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劍

推開那破爛的大門——眼前是一座破爛的院子,院牆、屋牆、地面,到處都是劍痕,彷彿這裡曾經是一片戰場一樣。

李澈抽了抽嘴角,感覺狀態更不好了,這是個什麼瘋子啊?自己家都這麼造作?按照武俠小說的一般套路,這種人就是眼中除了劍,啥都沒有。

性情應該是冷厲、狂傲,李澈不覺得自己的亭侯身份能換來對方的手下留情,看來今天破相是在所難免了。

三人進了院子,還是沒有人出來,只是能聽到那越來越大的鼾聲,很快便聲如雷鳴一般。

劉備站在屋外,中氣十足的大聲道:“涿郡劉備,求見王君。”

李澈有些意外,劉備這是屬於對症下藥嗎?還是說歷史上去見諸葛亮,他也是這樣把諸葛亮鬧醒的?

“擾人清夢,滾!”

屋內一點寒光閃過,一把短劍破空而出,直直向着劉備而去。

劉備似乎早有準備,剎那間拔劍、上挑、收劍,一氣呵成,將短劍挑飛,插在了五步以外。

“咦?有點本事。”屋內之人以饒有興趣的語氣說道,隨即大笑道:“那再試試這招。”

只見一把長劍“唰”的飛了出來,來勢與速度遠非方纔短劍可比,劉備也神情凝重,持劍格擋,長劍彈了回去,李澈卻看見劉備的手臂開始微微顫抖。

這時,屋內走出一人,伸手接住了彈回的長劍,笑道:“兩招已畢,這是第三招,當心了!”

劍自上而下的斬落,劉備凝神格擋,卻見其微微變招,斬擊變成了刺劍,直直對着劉備的肩胛而去,這一下讓劉備有些猝不及防。

劉備微微下沉肩部,試圖避開刺擊,繼而舉劍上挑。來劍又一變招,轉爲下劈,其勢大力沉,硬生生壓下了劉備上挑的劍,劃開的肩部的衣服,留下了一道血痕。

李澈與呂韻面色大變,即便是劉備也接不下這人三劍?劉備武藝雖然不算頂尖,但就算是關張,也別想三招拿下劉備,這人竟如此厲害?

那人收劍而立,笑道:“閣下練的是殺人劍術,比鬥起來確實有些放不開手腳,王某又是全力施爲,勝之有愧。”

李澈聞言,方纔舒了口氣,這又不是武俠世界,哪能蹦出這麼個變態,就算是演義裡的呂布,也別想三招拿下劉備啊。

劉備還劍入鞘,搖搖頭嘆息道“便是全力施展,在下也必敗無疑,王君不必如此自謙。”

“閣下一看便是朝中貴人,倒也確實無需虛名累贅,在下王越,不知有何指教?”王越一笑,默認了劉備所言。

李澈上下打量這位劍道宗師,身高大概七尺五分,與劉備相若,穿一身短衣大袑,白巾束黑髮,略有銀色。

面上卻很是不修邊幅,可以看出五官頗爲不差,但由於太過邋遢,顯眼的卻只有那一雙劍眉星目。

“在下劉備,字玄德,涿郡人士,攜友到訪,未及遞帖,還望海涵。”

王越哈哈一笑道:“在下不治經典,學問不高,劉君不用這般文縐縐的。來拜訪王某也不需要什麼拜帖,會劍就行。”

“王君快人快語,劉備佩服。既如此,備便直言了。王君一身本事,卻在雒陽爲一虎賁,碌碌終生,豈不可惜?備將遷趙國相,特來邀王君北上,河朔多人傑,王君亦可趁此機會一會河朔劍師,如何?”

王越不置可否,上下打量劉備,笑道:“劉君可知王某之事?”

“不過是些許小事,大將軍早已不放在心上,王君大可放心。”

“呵,不愧是京中新貴劉玄德,與那何遂高甚是相好啊。”王越語含譏諷的笑道。

劉備搖頭否認道:“王君本就只是一些言語小過,大將軍又非睚眥必報之人,自然不會揪住不放,這卻與備無甚干係了。”

“你本就是來招攬王某,卻又直指王某有過?”

劉備坦誠直言道:“謊言相欺毫無意義。言語中傷雖是小過,但終究是過,只是閣下所受懲罰太過,這又是朝廷之弊了。”

王越失笑道:“你不該練殺人劍,應該練君子劍。”

“天下紛亂,匪寇橫行,民不聊生,殺一爲救百,君子之劍,救不了天下。”

王越摸了摸自己那凌亂的鬍子,笑道:“有趣,劉君這樣一說,王某很是心動啊,畢竟在京城過的這般悲慘,去了趙國總歸是要好上不少。”

劉備搖頭道:“今日備與明遠來此,朝中百官便會明白大將軍之意,以王君之才,即便是留在京中,也能飛黃騰達。”

“你……”王越有些愣住了,這還是來招攬的嗎?能在京城過好日子,哪個傻子會陪你去趙國遭罪?

“逼不得已的選擇,遲早會後悔,那時必然有不忍言之事,備更希望王君能心甘情願的隨備北上。”劉備肅然道。

呆愣了半晌,王越插劍於地,肅然拱手道:“越願隨君北上,任由驅策,絕無二心!”

劉備卻沒有應下,又問道:“王君不用問過家人嗎?”

王越越發滿意了,笑道:“越一人獨住,無有家人在雒,只需辭掉這虎賁中郎即可。”

劉備笑着拉住王越的雙手,道:“得王君之助,備如虎添翼矣。”

李澈目瞪口呆,這還沒用上七星龍淵呢,劉備就把人拉來了?

王越瞥見李澈的神情,對劉備笑道:“劍者,百兵之君,既是君王,亦是君子。運劍之時,人之本性顯露無疑。閣下雖使殺人之劍,卻謹慎有度法,以仁心御殺劍,此乃明主,故而越願隨之。”

李澈忍不住問道:“王君所練又是什麼劍?”

王越笑道:“王某所練,既非君子劍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亦非殺人劍征戰疆場、奪命追魂。僅只一個‘劍’字,無有功利。”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線←★←★←★←★←★←

李明遠與王越論劍,越稱天下有君子劍,強身健體、修身養性;有殺人劍,征伐疆場、奪命追魂,明遠所練,是爲君子之劍。

明遠問越所練何劍,越笑答曰:“僅一‘劍’字,無有外物。”

時昭烈在座,笑問曰:“吾所練何劍?”

越對曰:“此天子之劍,若始皇帝之持太阿,高祖之斬白蛇。”

——《世說新語》

第一百一十四章 惡名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上)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嚴刑慎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兗州亂第一百五十二章 肉食者鄙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四十三章 舉薦第五百三十二章 關中動亂(三)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八十六章 驅逐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鄉賢與巨寇(上)第三百零六章 任峻(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五十一章 腹心第五十六章 決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關於劇情推進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三百一十六章 虎牢關(下)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五百一十六章 論官(下)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五十九章 從賊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三百一十三章 謀劃(下)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算計(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五百一十二章 劉協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五百五十三章 父女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一百章 長史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四百四十一章 降第四百零四章 爭論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二百八十章 辦學(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端(上)第四百零二章 關靖第四百二十八章 少年天子(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誘之以利(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驚變(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歷陽之戰(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十一章 松柏青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七十章 奴與民第三百五十八章 蔡邕(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九十一章 開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