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

中平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持續了一個月的冀州戰事終於落下了帷幕。這場起自盧植入鄴,終於楊鳳授首的浩大戰爭,奠定了冀州未來數年的局勢,也極大的震懾了天下各路反軍,各家心懷鬼胎的刺史牧守。

號稱擁衆百萬,威震冀州的黑山軍首領,平難中郎將張燕敗北,漢軍斬首六萬餘,俘獲三萬餘匪寇,極大的削弱了冀州的匪寇勢力。各郡國亦自發的開始了剿滅境內匪寇的行動。

半年之內,漢軍連破白波、黑山兩大匪寇勢力,以此向天下宣告:虎老威猶在。大漢朝仍然擁有殲滅天下任意一家叛軍的力量。

在這種威懾之下,即便是青州亂成一團的黃巾餘部,也是有了些許收斂。

位於魏郡以南的兗州東郡,黑山軍兩大渠帥眭固、白繞,也是息掉了自己趁火打劫的心思。

十一月十五日,濮陽城北,黃河南岸,一名面上有刀疤,身着皮甲獸裙的壯年漢子仰頭痛飲了一口酒,伸袖抹了抹嘴脣,側身問道:“白繞,你真不準備往北邊插一槓子?”

三步之外,卻有一名躺着的男子,大約四十餘歲,頭髮都花了大半,看起來精神不振。他懶洋洋的道:“小白兔,你先把南邊那個姓曹的搞定了,再說北上的事,老子二話不說就跟你幹了。”

眭固惱羞成怒道:“白繞,老子說過多少遍了?再拿老子的字取笑,休怪老子不客氣!”

這位威震東郡的黑山渠帥眭固,卻有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字,字白兔。常人自然不敢拿他的字取笑,但作爲東郡另一大渠帥,白繞卻是絲毫不懼。

“好好好。”白繞敷衍的應和了下,隨後啐道:“他曹孟德倒是管得寬,不知道的還以爲他是東郡太守或者兗州刺史!他一個濟陰太守,倒是對東郡的事不停的插手?”

自十月初,明眼人便知道戰爭的到來已不可避免,作爲東郡的黑山渠帥,白繞與眭固兩人合力,手中也有三四萬人馬。

若與於毒合流,在魏郡阻住盧植的步伐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然而二人還在猶豫之時,南邊的濟陰太守曹操竟然派了八千人進駐離狐縣。

離狐縣位於濟陰郡北部,緊鄰東郡,曹操的意思很明顯,隨時準備插上一刀。

這就讓兩名黑山渠帥感到萬分爲難,新任的東郡太守橋瑁忙着和兗州刺史劉岱掰腕子,根本沒怎麼理會他們。

反倒是鄰郡的太守越殂代皰,竟然對他們施以威脅,這魔幻的一幕讓他們很是哭笑不得。

八千兵馬並不算多大的威脅,但曹操擅自調動郡兵,兗州刺史劉岱卻不發一言,很明顯他是支持曹操的。

若是妄動,劉岱很可能舉兗州之力捅他們屁股,順帶摟草打兔子的幹掉橋瑁也不是不可能。

在多方束手束腳之下,眭固與白繞兩夥巨寇,只能是隔着黃河當觀衆,靜靜的看着於毒投降,張燕敗北。

此時張燕既然戰敗,他們再渡河北上,那就純屬是給漢軍送戰功了。反倒是要小心東郡太守橋瑁拿他們當功勞。

眭固回首望了望隱隱可見的濮陽城,咧嘴道:“畢竟橋府君也不想得罪曹孟德啊。”

