去過縣城。”

鍾進衛聽了就轉頭看向吳莫泉,見他也是慚愧地搖搖頭,顯然也不知道幼學老師的住所。

正當鍾進衛想問別人時,顧百川低聲向鍾進衛稟告道:“老爺,他們來了。”

鍾進衛一聽,心思不再沉浸在幼學的事情上,就聽到了外面傳來吵吵鬧鬧的聲音,由遠及近而來。

他見吳莫泉一家人臉上有點變色,露出一絲恐懼的樣子,就安慰道:“不用怕。”

說完後便轉過身子,看向茶鋪外面。

大約四十來個人,拿着鋤頭、擀麪杖之類的器物,氣勢洶洶地簇擁着幾個穿官服的人往這邊而來。

店鋪裡的其他旅客也見到了這個情況,不由得又往裡面擠了擠,但還好奇地看着店鋪門口的一幕。他們非常想知道,這雙方相遇,會如何碰撞,結果又會如何?

顧百川當心這些人不知輕重,會傷到國公,就對手下一使眼色。

七、八個護衛當即站了起來,從隨身所帶的行李中抽出刀,掛在腰間分兩邊列在門口防備着。

茶鋪老闆原想過去做個和事佬,適當的時候講幾句好話,能減少多少衝突就減少多少衝突。

可一見這夥錦衣大漢都亮出了兵器。當時就嚇了一跳,這夥人不是官府中人,就是綠林好漢。

不管那個方面,茶鋪老闆都不敢再過去。他和其他旅客一起待在茶鋪裡面,心中祈禱最好是官府中人,免得一旦打起來,自己的茶鋪遭殃。

那吳姓族長早已看到自己兒子跪在那茶鋪門口,那還忍得住,快走幾步,到了店鋪門口,指着明顯是領頭人的鐘進衛罵道:“哪裡來的野漢子,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如此虐待我的兒。今天不把你們打的連你爹媽都不認得你,我就不姓吳!”

跪在門口的那七個人一見族長領着縣尉大人親自來了,紛紛騷動起來。但擡頭看到邊上那些帶刀的錦衣大漢,因爲之前被打,又還有點害怕,一時不知道是該站起來還是繼續跪那。

顧百川見他出言不遜,眉頭一皺。什麼時候東廠的人被一個百姓如此辱罵,而且還罵了國公,他當即低沉着臉喝道:“掌嘴。”

一個番役聽令,上前幾步,抽刀在手,還沒等對方的人反應過來,就已架到了吳姓族長的脖子上,然後就開始“噼裡啪啦”地掌嘴。

所有的人被眼前突然出現的一幕驚呆了,對方來了這麼多人,這些錦衣大漢竟然還當場開始抽吳姓族長的嘴。這真是他們這輩子見過最最囂張的一夥人!

那縣尉見這邊的人如此囂張,看到自己過來了還去掌嘴,而且是自己八拜之交的族長。這分明是不給自己面子,不把自己這身官服放在眼裡。

怒氣馬上出現在他臉上,快走幾步,正想去喝問之時,他注意到了對方是帶刀的。而且這刀還很特別,好像在哪裡見過。

繡春刀只有廠衛使用,但廠衛的數量畢竟有限,不可能出沒在每個地方。因此縣尉沒見過,但他幸好有聽說過。

他的神情馬上又變了,再仔細打量了這些錦衣大漢後,冷汗就出來了。

吳家村人和縣尉的幾個跟班正準備看縣尉大人擺威風,喝斥對方,然後下令抓他們去縣衙大牢時,卻見縣尉接下來做的事情,讓他們大出意外。

第628章 比恰母得海日泰第147章 數理化第825章 時間緊迫第757章 遼陽易手第567章 煩惱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573章 出發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597章 勝利者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117章 工匠的處境第842章 徐霞客的詫異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57章 貨幣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790章 大賞第785章 朝廷的困難第27章 薊州第39章 查漏補缺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695章 心肝疼第777章 追擊多爾袞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務第457章 殺神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691章 雖遠必誅不是口號第294章 捷報反應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508章 要撥款先出力第244章 創新沒那麼難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689章 重現大明無敵水師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273章 清水明月關口第251章 打賭第385章 開封府第46章 東廠第464章 內聖外王第61章 佈告第793章 蒸汽機的進度第111章 水泥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465章 大明聚寶盆第58章 貨幣戰爭第16章 面聖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112章 一條龍第846章 攻取大員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706章 大明燧發槍的厲害第701章 獻寶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614章 這是咋了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856章 用兵何處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101章 論鹽政第544章 威脅信第431章 又見閻應元第37章 標點符號第83章 喜從天降第83章 喜從天降第736章 大明的優勢第100章 閻應元的要求第645章 這一年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99章 藩王會議(9)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95章 心肝疼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349章 黃雀在後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402章 做起來難第85章 密謀第781章 京師沸騰第648章 吐血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57章 貪心不足第505章 如何賺錢第28章 浩劫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97章 聞報震怒第102章 袁世振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