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或者說邯鄲大族的鼻子都很靈敏,次日清晨,李澈便又收到了大量的奴契,甚至還有佃農契約。

劉樂沒有親自來見李澈,而是託劉紀轉告,言稱風寒入骨,實在難以動身,請縣君見諒。

李澈倒是能理解這老狐狸的想法,一向求穩,自恃運籌帷幄,卻在此處栽了跟頭,還被鬥了好些年的老對手給救了一命,難免有些抹不開面子。

看着面前的這些竹簡、帛紙、蔡侯紙,李澈心裡樂開了花。自今日起,邯鄲各族憑藉天下亂象而趁勢積攢的力量便告消亡,地頭蛇終究是輸給了過江的猛龍。

只是還有用的着他們的地方,既然瓦解了他們的力量,那也該給他們吃點定心丸。

李澈笑着對劉紀道:“相君有意遣派督郵巡查各縣,這離不開各大名門的支持啊。”

劉紀一怔,本來有些晦暗的眼神微微亮起,問道:“縣君此言當真?”

“本侯何時誆騙過你們?”李澈故作不悅的說道。

劉紀連忙賠禮道:“是下吏失言,縣君勿怪。”

“讓各族議一議,別隨便選些歪瓜裂棗出來糊弄人,到時候在其他縣丟了人,可別來找本侯哭訴。”

給了甜棗,還是要再拿棒子敲打下,否則難免被塞來幾個鍍金的廢柴,督郵權責太大,一個不慎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劉紀肅然道:“請縣君放心,我等知曉分寸的。”

“如此便好。”李澈微微頷首,又笑道:“今日分田,子理可要好好配合葉史。”

劉紀心裡暗歎一聲,作爲兩大家族的代表,本來他與葉蟄之間的地位不相上下,但由於邯鄲勝此次佔了先機,導致葉蟄地位大大拔高,李澈這意思也就是從今天開始,葉蟄爲主,他爲輔。

但這種事顯然他沒有置喙的餘地,只能恭敬的點頭道:“下吏一定好好配合葉功曹,絕不讓縣君失望。”

見李澈滿意的點頭,他又道:“分了田地,還需要有農具,我等族中有不少閒餘農具,與其放在庫中腐壞,倒不如用來幫助鄉親們,是以祖父將這些農具盡數起出,請縣衙分發給鄉親們。

還有明年的農種,劉氏也可以分擔一部分,爲縣君分憂。”

李澈怔了怔,沒想到劉樂竟然這般果決,既然晚了一步,那就在其他地方爭先一點。

最貴重的東西終究是耕牛,農具和種子不過是些小錢,卻是縣衙如今缺少的東西,拿出這些利益,劉氏沒有損失多少,但卻能在官府這加回不少印象分,確實是惠而不費的做法。

畢竟此前交易了不少土地出來,劉氏也確實用不上那麼多農具了。

“劉公深明大義,子理可要代本侯好好感謝劉公啊。”

……

夜間,李澈審閱着葉蟄呈上來的報告。分田之事繁雜,不是一天能解決的,今天也只是處理了百餘戶。

分出田地後,還需保證這些人會老老實實的耕地,而不是繼續遊手好閒。是以縣衙也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但凡分到田地卻不耕作的,全家發爲官奴,終生不得變易。

官奴和豪族的私奴可不一樣,基本都是外族俘虜或者罪人,官府使喚起官奴,那是往死裡用的。

看了一會兒,李澈擡頭對韓浩道:“元嗣,安全問題也要注意下,雖然趙國黑山的主力已經沒了,但零星的匪寇不絕。

大族田地還可以武裝他們剩餘的佃農,依靠塢堡來抵抗,普通百姓可做不到。縣衙既然誇下了海口,那隻能苦了你們,好生保衛百姓。”

韓浩肅然道:“君侯言重了,保境安民本爲縣吏的本分,談何辛苦?下吏在家鄉時曾經組織鄉鄰聚衆抗匪,對這些事也算是有不少經驗。

大族能武裝他們的佃農奴隸,縣衙也可以訓練百姓。要讓他們團結起來,在遇到匪寇時互幫互助,匪較之民,終究還是少數,只要百姓能齊心協力,不難抵擋住匪寇的進攻。

只是如此終究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匪寇短期會因爲無利可圖、損失過大而撤退,但若是一直沒有劫獲,恐怕……”

這話韓浩也就只是敢在李澈面前說,聚民抗匪是好事,但也是封建王朝歷來比較忌諱的事。

在這種官逼民反的時代,這些聚起來的民,一個不慎就會變成匪,還會因爲鄉鄰合力,而變成巨寇。

李澈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揉着眉頭道:“可惜本侯只是一介縣令,權力太小。很多匪寇事實上也是被逼落草的,若本侯有權,赦免一二也未嘗不可。剿匪,終究是要剿撫並用的。”

趙國的匪寇已經被打的心驚膽戰,根本沒了膽氣。事實上九成的匪寇遠沒有小說中那種快意瀟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而是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整日裡在山林穿梭,提心吊膽,生怕被官府剿滅的日子。

他們會去當匪寇,只是因爲在做百姓的時候,連上頓都沒得吃。若能赦免這些匪寇,以他們屯田,想來趙國匪患必然能大大減輕,還能增加官府收入。

但李澈顯然沒有這麼大的權力,特別是韓馥即將到任,萬一讓他抓到什麼把柄,盧植可未必會保自己。

韓浩也知道這一點,是以並沒有接這話茬。

李澈摸出一塊令牌遞了出去:“既然元嗣已有成算,那便照你的方法去做吧。縣卒你儘可調遣,若需調動國中士兵,可持本侯令牌去見關司馬與張司馬,他們會與你方便的。”

韓浩動容道:“君侯信重,浩必不負君侯重託!”踏前兩步,單膝跪下接過了令牌。

韓浩的人品還是有保障的,歷史上他爲河內太守王匡領兵抵抗董卓。董卓抓了他舅舅來威脅,他也沒有背叛。

只是做他的上司要小心別被人綁了,韓浩是什麼威脅都不吃的,夏侯惇被擒,韓浩也是不顧其死活,斷然下令對綁匪動手。

也是夏侯惇心胸開闊,不計私怨,換成某位大魏諸侯王,韓浩豈能好過?

第二百三十九章 廢立(五)第二百四十二章 遙祭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敵必救(下)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狗(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談利言義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二百五十章 各懷鬼胎第七十二章 夜談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遊說(下)第四十三章 舉薦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戰決議(下)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湯與細作(上)第二百二十章 帝與臣(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二十九章 敲打第四十五章 傷仲永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辛毗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五百零三章 議功善後(上)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和親(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十九章 荀公達第三百二十八章 江東猛虎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七十一章 公卿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端(中)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事將止第三百零四章 河南之變(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二百七十八章 各懷心思(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八十章 宗室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爲鏡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四百零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插旗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七章 冀州內務(上)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三十三章 玉玦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漢土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三百五十九章 呂布與閻行第三百二十六章 賞罰(中)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關於劇情推進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三百五十五章 謀算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二百六十五章 冀州變亂第一百零七章 道別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