如今兗州局勢波雲詭譎,前兗州刺史橋瑁,和現任兗州刺史劉岱之間的矛盾已經是半公開化了。兩人都恨不得生啖對方之肉。

劉岱雖然有刺史之位,以上壓下,但面對在兗州頗有根基,且據有東郡這個大郡爲基的橋瑁,還是有些力不從心。

橋瑁也不好公開與刺史打對臺,兩人事實上都與何進沾些關係,橋瑁若做的過火了,何進也不會偏向他。

這般僵持之下,其餘各郡國的府君和相君自然是兩人爭取的對象。曹操家庭背景不低,自己的資歷也好,再加上還和橋瑁的族叔故太尉橋玄有託妻獻子的交情,橋瑁當然不願得罪他。

“那曹孟德難道真就是大漢忠臣了?他這般作爲,又有什麼好處?”白繞直起身,一臉匪夷所思的問道。

眭固摸了摸下巴,嗤道:“重點不在於他是不是大漢忠臣,而是我們接下來該怎麼做!褚飛燕敗了,於毒當了漢廷的哈巴狗,北邊那些個老狐狸又能嘚瑟了,我們的處境可是有些不妙了。”

“褚飛燕敗的這麼快確實出乎我們的意料,如今再做準備倒是有些措手不及了。十餘萬人都戰敗了,我們這三四萬人還是別跳,你說……我們投靠橋瑁怎麼樣?”白繞撓了撓頭,一臉神秘的問道。

眭固吃了一驚,本能的有些想反對,畢竟他們在東郡發展的有聲有色,早有起事之心,如今卻要投靠漢廷,這個彎一時有些轉不過來。

但細細一想,似乎白繞的建議還挺有道理。橋瑁如今以一郡抗一州,雖然短時間有優勢,但年長日久,昔日的影響力漸漸消散,必然不是劉岱的對手。

若是能有招降安撫兩支寇匪的功績,也能在朝廷那大大的加一波分,拜箇中郎將乃至將軍也不是問題,再與劉岱分庭抗禮,就有底氣的多了。

而他們也可以託庇於橋瑁的名下慢慢發展,若漢廷勢大,那乘勢洗白也是一件好事。若漢廷勢弱,再起兵造反也爲時不晚。

想了想,眭固狐疑的看向白繞:“姓白的,老子倒是早有在漢軍那邊混飯吃的打算,可你不是最恨漢廷的?爲什麼……”

白繞咧嘴笑了笑,表情說不出的陰森,他幽幽道:“恨歸恨,以卵擊石的事老子不做。如今既然勢不在我,先降了漢軍,日後再做打算就是。”

眭固聳聳肩,笑道:“行吧,聯繫橋府君的事就交給你了,老子最不擅長這種動嘴皮子的事。”

之後話鋒一轉,鄭重道:“不過話說在前頭,白繞,我跟你不一樣。就是張燕也沒讓我認主,如今若是託庇於橋瑁,那他就是我的主公,他若沒有不仁不義之舉,我是不會叛的。他日疆場相見,休要怪我。”

白繞翻身上馬,大笑道:“小兔子,放心,生死有命,老子豈會怪你?駕!”

“姓白的!我去你大爺!”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十六章 整理收穫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鬥第二十七章 醒轉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營與守營(下)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國長第三百八十七章 決斷(中)第五百三十章 關中動亂(一)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一百一十一章 趙女第二百三十章 終局(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六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備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四百五十六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奇謀第五百六十章 誘之以利(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一百一十章 趙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與撫第九章 勇士大會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四章 吹捧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三百一十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五章 黨人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一百七十八章 豪族與朝廷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二百九十六章 常山之戰(八)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爵第五百零四章 議功善後(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六十二章 賊寇習性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官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平定關中(九)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旨(下)第六十九章 虎癡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三百零二章 戰後雜事(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劉表(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廢立(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動(二)第五百一十八章 名利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應(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屠刀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天子法駕第二百一十三章 萬人敵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零六章 冀州刺史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鄉侯第一百六十六章 雒陽終局(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易陽縣(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四百零八章 說服(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洞察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一百零一章 忠義立身呂奉先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夢(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六十章 斥賊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